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教学新模式探讨

党迎生

(石河子大学 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水利系,新疆 石河子)

摘 要: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物》为例,通过基于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以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载体,以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模式对以往授课、过程考核、平时作业、最终考核...等模式进行一体化改进,以求探讨出一个成功解决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大范围变动下保证有效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课改;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线上线下;水工建筑物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素质的多元化需求,各个高校都积极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多番修订。面对培养模式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许多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已越来越无法胜任新模式下教学质量的达成。积极探索新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通过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以建设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来解决《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问题[1]

ZHENG Xin, ZHOU Mei, SUN Li, QIU Song, YU Guan-zhen, LI Qing-li

一 拟解决问题

(一) 课程教学内容多,课内学时偏少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理论学时越来越少,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建筑物》教学学时从原来的100学时以上逐渐缩减为56学时,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更是缩减到只有48学时理论教学。而新型水工建筑物越来越多、水工设计理念不断更新,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既掌握传统的水工建筑物设计理论,又了解新的水工建筑物和设计理念是非常艰难的[2]

(二)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内容乏味,缺少实际工程案例,缺乏前沿知识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讲解

《水工建筑物》课程涉及内容广、专业性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共性,难以把握知识要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调,内容乏味,缺乏吸引力。加之缺少实际工程案例,缺乏前沿知识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讲解,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三) 课程缺少适应不同地域水工建筑物的特点,不能很好地突显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

《水工建筑物》教学内容学科性、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具有通用性,体现不出地域的特殊性,与区域水利工程现状结合不够密切,对于一些小型的工程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也没有很好地结合我校自身的学科条件、地理区位和市场环境,没有体现水利与现代农业工程、农村环境相结合的专业特色。

(四) 课后可重复性学习,难点问题可专题解读,可以给相关专业学生在校和毕业后实际操作和工作给于长久支持

要完成《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混合教学建设,实现有效线上线下的动态交互,可以通过一下六个专题工作的搭配完成来实现:

(五) 考核及学习程度跟进更加科学便利

以往的考核方式基本只涉及课堂出勤表现(20%)、平时作业(10%)、期末考试(70%),这种方式往往只将和学生的交集限定在课堂,过程考核考核更多时候沦为形式主义,对整体教学效果基本没什么帮助。但混合式教学可以借助网上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关切的内容及时跟进,形成良好的把控和指导。同时能将反馈效果应用于课堂,对保证教学质量大有裨益。近而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学生的平时作业、线上学习时长、线上发帖次数、参与活动表现、线下课堂考勤、线上学习任务等多方位的把握形成更加科学的过程考核,加之期末考试,使考核方式更全面具体。

二 混合教学设计与构思

将课程章节里的重难点知识点进行专题解读,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实现。且在学生线上学习与反馈中将专题问题持续更新。

本课程的混合教学改革拟经过两个完整的教学周期来完成建设和在边建设边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基本实施方案和进展情况如下:

图1 课程建设线上线下支撑资源规划图

传统的授课模式因受学时和内容所限,只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许多重难点知识点讲解不透,往往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严重影响教学纵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干瞪眼”,老师“干着急”。且课堂讲授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对学生课后复习不利、对错过课堂讲授的学生无从指导、对学生及毕业生以后的实操工作更是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3]

(一) 兴趣建立及导学

本专题计划通过在线上引入水利工程专业国内外典型的工程篇,例如《长江三峡工程》、《NG Megastuctures:Hoover Dam》、《港珠澳大桥》、《黑部的太阳》等,建立起学生对这一专业课的兴趣,将学生带入课程。

将学生带进一门课程里,建立起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是保证课程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水工建筑物》这门课程作为农水、水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对学生建立专业方向的奠定专业底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学生带入课程、抓住学生眼球是实现教学效果最有力的保证[4]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宽调速范围、高功率密度等良好的特性,已在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电机的振动噪声会影响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及舒适性,因此研究开发低振动噪声的车用PMSM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课堂授课及授课内容录制

这一部分是对课程内容按照教材内容大范围快速介绍一遍,引入地域特色内容,重难点知识不深耕。主要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整体性及地域特色建筑有清晰认识,将课程授课内容按章节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

(三) 重难点专题录课

实现线上线下动态交互是保证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建设一门基于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完整的混合教学课程,要有一套有效的动态交互流程和完备的课程支撑的资料,实现线上线下衔接交互和相互促进。线上线下要做的工作和支撑的材料归纳起来有:

(四) 工程案例讲解及模型剖析

3.课程视频录制及重难点专题讲座视频录制(5个月)。在第一个教学周期内,按照之前所做准备,完成课程的课堂授课视频录制和专题解读视频录制工作。并跟进统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专题。

项目资金是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也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必须积极创新资金管理制度,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能力。

(五) 前沿讲座及“四新”内容引入

近年来,水工建筑物不管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建造技术、指导理论、材料应用、施工工艺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中明显缺乏这方面的内容,缺乏对学生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理论的指导,对学生以后进一步深造和创新探索不利。这个专题旨在通过录制一些前沿讲座,对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学科探索研究前沿方向普及给学生。弥补以往教学中这一方面的缺失。

(六) 过程考核和最终考试

以往的考核方式基本只涉及课堂出勤表现(20%)、平时作业(10%)、期末考试(70%),这种方式往往只将和学生的交集限定在课堂,过程考核考核更多时候沦为形式主义,对整体教学效果基本没什么帮助。但混合式教学可以借助网上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关切的内容及时跟进,形成良好的把控和指导。同时能将反馈效果应用于课堂,对保证教学质量大有裨益。近而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学生的平时作业、线上学习时长、线上发帖次数、参与活动表现、线下课堂考勤、线上学习任务等多方位的把握形成更加科学的过程考核,加之期末考试,使考核方式更全面具体。

三 具体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 实施方案

杏花村水系丰沛,河湖溪渠交织萦绕,村庄散布其中。研究以国土局提供的地类现状为基础数据,识别各类生态要素。生态空间分布上,研究区域内以生态林地(41.33%)、自然水面(16.88%)及农业用地(14.23%)为主,湿地(8.34%)及人工水面(7.29%)也是主要组成部分(图2)。

1.课程知识点划分及重难点提炼(2个月)。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利用2个月的时间将整个课程内容按照课程建设构思进行知识点分化和重难点提炼。将适合线上线下开展的内容归类整理成形。方便下一步支撑材料及收集和录课的进行[5]

2.教学案例及其它支撑材料及收集,细部结构建模(5个月)。按照教学和建设课程需要,找一批典型工程及地方特色工程案例,对案例典型和特色结构进行细部(3D)建模;此外,收集支撑课程需要的规程规范和地方特色行标、工程视频及文件资料等。使支撑课程建设的基础资料饱满,方便以后授课和线上平台学习使用。

《水工建筑物》课程是一门对工程实操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在不能大范围工程实习的情况下,工程案例的讲解和细部结构的模型剖析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课程内容中提及的许多建筑物缺乏直观感受,往往需要想象其实体形状,但许多工程在许多细节处理上具有特色技术与艺术之处,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一定难度。由此,如果在将案例引入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建立起一些细部3D模型结构,会对学生的认知起到莫大助力。

4.扩容引新,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和扩大教学成果(10个月)。在第一个教学周期搭建起基本完整成果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一个教学周期内按照扩大内容容量、引进新的资源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完善和更改。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成果,扩大受益面。

5.前沿讲座及“四新”内容引入(贯穿始终)。根据邀请学者来校讲座和主动参加学术交流齐头并进的原则,尽可能多的收集学科前沿研究,“四新”技术应用及研究动态等方面的视频录制工作。并持续跟踪更新。

现阶段在对农民进行机械化技术培训时,用到的培训方式比较落后、陈旧。近年来农业机械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农民接受的依然是落后技术的培训,学到的技术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在开展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时,应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选择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要具有创新和针对性。真正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到基层农户中,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2]。

(二) 可行性分析

1.本项目突破传统授课及培养模式思路,以搭建网络平台及课堂授课互动促进的新模式,力求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学时少、工程案例不足、实习实操机会缺乏、前沿引导不够、地域及办学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鉴于在全国大范围推动课改的条件下各方建设平台的成熟及学校学院校企合作的成熟条件,这一课程在建设上将不存在问题。由于这门课程在水电、农水专业中的核心地位,将对后续课程学习者带来诸多便利,对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

本刊讯12月 18日 ,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秦腔红色经典作品大型民族管弦乐演唱会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陕西省委副书记贺荣出席活动并在西安音乐学院调研。

2.现在各大高校都引进了智慧课堂,以课栈、青鹿智能教学等为代表的智慧录课条件已成熟;以各大高校网络教学平台、中国大学慕课(MOOC)、爱课程等传播承载条件也成熟。能够保证课程建设和传播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沈钧儒马上以救国会负责人的名义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沙千里、王造时、沈志远、徐伯昕、胡子婴等人出席,议决委托潘大述向云南当局提出抗议,要求严惩凶手,以谢国人。11月,国民党政府在发动全面内战的同时,公然一手包办召开“国民大会”。民盟发表声明,抵制和拒绝参加国民党包办的伪“国大”。沙千里和沈钧儒、史良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指出:国民党一党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是违反政协决议的,因而是非法的,它所制定的宪法,也是非法的。

四 项目预期的成果

项目按照规划落实,预计将会收到如下成果:

1.一门各方资料完善、紧跟前沿、地域及办学特色突出的完整的网课共享课。课程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课余时间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有效的完成及时跟进和过程考核;解决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没有参考、不可重复得问题,使学生下随时随地联网学习,获取完整可靠的学科支撑资料,保证学习质量。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2.形成重点面向本校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同时可投放于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等网络平台,以对外校学生和工作实际中需要指导的毕业生提供学习参考[6]

五 结语

随着培养模式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授课模式和培养方式会持续和社会大环境多方资源的进步紧密挂钩,课程体系建设也将朝着更加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前进。本文探讨的模式适用于今天和将来一段时期,当然,其中依旧存在不足,还需要时时完善。长远的模式还需要全体教师同仁紧扣时代步伐继续探索。但,朝着依靠科技支撑走向教育资源享受便利化、课程资源整理系统化、给于在读和毕业生以及行业工作需要的人员长久教学资源支持,大体上不会错。

参考文献

[1] 张志宇,郝娜,侯国恩,张亚哲.《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改革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02):125-128+138.

[2] 刘远.《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8(04):69-71.

[3] 夏冬生,孙先念,朱公志,于彦,姚征,金蓉,刘杨.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1):76-78.

[4] 邹爽.水工建筑物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4):140-141.

[5] 唐欣薇,谭茶生.水工建筑物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2):96-99.

[6] 刘喜峰,梁丽青,温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风,2019(03):35.

本文引用格式: 党迎生.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3):33-3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3.0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青年教师引导计划”支持项目;课题: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J-2018-09)

作者简介: 党迎生(1992-),男,汉族,甘肃瓜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寒区水工结构、岩土工程、冻土学。

标签:;  ;  ;  ;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水工建筑物》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及教学新模式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