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煤气化职工医院综检科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高频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的乳腺疾病患者85例作为观察对象,经病理证实,乳腺良性病变48例,乳腺恶性病变3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B超检查,对其诊断正确率进行评定,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高频B超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及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93.75%、70.27%;相比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乳腺恶心病变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显示:病灶呈现不规则分布,边界模糊不清晰,内部出现不均匀回声,血流信号丰富,钙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高频B超诊断正确率较高,可准确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值得临床阶选择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频B超;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
乳腺疾病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病,其中乳腺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筛查乳腺癌,有利于及时发现病变,从而使病死率显著降低。以往临床主要通过B超、钼靶等诊断方法为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但取得的诊断效果十分有限。随着近年来不断提高的医学水平,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取得了显著性进步,其中高频B超技术的应用为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提供了新的选择[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的乳腺疾病患者85例作为观察对象,现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的乳腺疾病患者85例作为观察对象,经病理证实,乳腺良性病变48例,乳腺恶性病变37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46.8±6.2)岁。其中乳腺炎性病灶20例,乳腺纤维腺瘤28例;肿块直径在0.3-2.0cm之间,平均(1.5±0.2)cm;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中患者年龄在22-68岁之间,平均(58.3±6.8)岁。其中导管内癌3例,小叶癌4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B超检查,操作方法如下:选择平卧位,嘱患者保持双手上举状,将双侧乳房充分暴露出来,自双侧乳房十二点处开始,依据顺时针方向进行扫描;选择高频探头以放射状方式进行扫描;扫描期间若发现异常回声或肿块情况,需改为“十”字形的方式继续扫描;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摆阔病灶规则、肿瘤所在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是否清晰、内部回声是否均匀等,同时对血流分布和钙化程度予以明确。
1.3 观察指标
得到的诊断结果对照病理检查结果,对高频B超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同时对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评析
得到的全部数据均录入至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诊断正确率等计数资料采用(%)进行表示,予以x2检验,如果P<0.05,则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诊断正确率分析
48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经高频B超确诊45例,诊断正确率为93.75%,37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经高频B超确诊26例,诊断正确率为70.27%。
2.2 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点的差异
乳腺恶性病变患者超声图像表现为病灶呈现不规则分布、边界模糊不清晰、内部出现不均匀回声、血流信号丰富、钙化明显的例数均多于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经统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乳腺疾病具体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其中以乳腺癌为主的乳腺恶性病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乳腺癌I期患者5年生存率在90%左右,但IV期患者仅在18%以下[2]。基于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频B超是临床影像学发展的新突破,其主要作用原理和基础条件是不同组织声抗体的差异,以此形成的微小界面。其具有较好的组织分辨率,且腺体厚度、类型等不会影响高频B超穿透浅表器官的能力,可将腺体内异常回声清楚反映出来。同时,其对致密型乳腺内肿块所在部位、结构、形态等可较好的显示出来。除上述优势外,高频B超检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不存在放射性,短期内能够实现重复检查,安全可靠[3]。
本组研究发现,高频B超诊断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93.75%、70.27%。通过分析超声图像可知,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肿瘤边界清晰,内部呈现均匀回声,无丰富的血流型信号,基本上不存在钙化现象。乳腺恶性病变患者的肿瘤边界不仅模糊不清晰,且出现不规则肿块,内部回声并不均匀,病灶内存在非常丰富的血流信号,钙化点明显。
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①肿块直径比较小,超声检查过程中无法清晰显示出来,再加上小的病变边界比较清晰,形态也比较规则,极易被误诊;②同时存在乳腺良恶性的情况,很容易发生混淆情况;③在显示钙化点方面,高频B超并无明显优势,对微小钙化和毛刺样结构很难发现[4]。所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患者乳房充分暴露出来,适当对体位进行调整,以获得最理想的检查结果。同时综合分析患者的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切实提高诊断正确率[5]。
综上所述,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高频B超诊断正确率较高,可准确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值得临床阶选择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莹.高频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6):197-198.
[2]赖春山.高频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应用以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35(1):68-70.
[3]张毅.高频B超运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02-103.
论文作者:王莉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乳腺论文; 患者论文; 正确率论文; 超声论文; 回声论文; 乳腺癌论文; 肿块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