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翻译的忠实
田宏标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 译者在翻译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站在文化的角度,充分地表达出原文的文化含义,实现翻译的忠实。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对忠实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翻译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翻译忠实影响原因的分析,从文化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翻译忠实的具体方式方法,以此为有效促进我国翻译工作的良好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
【关键词】 文化角度;翻译;忠实;译文
一、影响翻译忠实的原因
所谓翻译的忠实,就是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能够把文章翻译得精确,将其中的意思传达到位。通常我们所说的翻译要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也是把翻译的忠实作为衡量翻译水准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让译文与原文含义相同,才能够把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语言不通的读者。而译者只有做到翻译的忠实,才能够保证完成一篇合格的译文。然而,由于译者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平时的表达习惯甚至是地域、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其翻译出来的作品与原文表达的意思有所偏差。
(一)缺乏历史文化基础
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也可能会大相径庭,而在不同的时期,历史文化的差别会更大。这就要求译者对于历史文化有着充足的了解。但是,许多译者只是为了翻译工作草草了解了一下异国文化,对于两种不同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在翻译的过程中缺乏历史文化基础,导致了翻译出来的作品可能与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大的不同。历史文化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文化的差异。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情感的表达比较直白,毫不避讳谈论恋人之间的情感,正是这种文化特性使文学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我国,过于直白的情感表达可能会让人以为这些文学作品太过低俗,不适合作为文学作品来进行鉴赏。因此,译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会尽量翻译为符合国内读者阅读习惯的语句。但是,也因此造成了与原文很大的差距,原文中那种美好的情感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枯燥的字句,失去了文学作品原有的魅力。
(二)脱离汉语表达的习惯
在翻译的过程中,保持译文中的汉语表达习惯也是保证能够做到翻译忠实的一项标准。如果只是为了完全保持原文中直白的含义,那么就会导致国内的读者完全看不懂作品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脱离了汉语表达习惯而翻译出来的作品会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尤其是体现在关于俚语、谚语等这些特殊语句的翻译上。通常情况下,俚语和谚语都是用某种事物、某种现象表达一种特定的含义,俚语或者谚语中的喻体是帮助人们理解这句话含义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不同国家人们的认知中,同一种事物未必是表达同一种意思,因此,在对俚语或者谚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如果无法使用合适的喻体就会把文章翻译为“四不像”,让读者完全无法领会其中的意思。
(三)偏离译语的文化特色
要做到翻译的忠实,不只是要把含义表达到位,还要求能够使翻译符合译语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译者受本国语言文化的熏陶,在翻译的时候带上了浓浓的中国文化特色。这种情况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古诗歌方面的翻译,译者为了能够将诗歌中的意境表达到位,大量地采用意译的方式,并且为了能够体现中国古诗歌的意境美,加入了许多的中国元素,让翻译为他国语言的诗歌中出现了明显的“中国体”,偏离了译语的文化特色,导致国外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连绵词“莫落”并非“幕络”之通借,而是具有义同音转的关系。连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其形体不具有表义的功能。因此,连绵词的不同形式之间,不宜分析为本字或者通借的关系,更不能采用分训法对连绵词进行训诂,否则会在分析词义时模糊连绵词的本质特点,产生误解连绵词词义,造成望形生训的错误。
二、从文化角度出发,把握翻译的忠实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就是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深刻的剖析,从中悟出不同文化的内涵,并且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容易读懂国外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结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此基础上,通常运用的翻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持原意的翻译。有些外语作品中的语句的表达习惯与汉语的表达习惯相似,只要通过直白的方式进行翻译,就能够很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并且也更容易理解;另一种是使用规范的语言。并非是所有的外语直接翻译为汉语,都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原有含义的,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在表达同一种含义的时候,其表达习惯可能有着天壤之别。针对于前文中提到的俚语和谚语的问题,要想让俚语或者谚语达到其应有的表达效果,就必须要找对在其语言文化中的喻体,才能让喻体承载着这句话所蕴含的内容准确地表达给读者。如果在翻译中还是生硬地套用对方语言中的喻体只会让翻译后的内容非常蹩脚,完全无法传达其应有的含义。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黄心类大白菜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流品种之一。通化地区黄心类品种栽培面积较小,优良品种欠缺。本试验通过对6个黄心大白菜品种进行引种试验,试图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的黄心大白菜新品种,为本地区生产提供相关依据,试验结果如下。
(二)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翻译容易出现无法准确表达原文含义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做到翻译的忠实,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摆脱情感文化差异带来的束缚。中外文化的差异很大一方面体现在情感文化的不同。尤其是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情感的表达上一直是以含蓄内敛为宜,但是西方文化却与我国的文化完全不一样。尤其是西方一些文学作品中,对于情感的表达非常直白,那么在翻译中就不能脱离原文的意思而盲目迁就我国的历史文化。在一些重要语句的翻译方面,还是要以原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参照标准,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为主;其次,以译语文化为核心。在将汉语翻译为其他语言的时候,应当将译语的文化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其在外语中的表达习惯。在翻译的过程中,一些看似贴近原文含义的翻译,实际上在运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意思上的分歧。尤其是在译语的语言,同一个词汇包含多种意思的时候。也许按照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这个词汇能够很贴切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但是在译语的文化习惯中,其多样的含义使这个词汇结合了上下文,就变得非常奇怪,导致整句话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思都出现偏差。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以译语文化为核心,仔细地推敲翻译后的结果,保证翻译能够做到忠于译语文化;最后,表现原文的文化风貌。要想让译文能够达到忠实翻译的效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原文的语言表达习惯。有时译者会因为过于注重语言的表达形态,导致翻译出来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突变的语言风格和异样的文化风貌会让译文显得格外突兀,无法做到通顺流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有非常明显的跳跃感,难以体会原文的真正含义。因此,翻译的忠实,也必须要做到表现出原文的文化风貌,以一种特定的语言风格去贴近译文的表达形式,让句式、表达特色更为符合原文所蕴含的文化风貌,才能保证翻译更为忠实于原文。
(三)精通译语的文化特色
要做到翻译的忠实,必须要精通译语的文化特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种其包含的文化特色,是在翻译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重点。要想将文化特色融入到翻译工作当中去,就必须做到学会在直译和意译之间选择。直译通常是用相似度较高的句式、词汇来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更直观地表现原文中的字面意思,但缺点是对两种语言的共通处有一定的要求,翻译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语言表达出现偏差;意译则是不注重作品内容中的单个词语或句子的翻译,而是让整个一段内容或者整个篇幅都只为了表达某一种含义。这种翻译的优点是能够让翻译更为灵活,但缺点是对于译者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需要能做好整部作品的统筹。而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不同的翻译方式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学会在直译和意译之间进行选择,并且以更优的翻译方式完成,才能更好地做到翻译的忠实。
三、结语
要想实现翻译的忠实,就必须要从不同的语言文化角度出发,克服由于对历史文化背景不了解、偏离译语的文化特色、脱离汉语表达的习惯等原因导致的翻译不忠实的问题,积极地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精通译语的文化特色,并且结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不断地提升语言翻译的功底,探索忠实翻译的技巧,从而切实提高翻译的能力,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应对不同作品的翻译难题,才能让翻译做到更为精确,让译文更忠于原著,让不同的语言文化通过翻译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本试验中,无人机飞行速度为3 m/s,飞行高度距植物冠层1.5 m,喷幅为3.0 m。P20 2018款植保无人机药箱容积为7.5 L,每次飞行作业面积为 3 000~5 000 m2;人工喷雾处理小区面积为200 m2。试验共设6个处理,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不同小区间边界间隔10 m,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时间为2018年4月11日,天气多云,温度为22~29 ℃,风速为0.0~0.5 m/s,适合进行喷雾作业。
参考文献:
[1]高查清,夏军.不忠实何以言翻译——就新作《翻译之魂》与翻译质量对高查清教授的访谈[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36(1):88-93.
[2]尚俊峰.从“忠实”和“自由”的角度谈翻译标准多样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1):83-84.
[3]高查清,蔡满园.论翻译实践中译者的忠实取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5):131-137.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本文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外语能力测评研究 课题,名称: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职师范英语专业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LAA004)。
作者简介: 田宏标(1981-),男,山西汾阳人,硕士,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标签:文化角度论文; 翻译论文; 忠实论文; 译文论文;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