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哲学散文在高考中的意蕴--以2012年四川卷“柴禾”为例_优美散文论文

简析哲学散文在高考中的意蕴--以2012年四川卷“柴禾”为例_优美散文论文

浅析高考哲理散文意蕴的探究方法——以2012年四川卷《柴禾》一文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柴禾论文,意蕴论文,为例论文,一文论文,哲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的高考,哲理散文逐渐成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宠儿,如2006年重庆卷《说村落》,2008年江苏卷《上善若水》、湖南卷《谈静》、湖北卷《雾》,2011年福建卷《走进腾格里》,2012年四川卷《柴禾》、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述》等等,且呈现出考查愈加频繁的趋势。较之于叙事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以其含义更加丰富、意蕴更加深刻,历来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对于如何快捷准确地挖掘出哲理散文的内在意蕴,有没有一种思路可以遵循,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把握呢?

首先要从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说起。哲理散文即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的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我们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此时“物象”则成了“意象”);又有作者由“意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故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我们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也正因如此,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才比较困难。但凡事只要我们剥离层层遮幕或幻象,总会发现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也如此,既然作者按照一定思路构思行文,我们不妨也沿着作者的思维对文本的意蕴进行层层剥离式的解读。试以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柴禾》一文为例剖析说明。

一、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思维脉络

较之于一般的议论文,哲理散文既有一定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较难或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哲理散文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遵循着严格的“论点—论据—论证”模式,而是由眼前具体而实在的人、事、景、物等写起,然后再逐步生发出相关哲理,鲜明地体现了散文之“散”的特征。初读哲理散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其意蕴做好准备。

节选的《柴禾》一文,共有九个节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前三节回忆从黄沙梁搬走柴垛的情景,重点写柴禾这一物象的特点;中间几节写柴垛后来的遭遇与命运,重点写今天我们对待柴垛的态度;最后三节写由柴禾的遭遇与命运而引发的深沉思考。在分析归纳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作出判断:《柴禾》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主要应该在第三部分。其实,不仅《柴禾》的行文思路如此,分析一下2001年全国卷《门》以及上面所列举到的《说村落》等多篇文章,大致都有这种行文思路。先从日常生活中人、事、景、物写起,进而由具体描绘逐步转向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又体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我们此时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倾向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后面的意蕴探究作准备。

二、概括物象特点,把握意象内涵

万事万物各具特点,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眼中亦有不同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发情感作准备。

刘亮程的《柴禾》,作者选取“柴禾”这一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柴禾”特点的全部吗?就“柴禾”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自然分布等;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外在形态、审美效果等;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生活作用、功能意义、某些际遇等。阅读该文,我们发现作者刘亮程笔下的柴禾具有“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特点,很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文我们不难懂得,刘亮程先生正是借助“柴禾”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在介绍“柴禾”的种种社会遭遇之后,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中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的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柴禾》中的“柴禾”,《说村落》中的“村落”莫不如此。

三、洞悉物象机缘,捕捉意象拐点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种在文章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正是“物象”变成“意象”的拐点,这个拐点,我们应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柴禾》一文,前几节主要介绍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象征“传统生活方式”,是“精神寄托”等等。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柴禾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节,几个“看见了”的反复使用,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正是我们的漠视,才导致了“梭梭柴”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我们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于“漠视柴禾”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生存状态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岂有看到“柴禾”就抒发悲哀与无奈,看到“村落”就呼唤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没有机缘与诱因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明显有悖于思维常理。

四、借助思维层次,多角度思考探究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高考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具体仍以《柴禾》为例。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一类人,他们怎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柴禾一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还能为如柴禾之类的人做点什么,怎样去做?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探究出《柴禾》一文如下的深刻意蕴: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活今昔发生变化;对冷落柴禾的自责与无奈;呼唤对如柴禾一样的卑微生命多加关注等等。

对于涉及多主体或多客体的哲理散文,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探究解读其深刻意蕴。比如《说村落》中除去主体“村落”之外,还涉及“人们”和“我”两个客体,那么对此文内在意蕴的探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村落”的命运怎样?人们对村落持怎样的态度?“我”对人们的做法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村落?这样就可以从四个角度深入思考,再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情感态度,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说村落》一文的深刻意蕴有: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村落以外的人”对“村落”意义的理解存在“删节”,其实是对村落以及农民的背叛;“我”对“村落以外的人”对待村落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及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此外,对于哲理散文内在意蕴的解读与探究,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行文中的表达技巧。一般而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类比、联想、象征等表现方法在哲理散文中的使用很常见,尤其是借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象征手法,更是常见。如《柴禾》中的柴禾象征“家力”,也就是象征传统生活方式。再如2005北京卷史铁生的《合欢树》中的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的,因此作者就借合欢树来象征母爱。注意并理解表达技巧的使用对文章深刻意蕴的探究与解读,对深刻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文本的意蕴,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小视。

当然,本文主要是针对哲理散文的常规性思路作了粗浅的例析,并非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要想读懂哲理散文,全面深刻地探究其内在意蕴,除去这里列举的思路与技法之外,还需要读者有广泛的阅读积累、敏锐的思辨能力,甚至是丰富的生活阅历作支撑,否则,是难以深入作者的精神领地的。

标签:;  ;  ;  

简析哲学散文在高考中的意蕴--以2012年四川卷“柴禾”为例_优美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