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_精细化管理论文

精细化管理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_精细化管理论文

精细化管理应避免的几个认识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误区论文,精细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放任自流,没有人性化为前提的制度化是一潭死水。制度是绝对必要的,但要定在关键环节上,而且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而在制度之外,要确保适当的自由度。

为了解决管理上的目标模糊、形式粗放、职责不清、执行不力、成效低下等问题,将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引入学校,是挖掘办学潜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学校与企业有质的区别,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学校以育人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不能照搬企业的做法。现今一些学校对于精细化管理只是生吞活剥、望文生义,得其“形”而失其“魂”,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本文拟对学校精细化管理需要注意避免的若干误区作些分析。

一、应避免对量化管理的误读

有些学校将精细化管理理解成量化管理,而又把量化管理的重点放在量化考评上。例如,以论文数量、家访次数、考试成绩、出勤情况、作业批改量等指标的组合,来衡量教师的师德表现与业务水平。然而,不难发现这些量化指标与师德表现、业务水平关联度极小。许多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极不合理,甚至出现了在积分上普通教师要干65年才抵得上年轻教师当3年团干的荒唐事。用这样的指标来考评教师,只会加剧内耗,挫伤积极性,使学校内部不断上演以邻为壑的“零和游戏”。这怎么能增强员工归属感、促进经验共享、调动工作积极性呢?

其实,量化管理是以数字为基础,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把量化管理主要用于甄别员工优劣、决定员工待遇甚至去留的做法,明显偏离了量化管理的初衷。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很多因素是隐性的、难以量化的。在不宜量化之处强行量化,必然让教师急功近利地追求量化积分,而放弃充满灵性、智慧、关怀和创造性的劳动,从而剥夺了工作的意义、乐趣、激情和尊严。

海尔早在1999年就跳出了传统考评的框框,变“岗位工资”为“市场工资”。在日本,量化管理也主要用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对考评员工则非常谨慎。他们实行“终身雇佣制”“企业内工会制度”和“年功序列制”。以“年功序列制”为例,员工从受雇之日起,每隔若干年就会提升一级,待遇跟着水涨船高,资历越深,待遇越高。极个别的破格晋升须经严格把关、全体认可方能生效。这不仅使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还有效避免了员工间的利益冲突,人们无须“窝里斗”,自然就能和谐相处、默契配合了。而我们一些学校却喜欢打着量化管理的旗号,以苛严繁复、明显不合理的指标来考评教职员工,并把员工硬性地分成三六九等,从而埋下了诸多隐患,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量化管理需要数字,但要谨防陷入数字陷阱。18世纪英国天才杰德迪雅·布克斯顿第一次观看莎士比亚的《理查三世》后,精确地计算出了剧中的演员共跳了5202个舞步,讲了12445个词的台词,然而,他对于该剧的内涵几乎一无所知。类似的,在学校实行绩效考核不能为量化而量化,要避免手段与结果相背离。要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着眼于发展性与公正性。可采用“关键事件法”来“定性”,列举出重要的工作表现,让事实说话,使“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目了然。

精细化管理以量化管理为基础但又高于量化管理,特别关注隐藏在一系列数据背后的意义,并以此作为工作改进或流程优化的依据。例如,要整治作业泛滥现象,就要首先弄清楚以下问题:学生完成作业的平均时间是多少?各科作业用时分布如何?这样的时间比例是否合理?要分别减少多少份额?作业量与学业水平的关联度有多大?有了准确的数据支持,才能追根溯源、釜底抽薪。精细化管理水平,也可反映在是否读懂隐藏在分数背后的意义之上。假定某班有5位学生语、数、英三科考试总分相同,都是187分(百分制),普通的教师只读出他们都处于中下水平的信息,而高明的教师则会进一步看出他们在学科上的差异。即使其中有2个学生数学都得70分,他照样能看出二者在基本概念、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即使这些差异都不大,他还能从二者学习动机的差异上预测学习后劲。

二、避免对细节管理的误读

有些学校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细节管理,要开展细节管理就要事必躬亲。于是,领导便率先垂范,对每项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尽可能亲力亲为、到处插手,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自己起早贪黑,群众怨声载道,工作漏洞百出,矛盾此起彼伏。问题就出在因小失大上:在没有分清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情况下,便一头扎进事务堆中,一面是忙中出错,另一面是越俎代庖,难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细节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既提醒人们“魔鬼存在于细节”,又要求在大局观指导下人人都从细节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并在各层次、各程序上都做到无缝对接。对校长而言,这里的细节并不是所有工作的细节,而是学校关键性工作的细节,即事关全局性、方向性、敏感性、普遍性、机制性的工作细节。这就要求校长要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拖课常被忽视,却是严重扰乱教学秩序的关键性细节,校长就得常抓不懈,并从源头上加以根治。

可以说,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预测被动性变化并创造主动性变化,既能洞察时局,准确地预测并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给学校和师生带来的被动性变化,又能清晰地知道学校和师生应具备什么特质,并通过精巧细致的安排达到预期的主动性变化。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就能抓住这个核心,他谦虚地说:“做校长10年,我为科大做的最大贡献,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他顶住了“扩招风”,设法让教师安心地把科研、教学做精做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大智慧,这就叫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可见,精细化管理要求处理好战略管理与细节管理的辩证关系。借用老话说,战略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细节管理就是“正确地做事”。片面强调细节管理,无异于“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必然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学校管理要做到精细,就要在关于“学校是什么”“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怎样保障运行”“如何营造‘无为而治’的文化”等大方向上表现出特有的主见、远见和创见,并在关键性细节上演绎精彩。许多关键性的细节无需多投入就能见奇效。例如,倡导轻松地微笑——露出8颗牙齿,这既能表达真诚和友善,软化人际关系,使学校温馨和谐;又能表示自信与自由,大家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朝气蓬勃。

细节管理要找准切入点才好逐步深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就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这使我联想到“5S”现场管理法。“5S”源自日本,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项目。整理,就是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能保留必需的物品;整顿,就是对必需的物品做出明确标示并有序摆放;清扫,就是清除现场内的垃圾杂物;清洁,就是将上述做法制度化、规范化,以使清洁得以长期保持;素养,就是人人按章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就不妨从“5S”出发。

三、避免对制度管理的误读

有的学校把精细化管理等同于制度管理,而把制度管理理解为全时空占有、全方位控制的刚性管理。于是在挖掘师生潜力名义下,使出许多绝招,如硬性坐班、检查教案、延长工时、强令教师在出勤机上打卡、统一规定课堂教学流程等,把教师从早到晚每个时段要做的事都作了死板的规定。他们眼中的精细化管理就是给师生层层加码。殊不知,这是极为伤身、伤神又伤心的事情。

一次,我应邀给某重点校教师作培训,开讲之前,我明显感到该校教师表情冷漠、目光呆滞,缺乏活力与朝气。私下了解才知道,这所学校对教师采取严密管制,实行了硬性坐班制,上下班都要按指模机,开会听报告也要一个个地按指模机。我深感担忧,因为学校最可怕的事莫过于心灵之窗的关闭。现在还有许多学校,每天从7:40早自习到21:40晚自习,一天读14个小时。周日只休息半天,下午14:30返校一直到晚上,学生都在教师监控下自习。不少“县中”的高中生,每个月只放一天的假。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制度化管理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然产物,为的是使组织更加规范、高效地运行,但要以公正、合理为前提。而我们很多学校恰恰忽视了这个重要前提。一个基本的教育原理是:玩耍、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柏拉图、福禄贝尔、皮亚杰、席勒等有识之士都认为,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儿童发展不可替代的活动。通过游戏,儿童接纳了他人,确认了自己,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促进了身体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强行剥夺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要么使学生变成有知识没能力,只会死读书的人;要么使学生变成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严重缺陷的“空心人”或“畸形人”;要么使孩子在脱离大人控制之后,就玩到疯狂失控的地步。全时空覆盖式的管理既不公正也不合理。从哲学上看,它扼杀了使人成其为人的基本属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从现实上看,它剥夺了教师备课、进修、休息的时间,也剥夺了学生理解、消化、游戏的时间,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掠夺式、不可持续的管理。

其实,制度化并不排斥人性化。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放任自流,没有人性化为前提的制度化是一潭死水。研究表明,目标的清晰度、职业的成长度、工作的宽松度,都与员工的敬业度有很强的正相关;而薪酬福利的改善、工作环境的优化会提高满意度,但未必提高敬业度。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决定了严苛的管制对敬业度会造成极大伤害。所以,学校领导对师生的信任与肯定、鼓励与指导、宽容与期待都能培育敬业精神。制度是绝对必要的,但要定在关键环节上,而且一旦制订就要坚决执行。而在制度之外,要确保适当的自由度。要知道,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陈寅恪、华罗庚等众多名家大腕都是制度外自由度的受益者。

通往优质学校有两条必由之路:一是合理划定师生自由支配的时空界限,使之变得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顶层设计”。二是在划定教学时间与自主时间的界限之后,力求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简约、灵动、轻松、到位的教育教学。这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部位”。曾经有这么一所学校,培养出了周恩来、温家宝、梅贻琦、吴大猷、老舍、曹禺等各界名家和数十位两院院士。早年,这所学校的学生6:00起床(全寄宿),7:30早餐;上午上4节课,下午上2节课;下午3:30教室锁门,学生或去图书馆,或上操场,或进实验室,或唱歌跳舞……下午6点晚餐,7点到9点晚自习,9:30熄灯。每周上5天半课,其余时间自由支配。这就是张伯苓先生创办的南开。可见,学校精细化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动静分明、刚柔相济、张弛有致。

四、避免对简单管理的误读

在有些学校看来,似乎管理越烦琐就越精细,程序越复杂就越精细。而对简单管理(亦称简约化管理)则谈虎色变,似乎精细化管理的对立面就是简单管理,而简单管理就等于粗放管理。于是,有的学校不厌其烦地整出了二十几页的绩效考核方案,在年终考核上要过五关斩六将,就连写教案都要遵守十几条的细则规范。教学领域的烦琐更令人啼笑皆非!单单“教学目标”就要求写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方法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价值观目标等;课文中很明白的一段话,也要设置三四个问题,发起“热烈”的师生对话,用上五六分钟时间,每节课又总是草草收场——时间不够用。似乎不这样教就不“精细化”。

试想,复杂得连看都看不懂的考核方案,靠谁来执行?怎么去考核?一节课能实现那么多目标吗?没有分清“核心目标”与“派生目标”的课会是好课吗?一段人人明白的文字有必要作五六分钟无病呻吟式的“对话”吗?烦琐化不仅浪费大量的有形、无形成本,更重要的是使本可激发创造热情的活动变成令人愚钝的苦役。要知道,学校生活的美妙就在于潜藏着创造激情背后的意义发现。为什么一些学校教师多倦怠、学生多厌学?用师生的话讲就是“太无聊了”,他们无法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所以,校长要时时反思:是否被烦琐化捆住了手脚?

精细化管理之原发性的对立面是粗放化管理,继发性的对立面则是烦琐化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克服粗放化,我们引入了精细化,而精细化的不当演绎,又可能走向另一极端——烦琐化。所以,精细化的前方必定会出现两条岔路,一是烦琐化,一是简约化。如何选择至关重要,千万别误入歧途。

简单管理,是对烦琐化管理的辩证否定。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刚上任时,那个创办了一百多年、顶着爱迪生传奇的光环、有34万名员工、350个业务部门、43个战略事业单元的GE巨人,机构臃肿、等级森严,正穿着水泥鞋与别人赛跑,处于日薄西山的颓势。他大刀阔斧地砍掉了25%的企业,削减了10多万份工作,将350个经营单位裁减合并成13个主要的业务部门……结果,GE公司转危为安,市值变成杰克·韦尔奇接手时的35倍!这种“把大公司做小”的简单管理很值得我们借鉴。杰克·韦尔奇反复强调:办事要敏捷,说明要简捷,管理要简单化。他首先推行“一张纸”制度:凡是给上级看的东西,只能是一张纸,要直截了当写明题目、问题、方案、风险、结论。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80/20效率法则”:80%的结果归功于20%的原因,主张把80%的精力专注在20%的事情上。简单管理正是一种抓住要害、力求使复杂管理变得简单、集约和高效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倡导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既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又使工作简易化、清晰化、条理化,从而以最简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简单管理要经历“先复杂,再简单;先精细,再简化”的过程。这如同读书,把书由薄读到厚就相当于精细化过程;而把书由厚读到薄就相当于简约化的过程。学校的简单管理就“简单”在操作界面上,在此界面背后必有浩大而有序的基础工程,如文化建设、流程再造、组织重组、责任明晰、合理分配等。任何一项工程出问题,学校都可能“死机”。可见,简单管理是一种深入浅出的管理境界,正如我们所用的电脑,随着操作系统从DOS、WIN98到WINXP不断升级,其后台的程序代码越来越丰富、精细、有序,而其用户界面却越来越简单、便捷、友好,给人带来的是高效与乐趣。简约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并行不悖,都要抓住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并使二者相匹配。

标签:;  ;  ;  ;  ;  

精细化管理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_精细化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