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企业代销商品的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商品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品管理是反映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财务上一般分为经销商品的管理和代销商品的管理。诸多商业企业往往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带来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试图就代销商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如何加强管理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代销商品的法律性质
所谓代销商品是指供货方依据合同或协议委托商业企业代理销售的商品。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 )代销商品法律关系依据是供货方与商业企业签订的代销合同或协议;(2 )供货方与商业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3 )代销商品在商品未售出前所有权关系并未发生转移,仍属供货方所有。代销商品的上述法律特征,决定了供货方与销售方的权利义务。一般来说根据代销合同(或协议)供货方应享有下列权利:(1)售后商品货款的定期回收权;(2)未售出商品的所有权。供货方应承担的义务:(1 )根据合同(或协议)必须将代销商品按时发到销售方或约定的其他地点;(2 )供货方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法定标准;(3)供货方承担必要的运输费用;(4)供货方承担运输途中发生的风险。根据合同(或协议)销售方(商业企业)应享有下列权利:(1)按约定时间收到商品;(2)代销商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3)不承担运输风险。销售方承担的义务:(1)必须将代销商品及时上柜安排销售;(2 )必须保证及时将售出商品的货款向供货方结算;( 3)必须将代销商品妥善保管,保证未出售商品的安全,并承担保管风险;( 4)必须将未售出商品根据供方要求返回供方。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供、销双方显然处于不平等地位。销货方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占居主动权。然而,也正是这种主动权,使多数商业企业忽视代销商品的管理。
二、代销商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商业企业代销商品管理的力度不尽相同,反映出问题的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进货环节存在的问题:(1)进货计划性不强。 由于代销商品不占用资金,所以业务人员在进货批量、品种、款式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孰不知,代销商品虽不占用资金,但进货批量过大或品种、款式等不适销对路,造成压库,也会产生保管费用或运输费用,造成流通费用上升。(2)对代销商品质量要求不高。 由于代销商品不占用资金,业务人员往往忽视商品质量,质量把关不严造成一些证件不全、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进入柜台,从而影响了企业信誉。(3)对代销商品的价格控制不严。业务人员商谈价格时, 不象对待经销商品那样与供货方压价、砍价,往往听从供货方的一口价,造成代销商品价格高,从而影响销售。(4)签订代销商品合同条款不全。 尤其是违约责任条款往往被忽视,使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强。商业企业对代销合同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5)不签订经济合同。 由于代销商品不占用需方资金,业务人员不予重视,不签订书面合同。因此发生争议时,没有法律依据使供货方处于不利地位。
(二)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1)代销商品保管不好。 由于代销商品的所有权不属需方,因此,保管员在销售过程中不象管理经销商品责任心那么强,经常造成商品的污染、破损,从而给供货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营业员对代销商品的销售积极性不高。 代销商品不如经销商品畅销,营业员在售货过程中也会产生什么货好卖就卖什么的情况。因此,代销商品会使营业员责任心下降,养成营业员惰性,不利于商业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3)代销商品帐目管理混乱。 许多商业企业由于在帐目管理上不严或某些商品部经理故意使代销商品不验收、不入帐,或建立帐外帐造成商品库存不真实。(4)代销商品不入帐, 容易使营业员在柜台收取现金,形成体外循环,造成销售差价被截留。
(三)结算环节存在的问题:(1 )代销商品使商业企业掌握主动权,因此,商业企业往往不按合同及时将销售货款给供货方结算。 (2)由于财务控制不严,使未售出商品提前结算,造成商业企业库存积压正常周转资金被占用。(3)由于帐目管理不严, 容易造成柜台或商品部现金坐支,截留代销商品差价,形成“小金库”,甚至造成某些人员的犯罪行为。
三、建立完善的代销商品管理制度
代销商品若管理不严会给商业企业带来诸多弊端,也影响厂商之间的正常经济关系。因此,商业企业必须加强对代销商品的管理,应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一)进货计划审批制度。代销商品虽不占用商业企业资金,但不能盲目进货,也应实行计划管理。商品部、组应根据库存状况上报代销商品进货计划,待批准后,签订代销商品合同。业务部门应对进货批量、价格、商品质量严格审核,防止质次价高或伪劣商品进入柜台,出现库存积压现象。一般来讲,季节性代销商品的进货批量应控制在二个月销售量为宜。即使是四季常销商品,一次进货量也不应超过三个月,否则会加大库存负担,增加保管费用,影响库存周转。
(二)财务控制制度。商业企业财务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代销商品控制制度,严格把好以下三关:一是入库验收关。代销商品必须与经销商品一样,验收入帐,视同经销商品一样管理,财务上可以单独建立代销商品帐,营业柜组设立代销商品明细帐。二是销售核算关。营业柜组在做销售日结单时将代销商品与经销商品分开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根据柜组送来的代销商品日结单及时准确地记帐,核算代销商品的销售费用及进销差率,及时准确地核算出已销代销商品的毛利额。三是货款结算关。代销商品的结算必须坚持先销售后付款或按实际销售分批付款的原则,严禁商品未销先付款。财务部门必须严格审核柜组代销商品明细帐所反映的销、存情况后,通过银行进行结算,严禁现金交易。对长期不动销的代销商品应及时督促业务人员返货。
(三)监督管理制度。商业企业业务部门及审计部门应加强对代销商品的监督管理,这是提高商业企业代销商品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是业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巡回检查制。业务部门应派出专门人员对营业柜组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代销商品的价格、质量、销售及保管情况。发现违纪现象及时纠正、处理。二是业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奖优、罚劣,以增强业务人员及营业员对代销商品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三是严格审计监督。企业审计部门应定期、不定期地对代销商品进行审计检查或抽查,重点检查未销商品的付款、柜台交易、截留差价等严重违纪问题,及时堵塞代销商品管理的各种漏洞,从而促进商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代销商品的管理是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加强对代销商品的管理,有利于商业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