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汪永丽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汪永丽

(铜陵市郊区沙池排涝站,安徽 枞阳 2467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建设能持续进行的重要生命线,若出现问题会直接危及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施。水利水电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现阶段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基础处理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质量与各项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施工特点

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工作力度

1.1提高基础处理工作力度的重要性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而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管理经验也在不断提升,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质量,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防渗效果

水利水电工程于水域区域进行施工建设,因此基础部分在施工中的防渗施工处理,则为重要的基础处理内容之一。具体分析如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处理效果不合格,则易引发工程在施工应用中出现工程坍塌,结构裂缝、变形等安全隐患,极大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分析在具体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极大的提升了工程的防渗效果。确保了工程后期应用的安全性,并且增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质量。

1.3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寿命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对于工程后期的应用安全性,以及工程的应用寿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发展中,落实良好的基础处理施工,保障了工程应用寿命的合理性。此外从经济性方面分析良好的基础工程施工,保障了工程项目在应用中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

1.4合理管控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沉降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结构部分由混凝土钢筋组成,因此整体分析其基础上层的负荷压力较大。因此具体分析在较大负荷压力下,其基础处理施工不合格则易出现地基不良沉降现象。地基不良沉降现象的持续出现,造成的后果即为工程变形、裂缝、坍塌。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稳定施工,并且对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综合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处理,保障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沉降合理性,并且提升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涉及的施工范围较大,且持续的施工时间较长,后期的应用时间也较长。因此落实良好的基础处理施工,对于工程的安全施工及稳定应用意义重大。分析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发展中,主要的涉及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有:混凝土管桩技术、换填法、深层搅拌处理法、化学加固法。笔者针对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2.1混凝土管桩技术

混凝土管桩技术为常见的一类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混凝土管桩技术在施工应用中,具备施工工艺简单,造价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优势。因此当前在实际发展中,关于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具体分析混凝土管桩技术在施工中,主要涉及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施工。两种管桩施工技术的施工应用,应根据施工中的地质结构现状,以及工程施工的需求现状进行相应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换填法

换填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常见,换填法主要针对地基现状呈现为软土地基的土壤进行处理。换填法的应用提升了地基土壤的负荷性能,确保了后期工程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当前在实际施工发展中换填法的施工应用,首先将施工工地基础区域的土壤进行挖掘清理,之后通过换用承载能力、含水量合格的土壤进行换填。换填施工中应注重换填范围的测量划线,以及换填深度的核算。以此保障工程施工成本的合理管控,并且提升换填施工的实际价值。此外在具体的换填处理中,工程人员应注重对换填区域的夯实作业。

2.3深层搅拌处理法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在应用中,深层搅拌处理法为常用的一类工艺技术。深层搅拌处理法在具体落实中,通过应用特殊的深层搅拌设备,针对施工工地的地基土壤进行搅拌处理,搅拌的过程中通过喷射混凝土浆液的方式,提升地基基础的强度硬度。具体落实中通过连续作业的方式,确保其工艺效果的稳定发挥。

2.4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应用中,其施工程序较少,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体在施工应用中通过配置化学溶液,之后通过旋喷的方式渗入地基土壤中,地基土壤融合化学溶液之后,形成了强度硬度较大的土壤结构。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该类工艺技术的应用,对于化学溶液的配置要求较高。如配置溶液浓度较低或渗入度不够,则易造成土壤强度硬度不达标等不良现象。此外过度的化学溶液应用,也易造成区域土壤污染甚至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现象。因此化学加固法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现状进行选用。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3.1施工材料检测

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发展现状,施工材料对于工程的基础处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体分析其施工发展现状,工程施工中为有效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应注重落实施工材料的检测,如混凝土质量检测,掺杂料质量检测,混合水质量检测。其中混凝土质量检测主要通过放样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测,掺杂料的检测主要通过成分分析,以及含杂量分析的方式进行检测。混合水的检测则主要通过测试PH值的方式进行检测,规避混合水过酸或过碱造成的混凝土混合质量不合格现象。

3.2混凝土施工养护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为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分析混凝土的施工应用现状,落实良好的混凝土施工养护,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分析当前在实际发展中,为保障混凝土的施工养护质量,施工单位应通过落实养护制度,落实毛毡遮挡,定期喷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施工养护。以此混凝土施工在基础处理施工应用中的有效性,并且提升后期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之一,其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发展现状,为有效的提升基础处理施工效果。,为有效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加以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基础处理的核心环节进行细致把控,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经济、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世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分析[J].建材

与装饰,2016(36):248.

[2]杨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6(9):142.[1]符国荣.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7):277-277.

[3]张凡,蒋涛.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4534-4534.

论文作者:汪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汪永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