(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河池 5471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所探讨的52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内,将所选52例患者分两组讨论,对照组26例,研究组26例,对照组接受康妇消炎栓治疗,研究组接受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对比分析其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46%比对照组73.0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7.695比对照组30.77%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上,疗效突出,无不良刺激和反应,可很好调节器体内菌群,控制炎症,提升治疗疗效,降低复发可能性,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雷火灸;中药灌肠;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31-02
临床总结出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方式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上疗效突出[1]。为此,本文随机将52例患者分组讨论,为证实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上的疗效状况。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探讨的52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内,将所选52例患者分两组讨论,对照组26例,研究组2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2.2±1.8)岁,病程平均时间(4.7±1.8)年;研究组内年龄20.5岁~52岁,平均年龄(33.1±1.7)岁,平均病程时间(4.9±1.9)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康妇消炎栓治疗,给药方式为直肠给药,每晚将1颗药物置入,一疗程为4周,共治疗两个疗程,月经期间也需持续给药。
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中药灌肠药方由:赤芍、莪术、三棱、元胡、丹参、当归、败酱草、红藤、金钱草等组成,水煎熬为100毫升,每日一次灌肠,患者呈左侧卧姿势,肛门插入肛管大约12cm左右,药液进入后,将肛管拔除,保留半小时以上,月经期需停用,一疗程为20天,共持续治疗两个疗程。雷火灸治疗方式:在患者两侧少腹部施灸,离皮肤两厘米,各施针8分钟,共十次。任脉:曲骨止到神阙,来回性施灸,配穴:维胞、归来、曲骨、气海、关元,离皮肤一厘米雀啄灸,各穴灸28次,同时可用手按摩。每日一次,一疗程为20天,经期停止。共持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指标判定
患者治疗疗效依据《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将其分显效、有效、无效[2],显效:治疗后其下腹坠胀、腹痛等症状均消失,白带恢复正常,B超检查结果显示无炎症包块状况;有效:其下腹坠胀、腹痛、白带等症状均有改善,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性包块有明显性缩小;无效:各症状无变化,包块体积增大或缩小。同时,需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后得出的相关数据录入到SPSS 13.0软件内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可用χ2来进行表示,组间数据用(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来表示,用(x-±s)来表示组间数据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8.46%比对照组73.0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慢性盆腔炎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发病率高,高复发等特征,一般表现呈其生殖器和邻近组织出现慢性炎症状况,发病过程缓慢,疾病反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指出,盆腔炎疾病出现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和健康女性进行比较要高出9倍左右。发病主要机制,在病原体作用和不清洁环境状况下,其生殖器防御功能受到破坏,降低免疫功能,进而造成其生殖器和邻近结缔组织出现炎症性变化。同时,性卫生不良、妇科手术、分娩、衣原体感染等因素均是导致生殖道发生慢性盆腔炎疾病主要因素。近年来,尽管人们在妇科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的意识有所加强,但此疾病仍未得到良好的控制,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祖国医学认为此疾病属于带下、腹痛的方位,主要病机为肾虚、湿热、淤血。此研究中中药灌肠药方中败酱草、红藤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赤芍、丹参、当归有活血补血的作用,元胡可止痛,莪术、三棱可行气止痛、破血祛淤,诸药合用发挥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雷火灸有独特红外辐射和热力作用,温度最强可达240度[3],药物具有较强渗透力,对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也同时证实将中药灌肠和雷火灸联合治疗此疾病疗效。综上所述,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上,疗效突出,无不良刺激和反应,可很好调节器体内菌群,控制炎症,提升治疗疗效,降低复发可能性,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朱慧芳,陈素芳,彭海平等.中药灌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135-136.
[2]王怡冰.清化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88例[J].中医研究,2013,26(6):28-29.
[3]李琳.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7):157,159.
论文作者:欧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2
标签:灌肠论文; 疗效论文; 盆腔炎论文; 中药论文; 疾病论文; 患者论文; 疗程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