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提高各种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用电信息的采集和电能计量是提高电力能源利用率的重要工作。电力企业需要详细分析电能计量出现数据异常的各种原因,加强用电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电能计量管理,在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升电力事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智能用电服务体系提供多样的用电信息,是电力公司和客户用电信息数据交互的重要环节,主要具有以下功能需求 :(1)数据采集。能够采集电力用户及公用电力设备的电能数据,用电设备主动向系统上报数据,同时系统可以配置终端设备的各项参数并启动和修改用电信息采集任务。(2)数据管理。能够正确合理地统计、计算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形成图形或报表等文件材料,并能存储、查询和管理相关数据资料。(3)负荷控制。能够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制定负荷控制方案,首先指定哪些负荷参与控制,将可控负荷编组,然后各个负荷组采用降压减负荷、可控负荷周期控制或切除可控负荷的控制方式,实现最佳的负荷控制。(4)运行维护。能够实现对档案文件、终端设备、通信系统、权限密码的管理,监测并管理主站、用电及量测装置、公用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5)综合应用。包括负荷预测、自动抄表、电能质量分析、线路及变压器损耗分析、异常用电告警、能效管理及其他辅助服务。(6)通信规约兼容。系统不但能够支持国家电网公司目前的信息通信规约,还应能支持《Q/GDW130—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2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数据的因素
2.1接线盒故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接线盒产生故障的概率较大,严重影响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需要管理人员加以重视,确保接线盒的正常运行,为电力用户的用电过程提供保障。接线盒的故障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线路老化。一般而言,电力用户不会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期养护,导致线路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老化现象,极易出现线路接头松动甚至产生电火花,给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第二,接线盒内部紧固螺丝松动。在接线盒长期工作过程中,紧固螺丝有可能出现松动,从而导致电力输送过程的断开,或是降低电能的传输效率,造成电能的损耗。
2.2互感器故障
互感器故障相对更加复杂,而且多重故障同时出现也比较常见,因此,需要对互感器故障进行科学的分析。互感器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互感器电晕局部放电导致互感器故障,从而引起采集数据错误;铁磁出现谐振导致故障;磁互感器错误接线导致故障;互感器本身部件质量问题。
2.3终端故障
终端故障并不是指系统终端的故障,而是指终端的数据接收设备故障以及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电源故障。虽然终端故障的出现几率较低,但是仍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加强重视,全面保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终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影响电能计量数据的获取速度及获取效率,从而降低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其次,系统的运转过程,需要电能的支持,一旦电能供给出现问题,将会造成系统停止运行。系统的停运将会影响对电能计量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
3计量数据异常管理流程
主站监控人员每日监控计量装置异常,分析异常原因,对于判断为误报或偶发性的异常可选择不处理直接归档。否则,可通过远程处理的首先进行远程处理,处理成功后归档;对于需要派工到现场的异常,派发给采集运维人员现场处理;对于需要用检人员处理的异常,直接发起用检流程;对于需要更换电能表或终端的直接发起换表或换终端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电检查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进行现场确认,判定为误报的异常,直接反馈情况;对于错接线和设备故障的情况拍照留证,经用户确认后转由装接人员更正接线或更换电表;对存在违约用电或窃电等情况,开展拍照取证等现场查处工作;对涉及电费退补的异常工单,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电费退补工作。采集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针对电能表时钟异常,进行现场对时,对时不成功通知装接人员现场换表;对于终端故障引起的计量异常,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异常处理,需要更换终端的转装接人员处理;对于其他故障,转用检人员处理。装接人员负责计量接线更正处理,以及现场故障设备、故障表计的更换。
4改进用电信息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有效措施
4.1维护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
(1)要在选择电能表的时候,严格按照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电能表,重视电能表的质量与检查。(2)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可能会受潮,导致电能计量数据不准确,因此要对计量装置的互感器进行相关的干燥处理,同时强化接线的保护,使互感器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对于接线盒的安装要严格规范,要确保接线盒运行的负荷量不会超过相关标准,导致接线盒故障。(4)为了能够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电源、通讯以及终端设置的参数使用效果,要实时监控用电采集系统的采集终端,进而降低在用电采集系统电能计量过程中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由于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终端需要在采集的现场进行,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采集工作的完成以后,及时维护与检测终端设备,确保终端设备的运行正常。
4.2优化系统运行环境
为了降低外在因素对无线传输信号的影响,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管理人员应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优化。首先,选择高增益的信号接收装置,提升信号接收强度,从而提升电能计量数据在传送过程中的精确性 ;其次,合理设置信号接受装置的距离,保证信号传输过程不受地域差异影响。同时,加强对谐波的阻隔,保证较好的信号传输环境,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最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网络防护工作,提升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实时性,从而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高效运行。
4.3合理规划,强化数据监管
电力企业在使用信息采集的系统时,要展开实地调查和访问,充分掌握系统可能涉及到范围中的使用客户的相关信息,归纳和总结用户用电量的高峰期峰值和用电时间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并设置专人对调查结果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电力企业要根据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合理规划系统,尽量避开用电高峰的时间段,增加抄表时间,并利用用电客户的用电间隔来进行更加高效地信息采集工作,提高用电信息的采集成功率,从而减少异常数据的产生。电力技术人员要定期排查系统设备的潜在故障与问题,寻找影响系统的干扰源,消除和减小各种不利的干扰因素。此外,在安装集中器之前,要选择在干扰较少的地区进行安装,提高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以此来减少在用电信息中出现数据异常的现象。在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中,如果电能表的数量过多也可能会对最终的计量数据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为此,电力企业需要结合问题出现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集中器数量,分担其它集中器的工作任务,减少电能表的数量,确保集中器可以稳定运行,进而提高系统信息采集的数据质量与效率。
5结束语
综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智能量测技术的发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电能计量的数据异常情况,结合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的类型与数据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促使用电效率的提升,从而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洁,陈霄,周玉.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3,5011:4-9.
[2]何行,何欢,谢玮,董重重,段圣佳.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计量数据异常原因及改进[J].数字通信世界,2017,04:180-183.
[3]吴嘉轶.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216.
论文作者:顾袁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电能论文; 数据论文; 异常论文; 故障论文; 终端论文; 系统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