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项目为辽宁科技大学2018年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名称为:多学科多课堂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J18YB02
摘要:众所周知,OBE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内涵是强调人人都能够获得成功。高等学校工程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工程人才,但传统的单一化或刚性的工程训练模式已经不能体现出学生个体差异,而以“学生为中心” 的OBE模式更加能够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本文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两方面论述了工程训练1周、2周及4周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OBE;工程训练;工程人才
1 引言
工程训练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必由之路,我校作为工科为主的高校,就是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训练则是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OBE理念,需要对现有的工程训练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专业来选择相关实践内容并配合弹性的个性化工程训练要求,形成一个“重专业、强个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1】。
2 传统工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是按照专业的不同,分为1周、2周和4周的实习。虽然专业的不同体现出了差异化,但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根据工程人才培养的个性定位和将来服务的面向来确定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具体表现为:
(1)同为2周实习的冶金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单一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实习内容完全相同,并没有根据他们的专业而体现出侧重点。按照OBE理念,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要求,冶金专业应该更多地去实习一些与本专业更接近的铸造、热处理等内容;而工设专业应该更多地实习一些与设计相关的内容,如机械加工等。
(2)同为1周实习的生物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由于单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内容完全相同。但这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是大不同的。按照OBE理念,要求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所以在学生完成必修的工程训练课程之后,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 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优化工程训练课程体系
3.1 构建学生需求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需要一定的教学设计来实现,根据成果导向设计原则,教学的设计是围绕着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工程人才培养需求而开始的【2】,这些需求是我们进行工程训练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但这种需求其实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也就是要根据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从而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我们的工程训练教学设计可以由认知实习(1周)、专题实习(2周)和项目实习(4周)三部分来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周的认知实习可以通过现场参观、指导教师讲解、演示等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对整个工程科学的感性认识,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树立作为一名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周的专题实习可以让学生选择与本专业相近的内容进行专门深入的实习,比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选择机械加工的实习内容来了解零部件的设计思路;材料专业的学生通过热处理实习来了解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冶金专业通过铸造实习来了解液体金属的熔炼工艺等等。
4周的项目是通过安排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制作、运行与维护的全过程,使学生接受全面而综合的训练。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通过选择铸造、锻造、钳工、热处理等实习内容来了解制作锤头的完整加工工艺。
在工程训练中,虽然每个实习内容表现为各自独立的,通过构建出跨内容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设计,通过这种项目驱动,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获得很大提升。
3.2完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是确定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而毕业要求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条件。这是培养工程人才的总纲。工程培养目标包括工程知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而毕业要求则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具体描述【3】。所以应完善教学内容。
1周内容:比如英语、会计等文科专业。首先选择《大国工匠》等相关的录像视频,让学生对工程技术人才有一个相关的了解,了解作为一名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对于1周实习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些知识,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工程训练进行认知,主要包括基础制造实训(铸造、焊接、钳工、车铣刨磨)、先进制造实训(数控车、加工中心、激光、3D)和自动化实训。一般来说,不需要具体的实践操作,只是让学生了解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2周内容:比如:对于冶金、工设等工科专业。根据他们的专业来选择最接近或相关的工程训练内容来进行实习,比如冶金专业,就选择铸造、热处理等热加工的工程训练内容来实习,这样可以在有效的时间里,进行专门深入的学习,这种目标明确的方式可以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周内容:比如机械专业。要制定具体的工程训练项目,可以是工程中心指定的,也可以是自行设计,首先进行轮转实习2周,熟悉各部分加工工艺,最后2周根据项目需要,由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制作、运行等全过程,老师只是负责加工工艺指导,从而让学生得到全面而综合的训练。
4 结语
基于OBE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导向,也就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作为工程训练改革的指导理念,由此形成的工程训练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工程训练中,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建.卓越工程师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0-111
[2]王明海,等.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6-27
[3]徐连恩,林明吟.成果导向教育(OBE)的改革极其在美国实践的经验[J].教育政策论坛,2005,8:55-72.
作者简介:李树林(1962.07-),男,辽宁鞍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研究;
陆永祯(1973.06-),男,辽宁鞍山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王英才(1967.12--),男,辽宁鞍山人,副教授,本科,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研究。
论文作者:李树林 陆永祯 王英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工程论文; 学生论文; 专业论文; 内容论文; 辽宁论文; 鞍山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