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皮肤科 650211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资料,将本组患者按照年龄结构分为<20岁组、20~50岁组和>50岁组,并采用实验室检查各组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皮疹、发热、浆膜炎、关节痛以及血液系统受累以及肾损害、脱发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实验室检查80例患者中有55例(68.75%)患者存在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抗ANA抗体均为阳性,而抗dsDNA抗体阳性有43例,占53.75%,抗SSA和SSB阳性有23例,占28.75%,抗SM抗体阳性有29例,占36.25%。<20岁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死亡率为0,而20~50岁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7%,死亡率为1.92%;>50岁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33%、死亡率为16.67。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系统受累,年龄与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和结缔组织的广泛炎症。目前,有关人员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其患病率大约在4\10万~25/10万,其中我国患病率在70/10万~75/10万。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对预后具有极大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特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0.12±3.24)年,本组所有患者均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按照本组80例患者年龄特点分为<20岁组、20~50岁组和>50岁组,其中<20岁组中共有16例,男性4,女性12例,20~50岁组中有52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42例,>50岁组12例,男性4例,女性8例,三组患者性别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临床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实验室检查,其中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抗SSB、抗dsDNA、免疫球蛋白、球蛋白、抗核抗体、抗SSA、抗SM以及c-ANCA检验。同时观察三组患者临床表现及临床特征。
1.2.2 治疗方法
临床对本组患者首先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晨起顿服,其中剂量主要根据患者病变程度以及受累程度进行服药,其中对于除皮疹外仅有轻度全身症状或者关节炎患者给予强的松20~30mg/d;而对于全身症状较明显或者有轻度脏器损伤患者给予强的松30~40mg/d;对于全身症状较重或者脏器损伤严重患者给予强的松60~80mg/d,好转后第8周开始减量,每周减少5mg,减到0.5mg/Kg时改用隔日晨服。另外在本组所有患者治疗中,如果出现患者病情恶化或者加重者,可以采用甲级强的松龙1g溶入5%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250~500ml进行静脉滴注,1d/次,3~5次为一个疗程。对本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患者体征以及相关症状消失,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抗SM抗体转阴为治疗显效;临床患者体征以及相关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各项抗体效价下降为有效;临床患者体征以及相关症状没有变化,实验室检查各项抗体没有变化为无效;患者生命体征终止为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其中三组患者计数资料采用x2进检验,采用百分数进行表示,以ɑ=0.05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临床通过对本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多系统受累,其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浆膜炎、关节痛以及血液系统受累以及肾损害等,同时三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神经系统损害以及脱发等发生率上,<20岁组神经系统受累患者明显高于20~50岁组和>50岁组,而脱发低于于20~50岁组患者。20~50岁组和>50岁组之间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好发于女性,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其中以青年女性为好发人群。其中有关人员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并且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性,所以临床诊断中很容易误诊。而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诊断发现,各个年龄阶段患者都表现为皮疹、发热、浆膜炎、关节痛以及血液系统受累以及肾损害,而通过实验室检查得知,80例患者中有55例(68.75%)患者存在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抗ANA抗体均为阳性,而抗dsDNA抗体阳性、抗SSA和SSB阳性以及抗SM抗体阳性较少,因此对于抗体检测为阳性患者应进一步检测,以防止漏诊。目前,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以激素等药物为主,而本研究通过对本组患者实施强的松治疗后得知,年龄越小患者治疗效果越好,而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因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患者应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以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许淼,郑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10,(08):945-946.
[2]孟庆防.干燥综合征起病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及预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93-394.
[3]孙艳梅.系统性红斑狼疮68例误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9):54/
论文作者:周凡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患者论文; 抗体论文; 阳性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论文; 强的松论文; 统计学论文; 率为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