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锦燕

浅析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锦燕

佛山市高明区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 528500

摘要:土地开发整理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总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土地开发;项目;实践与思考

引言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耕地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主要做法

1.1严厉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过程中,切实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项目审查,从源头上确保项目规划的质量。申请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从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入手,采取专家负责制,专家针对当地特点设计合理的规划方案;应鼓励公众参与土地管理项目,可直接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提出意见,使规划方案更加可行,设计更加科学,实施更为顺利。

1.2严厉土地整理项目管理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项目法人制度,市(县)级土地整理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复垦整理中心为项目法人。涉及城镇的土地整理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复垦中心委托,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所在镇设立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是项目法人实体,土地整理项目招标管理得到加强。项目实施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招标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组织招标工作。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时间表,招标公告和发布媒体,投标人资格和注册建筑工程师资格,招标部门,施工期限要求,招标最高限价,工程量清单,主要合同条款,资格审查方法,评估方法内容报市纪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和招标采购中心联合审查。

1.3提高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质量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第一是建立集体审查和专家评估制度。土地整理项目的主要问题必须通过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的集体研究和决策确定,并经专家评估后确定。集体讨论记录和专家评审报告是项目建立,招标,资金支付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第二是完善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实施单位将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测绘,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和住房评估进行招标,并邀请纪委,监察,财政,国土等部门共同管理和监督项目招标活动并规范项目实施。第三是建立诚信市场准入制度。违反招标,测量,监督,审计等规章制度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停止参加土地整理活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第四是建立项目建设奖惩制度。

二、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从项目建设管理情况来考虑,当前困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制度的不完善、项目申报质量不高,项目后续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2.1各种制度有待完善

近年来,广东省已出台了一系列土地开发整理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但基本上属于行业文件,对相关部门缺乏约束。同时,由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土地开发整合的新要求不断提出,故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2项目申报质量不高

一些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项目选址不合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复垦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一些在项目申报和实施前不注意听取村组、群众的意见,给项目日后实施带来了麻烦。项目规划严肃性不强;一些地方在项目批准文件下达后,随意变动规划设计方案,对规划设计方案大增大减,不履行有关报批手续;有的在招投标工作中,组织不力,对参加竞标单位的资质审查流于形式,致使极个别施工单位在中标后无能力履行合同约定,少数单位执行招投标制度不严,客观上给竞标单位的串标提供了便利。

2.3项目后续管理不到位

一些项目已实施结束并通过验收,但有关镇村不及时组织发包和和耕种,出现新的撂荒现象;有的甚至擅自改变新增耕地的用途,严重违反基本农田的要求;一些项目区内新增耕地的后续管理存在“缺位”,出现了土壤改良缺少投入、配套设施无人管理,损坏严重的现象。

2.4项目资金使用不够规范

项目核算主体多元化,不符合项目经费由项目法人按项目单独设账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地方随意改变经批准的预算,擅自提高前期工作费标准,挤占工程施工费;个别地方甚至将一个项目区同时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套取上级资金等。

2.5缺乏统一规划

土地开发整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科学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目前有些地方的土地整理工作尚无统一规划,这样就难以从大局、全局来计划和安排部署土地整理的各项工作。

三、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思考

3.1加强领导重视

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列入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部门科学发展观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切实做好土地复垦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土地复垦工作的局面。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工作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可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组织企业负责人和乡镇、村、组干部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开展宣传。充分发挥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配合,提高农民对开展土地整理的好处及必要性的认识。

3.2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首先是项目实施地址的科学实施。项目申报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复垦的特殊规划。应优先考虑在申报计划中纳入低产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并优先分配可耕地面积大,基础设施薄弱,地块集中的新土地。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后备资源状况,以及资金渠道不同,分别申报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实施以提高耕地质量为主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申报使用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实施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开发而补充耕地的土地复垦开发项目。

3.3加强项目后续管理

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将项目移交给项目所在的村庄并及时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目管理和保护制度。为了加强整治项目实施后农田的后期管理与耕种,提高补充耕地质量,纳入农用地管理,确保项目新增耕地的有效耕种,一是加强复垦土地的质量管理,确保复垦出来的土地质量优、耕种易、产出高;二是及时对复垦出来的土地落实管护和耕种主体,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后续长效管护工作。

3.4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健全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规章制度,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严格规范项目承办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注重发挥项目管理部门和镇、村两级在土地整治工作的作用,明确规定各镇用于项目实施日常工作经费;对国土等主要项目管理部门,因项目申报、踏勘、验收等工作产生的费用,实行报账制,据实报销;通过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获得的定额补助,统筹安排使用。

3.5加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将各个项目的拟收储地块信息录入土地储备管理系统,加强图形化、台账化管理,另一方面借助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会同国土、发改、规划、招商、财政、公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建立拟收储项目库。

3.6科学规划,合理整治开发

通过制定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进行评价、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对开发整理进行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的研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等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安排和布局,明确土地在实施开发、利用、改造、规模、空间布局和时间顺序等方面的方向。按照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绘制项目区规划图、设计图及位置图等,为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标准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通过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各部门规划相衔接,避免土地开发整理的盲目性。

3.7建立和完善储备土地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重点完善土地储备管理制度、储备土地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储备土地供应管理制度、落实储备土地计划考核制度、收储土地效益分析制度、土地储备资金备用金等制度,配合财政部门出台实现储备土地供应收入考核制度、完善区镇财税分成制度等。

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和管理措施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实施到施工阶段等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手段,这是对于项目计划,质量标准,进度和预算执行顺利实现的保证。因此,要严格按照有关土地开发整理政策,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文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实施管理,确保及时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参考文献

[1]胡振玲.《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中国土地科学》.2013.

[2]杨延君.《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5.

[3]刘谐静.《广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做法、问题及对策》.《南方国土资源》 2012.

论文作者:黄锦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思考论文_黄锦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