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论文_孟荣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论文_孟荣

石家庄市城市水系管理处 河北省石家庄 050031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可以显著提升工程整体质量,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有鉴于此,本文分析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阐述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引言

在城市绿化高速发展、各种园林面积不断增加的现代,也需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质量方面有所强化。尤其是在现代园林工程复杂性、内涵性均有提升之后,更需要强化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方面的现场管理等工作质量。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特点

园林绿化施工与建筑式园林施工不同,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植被、建筑、管道施工等,既要考虑到园林整体美观度,又要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需要对周围的环境特征、水文特征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其在具体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十分复杂。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周期长,要定期对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及修剪,在时间、阳光、土壤等要素上进行定期监管,减少外界对植被的影响,达到将艺术性和效益性完美结合的目的。

要做好建设现场检查工作,由于现代城市中电气管线、排水管线等类型的管线大多掩埋在地下,因此在对建设现场进行检查的时候不仅要做好地面检查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地下环境的检查工作,排除各种可能会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的因素。部分植物种植时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对地下管线进行检查、分析的时候要精准的掌握管线深度,避免出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出现事故。另外,在当代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实施阶段作用需要电力供应、水资源供应等多方面的协助,因此开展现场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到现场各方面的情况,让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有稳定基础。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2.1 质量监管薄弱

质量监管是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人员未按图施工,擅自修改,管理人员也未及时提出异议及纠正,导致出现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

2.2 管理能力不足

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是影响园林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单纯认为现场管理只是侧重于植被管理,忽视了植被与建筑物的结合造景,使整体园林结构不协调;另外,对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无法物尽其用,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2.3 植被死亡率高

植被死亡率高也是影响园林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植被在运输过程中,为保证植被新鲜,长期浸泡导致根部腐烂死亡,二是反季节种植大量外来植被,违反植物生长规律导致成活率低。

2.4 工作效率低下

我国在园林植被养护工作中,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管护资金投入偏少,远低于国家标准,导致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要。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 强化园林绿化进度管理

由于现代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因此也就需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做好工期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旦园林工程建造周期发生了变化,那么就需要对项目建造计划进行调整,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能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其次,园林工程建造周期还和建造效益有直接关系,需要建造单位能在保证项目建造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长期以来在园林绿化施工当中,施工现场存在着“脏、乱、差”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也给业主带来不好的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园林绿化工程企业过分的重视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忽视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现在很多园林绿化工程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弊端,逐渐重视起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在这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材料,及时清理出施工现场,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的问题。在施工文明教育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教育他们在施工之余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和仪表,给业主和居民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3.3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技术

3.3.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尊重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土壤、气候、水分等进行科学的配置。以辛集市为例,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分明、为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遵循其生态习性,科学选择适宜的树木、花卉、地被等园林绿化应用植物170多种,其中常绿乔木及常绿灌木20种、落叶乔木68种、落叶灌木40多种,地被、水生及草坪27种、竹类及藤本16种,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25%、39.56%、11.39平方米,公众满意度达97%。建成区共有木本植物126种,其中本地木本植物110种,外地植物16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0.87,形成了一个长期和谐共存的植物群落。

3.3.2 科学配置植被材料。艺术性的将植被进行搭配,使得其园林景观错落有致。在植物选择上,以耐寒抗旱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地被选择节水抗旱型植物,提倡利用乡土树种,注重观赏草的应用,注重宿根花卉、野生花卉等植物材料的应用,合理选择经济适用的建设材料。在活体植物选择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遵循植物特性生长规律,需要了解植被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特点。二是坚持优质实用的原则,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选择涵养水源、耐寒耐旱型、耐盐碱耐瘠薄绿化品种,保障苗木成活率,降低施工成本,构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观。

3.4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3.4.1 植物水分养护。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三分种七分养,水分是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需要定量、定期进行养护,要严格科学控制水分。如果植被水分过少会出现干枯、叶片变黄,营养不足;过多会出现涝灾,严重会死亡。除此之外,定期灌溉应避开正午高空直射,上午10点以前及下午4点以后为宜。水分养护可以采取管道滴灌方式或者喷灌的方式,促进植被水分的科学吸收。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工程、首部装置、输配水管道系统和喷头等组成,将水通过喷灌系统(或喷灌机具),形成具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洒洒溶在土壤表面,此法比地面灌溉更加均匀,吸收率达到80%以上。

3.4.2 植物施肥养护。科学施肥需要对土壤中的酸碱成分进行科学的测量,针对不同植被采取不同品种、不同肥量进行养护。在施肥过程中,需对植被生长周期进行全面了解,初期布施基肥,后期定期扬肥,科学控肥才能避免因肥料过多致死。

3.4.3 植被病虫害养护。针对病虫害问题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方针,植被受到病虫害侵袭会出现变色、畸形、腐烂、死亡等情况,可以采取杀菌剂、杀虫剂,也可采用光、射线等物理防治方法。植被病害分为三种:真菌、病毒和细菌病害,以真菌白粉病为例,用80%代森锰锌600倍液保护植被,间隔十天喷洒一次,发病期间以戊唑醇70毫克与杜邦克露700倍液混合施用,后期需要对病害叶片焚烧处理,避免感染其他植被;病毒病害症状复杂、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园林的美观性,以畸形性病害为例,叶面会产生花斑、凹凸不平,甚至脱落,用70%吡虫咻药剂喷洒,及时销毁病毒植被,人为接触部位要用肥皂水清洗,防止接触传播;细菌类病害会导致植被腐烂,预防应用38%恶霜嘧铜菌酯按1000倍液喷洒,每隔七天用一次,发病初期应用38%恶霜嘧铜菌酯按800倍液喷洒,五天喷洒一次。

4、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和园林最终建设质量有直接关系,在当前对园林绿化要求不断提升的现代,更需要认真落实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严格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通过落实各项现场管理措施来达到强化园林建设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玉琴.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248+251.

[2]张晓雯.园林景观工程管理与园林绿化养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8):198.

[3]阎博.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探究[J].现代园艺,2018(02):189.

论文作者:孟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论文_孟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