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公益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功能发挥论文_王子瑶

浅析高校公益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功能发挥论文_王子瑶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1002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性观念逐步走向开放。长久以来,我国生理健康教育始终处于缺位状态。学校对于此类教育几乎“绝口不提”,家庭更是“谈性色变”。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群体面临性走向观念开放,但性知识极为滞后的尴尬境地,健康隐患由此而生。据中国疾病中心性病艾滋病的防治中心表示,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15-24岁的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在15-24岁群体中,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占到96%,男男同性传播占到57%。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团委、红十字会等部门逐步牵头成立公益性学生社团,协助校方开展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本文将以内蒙古地区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为例,介绍高校公益性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具体功能及影响其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内蒙古地区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开展同伴教育

“同伴”简单来说是指年龄相仿的群体。相似的时代背景使其价值观念相对一致,沟通障碍减少,便于交流沟通、信息共享。“同伴教育”正是利用“同伴群体”的这一优势开展的教育活动。同伴教育是先对有影响力的个体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其获得相对正确的信息与观念,以及较为实用的沟通技巧;再由他们与同龄人信息共享、传播观念,以实现某种教育的目标。同伴教育主要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互动性极强的方式展开。这种教育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殖健康、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吸毒、自杀、酗酒、性别歧视和妇女问题等社会领域。高校艾滋病防治类公益社团以同伴教育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定期开展同伴教育活动,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习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从而学会自我保护,做健康、安全、负责任的决定,尽可能帮助广大在校同学远离艾滋病的侵害。

二、开展宣传倡导活动

宣传倡导活动主要包括线上、线下两种模式。线上主要包括定期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相关信息,普及防艾知识,开展知识竞赛等线上活动。线下主要包括安全用品的发放、校内签名倡导活动、面向全校同学开展同伴教育主持人技能竞赛等。部分高校还可在当地疾控中心的帮助下干预检测。宣传倡导辐射范围不仅涉及本高校学生与青年教职工,还涉及高校周边中小学,进城务工人员聚居场所等。

目前,影响青春健康同伴社职能发挥的具体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团队建设以及外部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现阶段,高校防艾类公益性社团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现阶段,此类公益社团在内蒙古地区尚属于起步阶段,各方支持较多。但随着社团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单纯依靠政府下设部门拨款,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必然受到挑战。另外,随着这些拨款单位辐射范围日渐扩大,其资金扶持必将逐步缩减。因此,如何提升社团自身“造血能力”是社团发展必将面临的重要问题。

影响高校公益性社团团队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社团成员的专业性、社团成员的稳定性。作为学生公益性社团,同伴社成员虽然在同伴教育领域不断地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但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由于地区限制起步较晚,同伴社成员仍然面临专业知识不足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对于未设置医学类相关专业的高校,这类问题更为显著。因此,在同伴社的成员组成中,缺乏具备专业医学知识的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团组织在提供艾滋病预防服务时的专业性,进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学生社团必将面临新老学生的更替问题。组织成员适应组织氛围、熟悉组织环境、积累相关经验需要时间;学生社团组织培育具有公益精神与相应技能的组织成员也尚需时日。然而,大学生群体中加入社团组织基本为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社团新老成员较快交替,使得公益性学生社团面临人才流失的尴尬境地。此外,由于同伴社活动内容的特殊性,许多成员加入后无法适应社团活动形式与传播内容,最终选择退出社团,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团人员的流失。

另外,公益性学生社团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也使得社团面临人员流失问题。大多数学生社团是以兴趣为导向组织人员,开展社团活动。但公益性社团的兴趣导向性并不显著,特别是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为落后,公益组织发展迟缓,社会缺乏公益范围。这种环境使得学生群体也不愿主动加入公益性社团,从事公益服务。部分社团成员具有较强的自利性目的,如申请国外学校等。

从外部环境来看,受地理位置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利用公益性学生社团参与艾滋病防止工作起步较晚。由于社会环境相对闭塞,部分学生对此类公益服务较为抵触。在帮助居委会开展防艾活动的实践中,群众对此类活动也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总体而言,外部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公益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职能发挥。

高校青春健康同伴社成员来自学生群体,在高校艾滋病防治过程中,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但高校青春健康同伴社作为公益性社团,也具有公益组织的相关特征,在志愿服务中也会遇到志愿失灵的尴尬局面。这种“志愿失灵”影响着社团的职能发挥,削弱其在高校艾滋病防治中的实际效能。总之,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虽然目前有诸多因素制约此类学生社团职能发挥,但以高校青春健康同伴社为代表的公益性学生社团在高校乃至区域艾滋病防治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论文作者:王子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浅析高校公益社团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功能发挥论文_王子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