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论文_张树东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论文_张树东

张树东

(无锡市锡山区鹅湖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年龄、性别、遗传及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从情绪、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可以合理预防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占死亡总人数3%的人是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亡。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增长,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大约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致残、致死的第一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这种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1]同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未来的前景极其严峻,势必构成医疗支出的巨大负担。因此无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正确认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心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分为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人体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的疾病,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等,主要以冠心病为主;脑血管疾病通常是早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以脑补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等,最常见的就是脑梗塞或者脑出血。

2、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它的大规模流行,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紧密相关的。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等等都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养成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平时压力过大,运动量减少等因素,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讲,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大类。

2.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等,它们是个体自身存在的特定特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通常外界无法干预。

2.1.1年龄因素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年龄因素影响较为突出,年龄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成正相关。年龄越大,血管壁的弹性越弱,血液的更新代谢能力也越差,故而极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年轻人生活、工作的各种不规律现象,正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2]

2.1.2性别因素

据调查,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期的过度劳累以及生活造成的精神压力等因素都是导致男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诱因。另有调研发现,绝经前的女性很少患有冠心病,其发病率低于男性。此外,男性患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发病急,病势快的特点,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易发生心梗,甚至导致猝死。

2.1.3遗传因素

大量的研究证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3]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病理配对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病史的病人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而其兄弟姐妹中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也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2.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

2.2.1高血压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逐渐发展的长期的慢性疾病,而长期的血压升高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者弹性变弱,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血液的供给。根据相应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患有高血压疾病将会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的病变,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2.2.2高血脂因素

高血脂是指由于机体对脂肪的代谢异常而使血浆中的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血脂过高,会导致血液的流速减慢,血液的粘稠度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疾病,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2.3不良生活习惯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酗酒、作息不规律、过食肥甘厚味等现象。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与现代人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现代生活节奏紧张,生活压力过大,人们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同时,大量地吸烟、酗酒,摄入过多的肥甘厚味,作息不规,缺乏运动,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3、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是分析其可干扰的危险因素,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仍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如在上述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我们发现,几种危险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如过食肥甘厚味,又缺乏合理的运动,势必会使身体肥胖而导致血压及血脂的升高,加大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而生活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心情或喜或悲,导致心脏负荷过大,亦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所以,在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防时,我们可以从情绪、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合理控防:(1)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上的大幅波动,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4](2)合理的饮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平时多吃杂粮、蔬菜、瓜果等纤维膳食,以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热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鱼类,鱼肉,以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脂质的沉积等;(3)适当的运动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外部保障,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好运动量,以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4)良好的习惯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不吸烟不酗酒,保证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等,以保证人体活动处于均衡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日趋年轻化的态势正逐渐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因此,我们必须从每个人做起,提高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放好心态,付诸行动。只要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地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做体格检查,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鑫.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的研究[J].中外医疗,2008,(10):10

[2]刘福平.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25):47-48

[3]俞捷,罗果等.遵义市心脑血管疾病现况调查[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4):420-422

[4]冷建洪.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河北医学,2014,20(4):609

论文作者:张树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论文_张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