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周继瑜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周继瑜

身份证号码:43042319820323xxxx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其质量的需要变得愈来愈高。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作为一类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其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但可以有效的帮助改进建筑工程的性能,并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高支模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与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技术的概述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的通知中说明: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单位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2高支模技术的作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着较高的城镇化增长率,大量的农村人员流向城市,以致城市人口剧增,进而促发了城市建筑工程发展狂潮。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建筑工程不得不朝着高层建筑发展,以解决城市人口聚集所带来的居住、办公及商业需求。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建筑需求紧张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推动建筑行业水平的提升及相关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近代建筑施工中,因人们对建筑物空间、开间要求较高,传统施工技术已经难以适应近代建筑的需求,因而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就频频出现在各近代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确保高层建筑顺利施工,同时也提升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确保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和稳定性。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支撑性模板逐层建筑的方式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成本,促进高层建筑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工程建设效益。

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某工程为大型地下车库, 因其为地下工程, 所以需严格把控建设质量, 通过研究最终决定大规模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该工程项目采用的支撑体系选择有下列内容:车库顶板、柱帽、汽车坡道模板支撑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 立杆采用的是碗扣立杆, 其上采用可调支托, 而横杆采用的是碗扣横杆, 以确保碗扣连接。该工程所使用的地下车库板厚厚度为350mm, 模板底膜采用厚覆膜木胶合板, 并且使用次龙骨。模板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 配合可调式钢架支撑, 立杆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均为900mm.

3.1施工准备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 必须要先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要科学规划施工现场, 规划的目的在于使施工现场区域得到合理分配, 不至于现场杂乱, 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组织安全及施工材料堆放等。为了保障高支模施工期间的质量和安全, 在工程当中, 将机械设备分为两个区域, 两个区域内所使用的吊塔型号都不同;工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也要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采购和准备;在正式开工建设前, 施工人员必须要仔细审查和熟悉施工图纸, 认真学习相关标准, 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并且注意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以确保高支模施工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3.2施工过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这对现场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 需要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准确的计算, 本工程地下车库使用的板材厚度为16mm, 本次工程中的其中一个楼其东侧的汽车坡道顶板其厚度在350㎜, 模板的底膜使用的是覆膜木胶合板。并且使用30×30×3厚度的间距在150㎜作为次龙骨, 通过使用50×70×4厚度的作为主要的龙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 同时配合可调钢支撑, 立杆纵向间距为900㎜, 这样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拉螺栓@450;梁底模采用30×30×3mm方通作纵肋。纵肋下采用φ48.3×3.5钢管@600做横向托梁, 托梁下设置1道50×70×4mm方通纵向托梁。顶板板底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 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承体系, 梁底支撑横向水平杆分别向两侧板底支撑连接两跨, 用扣件与碗扣立杆可靠连接。扣件立杆采用Φ48.3×3.5普通钢管拉接, 横杆步距1200mm。其次, 设计完成后, 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安装顺序做好轴线、梁位置线、水平标高的确定, 根据要求进行顶梁、梁底模板、侧模板的安装工作, 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完工后的模板拆除。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每跨梁应从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浇筑施工阶段, 应该深入的分析模板的负载能力, 指定专人进行支架承载性能的检测, 同时还应该做好工程的参数记录, 如果存在有松动的位置就要立即停止施工, 处理结束之后才能开始浇筑施工。

3.4工程验收

在现代土木建筑施工中,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 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因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高支模搭设工作结束后必须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 确保模板支架所用材料及构配件都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模板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相关技术资料、支架所用钢管壁厚和外径、扣件及碗扣立管链接套管、脚手架以及安全防护网等项目。在搭设模板之前, 必须严格遵照监理单位、专家论证审批通过的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 对于支撑性楼板, 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要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且确保三层模板支撑。垫木设置为板底同向设置, 支架在完成使用后要检查杆件设置和链接是否牢固, 确保其达到规定要求, 若发现扣件螺栓有松动或者滑移的情况, 必须要进行处置, 螺栓必须要露出螺帽10mm, 螺栓端头必须要戴垫板, 检查支撑立杆与梁边和墙边的距离, 两者间距不得超出30cm;检查、控制剪刀撑接头情况, 检查模板支架搭接方法是否正确, 支架连接点要确保在三处以上, 并且固定搭接长度要保障在1m以上。要充分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保证各部位衔接符合验收标准, 以减少安全事故, 保障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

3.5 支模拆除

工程项目建设中,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经常被用到的技术手段, 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服务于主体施工, 为主体施工提供有力支撑和防护, 当主体施工结束后, 就要对高支模模板和支架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下列几点:第一, 拆除梁底和顶板模板。对于这部分模板的拆除, 要遵照试验报告逐层逐段的拆除顶板混凝土, 并且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实后才能进行拆除工作;第二, 侧模拆除, 侧模拆除过程中, 为保障模板不被破坏, 切不可强硬拆除。拆除后的模板及龙骨等材料要码放整齐, 要避免材料集中堆放, 以防止材料倒塌或过度集中造成损坏。

结论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使得一些传统建筑施工技术难以发挥作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以其独特优势得以应用。在高支模施工中,为保障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要先对模板施工流程加以合理的优化,以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混凝土浇筑及模板的拆除工作,以提升高支模施工检测及验收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18(10):190-192.

[2]谭业俸.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18):63+69.

[3]向元华.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8(05):89-90.

[4]丁耀湘.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4-5.

论文作者:周继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周继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