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杨 耕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 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哲学的位置是现实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在现代,哲学关注的是人,注重解答“人生之谜”,哲学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高度统一、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生存方式——实践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关系的视角解答人的问题,认为人在实践中生成着人的属性,成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关键词: 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人的属性;人的本质
哲学是一个理性的王国,同时又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对于哲学家来说,最折磨其耐心的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来说,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类思想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外,往往还要回过头去重新探讨像自己的对象、性质、内容和职能这样一些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哲学不仅如此,而且更为突出,用石里克的话来说,这是“哲学事业的特征”[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议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从历史上看,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逝世后,对他的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并引起争论,不乏先例。当然,像马克思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持久、深入、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却是罕见的。在这种种争论中,马克思的形象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马克思离我们的时代越远,对他认识的分歧也就越大,就像行人远去,越远越难以辨认一样。因此,本文拟对哲学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哲学理论主题的根本转换;哲学视野中的人这三个基本问题作一新的考察和审视,以深化我们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一、哲学:融为一体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哲学是一个历史范畴。研读哲学史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看法。按照西方传统哲学的观点,哲学“寻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提供“全部知识的基础”和“一切科学的逻辑”,是“最高智慧”。可是,在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看来,哲学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精神的焦虑”、“信仰的缺失”、“意义的失落”和“人生的危机”;在西方现代科学主义哲学看来,哲学是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科学使命题得到证实,哲学使命题得到澄清,用石里克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理性,哲学研究的是命题的真正意义[1]。按照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可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哲学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哲学的任务和哲学的向度就是理智地消除以至推翻既定事实。
这一特殊而复杂的现象印证了黑格尔的这样一个观点:“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可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于它的本质,对于它应该完成和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看法。”[2](P5)这是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所说的。的确如此。对于什么是哲学,从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派别的不同哲学家对哲学有不同的看法,不存在为所有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定义。也从未形成超历史的、囊括了所有哲学的统一的哲学定义。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因此成为最折磨哲学家耐心的问题,由此导致哲学“总是被迫在起点上重新开始”。在石里克看来,这是“哲学事业的特征”[1]。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四边简支条件下双壁厚和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层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模型尺寸如表2所示,夹层结构上、下面板及夹芯材料均采用Al6061,在夹层结构的4个边界处分别施加平行边界方向及z向位移约束,模拟简支边界条件;表3为双壁厚和等壁厚类方形蜂窝夹芯的等效弹性参数。
对于哲学而言,不存在什么“先验”的规定。从根本上说,哲学的位置是由现实的实践活动的需要决定的,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从直接性上看,哲学的位置是由当下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不同时代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哲学具有不同的位置。古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古代哲学的“知识总汇”这一位置;近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近代哲学的“科学的科学”这一位置;现代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哲学分化为人本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流派。其中,人本主义哲学注重对人类存在形式的探索;科学主义哲学着重对科学命题的意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其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这是不是说哲学没有共同点?不是!既然都是哲学,那么,它们总是具有共同点。否则,一部哲学史就是没有哲学的哲学史,这就像没有哈姆雷特的《哈姆雷特》一样,是个悖论。哲学史必须有主角,这就是哲学,而定义哲学的根据,就是不同哲学研究问题的共同点。在我看来,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就在于它是用最普遍、最抽象的概念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即使是分析哲学所实现的“语言学转向”,从本质上看,所体现的仍然是对人与世界联接点或中介环节的寻求,显示的是现代哲学对思想、语言和世界三者关系的总体理解。这种总体理解就是:世界在人的思想之外,人只能通过语言理解世界,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所以“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人们关于世界的认识成果就积淀并表现在语言中,从语言的意义去研究世界的意义,实际上就是从对人的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世界。当然,分析哲学毕竟走的太远了,在分析哲学那里,语言成了一个独立王国。马克思仿佛预见到这种“语言学转向”似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4](P525)我认为,分析哲学实际上是以倒退的形式推进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主义哲学,无论是用分析哲学“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整个世界一般规律”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研究科学本身的问题去充当科学的科学,都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和本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人本主义哲学,无论是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把马克思主义者哲学归结为“道德观念”“道德预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对人类“普遍的爱”,同样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本真精神。马克思不是心怀济世的救世主,马克思哲学不是“劝世箴言”。马克思当然对无产阶级怀有最真挚的同情和关爱,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而是以对资本主义“病灶”的“诊断”作为立论依据的。这就像妙手回春的圣医,并不是以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代替诊断、开出药方一样。把对现实的人进行社会关系的剖析说成是“冷冰冰”的观念,企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人本主义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糊里又糊涂”的观念。科学主义就是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就是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像圆的方、铁的木一样自相矛盾、难以相融。
在我看来,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种特殊的智慧,它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智慧和勇气,通俗地说,是一种大智大勇。现在宗教盛行,宗教是什么?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哲学关注的是人,注重解答“人生之谜”,它本身就是人生观。
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涉及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等等的重大问题。这一重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考古学等等都不可能解答人生观的问题。再好的望远镜也看不到“人生之谜”,倍数再高的显微镜也看不透“人生之谜”,再敏感的化学试剂也测不出“人生之谜”,再先进的计算机包括云计算也算不出“人生之谜”……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
我们都知道文天祥的千古绝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绝句说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属于历史规律。英雄与小丑,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你是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关系的。凡顺历史规律而动、推动社会发展者,是英雄,流芳百世;凡逆历史规律而动、阻碍社会发展者,是小丑,遗臭万年;凡主观愿望好,但行为不符合甚至违背历史规律、壮志未酬者,是悲剧性人物。谭嗣同绝命北京菜市口,“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属于历史中的悲剧性人物。这就是说,人生观并不仅仅是一个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就是世界观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由此可见,人生观就是世界观,反过来说,世界观就是人生观,而哲学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统一,或者说,在哲学中,人生观与世界观已经融为一体了。
文中应用的永磁体为材料号牌为N35烧结钕铁硼的圆柱形永磁体,半径r=6×10-3 m,高度h=1×10-3 m,质量m=5×10-3 kg,沿轴线方向磁化,磁化强度为0.122 9 T。以下表面圆心为原点建立如图1所示的柱坐标系,由于是均匀磁化,H=B/μ0,根据式(1)推导出圆柱外任意一点P(ρ,φ,z)的磁场强度分量表达式[15]:
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活动,人的生命活动则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9](P96)了。问题在于,人的意识等精神属性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就内容而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P152),这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精辟至极;就能力而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12](P922),这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也非常精辟。换言之,实践生成和发展着人的精神属性,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我们应当注意学哲学与学其他专业的关系。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一句话——“哲学的崇高任务就是使人成为圣人”。冯友兰作为哲学家可能对哲学作了过高的评价,哲学不可能使人成为圣人。但是,哲学能使人智慧和崇高。所以,我们不能只“为学”而不“为道”。什么是“为学”? “为学”,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可以使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物理学的能够成为物理学家,学化学的能够成为化学家,学经济学的能够成为经济学家等等。可是,单纯的“为学”有局限性,因为它能够把人培养成专业人才,但又往往把人局限在某个专业之内。所以,我们还要“为道”。什么是“为道”?“为道”就是学哲学。
由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主体多样化,也就导致了科技创新政策目的的多元化,如何保证不同的制定主体的科技创新政策最后形成政策合力,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形成促进作用,对其政策制定过程进行综合协调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综合协调,对于各部门制定的科技创新政策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力争将科技创新政策冲突减至最小。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协调力度和政策冲突性审查,针对互相冲突的科技创新政策要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整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而不是解答一切问题现成答案的“启示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不到关于当代一切问题的答案,要责怪的不是马克思,而是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无知。我们只能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期待它做它能做的事,而不能要求它做它不能做或做不到的事。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7](P406)卢卡奇甚至认为,即使“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观点,但只要坚持辩证的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坚持的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8](P44-45)卢卡奇的话可能有些“过头”了,方法不可能完全脱离观点。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确内在地具有方法论功能,的确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可替代的方法。所以,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杰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今用来恢复自身与存在之间关系的认知方式,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正因为如此,每当世界上发生重大事件时,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把目光一次又一次转向马克思。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伦敦海洛特公墓中安息的马克思,比生前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埋头著述的马克思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
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地方还在于,科学追求的仅仅是真理,哲学追求的既是真理,又是某种价值,是真理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科学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是知识体系与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具体地说,哲学对对象的认识不是止于对其规律的认识,而是必须进入到对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仅要知道对象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对象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从而形成某种价值观,成为某种意识形态。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所有的哲学都是这样。明快泼辣的法国启蒙哲学是这样,艰涩隐晦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如此,高深莫测的解构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哲学家在主观上可以超越某个阶级,但在客观上总是某个阶级的代言人。所以,科学无国界,哲学有祖国。哲学总是具有民族性、阶级性,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哲学。
我们还应当注意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哲学不等于政治,哲学家也不是政治家,有的哲学家甚至想方设法远离政治、脱离政治,但政治需要哲学。比如,辩证法本身是很抽象的,但马克思之所以如此重视辩证法,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6](P24)。这就是说,马克思之所以如此重视辩证法,背后有其现实问题,有其政治内涵,这就是批判、否定资本主义,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辩证法的学理,而没有看到它背后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内涵,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强调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P24)。再比如“实事求是”。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实事求是,是为了批判教条主义,是为了给中国革命找到正确的道路。离开了这一政治背景,仅仅从学理的角度去理解实事求是,仅仅从物质第一性,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又是有规律的这些哲学常识去把握实事求是,就会索然无味。1978年的真理标准讨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就是因为它契合着当时的政治问题,那就是,批判“两个凡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寻找正确道路。从历史上看,任何政治变革之前都是哲学变革。所以,恩格斯认为,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这就是说,政治需要哲学。
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吃对了全麦面包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全麦面包含有大量维生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等。如果连续吃两个月的全麦面包,不但能降低血压,还会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30%。同时,全麦面包富含粗纤维,有利于增加肠蠕动,对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此外,食用全麦面包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对减肥也有一定的好处。
哲学总是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背景,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蕴含着政治,总是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效应。哲学不能成为某种政治的传声筒或辩护词,因为哲学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哲学也不能远离政治、脱离政治,因为哲学与时代的统一性首先是通过其政治效应来实现的。哲学家不能“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不能像“沙漠里的高僧”那样空谈智慧,说着一些对人的活动毫无用处的话;不能像魔术师那样,煞有其事地念咒语,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也不能像吐丝织网的蜘蛛那样,看着自己精心编织的思辨之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处在“自恋”之中。学习哲学,就是要培养自己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同时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从而把握时代精神,走向现实的深处。
二、哲学理论主题的根本转换: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无疑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用文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犹如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这片思想的园地沐浴在“新唯物主义”的阳光之中,哲学的理论主题、理论内容和理论职能乃至表述方式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西方传统哲学,我们不能从传统哲学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哲学”,我们不能以“学院哲学”的构架去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应当明白,由哲学家们所创造的哲学体系,不管其形式如何抽象,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个性”,都和哲学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说,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就要把握马克思生活其中的那个时代的特征。马克思时代的特征是什么?那就是,西欧已经从封建主义时代转向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利,并导致人的活动、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都异化了,这种人的自我异化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身上。一言以蔽之,资本主义时代是一个由资本关系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状态全面异化的社会。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应该做什么?马克思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哲学的“迫切任务”就是“对尘世的批判”“对法的批判”“对政治的批判”,揭露并消除人的自我异化,“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可是,包括德国古典哲学在内的西方传统哲学无法完成这一“迫切任务”。这是因为,西方传统哲学在寻求“最高原因”“终极存在”或“原初物质”的过程中把本体同人的活动分离开来,同人类面临的种种紧迫的生存问题分离开来了,从而使存在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物质成为一种“抽象的物质”,本体成为一种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无关的抽象的本体。从这样一种抽象的本体出发无法认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正因为如此,西方传统哲学向人们展示的是抽象的真与善,它似乎在给人们提供某种希望,实际上是在掩饰现实的苦难,抚慰被压迫的生灵,因而无法消除人的自我异化的状态,将现实的人带出现实的生存困境。
新的时代及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必然呼唤着新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扬弃了“抽象的唯灵论”和“抽象的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志在“改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以往的哲学家们是人在“地上”,心在“天上”,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存在”或“初始物质”,即使把目光转向人间,关注的也只是抽象的人的命运。与此不同,马克思是人在“地上”,心在“地上”。马克思不是虚无主义者,不是唯我主义者,他人在“地上”,当然能看到“天上”,但他关注的是“地上”,关注的是人间,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用中国古诗词来说,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什么?思考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
那么,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哲学应当做什么?或者说,哲学的职能是什么?对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了两句非常形象的话:一是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二是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心脏”,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头脑”[3](P16)。既然哲学是“头脑”,那么,“头脑”必须清醒;“头脑”不清,就不可能确立人类解放的真实目标。无产阶级需要自己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与他所批评的“哲学家们”的根本分歧就在于:“哲学家们”把存在看作是某种超历史的存在或非历史的存在,以追问“世界何以可能”为宗旨而解释世界;马克思则把存在看作是历史的存在或实践的存在,以求索“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为宗旨而改变世界。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探讨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并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动物是在消极适应环境中生存的,动物的活动是生物的本能活动;人是在积极改造环境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3](P147)马克思的这一见解一语中的,极其深刻,表明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换句话说,人是实践中的存在,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本体。
计算机与网络早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学习、生活中,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助手与朋友。随着近四、五十年计算机科学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习惯。
为了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探讨现存世界的本体,并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人生存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又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指出,现实世界,即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P155)。换句话说,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世界,实践因此构成了现存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问题在于,现存世界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制约、决定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现实世界的状况如何,现实的人的状态就如何。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首先就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所以,马克思强调的是“改变世界”,并认为“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P155)。对于黑格尔的哲学来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于马克思的哲学来说,凡是存在的迟早都是要灭亡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绝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思维方式,而是黑格尔哲学的思维方式。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实践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为什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了。
讲到这里,会引发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什么问题?这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
在我看来,实践唯物主义内含着唯物主义辩证法,与辩证唯物主义融为一体。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要维持自身的存在,肯定自身,就要对自然界进行否定性的活动,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自然之物转化为“社会之物”,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内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目的与手段、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肯定与否定、必然与自由等等矛盾关系。可以说,人与自然之间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成了马克思之前众多哲学大师的“滑铁卢”,致使唯物主义对辩证法“望洋兴叹”、遥遥相对。马克思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意义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矛盾关系的理论反思。这就是说,实践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从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这一维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在我看来,实践唯物主义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融为一体。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存在之所以不同于自然存在,就是因为社会存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具有社会关系的内涵,如资本就是打上了社会关系烙印的“社会之物”。从根本上说,社会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以往的哲学家,包括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后,只能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高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从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出发去理解历史,则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即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批判的世界观”。这就是说,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人类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开始自己唯物主义历程的,然而,在马克思之前,在历史观中却是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高高在上。从空间上看,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似乎近在咫尺;从时间上看,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却相距遥远,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人类整整走了两千多年的心路历程,可谓“咫尺天涯”。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和完备性这一维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概而言之,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三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三个理论特征。马克思一生的确只使用过一次“实践唯物主义”,但实践唯物主义的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倡导实践唯物主义而忌讳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马克思一生的确没有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我们也不能因为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有许多局限性而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名。
由此,引发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的“本义”这个问题。就本义而言,哲学是“爱智慧”。但是,这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什么误解?这就是,认为哲学是“爱”智慧,它本身不是智慧。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体现为“博学”,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来说就是,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这种智慧也不是体现为无所不知,无所不知的不可能是科学或哲学,而只能是神学,历史已经证明,凡是以无所不知自诩的思想体系,就像希图万世一系的封建王朝一样,无一不走向没落;这种智慧更不是体现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用恩格斯本人的话来说就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成为“多余”的了。
在现阶段的共享经济的监督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目前,关于共享经济这一块政府还没投入非常大的管理力度,我国也没有出台完善的法律来进行共享经济的监督管理。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人们在享受共享经济产品的同时不会过于重视共享经济产品的保护,导致共享经济产品没有办法更长久地为人们服务。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涉及面还很单一,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都有待人们进行解决。特别是一些与消费者相关的问题,所以共享经济的监督管理想要进一步的发展下去,最先做到的就是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应当注意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不是科学,或者说,哲学不同于科学。不同在什么地方?教科书认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科学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无原则的糊涂观念,实际上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区别。科学与哲学是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体现着理论思维的两个不同维度。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思维对象,即存在的运动规律,实现对人对世界运动规律的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与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所以,科学体现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维度;哲学不是具体研究存在、世界的运动规律,而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如思维能否表述存在、思维如何反映事物运动的本质,等等,科学及其理论成果由此成为哲学反思的对象,所以,哲学体现着反思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维度。这就是说,在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逻辑的鸿沟”,这就是,科学的逻辑是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的逻辑,哲学的逻辑是反思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逻辑。科学家一旦跨越这一“逻辑的鸿沟”,去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他就超越了科学的疆域而进入到哲学的首府。这种现象时常发生,所以,贺麟先生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亦自有其高明的哲学识度”[5](P124)。
三、哲学视野中的“人的问题”
无论是把目光投向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把目光转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哲学关注的归根到底都是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显示的都是人的“自我形象”。自从苏格拉底把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转化成哲学的拱心石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哲学家们不停思索、寝食难安。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哲学史就是人的问题史。实际上,“人的问题”这一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人所遇到的问题没有一个是与人无关的问题,反过来说,与人无关的也根本成不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社会科学,而且自然科学,研究的都是人的问题。但是,我注意到,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不仅哲学与科学有不同的视角,而且不同派别的哲学也有不同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关注着人的问题,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它从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视角去解答人的问题。
当然,哲学也不可能脱离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无论哲学家个人多么清高,多么超凡入圣,他都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能不生活在现实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中,不能不在现实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下进行认识活动、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不管哲学在形式上多么抽象,实际上都可以从中捕捉到现实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存在主义哲学极其抽象,实际上它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一种文化反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已经无所适从,所以总是“烦”。解构主义哲学被很多人认为是“纯粹哲学”,与政治无关。其实不然。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主义通过解构既定的话语结构来挑战既定的历史结构和现实的政治结构。
未来几十年,是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江苏省提升标准水平、高质量建设制造业强省的重要阶段。做好江苏省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提升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时不我待。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9](P96)。这句话很有见地。其意就是,判断一个物种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动的特征。动物是如何生存的?动物是在本能的驱使下、消极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维持其生存的,所以,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人是如何生存的?人是在理性的引导下、积极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和实现自身发展的,“有生命的个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生成着人的属性,成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
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就是指人的肉体组织、生物性的欲望和需要。马克思反对把人看作是纯粹的自然人,反对单纯地用生物学规律来解释人的行为,但马克思并不否认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相反,马克思多次指出“人本身的自然”的问题,并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恩格斯形象地指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10](P324)。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兽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生物特性。人的自然属性、生物性需要是人的生活的本能,是人性的重要方面。我们之所以反对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因为它否定人的自然属性,扼杀人的生物性需要。在我看来,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是压制人的生物性需要,更不是扼杀人的生物性需要,而是以一种合理方式满足这种需要,并不断提高这种需要的质量和水平。
问题在于,人的自然属性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重塑的自然属性,是受到社会属性制约的自然属性。饮食男女本是一种自然属性,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但人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P159)。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一方面所发生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精致化,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和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9](P133)。
人的社会属性生成于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于社会关系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或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P160)。人们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社会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的。在黑格尔看来,一个人成为君主,是通过肉体的出生实现的,君主的权利和尊严是生而俱来的东西,是由其肉体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只是证明了君主一定是生出来的,但没有说明出生如何使“君主”成为君主的。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人通过出生获得自然生命和肉体存在,但这并不是他获得某种社会特权的原因和根据,相反,包括王位继承制在内的长子继承制是以私有制的存在为根据的,而长子继承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制度。这就是说,使某个人成为君主的原因和根据,不是个人的“私人特质”,即自然属性,而是“社会特质”,即社会属性。所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对于个人,“应当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11](P270)。
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飞机为什么会飞,这是科学问题,可飞机“飞”的道理是在飞机之外,还是在制造飞机的过程中,这是哲学问题。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是科学的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哲学问题。数学有正数与负数、力学有作用与反作用、化学有化合与分解,生物学有遗传与变异,这是科学常识,可从中引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引出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哲学智慧。诗人们说,诗,需要激情;哲学家们说,哲学,需要理性。在我看来,哲学是理性的激情和激情的理性。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引导人走向智慧和崇高。所以,我们既要“为学”,也要“为道”。
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三个问题。哪三个问题?这就是,学哲学与学其他专业的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产品研发首先要了解客户、市场及其需求,这是新产品开发的关键的第一步。然后进行市场分析和细分,确保新产品开发瞄准最有价值的市场机会,还要将客户需求融入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中,找出独特的信息以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不仅有利于创新活动,也增加了新产品成功面世的机会,作为新产品研发的输入。新产品的创意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新产品构思和概念产生一般需要关键人群(公司或用户)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相关调查报告的数据信息进行创意生成,并且根据一定的选择方法进行创意筛选,然后对新产品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最后进行生产并投放市场。
问题在于,人的精神属性,包括人的感觉和情感,也直接受社会属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一段形象而又深刻的话,能够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9](P126)即使人的同情心,也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所以,境遇相同的人,容易产生同情。“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半是怜人,半是自怜。
哲学不仅关注人的属性,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曾指出,艺术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形象,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哲学的最高的对象。在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上,费尔巴哈哲学的确具有真知灼见,但又有致命缺陷,这就是,费尔巴哈仅仅从生物学的“类”的角度看待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正因为如此,费尔巴哈力图发现现实的人,可最终得到的仍是抽象的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没有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与‘纯粹的’唯物主义者相比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3](P157)。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所以,“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3](P157)。马克思的这一评价可谓鞭辟入里,切中要害。
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就必须深入到社会关系之中。黑格尔说过,人要有现实的客观存在,就必须在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这是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的,很有意思,也颇有哲理。如果说,被搬出庙宇、扔到荒野中的神像只是一块石头或木头的话,那么,脱离了社会的人只能是一个“两脚动物”。无论是在印度发现的“狼孩”,还是在中国发现的“猪孩”,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当明白,现实的人及其特征,是在后天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他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状况决定的。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形象而精辟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13](P486)这就是说,使黑人成为奴隶的不是所谓的黑人的“本性”,而是黑人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所以,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再次指出:一个人“成为奴隶或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14](P220)。
“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15](P404)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奴隶社会,都不可能产生资本家和雇佣工人。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产生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16](P995)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35)。所以,我们必须从“关系”的视角考察人。一个人之所以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不是源于它的自然本性,而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后来,孟丽从一本科学画报上看到,日本有位科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水是有感知的,水能听话,能对不同的声音作出不同的反应。
我们应当注意,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动物的本性是生而俱有的属性,人的本性也是生而俱有的属性,但人的本质则不是生而俱有的,人的本质是指使人成为人的根据。比如,马之所以是马,是因为它具有马的本性;某一匹的马之所以是良马,是因为马的本性在它身上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这种使马成为马的特性,是马这个种所具有的类本性。类本性不是在个体之外存在的东西,而是个体本身生而俱有的自然属性。人当然也具有类本性。如果一个人不具有人所共有的类本性,当然不是人。人要成为人,从种的角度看,首先要具有人所共有的东西。
原装进口地板品质高、价格亲民,形象好;场景化3D云设计即时呈现的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使客户有很好的选择体验。
第二天,老福又来到了陈律师的“玻璃屋”,陈律师对小宋失踪的消息很是吃惊。老福问他最后一次见到小宋是什么时候,陈律师说就是在给老福打电话的五分钟以前,她来拜托他办理委托书。
可是,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却不是生物学上的类,而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之所以构成人的本质,是因为人只有生存在社会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人,即使人的类本性,也会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受到社会关系的再铸造而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爱是“天性”。实际上,爱是人们在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所凝结的感情,是人作为人的社会属性,而非天生的本能。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莉叶的爱情传说,还是俄国十二月党人与他们妻子、中国共产党人周文雍与陈铁军“刑场婚礼”所展现的爱情故事,其爱情之所以如此激动人心,并不是因为爱情是两个肉体人之间的私情,而是因为它的社会内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说某人的行为没有人性。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没有人性,不是指某人丧失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是指某人的行为违反了当时社会公认的做人准则。
我们应当注意,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但这并不是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和谐的。实际上,当一个人属于社会统治阶级一员时,他可以在这个特定的社会,并通过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得到自身利益的满足;当一个人属于被统治阶级的一员时,这个特定的社会、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就成为满足他的个人利益、实现自我发展的桎梏。当被统治阶级自觉地联合起来解决这个矛盾时,就是革命的爆发。革命从来都是社会的行为,而不是个人的反抗。个人的反抗往往导致个人的毁灭,因而是历史的悲剧。当然,个人的这种毁灭又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爆发的前奏。随着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3](P222)
如果体温不到38.5℃可以采取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以口服退热药,体温达到39℃建议及时就诊。对于一些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婴幼儿可以提前(即不用达到38.5℃)使用退热药和镇静药,以预防惊厥发生。
哲学不仅关注人的属性、人的本质问题,而且关注人的异化、人的发展问题。在我看来,有两种异化观:一是人本主义哲学的异化观,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异化观。人本主义哲学异化观的特点在于,它以一种抽象的人的本质或人的本性为根本标准来衡量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人”的,凡是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非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异化观则认为,人的异化就是“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7](P537)。从人的本性出发,从人本主义哲学的视角看问题,人的异化就会成为一个神秘的、不可理解的现象;从生产方式出发,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看问题,人的异化就是一个现实的、容易理解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及其所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异化,根源不在所谓的人的本性,而在商品经济形态,在劳动的雇佣性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要消除人的异化,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否则,无论怎样呼唤人性的“复归”也是徒劳的,至多是一厢情愿、“单相思”。
我们应当明白,人的异化不是人向非人的转化,而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由于人们还没有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全面的社会关系,并将这种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置于自己共同控制之下造成的;人的异化的扬弃,人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不是什么人性的“复归”,不是什么人的全面本质的失而复得,不是什么人的自由本性的失而复得,而是通过消除私有制,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使“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支配并合理运用自由时间获得自由个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有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是把人的发展与时间联系起来了。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可是,在阶级社会中,自由时间的创造与占有并不是统一的,相反,二者却是背离的。具体地说,私有制和旧式分工使劳动者被迫承担起整个社会的劳动重负,他们创造了自由时间,却不能占有和支配自由时间,因而也就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空间;而不从事劳动的社会成员却凭借占有生产资料的地位,通过侵占剩余劳动时间而占有和支配自由时间,由此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空间。正如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那样,“剩余产品把时间游离出来,给不劳动阶级提供了发展其他能力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在一方产生剩余劳动时间,同时在另一方产生自由时间。”[18](P216)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少数人的发展是以剥夺大多数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为基础的,少数人的发展是以多数人的不发展或畸形发展为代价的。
综上,为了实现初中物理素质教学改革,教师应当注重更新物理教学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将多媒体合理引入初中物理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构建课堂情境,创建虚拟实验模型,设计微课视频、组织翻转课堂,构建信息化学习平台,全面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品质。
这种自由时间创造与占有上的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极端程度。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必须消除私有制,消除旧式社会分工,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联合体”。在这种新的“联合体”中,“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支配并合理地运用自由时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422)。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8](P216)。如果说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那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命题。共产主义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P649)。(本文是作者根据2018年11月11日在曲阜师范大学的演讲稿整理、加工而成。)
参考文献:
[1][德]M.石里克.哲学的未来[J].叶闯译.哲学译丛,1990,(6).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Where is the Position of Philosophy
YANG Geng
(School of Philosophy ,Beijing Nor 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 Philosophy belongs to a historical category.The position of philosophy is deter mined by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reality,the str ucture of knowledge and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In moder n ti mes,philosophy f ocuses on people and pays attention to ans wer the“mystery of life”,Philosophy is the high unit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t he world;t he cre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has changed the theoretical theme of philosophy fro m “how the world will be”to“how the hu man liberation will be”,changing the f ocus of philosophy fro mt he cos mic ontology to the hu man existence ontology,fro m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ld to the change of the world.Marxist philosophy is a high degree of unity and integration of practical materialis m,dialectical materialis 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 m.Mar xist philosophy starts fro m the way of hu man existence-practice,solving the hu man problemfrom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society,which considers that hu man beings generate t he attributes of hu man beings and beco me the unity of natural attributes,social attributes and spiritual attributes.The essence of hu man beings is the su m of social relations.
Key words :philosophy;Marxist philosophy;practice;hu man attribute;hu man essence
中图分类号: B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22X(2019)01-0055-011
收稿日期: 2018-11-12
作者简介: 杨耕,男,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