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启示论文,金融改革论文,事件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重大金融事件的回顾与成因分析

(一)1929年的“黑色星期一”与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

20世纪20年代中期,纽约的股市节节上涨,股市投机逐渐成为全美国的一种业余爱好。1929年10月24日,一场灾难性的风暴来临了,在短短的30分钟里,市场上160万股的股票抛出,到12时市值损失了60亿美元。股市的大崩盘导致了银行系统的崩溃,之后用了整整25年,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这次危机造成西方经济从1929年末至1933年一直在螺旋式下降,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损失,生产倒退,使美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并导致了30年代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

与1929年的“黑色星期一”相比,1987年的危机短暂多了。但是也造成了主要工业出口国经济的衰退。美国各级政府及时而有效的行动,阻止了市场中恐慌的出现。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88年的增长率恢复到了3%。

从1929年到1987年,人们对于应对金融危机似乎已经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可是人们真的可以像操纵各种他们发明的复杂机器一样操纵市场吗?事实上,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领域本身的创新,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料、难以驾驭了。而且,大投机家的人为投机行为也大大提高了它的不确定性。

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对于投机者来说,它是暴富与赤贫共存的魔法屋,它的杀伤力与可能带来的利益一样不容被忽视,只不过有时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被暂时的繁荣迷住了眼睛,而且这种利益的诱惑似乎每一代人都无法抗拒。

(二)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

近年来拉美国家的金融部门发展迅速,尤其是企业金融部门。虽然属发展中国家,但他们受西方金融思想影响较深,改革也几乎完全走西方的模式,其金融改革中的兴衰变迁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墨西哥的金融改革与两次金融危机在拉美国家中具有典型性。

1982年,墨西哥因为无力按期支付国际银行的贷款利息和偿还部分债务本金而发生金融危机。由于自己无力应付,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使得墨西哥的经济从此更加依附于美国,以至于最终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

1994年12月,墨西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刚一宣布,比索就对美元贬值15%。到1995年初,比索对美元贬值已达60%。国家外汇储备由1994年10月的170亿美元降为60亿美元。

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在爆发危机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经济萧条。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通货膨胀率上升近50%,就业人口的25%面临失业,工资购买力丧失55%,250多万人进入“超贫”的行列。已有的贫富差距随着物价的上涨而进一步扩大。危机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使墨西哥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了自主权。

无力偿债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分别是两次墨西哥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但是其深层原因却是经济、政治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1)经济体制和产业基础的弊端。墨西哥的经济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国内积累率和投资率较低、未形成与外向型经济相配套的主导型支柱产业、外汇储备水平较低、投机游资并没有形成实际产业的投资率等,使得整个工业无力抵御外来的竞争。单纯的金融改革难以造就坚实的经济基础。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模式,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持,结果只能是使自己的市场成为了投机家的乐园。(2)国内政治因素的不利影响。对于1982年的危机,高额的外债,日益减少的外汇储备使得墨西哥政府只能眼见着比索贬值。政府过度借贷,又在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允许资本在关键的时候流出本国,导致了不能偿还外债,成为危机的诱因。国内政治动荡动摇了人们对比索的信心。(3)外来投资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的保险和养老基金的管理者掀起了一场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特别是在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进行证券投资的热潮。1990-1993年间,流入墨西哥的投资达到了910亿美元,是所有流入发展中国家的1/5,其中2/3是证券投资,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投资于墨西哥的股票市场,启动了股票价格的疯长。(4)美国的作用。两次危机中,美国和在美国的协调下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共是供给墨西哥的贷款超过500亿美元,这对于稳定形势、避免危机继续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某种程度上是出于稳定美国经济的必要,美国与墨西哥的密切联系使得美国肯花大力气提供援助(当然是有条件的)。在政治上,“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它所代表的扩大了的市场使他们可以在与日本人以及欧洲人的贸易谈判中更有力地讨价还价。墨西哥的危机,对美国来说,使整个“北美自由贸易区事业”都面临着危险。在危机中美国逐步控制了墨西哥的经济。但是,美国决不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关照墨西哥的经济。当美国经济再次开始增长的时候,美联储由于害怕通货膨胀,也开始提高利率,美国利率收益与墨西哥利率收益之间的差距开始减少。虽然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入和人们对比索的信心,墨西哥也提高了自己的利率并且开始用自己的货币储备来支撑市场对比索的需求,但是控制资本进出的政策却没有被采纳,最终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资本外逃。

(三)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震惊全球的金融风暴始于1997年7月。瞬间,这股“风暴”由东南卷向东北,直袭韩国。几代人用心血营造的“奇迹”就这样被这场突袭的“风暴”横扫得支离破碎,人们时刻都面临着失业、破产、无家可归的威胁。这场金融风暴使发生危机各国的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受危机的影响,1998年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为-0.4%至-0.8%之间,是30年以来经济情况最差的一年。这次危机不仅给亚洲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还波及到世界整体的发展。受危机的影响,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从4.1%下跌到2.1%。一场危机始于亚洲,震惊了全球。

其实,国际投机力量只是导火线,根源则是政府的政策失误和长期经济结构失衡,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和演变,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开放过早、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没有及时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剧了经济转型中的矛盾,加大了金融风险,为国际投机提供了兴风作浪的机会。东南亚国家在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其经济结构已趋于失衡,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需要间歇调整。但是,东南亚国家却并未醒悟。经济过热及其造成的经济结构失衡,为产生泡沫经济和金融动荡埋下了隐患。

(四)日本金融危机

以1997年11月24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向日本大藏省提出“自主停业”申请为标志,拉开了日本金融危机的序幕。以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事件为特征的危机,给日本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体系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此次倒闭风潮的发生,正值日本经济出现复苏势头、金融改革面临突破的紧要关头,其影响之大,被称为是“日本金融界的一场大地震”。

金融机构相继倒闭,从表面上看都是由于背负巨额不良债权和劣质资产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经营陷入困境,但仔细分析,这些促使危机爆发的直接因素都是一些长期积累的弊端所导致的。(1)经济持续不振。自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即陷入严重的萧条。许多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致使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呆帐、坏帐进一步增加。一些金融机构终因不堪不良债权的持续上升和亏损累累的重负而被迫宣布倒闭。(2)对金融体系的问题。战后日本长期强调对金融机构的保护和银行优势地位的确立,这对于战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重工业化产业政策的推行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长期严格保护下的日本金融机构逐渐暴露出风险管理和内控能力弱化等弊端。日本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是金融危机爆发的系统原因。(3)金融国际化的负作用。金融国际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随着金融国际化措施的实行,许多为抑制金融投机而采取的管制和限制措施被放宽和取消,而相应的监管体制却并未随之建立起来,使金融投机更容易孳生和蔓延。

(五)俄罗斯金融危机

俄罗斯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经历了由三次金融大风波构成的金融危机。波动的间隔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最终导致两届政府的垮台。俄政府通过减少预算开支、加强税收监督、寻求国内金融巨头帮助、对金融市场进行整顿等方法。但这一切都未能使俄金融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危机使俄罗斯经济恶化,社会生产下降,金融市场的形势恶化,外资大量撤走,通货膨胀死灰复燃,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俄罗斯的金融危机的特点是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社会政治危机相互交织,形成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长期衰退。1992年俄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采取的是休克疗法的激进过渡方式,结果造成通货膨胀恶性发展。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俄长期实行紧缩政策,导致投资大幅度下降、三角债不断增长、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严重不足、消费市场萎缩。结果造成经济长期衰退,埋下了危机爆发的种子。(2)财政危机愈益加重。由于经济衰退,财政年年入不敷出,国家预算赤字一直较高。俄从1995年起停止对预算赤字透支,改为靠发行国债和外国贷款来弥补,结果债务迅速增大。到1998年6月底,内债余额达700亿美元,外债1300亿美元,总计2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5%。财政危机加重和丧失偿债能力,是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主要原因。(3)结构危机的负面作用。俄罗斯从原苏联继承的是一个畸形的经济结构,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重轻结构非但未能改善,反而更加畸形,这使俄罗斯的经济缺乏活力和增长点,国民经济沦为“出口能源和基本材料、换回食品和消费品”的状况,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而且,出口结构不合理(外汇收入的1/3来自石油出口)使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俄罗斯经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4)政治因素的影响。俄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俄经济长期不能摆脱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动荡有关。1998年出现以金融危机为突出表现的多种危机全面爆发的局面,与3月政府更迭直接相关。社会不满情绪加剧,工人罢工运动升级。政局动荡成为推动金融危机加剧的重要因素。

二、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从现代货币经济体系和运作机制方面分析,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流通的相对独立化,形成与实物经济系统相对立的货币经济系统,并且两者背离的结果。所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既要努力发展实物经济,又要健全自己的货币经济系统,使两者协调,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结合我国的现状,我们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实现经济转型

墨西哥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其产业基础薄弱,外债结构不合理的弊病,终于酿成大祸,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尽快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为主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技术升级,提高各类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降低出口产品的要素成本,继续保持出口的竞争优势。同时,注意调整出口战略,加快出口产品的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产业升级就好比人强身健体,可以更好的抵御外来的各种侵袭。

2.经常帐户的亦字不容忽视

墨西哥和泰国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存在着长期的经常帐户赤字。对经常帐户的赤字要作分析,要看弥补这些赤字的外资的流向,看这些外资是否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否有助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增长,是否有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否能够形成有利于将来出口创汇的新生产能力。因为现在外国资本流入意味着将来要还本付息,这就要求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要加强对投资的宏观指导,防止资金过度投向房地产和证券市场,防止出现泡沫经济。我国提出鼓励外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和出口创汇行业,以及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的鼓励措施。

3.充分认识不良债权的危害,达到我国不良债权的最终治理

不良债权孕育着很大的金融风险,不良债权的研究和治理,是我国金融业的一个严峻而重要的课题。日本在不良债权的治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借鉴。

4.资本市场的开放要渐进、要有次序

开放资本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各国经验看,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成功可能性大。墨西哥和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开放尽管速度很快,但它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可能最先是政府借款为主,接着是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然后是外国金融机构来华设立机构,逐步提供各种金融服务,逐步允许证券组合投资,最后是一个有较高监管水平的高效资本市场的全面形成。

5.加强金融监管

较大规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政府金融宏观调控无力、忽视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而金融机构的操作水平、内部监控水平的提高是需要时间的,一下子把发达国家的银行、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引进来,政府不知如何去监管,也没有手段去监管。结果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应该是同步推进、同等重要的。

6.探索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借鉴美国的作法,尝试建立不良债权的担保抵押机构。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实现应收账款的债券化。金融机构通过将应收账款以适当的贴现率兑付给应收账款购买机构或者以此为抵押发行定期可流通债券,进而置换出资金、转移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时机成熟后,我们可以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日本政府通过向存款保险公司提供特别融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危机的进一步升级,避免了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存款保险制度虽是一种被动的事后补救措施,但它的作用却是主动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银行等存款机构将会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也就必然会引发存款机构被淘汰时存款所有人的财产保护问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会在将来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也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一道安全屏障。

标签:;  ;  ;  ;  ;  ;  

世界重大金融事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