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痒方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亚平 孙洋 孙志茹

消痒方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亚平 孙洋 孙志茹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云峰妇产医院儿科 王亚平 孙洋 孙志茹【摘要】目的:对中药消痒方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54例妊娠期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自拟中药消痒方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92.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探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探究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8%(P<0.05)。结论:妊娠期VVC应用中药消痒方治疗的效果和西药基本一致,但改善症状迅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消痒方;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VVC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症,通常是真菌感染引起,以白色念球菌为主。该病是妊娠期女性一个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在妊娠期女性生理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进而造成阴道内抗感染力降低,增加真菌感染风险,所以妊娠期是VVC发生的高峰期。该病不但会带给孕妇不适感,影响生活质量,还会给胎儿健康及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1]。临床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起效快,但易复发,中药效果稳定,安全性较高,在阴道炎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本文主要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4例妊娠期VVC患者治疗进行研究,系统剖析中药消痒方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接治的54例妊娠期VVC患者纳入研究中,均通过临床症状、白带检查等确诊,符合《妇产科学》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诊断标准[2-3]。临床表现为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黏膜红肿、尿频等症状。中医症候为带下量异常,呈色白或淡黄,粘稠,舌淡苔白,脉缓弱。纳入标准:(1)处于妊娠期,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20岁以上;(3)对研究知情并配合,能独立接受随访。排除肝肾功能不全、阴道混合感染、其他阴道病变及药物过敏等患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其中,探究组:年龄25~32,平均(28.5±2.4)岁;病程7~32d,平均(20.4±2.8)d;孕周16~31周,平均(26.4±2.5)周。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8.7±2.2)岁;病程5~36d,平均(21.1±3.0)d;孕周17~30周,平均(26.2±2.3)周。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孕周等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用2%苏打液坐浴,同时外涂抹制霉菌素软膏,1次/d。探究组联合中药消痒方熏洗,处方构成:蒲公英、金银花各30g,丹参18g,赤芍15g,木香、茯苓各12g,桃红、丹皮、生地各9g,延胡索6g。加水煎到1500~2000mL,先熏蒸,等药液温度降到40℃左右时,进行坐浴,持续15min,1剂/d,早、晚各一次1。7d一疗程,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疗效评价

依照中西医阴道炎诊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2-3],具体分为:(1)治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复查霉菌呈阴性;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以上;(2)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好转,炎性反应基本消失,复查霉菌呈阴性;中医证候积分降低80%以上。(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炎性反应减轻,复查霉菌呈阴性;中医证候积分降低50%以上。(4)无效,症状、体征及炎性反应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复查霉菌呈阳性;中医证候积分降低50%以下。总有效为治愈、显效、有效之和。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外阴瘙痒消失、白带恢复正常及阴道黏膜血肿消失的时间;同时,治疗完成后均随访6个月掌握复发病例数。

1.5统计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和标准差( ±s)表示,组间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表示,组间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4后后复查,探究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9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探究组 27 14(51.9) 8(29.6) 4(14.8) 1(3.7) 26(96.3) 对照组 27 12(44.4) 8(29.6) 5(18.6) 2(7.4) 25(92.6) X2 - - - - 0.655 P值 - - - - 0.073 2.2.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探究组治疗后外阴瘙痒消失、白带恢复正常及阴道黏膜血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s,d)

组别 例数 外阴瘙痒 白带恢复正常 阴道黏膜学肿 探究组 27 4.3±1.4 5.4±1.5 7.5±1.2 对照组 27 6.6±2.0 7.3±1.1 10.9±2.3 t 11.203 62.311 18.299 P值 0.001 0.014 0.010 2.3两组随访复发情况对比

在完成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探究组未出现复发病例,复发率为0,对照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4.8%,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X2=7.144)。

3 讨论

VVC是一种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导致的混合型感染病症,妊娠期女性较易发生。原因在妊娠期女性生理状态会发生较多变化,使得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道酸碱失衡,进而增加假丝酵母菌感染风险。妊娠期发病率较高,且有着难根治、易复发等特征,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导致早产、流产、真菌性皮炎等严重病症,严重影响到孕妇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胎儿健康发育。

临床上一般采取阴道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治疗,使用的药物大多数是专用药物、抗生素等,长时间应用会使阴道内正常生理环境被破坏,使局部免疫功能受影响,进而打造成炎症很难根除。同时,西药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妊娠期用药在剂量必须严格控制,且尽量不口服药物[4]。传统中医理论将VVC纳入“阴痒”、“带下”等范畴,中医学认为,VVC的病机主要是湿热蕴郁积致带脉失约束,致阴内生虫而蚀。所以,中医治疗原则就是祛湿为主,辅以滋养肝肾,灭菌消炎。对此类疾病实施治疗时,应用中药消痒方汤进行熏洗,处方中的蒲公英昧甘平,其性无毒,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着清热解毒、抗炎功效,主治胀满下疾、热毒痈疡等症;丹参性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有效成分为丹参酮、隐丹参酮,对炎性肿胀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赤芍性微寒、苦,可养血柔肝止痛,活血行滞。茯苓,甘淡性平,可利水渗湿、健脾益气。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研究表明,丹皮煎剂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确切的抑菌抗菌作用。生地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延胡索性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采用以上诸药构成处方对妊娠期VVC进行熏洗治疗,能够实现除湿、止痒、杀虫等功效[5]。在进行中药熏洗时,先指导患者进行热熏蒸,再进行浸泡与冲洗,能够让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渗透到阴道中,对细菌的反复滋生进行控制,实现根治。另外,此种方法属于外治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从本研究结果看,应用消痒方治疗探究组的总有效率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症状消失时间、随访复发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邓国华等人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6]。

综上而言,对于妊娠期VVC患者,应严格选用药物治疗,结合妊娠期实际,应用中药消炎方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复发,安全性高,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佳.中医药治疗外阴瘙痒症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5):143-144.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第八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96-89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256~257

[4]乔伟.中药对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9):131-133.

[5]张雪芹.分析加味苦参汤应用于阴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7):150-151.

[6]邓国华,邓惠娟,姚丹.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2013,13(08):48-50.

论文作者:王亚平 孙洋 孙志茹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消痒方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亚平 孙洋 孙志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