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师幼互动问题的讨论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高度的重视和关心,师幼互动不仅成为评价教师专业素养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深入幼儿园实践,从不同背景下对师幼互动的范围、关系、性质、内容等相关问题展开较深层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研究现状、发现问题,从而提出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师幼互动;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的。在幼儿园这个环境里,教师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如果缺乏和孩子进行有效互动的能力,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就将成为空谈。
师幼互动是指在师幼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的作用表现为:首先,师幼间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师幼双方特别是幼儿的学习、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其次,师幼互动发生的情景具有多样性,教师的态度言行对幼儿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榜样和示范性影响。再次,由于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其自觉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对幼儿的情感、期望与评价,直接影响幼儿的自我认识和社会行为。师幼互动不是教师对幼儿或幼儿对教师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幼间双向、交互的影响。同时,师幼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又不是一次性或简间断的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一方面,教师的行为对儿童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儿童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很大影响,构成师幼影响的双向交互性。师幼间的这种双向、交互影响不但在互动当时对师幼双方产生较大影响,还会对其以后的互动产生影响。
一、新型师幼互动关系的内涵
起源于意大利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模式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师幼互动的作用,其教学的大多数内容集中于儿童的项目工作,教师和儿童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他们平等地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当中。这样的互动包含着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这样的互动中,教师身上所负载的社会文化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丽莲・凯茨在仔细考察了瑞吉欧幼儿学校之后说,我们只要通过师幼关系的内容就可以评价出幼教机构的教育质量:假如某一教育体系中师幼互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孩子们的学习、计划和他们对其工作、游戏的思考,而很少涉及纪律和常规,那么这个体系就具有发展上的优越性。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的本质特征。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大量的教师还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影响较深,只喜欢儿童听话守纪律,不许儿童“乱说乱动”,不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不强,只是在表面上给儿童提供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并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幼儿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这样的教育显然不能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精神。如项宗萍(1995)的研究指出,在我国师幼互动中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幼儿自由活动的余地小;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培养。李生兰(1993)在对中澳两国幼儿同教师交互作用所作的比较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教师相比于澳大利亚幼儿教师更为经常地采用批评、惩罚方式来对待幼儿,否定词语“不要”使用频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师幼之间的互动大多发生在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在游戏之中;大多数发生在教师与幼儿集体之间而不是发生在教师与幼儿小组、教师与幼儿个体之间。在师幼互动进程中教师多以指导者角色自居,缺少同伴式的参与性活动,或者是教师对幼儿生活过分包办,留给幼儿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机会非常有限。教师还过分重视模仿、范例的作用而忽视幼儿独特的自我表现。
二、建立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以下几点是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1.建立师幼相互信赖和接纳的新型师幼关系。为了建立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要改变传统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可运用观察、测量、谈话、资料收集等方式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教学时,针对幼儿不同的特性和需求给予不同的课程要求和期望,多角度去肯定幼儿的学习表现。在了解个别差异的同时,应该用尊重、包容去面对每个幼儿。对幼儿持肯定、接纳的态度,不仅能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幼儿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教学。教学活动是师幼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良好的师幼关系,应来自于师幼的互相信赖和接纳,教师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感召力量,使幼儿愿意认同并向他看齐,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影响幼儿。
2.突现幼儿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幼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幼儿”的观念,尊重幼儿,全方位为幼儿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幼儿的“学”,突出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多使用发问、激励、引申及接纳的积极语言,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真正达到师幼的双向沟通。
3.教师要掌握有效师幼沟通的策略,并对儿童的言行进行及时和适宜的反应。良好的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建立双向的良好沟通:首先,要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如信息的理解、反馈的方式、媒介的运用等;同时要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沟通和反应能力,先学习听懂别人的话或问题,接着试着去了解他人的感受,再学习表达和反应。学习沟通和反应能力应是师幼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最基本的先决条件。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对幼儿的期望会影响幼儿的自我观念和幼儿的成就动机,因而,教师对幼儿应该多积极地鼓励,而不是消极地责骂、处罚;善于使用“鼓励幼儿参与”、“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等正面的教学方法,并重视幼儿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过程。
缺乏情感交流和支持是当前师幼互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这固然有外部客观环境,如长期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教师自身对积极情感支持作用的重视不够和不善于利用情感支持也是不容忽视的。曾有幼儿说:“希望老师多笑,多与我们讲话。”确实,教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与幼儿的情感交流有时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新型师幼互动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教师能正确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情感感染幼儿。只有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课堂上,幼儿才会以愉快、轻松自信的情绪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晶波 《师幼互动总体特征及其功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1出版
[2]奉元东.师幼互动过程的探析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2000,000 (7):12-13.
论文作者:张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幼儿论文; 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社会性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互动关系论文; 儿童论文; 《知识-力量》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