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的编制及验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者论文,特征论文,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迷的定义和特征
1992年美国文化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发表了著作《文本的盗猎者:电视迷与参与式文化》(Textual poachers: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其中对《星际迷航》系列科幻剧的迷进行了深入研究,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迷研究的开山之作。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迷研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然而,究竟什么是“迷”,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
康奈尔·山德沃斯(Cornel Sandvoss)认为迷是“固定的、有规律的、情绪性的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1]的受众。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则认为固定的、情绪性的消费亚文化有关的媒介文本的受众就是迷,[2]将迷文本的范围进行了扩展,认为即使是不属于流行文化符号的亚文化相关的媒介文本也可能产生迷。
詹金斯认为迷是“狂热的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迷恋、仰慕或崇拜影视歌星或运动明星的人”。[3]迷不只在心理上对文本产生迷恋、认同及愉悦的情感,还会透过一些实际的行为来表示支持。迷会和朋友分享关于节目内容的想法与感受,甚至加入讨论共同话题的社区。[4]
中国台湾学者简妙如认为区分迷与非迷的最重要因素是过度性。在某段时间内,当阅听人受特定文本所吸引,并对该文本有一定程度的认同与涉入时,就有可能成为迷。[5]
诚如英国学者马特·希尔斯(Matt Hills)所说:“迷并非一个可以条理分明、依逻辑予以检视的事物,它永远具有表演性质,它是人们所宣称(否认)的认同,同时它也表现文化活动。”[6]
由于对“迷”这个概念本身尚无一个公认的权威的界定,因此自迷研究开始以来,对于迷的特征的探讨从未停止过。笔者认为迷具有以下特征:
主动性:迷不仅主动地摄入文本,主动地解读迷文本,更主动地与他人分享迷文本以及对迷文本的理解,主动寻找其他志同道合的迷。
持续性:迷对于迷文本的摄入和介入并非临时的、短暂的,而是有规律的、持续性的,并不会随着迷文本(如小说、电视剧等)的终结而立刻消失。
过度性:这里的“度”并无一个可测量的标准,而是基于普通观众的摄入程度而言的,迷对于迷文本的摄入和介入大大超过了普通观众,沉迷程度较高。
参与性:迷的活动不局限于摄入迷文本,更强调对于迷文本的参与,除了积极的理解、分享之外,迷的活动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到媒介对文本的创造。
创造性:迷不满足于文本的摄入和分享,更从迷文本中提取原料,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基础,产生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次文本。
群体性:基于迷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迷的活动已经不局限于个人范畴,而是越来越有组织性,表现出群体性的特征。
二、迷群的等级与阶级
迷群作为一种社会群体,其内部存在着一定的结构,也有着共同的规范。这就意味着迷群内存在占据结构顶端以及执行规范的“领导者”。图尔赫(Thulloch)就曾谈论过“担任迷俱乐部、迷杂志的经理人员的迷”,称他们是“主管型的迷”(executive fans)。[7]
安德莉亚·麦克唐纳(Andrea Macdonald)认为,等级存在于多个层面(dimension),是可以识别出来的。[8]换言之,在区隔小、强调平等与交流的迷群里,什么样的迷能成为迷群的实际管理者或者意见领袖是可以分析的。麦克唐纳按照知识等级、迷群层次(level of fandom)或性质的等级、得到“内部”消息的机会(接触机会的等级)、领导者的等级和对地点的控制(场所的等级)等五个方面来划分这些层次。[9]
费斯克在其著作《迷的文化经济》(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中指出,与官方文化一样,在作为臣属文化的迷文化中,知识的积累对文化资本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这些知识将某一特定的群体(那些掌握这些信息的人)和其他群体(那些没有掌握这些信息的人)区分开,并在迷群内部产生差别,[10]而这些知识即迷文化资本(迷对迷之对象所拥有的知识总量)。
希尔斯则认为应该更明确的分析迷的社会阶级,因此在费斯克的“迷文化资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迷社会资本”和“迷象征资本”的概念。[11]“迷社会资本”指迷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以及他们在这个由所有迷构成的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包括能否接近媒体或其他相关人士以获取迷之对象的信息。“迷象征资本”则是指以认知基础为主的资本,主要是仰赖知识的多寡以及别人的认可,[12]如声誉、名望等。
中国台湾学者庞惠洁在继承了费斯克和希尔斯的迷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透过对网络上迷群活动的观察,指出迷群内部存在阶级差异,并提出了划分的三个标准:资讯质量、线上角色、线下人格特性和身份。[13]
三、研究价值及方法
得益于网络的发展,迷这个群体的活动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而在网络中形成了一个可观察到的虚拟社群,甚至通过网络来组织线下活动。
同时,迷群本身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其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普及程度的提升,人们接触互联网的门槛大大降低,这就为迷群的活动提供了技术和场所。越来越多的迷通过互联网找到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从而结成迷群,迷群活动的场所得到保障,迷群规模大大扩展;迷的创造性和分享性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由迷所创造的次文本数量大幅度增加。
其二,电视选秀节目火爆荧屏,使得迷这个群体的规模爆炸性扩大,迷活动的目的性更为明确,迷群的活动也变得更加频繁、持续和稳定,由此带来迷群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正规化。
然而,目前关于迷群内部结构以及领导者的研究大都基于观察、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结论未通过量化的手段加以验证,兼且之前的标准过于模糊笼统,在实际运用时有操作困难。因此,本研究旨在结合质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用于考察迷群中领导者特征的指标,并且对其进行验证。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选择了百度贴吧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弱介入式的观察方式,接触研究对象,却又不完全参与其中,很少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以降低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其次,由于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迷群,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调查。问卷将迷群领导者的表现进行具体的描述,形成24项可测量的变量。
由于百度贴吧的主题贴吧数量庞大,为了有更高的回收率以及更好的针对性,因此问卷的发放对象必须有选择性。本研究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选择了百度杰娜吧、百度林丹吧、百度刘亦菲吧、百度汪涵吧、百度峰情曼意吧作为问卷发放对象。
四、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初步分析
(一)观察对象概况
本研究选取了百度杰娜吧、百度林丹吧、百度刘亦菲吧、百度汪涵吧、百度峰情曼意吧作为观察对象。笔者观察前期在以上五个百度主题贴吧中长期潜水(即大部分时间只是浏览贴吧中的贴子,而不发表回贴或主题贴),偶尔发表回贴,随后加入贴吧相关的QQ群,以初步了解这几个贴吧的生态情况以及迷群交流状态。
中期则重点追踪一些前期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迷在贴吧中的活动,主要是观察他们所发表的主题贴。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观察,笔者根据这些迷所发表的主题贴的点击量、回贴数量、是否成为精品贴等指标进一步缩小了重点观察的迷的范围。
最后,笔者根据各个贴吧公布的本贴吧管理工作组名单,以及百度贴吧根据发贴量等量化指标计算出的“本吧牛人排行榜”和部分贴吧通过会员投票选出的“名人堂”[14]等三份名单,结合中期观察的迷的范围,选出其中重合度较高的、具有典型性的10个迷作为后期的观察对象,追踪他们在贴吧中的活动,特别是发表的主题贴。
这10个典型的迷的基本信息如下。
(二)观察结果分析
通过对这五个贴吧的迷群领导者的观察,笔者发现他们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有机会接触迷之对象,能够发布独家信息
受地域、财力和信息通达程度的限制,大部分迷无法直接、近距离地接触到迷之对象,因此,他们所获取的关于迷之对象的信息一般来源于媒体的报道或者官方的通告。然而,媒体的报道或官方的通告在数量和内容上,无法满足迷看待迷之对象消息的需求,他们更渴望得到充满爱的信息和细节描述。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有机会接触到迷之对象的迷就会受到其他迷的欢迎。因为他们能提供以一个迷的角度来获取的独家信息,或者是对媒体和官方信息的补充,或者是更充满感情色彩的描述,或者是媒体尚未来得及披露的信息,甚至可能是对媒体信息的矫正。
2.有原创才能,能够生产关于迷之对象的文本
迷在迷群中的日常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这就需要迷之对象能够为他们的交流互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文本,然而迷之对象的活动是有限的。以明星来说,他们不可能每天都参加各种公开活动,他们所拍摄的电视剧、电影或者所出的唱片也不可能每天都成为媒体的焦点。
然而,迷需要借助文本来进行交流互动,并帮助迷之对象进行推广,因此,迷群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迷之对象的文本,其中大多是在迷文本的基础上衍生的次文本,例如MV制作、图片美化、文字创作等。而在迷群中,拥有原创才能、能够生产次文本的迷就会脱颖而出。
3.入迷的时间长,关于迷之对象的知识丰富
如同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合需要论资排辈一样,迷对于“资历”这个要素也是非常看重的。比如,许多贴吧就明文规定,如果希望加入该贴吧,成为正式会员,需要该ID有一定的注册时长,并且在贴吧中已经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贴子;而如果要申请成为小吧主或是吧主则有更严格的要求。事实上,如果迷对于迷之对象的入迷时间比较长,那么相对而言他关注迷之对象的时间就会比较长,相应地,收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都可能会有所扩展。对于新加入的迷来说,要想最快地了解迷之对象的信息,尤其是比较早的信息,最佳的途径并非通过网络搜索,而是认识资历比较老的迷,由他们来讲述。
4.参与创建关于迷之对象的贴吧/QQ群/后援会
与入迷时间长、拥有丰富知识量的资深迷容易成为迷群领导者类似,最早参与创建了关于迷之对象的贴吧、BBS、QQ群等线上迷群活动场所或者后援会等线下迷群活动组织的迷更容易在迷群中获得较高的地位。
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参与创建迷群活动场所的迷一般都是较早入迷的人,他们拥有一定的“资历”,自然也拥有丰富的知识量。其二,由于迷群活动的场所是由他们创建的,那么他们对于迷群活动的规则就有较大的话语权,制定规则的人相较于遵从规则的人自然拥有更大的权威。其三,在迷群组织渐渐壮大以后,迷群极有可能受到迷之对象的关注,甚至会与之进行许多交流互动;而迷群中人数众多,能参与这种互动的毕竟是少数,此时迷群的创建者就具备显著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代表,拥有更多接触迷之对象的机会,也成为其他迷了解独家信息的来源。简单来说,参与创建迷群活动场所的迷占得了先机。
5.在迷群中活跃程度高
尽管拥有原创才能和独家消息的迷更有机会成为迷群领导者,但是即便既不具备接触迷之对象的机会,又没有占得先机成为迷群活动场所创建者的迷也有可能成为迷群的领导者——只要他在迷群中足够活跃。实际上,迷群中的互动交流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类似,积极主动结交其他的迷、与其他迷交换信息的迷容易被更多的迷认识并熟知。这些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迷群的气氛,使迷与迷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紧密,从而为自己在迷群中赢得声望。
五、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的验证
结合上述观察成果,笔者将这些典型对象的具体表现转化为24项可测量的变量(具体变量见附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所选贴吧中发放。笔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网络问卷散发出去。第一,在选定的五个百度主题贴吧中发表主题贴,贴出问卷的网址,号召吧内的迷填写问卷。第二,在笔者加入的几个贴吧会员的相关QQ群发布问卷链接地址,号召群内的迷填答。在五天的期限内,共回收有效问卷149份。随后笔者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这些参考指标的合理性。
(一)探索性因子分析
1.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
由表2可知,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813.008(自由度为276),相应的概率ρ接近0,应拒绝零假设,即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同时,KMO值为0.838,已经达到比较理想的标准,因此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因子共同性
表3是因子分析的初始解,显示了所有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下的变量共同度,它说明如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有24个变量提取所有特征根(24个),那么原有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以被解释,变量的共同度均为1。但这不符合因子分析的目标,因此本研究以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这一标准进行提取,由表的第二列可知,除了变量16的信息丢失较多外(共同度为0.434),其余各项目的共同度都接近0.6或在0.6以上,说明各变量的信息大部分都被反应,本次因子提取的效果是可以接受的。
3.因子提取
在表4中,第一列是因子编号,之后每三列为一组,其数据代表的分别是特征根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第一组数据(第二至第四列)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7.638,解释了原有24个变量总方差的31.824%,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1.824%;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为2.697,解释了原有24个变量总方差的11.237%,累积方差贡献率为43.061%,以此类推。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24个因子,因此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掉。
第二组数据(第五至第七列)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提取1个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14.023%;提取2个因子,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27.910%。其余数据含义类似。当提取了6个因子后,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7.233%,此时因子提取的效果较好。
第三组数据(第八列至第十列)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因子旋转后,累计方差的贡献率没有改变,即没有影响原有变量的共同度,但是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因子更容易解释。
在图1中,横坐标代表成分数(即因子数目),纵坐标代表特征根。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个因子的特征值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之后曲线逐步变得比较平缓,最后接近一条直线。可以看出从第7个因子开始,之后的因子特征根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较小,可以忽略,因此提取6个因子是合适的。
4.因子命名
由表5可知,24个变量在第一个因子的载荷值相对而言比较高,说明他们与第一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高,而之后几个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差,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不显著,因子的实际含义比较模糊。
因此本研究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由表6可知,变量11及变量17—19在第1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1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四个变量,可命名为权威性,其含义包括迷所发布的信息的即时性、真实性、独家性以及迷接触迷之对象的机会。
变量6—10及变量13在第2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2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六个变量,可命名为活跃度,指迷在所属迷群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包括线上与线下。
变量20—24在第3个上有较高的载荷,第3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五个变量,可命名为始创性,包括迷对于迷群的结成以及迷群活动场所的构建的贡献。
变量12及变量14—16在第4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4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四个变量,可命名为创造性,指迷在迷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本的能力。
变量1—3在第5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5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三个变量,可命名为持续性,包括迷对迷之对象入迷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加入迷群时间的长短。
变量4和5在第6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6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可命名为知识量,指迷对于迷之对象所拥有的知识量的多少。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变量6在第2个因子上的载荷为-0.673,因此,在随后的数据分析中,为了保证所有变量在方向上的一致性,需将其反向赋值。变量13在第2个因子与第4个因子上的载荷非常接近(0.499VS 0.473),说明这两个因子可能存在交界处。变量16尽管在第4个因子即创造性上的载荷最高,但是也仅为0.354,结合之前的数据,即以特征根大于1这一标准提取因子,其共同度仅为0.434,信息丢失比较大,因此,为了保证问卷的效度,本研究在之后的进一步分析中将此变量删除。
5.信度指数
为了更好地验证提取出来的六个因子的信度,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来测试六个因子的内部一致信度。结果如下表:
从表7可以看出,除了知识量这个因子以外,其他5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都在0.776以上,信度良好。
综上所述,本次因子分析的结果较科学合理。由此本研究提出迷群领导者的特征可由权威性、活跃度、始创性、创造性、持续性以及知识量这六个维度的指标来测量,每个维度所包含的项目见附录。
(二)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
1.迷在迷群中的身份
为了更合理的验证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本研究在问卷中对参与调查的迷在迷群中的身份进行了调查。
从表8中可以看出,参与此次调查的非会员有23人,占所有参加者的15.4%,普通会员有101人,是所有参加者中人数最多的,占67.8%;管理组成员则有25人,占16.8%,整体结构比较合理。
贴吧的管理组成员在贴吧中享受较高的权力。一方面,他们有删贴、封禁会员甚至非会员的权力;另一方面,他们在迷群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是意见领袖。因此,本研究认为贴吧管理组成员很大程度上即是迷群的领导者,这是进一步分析的一个前提。
2.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
为了对六个维度的实证效度进行检验,本研究对迷群中不同身份的成员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分进行了比较。
由表9可以看出,管理组成员(即本研究认定的迷群领导者)在持续性、权威性、活跃度、始创性、创造性及知识量等全部维度上,均值都明显高于非领导者(即游客和非会员)。
为了进一步分析迷群领导者与迷群中其他成员在六个维度上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多变量分析进行分析。
由表10可以看出,管理组成员在持续性、权威性、活跃度、始创性、创造性及知识量等所有维度上与普通会员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游客相比,则在持续性、活跃度、及知识量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权威性这个维度上差异不明显。原因可能在于,无论是管理组成员还是非管理组成员都较少有接触迷之对象的机会;而在创造性和始创性上差异不明显的原因,则可能是本次研究主要调查的范围是贴吧中的迷群,而针对同一个迷之对象,还存在包括BBS等在内的其他迷群,在BBS中的迷群领导者未必就是贴吧中的迷群领导者,但是对于广义上的针对同一个迷之对象的迷群来说,他们都是迷群领导者,因此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3.入迷指数
迷群领导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迷群中入迷程度较高的人,因此,他们显示出来的特征也可以说是迷对于迷之对象入迷的表现的反映。由此,本研究在试图在反映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六个维度的指标的基础上,提取出反映迷对于迷之对象入迷程度的指数,为行文方便,本研究称之为入迷指数。
表11显示,通过克朗巴哈系数的测试,α系数的值为0.758,六个因子显示了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表12显示,迷群领导者(管理组成员),在入迷指数上明显高于非领导者(游客和普通会员)。
表13显示,管理组成员在入迷指数上,与游客以及普通会员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迷群领导者的入迷程度较高。
本研究提出了测量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共包含持续性、创造性、活跃度、权威性、知识量和始创性等六个核心维度,23个具体项目。数据显示,在迷活动中,持续时间更长、活跃度更高、更具有权威性、对于迷之对象拥有更多的知识量、在迷的文本创作中更具有创造性、甚至创建了具有固定活动和稳定结构的迷群的迷,更有可能成为迷群领导者。
迷群领导者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迷群中入迷程度较高的人,因此,他们显示出来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迷对于迷之对象入迷表现的反映。由此,本研究认为测量迷群领导者特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迷对于迷之对象入迷的程度,于是在六个核心维度的基础上提取出了入迷指数。数据显示,迷群领导者的入迷指数较高,与迷群中的游客及普通会员存在显著性差异。
然而,由于调查范围局限于百度贴吧,其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迷群更为深入的活动;同时,迷群的领导者内涵丰富,包括一些并不拥有组织迷群活动以及删除贴子等权利的迷,因此,将贴吧管理员等价于迷群领导者实际上是为了操作和界定上的方便,而将迷群领导者的范围缩小了。这是本研究尚存在的两个方面的简单化倾向。
有鉴于此,本研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对迷群领导者的更为严谨的界定以及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和入迷指数的进一步完善。
迷群领导者特征的参考指标问卷
1—3题选项:0~6个月—1 6~12个月—2 1~2年—3 2~3年—4 3年以上—5
4—23题选项:完全不符合—1不符合—2不确定—3符合—4完全符合—5
1.我关注X的时间长度为
2.我关注百度X吧的时间长度为
3.我加入百度X吧的时间长度为
4.我对X的情况非常了解(包括个人情况、事业发展和感情问题)
5.我经常关注百度X吧的动态
6.我经常在百度X吧潜水(关注但不发表回复和主题贴)
7.我经常在百度X吧发表回贴
8.我经常在百度X吧发表主题贴
9.我在百度X吧发表的主题贴经常获得加精
10.我在百度X吧发布的主题贴经常有很多跟贴
11.我经常参加百度X吧组织的线下活动(如祝福视频录制、慈善活动等)
12.我会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经常剪辑视频(MV等)上传到百度X吧
13.我会使用图片编辑软件,经常上传PS等图片作品到百度X吧
14.我经常创作小说发表到X相关贴吧
15.我经常创作与X有关的图文(如回顾贴、分析贴)发表到百度X吧
16.我经常在百度X吧发表爆料贴(关于X工作的内部消息或者其他八卦消息等)(经过因子分析的验证后,建议将此变量删除)
17.经常亲身参加与X相关的活动(如接机、节目录制、专辑签售、商业活动、慈善活动等),并在百度X吧发表相关贴子(如见面记、现场图片等)
18.我与X身边的工作人员相互认识(如助理、经纪人等),经常有一些内部消息
19.我经常作为负责人,组织其他人参加X的活动(如接机、节目录制、专辑签售、商业活动、慈善活动等)
20.我参与了百度X吧的创建
21.我参与有关X的BBS的创建
22.我参与了有关X的后援会的创建
23.我参与了有关X的粉丝微博的开通
24.我建立了有关X的粉丝QQ群
各维度项目
权威性:11、16、17、18
活跃度:6、7、8、9、10
始创性:19、20、21、22、23
创造性:12、13、14、15
持续性:1、2、3
知识量:4、5
标签: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论文; 方差分析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特征提取论文; 因子载荷论文; 解释变量论文; 贴吧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方差论文; 变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