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森 胡皓 杨卫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实现了共享,各种新技术不断的涌现,逐渐的运用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尚未被完全解决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水利工程长期发展的障碍。目前在水利工程中防渗技术的有效应用其现实意义巨大。为此本文先后的对防渗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出现渗漏的原因以及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A
1水利工程中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中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设,不但能够使稀缺的淡水资源获得合理的分配和调运,通过有效的分布调整能够使得居民的用水量得以充分的满足,而且对洪水灾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安全、稳定。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分布极为复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地形地貌结构。例如山体地形结构等,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困难性。在水利工程中若没有很好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水利工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以及稳定性,也会严重浪费水资源,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在雨季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抗洪、防洪的作用,这样,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另外,也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利,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效的应用防渗施工技术十分重要。
2水利工程中发生渗水的主要原因
2.1外界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很容易引起水利工程渗水事故,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在水底浸泡或水上的建筑施工,常常需要排水到特定水平高度才可施工。但如遇到降水天气,或风暴等极端天气时,难以将施工区排水至需求水平,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形成渗漏。同时地质的好坏也和水利施工息息相关,如施工区地质难以排水,则容易造成水利工程施工的困难,甚至造成渗漏。
2.2施工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不论是技术流程还是相应管理措施,施工方都要严格把控。缺乏规范操作的施工可能造成渗漏。另外,工艺选择的不合理,也会导致渗漏等工程缺陷。例如混凝土若不能充分搅拌,浇灌过程则不能顺利完成,甚至导致结构裂缝,最终造成渗漏事故。
2.3工程交接因素
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实施的外包施工中,不同单位的技术核心领域不同,防渗工艺的处理也不尽相同,各个施工单位协调不充分,未能做好交接工作,也容易在工程中留下各种渗漏隐患。另外,由于水利工程往往工程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要承受长期浸泡等损耗,如未处理,也容易产生渗透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清理工作未如期完成的问题
在工程结束时,将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清理工作,但如果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懈怠作业,使得清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可能留下引发渗漏事故的隐患。
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3.1防渗墙的采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防渗处理时首先可以采取防渗墙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依托。防渗透具备较小的渗透系数,且墙体不仅厚度小柔韧性也很强,具备持久耐用且造价低的各种优势。防渗墙在使用中要注重相应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判断。首先,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该工艺指多头深层搅拌机多头一次钻进,将水泥浆喷入土体搅拌后,固结为一组水泥土桩,桩和桩搭接成防渗墙,其成墙深度目前最大为22米,水泥土渗透系数小于10cm/s,抗压强度大于0.3MPa。该工艺适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直径小于五厘米的砂砾层,成墙防渗效果良好,施工工艺流程简单易行、无泥浆污染、造价低,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是链斗法成墙工艺。链斗法成墙工艺主要进行控制的机器设备是开槽机,施工人员要精密调节开槽机的宽度,以实现防渗墙的结构的稳定,保证水利工程防渗性能的稳定。链斗式开槽机的开槽宽度为16到50厘米,深度可达10到15厘米。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项目中防尘墙的使用就能够很大程度解决渗漏问题,合理的进行施工工艺的控制,会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3.2防渗技术中的灌浆防渗技术
3.2.1高压喷射防渗
用高压喷射法让土体和泥浆形成固体。以此加固水利工程。避免渗漏发生。高压喷射的方法主要有旋喷和定喷以及摆喷。定喷技术用以处理板墙工程的防渗。而旋喷则常用于黏土黄土,或淤泥以及地基较深的情况。当遇到过大的水流或坚硬的石块时。要用高压喷灌泵实验来保证高压喷射技术达到预期效果。高压喷射技术对土层有严格的使用限定,但可控性以及施工灵活性较高,因此应用较广,但对施工技术也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需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使用。
3.2.2卵砾岩石层帷幕灌浆
鉴于目前的发展,在水利工程中使用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技术,主要是为了水利工程应用完防渗技术后的再次辅助防渗处理。该技术的原理是使用粘土和水泥混合的浆料来灌溉自立钻孔。然而,基于自支钻孔的难度比较大,其循环钻灌、套阀、打管使其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防渗技术起到了补充作用。
3.2.3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此技术参考水坝坝体自身的应力分布规律,为出现渗漏隐患的水坝坝体加固施工。用浆泵向已确定孔位的水坝坝体由孔位灌注浆液,用坝体劈裂灌浆造成的渗透力和挤压力加固坝体,改善坝体的应力分布。这种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如只在工程部分区局限性分布小裂缝,可使用部分灌浆法。而裂缝如果多发性分布,则需要用全线劈裂灌浆技术。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用以处理水利工程中产生的裂缝效果较好。此方法除提高坝体的力学稳定性外。还可以此作为坝体的裂痕产生的参考数据,方便解决未来施工中坝体出现的问题。
3.2.4 注浆灌注桩防渗
以浆液注入地基裂缝,以此稳定岩石层,如需在岩土结构应用此技术,可先做好填充和挤压的作业,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此技术,填充的浆液提高了地基强度,提升了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是良好的现代化技术。
3.3地下连续超薄砼防渗墙及施工技术
作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渗施工技术,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技术主要应用于坝身、基础垂直的防渗方向,或者应用到坝体心墙的防渗和土石坝,其防渗效果尤为显著。并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以及应用,使得地下连续薄砼防渗墙技术逐渐完善并趋于成熟,其相比于以往的技术设备,其主要优势是既提高了造墙施工的效率,墙体质量更加先进,而且可以节约投资成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有很多中防渗技术被应用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尽管不是任何一种技术都能被积极有效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和特点,选择最佳的防渗处理技术,并将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最终能够使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水平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证有小时工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创新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能够让水利工程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并助力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连凯.水利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经验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27-29.
[2]李率,翁洋.水利工程中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293.
[3]马文星.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
(10):248+250.
[4]张友文.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36):135-136.
[5]刘恩研.水利渠道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60.
论文作者:魏朝森,胡皓,杨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防渗论文; 技术论文; 防渗墙论文; 水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