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新进展论文_庾佳南

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新进展论文_庾佳南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儿科 549000

【摘 要】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阶段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多由感染或非感染途径致病,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脑组织损伤,加重病情进展。当前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化。本文探讨了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其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预后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婴幼儿;高热惊厥;预后

高热惊厥在婴幼儿时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与感染并存,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患儿在发作的时候,神志不清,发病过程中伴有发热情况,惊厥停止之后,患儿神智逐渐恢复正常状态[1]。在发作早期,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疗、控制,极有可能引起热惊性脑缺氧损伤,这对于婴幼儿后天的发育、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临床研究显示[2],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9.46%,且其复发率高达67.38%,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一、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

在医学研究领域,大多将高热惊厥简单看作是“发热”和“惊厥”的相加,这是不科学的[3-4]。根据国际范围内普遍承认的定义,婴幼儿期发病,经常为 3 个月 - 5岁,惊厥发作期间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与婴幼儿颅内感染无关[5]。高热惊厥多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绝大多数都是呼吸道受感染所引起的,比如患儿出现感冒等症状,体温会骤然上升,再加上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热性惊厥。该疾病不存在脑膜炎、脑炎等症状并存的抽搐情况。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根据现有的医学研究基本可以表明[6-7],它的患者年龄、遗传因素、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有较大关系。

毛君芳[8]研究显示,小儿高热惊厥发生机制为体温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的作用下超过38℃,脑细胞神经元在高热的作用下异常放电,主要诱发因素为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两眼斜视或上翻、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

二、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分析

随着临床研究对小儿高热惊厥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方案也更加多样化。当前常见的一般性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降温等常规治疗。有学者表示[9],小儿体温超过39℃应及时采取头部局部降温治疗,如果婴幼儿体温达到了39.5℃,应尽快采取酒精擦拭、冷敷等全身心降温处理。

陈国珠表示[10],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较急,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及大脑皮质发育不够成熟有关,一般情况下,发生惊厥,使得患儿肌肉痉挛抽搐,继而会增加耗氧,致使患儿的大脑缺氧,这一现象的发生对患儿极为不利,一旦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势必会加重患儿全身缺氧,严重者则可能会伴发心功能不全及脑水肿等,危及患儿的身心安全。超过30min的持续高热惊厥会大大增加患儿癫痫的发生率,因此在对其的治疗方面,控制惊厥无疑是关键所在,合理选择药物是及时控制惊厥的重要环节。

和艳菊[11]选取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增加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7%),且治疗组患儿体温症状、惊厥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能够起到迅速退热、改善惊厥症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李延春[12]选取11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12h和24h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灌肠疗法也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其药效发挥作用快,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高热症状,对缓解惊厥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13]。吕红粉[14]选取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但是治疗组患儿佐以翘荷豉栀汤加味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儿的退烧时间解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头痛、鼻塞喷嚏及抽搐等临床症状也显著缓解,提示采用中药翘荷豉栀汤加味灌肠佐治小儿高热惊厥同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通过灌肠方式能够有效缩短退热时间,对改善患儿抽搐症状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选择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考虑到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治疗中应重视防复发治疗。孙维军[15]对所选高热惊厥患儿采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治疗2次以上进行防复发治疗,每次50 ~80 mg /kg,与常规临床治疗比较,水合氯醛防复发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者,不良反应小且复发率低。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的发作时间、临床症状表现具有急发性特点,加上婴幼儿自身免疫力较差,身体素质较弱,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及时诊断与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联合、药物灌肠以及防复发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有旺.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治疗[J].医药,2016,4(2):00166-00166.

[2] 林梅芳,韩天娥,姚桃金.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647-648.

[3] 杨廷敏,李树军.复方小儿退热栓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13-14.

[4] 贾传敏.小儿高热惊厥应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的意义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91-91.

[5] 田迅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4):151-152.

[6] 王雪梅.小儿高热惊厥76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2(1):98-98.

[7] 李华蓉,李长金.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6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药业,2014,6(23):109-110.

[8] 毛君芳.223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病因分析及其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0-73.

[9] 王秀萍.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及治疗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6,11(2):385-386.

[10] 陈国珠.浅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及急救护理方法[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40-41.

[11]李延春,祁正红.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3(6):54-55.

[12]和艳菊.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60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3):325-326.

[13] 李晓岚.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2):208-209.

[14]吕红粉,周海霞.翘荷豉栀汤加味灌肠佐治小儿高热惊厥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856-858.

[15]孙维军.水合氯醛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64例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450-1450.

论文作者:庾佳南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7

标签:;  ;  ;  ;  ;  ;  ;  ;  

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新进展论文_庾佳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