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晁恒军[1]1995年在《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抑制基因p53发生点突变失活、等位基因缺失以及基因重排是人类恶性肿瘤最普遍的分子病理学改变之一,近年来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却较少见p53基因的改变。癌基因mdm2作为p53基因的拮抗基因,可通过抑制p53基因产物的转录激活功能而使之失去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能力,已经发现在很少发生p53基因点突变的恶性肿瘤患者常有较高比率的MDM2基因的高表达。由此推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可能有类似情况存在。本文就4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以及两个白血病细胞系K051与HL60研究了这两个基因的改变和相互关系。结果如下: 1.在可分析结果的33例AL中,13例有染色体异常,但未发现与上述两个癌基因有关的12号或17号染色体异常。 2.应用Rt-PCR/SSCP方法检测41例AL患者p53基因点突变,发现41例中8例阳性,发生率为19.7%,高于文献中同类报道的结果。p53基因点突变与AL的FAB分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系,主要发生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L患者。 3.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与点杂交方法,在41例AL患者以及K051、HL60两个细胞系中未检出MDM2基因的扩增。 4.应用Rt-PCR方法检测MDM2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51.2%(21/4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有较高水平的MDM2基因的表达,其中3例同时有p53基因突变(3/21);K051细胞系MDM2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HL60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则较高(约为正常对照的2.5倍)。MDM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FAB分型、染色体异常及p53基因点突变无明显关系,与AL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①急性白血病中染色体异常与p53基因或MDM2基因改变的关系;②本组AL患者p53基因点突变率较高的可能原因;③AL中p53基因点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④MDM2基因在AL患者中高表达与p53基因点突变以及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和⑤p53基因改变失活在A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结论: 1.在本组AL患者中,未发现染色体17p与12q异常与p53基因和/或MDM2基因改变之间的关系,有其它染色体异常的患者也无p53基因突变。 2.AL患者p53基因点突变的比率较其它肿瘤为低,p53基因的点突变率与AL的FAB分型及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3.50%以上的AL患者MDM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但未发现这一癌基因的扩增。MDM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p53基因点突变及AL的FAB分型无明显关系,与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晁恒军, 王立, 王建祥, 郝玉书[2]1996年在《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癌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英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4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以及两个白血病细胞系K051与HL-60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的改变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如下:①在可分析结果的33例急性白血病中,13例有染色体异常,但未发现与上述两个癌基因有关的12号或17号染色体异常;②41例急性白血病中8例可能有p53基因突变,发生率为19.5%,高于文献中同类报道的结果。p53基因点突变与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以及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关系,主要发生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急性白血病患者;③在4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以及K051和HL-60两个细胞系中未检出mdm2基因的扩增;④发现51.2%(21/4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有较高水平的mdm2基因的表达,其中3例同时有p53基因突变(3/21);K051细胞系mdm2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HL-60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则较高。mdm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FAB分型、染色体异常及p53基因点突变无明显关系,与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急性白血病中,虽然p53基因的突变率较低,但是由于其拮抗基因mdm2的过高表达,p53基因的失活仍然可能是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佚名[3]1996年在《1996年第4卷主题索引》文中认为A阿糖胞苷 I.615小鼠白血病阿糖胞营耐药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 性,(4):399癌基因 ras癌基因‘j造血系统恶性肿瘤,(1):26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癌基因表达及其意义研究,(1):82 Bbcl一2基因 …2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抑制HL一60细

佚名[4]2006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6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研究指明

佚名[5]2004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提出项 目 名 称申请者姓名单 位 名 称1 微生物学学科 (104项)粘细菌的种属分子分类及菌株分子鉴别技术吴志红山东大学野生稻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及分子遗传研究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中国鸡皮衣科地衣分类学研究赵遵田山东师范大学拟盘多毛孢属及邻近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佚名[6]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8年度资助面上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提出

钟雯婷[7]2011年在《RYBP、BMI1及LS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情况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PcG蛋白RYBP(Ring1 and YY1-binding protein,RYBP)、BMI1(B-cell specif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insertion site 1)蛋白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状况,初步探索它们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初治急性白血病(AL)、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达完全缓解(ALCR)患者和对照(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RYBP、BMI1及LSD1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它们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结果:1. RYBP表达情况:SHI-1、HL-60及K562细胞株RYBP表达均为强阳性;21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中RYBP表达阴性。AL组的RYBP表达阳性率为72.5%,ALCR组阳性率为13%,AL组的RYBP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比ALCR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中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RYBP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ML和ALL两组间的RYBP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2. BMI1表达情况:SHI-1、HL-60及K562细胞株BMI1蛋白表达均为强阳性;8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及24例ALCR组中BMI1蛋白表达阴性。AL组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0%。AL组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比ALCR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中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ML和ALL两组间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3.研究RYBP及BMI1在AL中的相关性发现:在AML中RYBP与BMI1蛋白均高表达,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RYBP与BMI1两者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640, P<0.01)。4. LSD1表达情况:SHI-1、HL-60及K562细胞株LSD1蛋白表达均为强阳性;17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中LSD1蛋白表达阴性。AL组的LSD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8.6%,ALCR组阳性率为4.2%,AL组的LSD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比ALCR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中初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LSD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ML和ALL两组间的LSD1蛋白表达阳性率及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患者骨髓MNCs低表达RYBP、BMI1及LSD1蛋白,而白血病细胞株细胞明显地高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骨髓MNCs中RYBP、BMI1及LSD1蛋白表达量大多明显升高,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时表达量明显下降。这些初步结果说明白血病细胞高表达RYBP、BMI1及LSD1蛋白。提示RYBP、BMI1及LSD1蛋白与急性白血病密切相关,可能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中起作用并有可能开发成为急性白血病新的生物标志物。2. RYBP与BMI1的表达水平在AML中显著相关,提示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中可能存在RYBP与BMI1相互作用。提示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PcG蛋白可能形成相互作用异常多蛋白复合体。

贾存东[8]2014年在《新疆维吾尔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抗凋亡特性及PI3K/Akt/mTOR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免疫学亚型: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B-cell like,GCB)亚型与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erB-cell like,non-GCB)亚型在新疆维吾尔族DLBCL中的分布;2)研究凋亡及耐药在新疆维吾尔族DLBCL不同免疫学亚型的中的作用及意义;3)探讨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新疆维吾尔族DLBCL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方法检测CD10、bcl-6. MUM1、GCET1和FOXP1在维吾尔族DLBCL中的表达。维吾尔族DLBCL免疫学亚型按Choi法则进行;2)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维吾尔族DLBCL不同亚型中细胞凋亡率;3)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cl-xL、bax、survivin)在维吾尔族DLBCL中的表达;4)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维吾尔族DLBCL中耐药基因MRP1的表达情况;5)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PI3K、p-Akt、p-mTOR蛋白在维吾尔族DLBCL中的表达;6)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中non-GCB型DLBCL所占比例显著高于GCB型DLBCL所占比例(70%vs30%,P<0.05)。新疆维吾尔族non-GCB组DLBCL的预后较GCB组DLBCL患者预后差(42.1%%vs74.5,P<0.05)。Ann Arbor分期、IPI、结外病变数及Choi免疫学分型与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而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及Choi免疫学分型是新疆地区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2)新疆维吾尔族non-GCB组和GCB组的凋亡率分别为:43.08±9.72%、56.17±6.8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cl-2蛋白在GCB组与non-GC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50%,两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 Survivin在GCB组和non-GCB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8%、66.7%,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而Bax与bcl-xL在GCB组和non-GCB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cl-2蛋白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61.8%、3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Survivin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OS率分别为70.4%、3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而Bax与bcl-xL蛋白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3年OS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5)MRP1mRNA在GCB组与non-GC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3.3%、66.7%,两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 MRP1基因扩增阴性组与MRP1基因扩增阳性组患者的3年OS分别为72.9%、30.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6)p-AKt及p-mTOR在维吾尔族GCB型DLBCL与non-GCB型DLBCL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I3K在维吾尔族GCB型DLBCL与non-GCB型DLBCL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p-Akt的表达仅与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年龄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P>0.05), p-mTOR则与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P>0.05);8)p-AKt的表达与Bcl-2表达显著相关(P<0.05),而p-PI3K及p-mTOR的表达与Bcl-2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 p-AKt及p-mTOR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显著相关(P<0.05)而P-PI3K的表达与survivin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9) p-AKt及p-mTOR的表达与MRP1mRNA的扩增显著相关(P<0.05),而P-PI3K的表达与MRP1mRNA的扩增无显著相关(P>0.05);10) p-mTOR表达阴性组与阳性组的3年OS率分别为72%、33.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PI3K及p-AKt的表达与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生存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可能大多属于non-GCB型DLBCL (Choi分类法),新疆维吾尔族non-GCB组DLBCL的预后可能较GCB组DLBCL患者预后差;临床分期、IPI评分及Choi免疫学分型可能是新疆地区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2)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不同免疫学亚型可能具有不同的凋亡及耐药特征。Bcl-2、survivin及MRP1结合免疫学分型可以考虑作为新疆维吾尔族DLBCL患者的预后参考指标;3)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新疆维吾尔族DLBCL的凋亡及耐药调控;4)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了新疆维吾尔族DLBCL不同免疫学亚型的发病。

参考文献:

[1].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晁恒军.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5

[2].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癌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英文)[J]. 晁恒军, 王立, 王建祥, 郝玉书. 实验血液学杂志. 1996

[3]. 1996年第4卷主题索引[J]. 佚名. 实验血液学杂志. 1996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6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4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4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8年度资助面上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8

[7]. RYBP、BMI1及LS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情况的研究[D]. 钟雯婷. 广州医学院. 2011

[8]. 新疆维吾尔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抗凋亡特性及PI3K/Akt/mTOR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 贾存东. 新疆医科大学. 2014

标签:;  ;  ;  ;  ;  ;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