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论文_张文娇

微创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论文_张文娇

漳州市第一七五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进行微创通道下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术后3-5天可出院,而对照组需两周内可出院。结论 微创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缩短下床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微创通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致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的一组症候群[1]。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与坐骨神经及腰腿痛有密切关系,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2-3]。目前,手术仍是治疗LIDP的重要方法,不同手术方法对脊柱结构及肌肉破坏程度不同,其中损伤较大的是传统后正中切口手术法[4]。随着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微创通道在脊柱外科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和发展,其具有可在直视下手术、组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特点,术后患者第二天即可拔除尿管,带腰围下床活动,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笔者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观察,结合合理规范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脊柱科就诊的患者78例,并且在经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后无效,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经X线、CT及MRI检查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排除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结核或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5]。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6.7岁。椎间盘病变主要节段:L2/L3病变3例,L3/L4病变18例,L4/L5病变36例,L5/S1病变21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通道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开放性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以L4/L5椎间盘突出为例:以L4/L5棘突旁为中心,左侧切开长约5cm的纵行切口,安装微创通道器械于切口内,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电凝止血后,紧贴L4/L5两侧椎板的骨膜下剥离软组织,以充分显露术区椎板、上下关节突关节、横突等;将两侧骶棘肌向两侧拉开,用尖刀切除棘突两旁组织,植入椎弓根钉。放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而传统的手术则是以病变腰椎为中心做后正中皮肤切口,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腰背筋膜至棘突尖,在显露中用自动拉钩将切口两侧的软组织撑开,并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用电刀和骨膜剥离子从远侧向近侧做骨膜下剥离,将肌肉从后部结构上剥离下来,显露腰椎后部结构。完成脊柱手术后,放置引流条,逐层关闭切口。

1.3术后处理方法 两组均在术后72h内拔除引流管,并使用抗生素常规预防感染处理,术后第2天行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微创组患者在术后24h后可以在腰围的保护下逐步进行行走,而传统组患者则在14d内主要以卧床为主,然后逐步练习行走,直至术后1个月开始进行正常行走。

2 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腰腿疼痛,感觉异常,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而影响康复,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2.1.2支持疗法 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条件、饮食及睡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鼓励患者增加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摄入。改善患者身体条件,提高手术耐受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相关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降低手术风险。术前 1 日备血,指导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 12小时,禁饮 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手术前1天给予患者备皮,清洁皮肤。术前根据患者症状轻重指导其进行有效腰背肌锻炼。患者掌握锻炼方法,有利于术后腰背肌锻炼的顺利开展和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继续[6]。术晨穿弹力袜防深静脉血栓。

2.2 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术后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中流量氧气吸入,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术后24小时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尿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2.2 体位护理 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6小时后协助翻身侧卧,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曲。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绝对卧床1周,1周后视情况逐步下地活动。患者以卧硬板床为主,床铺应平整,床垫不可过软,如患者体形较瘦可加铺单层棉褥,以防患者出现褥疮。指导患者起床时先取侧卧位,然后以近床沿侧肘部为支点,双侧手掌做支撑缓慢坐起。不可由仰卧直接起床,以减轻腰部承重。患者侧卧时,应避免脊柱弯曲成蜷曲状;坐位时腰部要挺直,膝部略高于髋部,避免“二郎腿”式;站位时应保持身体直立,抬头、挺胸、收腹;拾物时,先蹲下再捡拾,避免弯腰动作。

2.2.3 观察双下肢运动感觉及各种反射情况 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血循环以及大小便情况。如发现患者主诉下肢麻木、感觉迟钝、活动不便、疼痛加剧或大小便异常时,通知医生处理。

2.2.4伤口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管引出量、性质,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避免伤口内积液、积血致切口感染,术后72h拔管。若引流量大,色淡,且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应警惕脑脊液漏,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去枕平卧头低脚高位,同时负压引流改成普通引流袋引流。

2.2.5功能锻炼 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行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3-4周后方可行腰背肌锻炼,观察组1周后视情况戴腰围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第一天戴腰围下床活动。

3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精心护理,观察组术后3-5天即可出院,而对照组两周内即可出院。

4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发,十几岁的患者亦越来越多,日常的腰背肌锻炼不容忽视,手术方式及愈后更加重要。采取传统后正中入路有着切口长、损伤大、恢复慢等缺点,尤其对于多节段腰椎手术,广泛的肌肉剥离常导致肌肉萎缩和纤维化,常导致术后腰部无力、疼痛不适。而经皮置钉可以实现在1.5cm长的切口内以最小的损伤放置椎弓根螺钉,无需剥离肌肉组织。该手术方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刀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论是对于年轻的患者还是老年患者都极为适用。微小的创口、创伤,是现代医学外科手术治疗应用的特点,是相对传统手术的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孟庆云.神经阻滞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5-759.

[2]秦瑞先.运动疗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2):136-137.

[3]Kim DY,Lee SH,Chung SK,et al.Comparison of multifi-dus muscle atrophy and trunk extensiom muscle strength:percutaneous versus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J].Spine(Phila Pa 1976),2005,30(1):123-129.

[4]梁波.针刺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42-44.

[5]张蕾,吴伟.腰椎间盘融合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520-521.

[6]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76.

论文作者:张文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8

标签:;  ;  ;  ;  ;  ;  ;  ;  

微创通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论文_张文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