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审美化”研究模式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理论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 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9)02-0006-04
伴随着西方文学理论家惊世骇俗的“文学终结”论的抛出,我国的理论家也发出了中国文论“危机”、“失语症”的慨叹以示对文学理论步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窘境的认同,于是,学界忙于为文学理论寻找出路,有的学者开出了“审美化”研究模式的一剂“良方”而另辟歧径。然而,这又是怎样的一剂“药方”?它能否使当前文学理论走出困境?
“审美化”研究模式对弥补我国以往文学理论探讨中单一的政治化研究模式的片面性具有一定的纠偏意义。如果说政治化的研究模式侧重文学与外部社会关系的探讨,那么,审美化的研究视角则更为重视文学的内在特性的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了文学的诸如文本的结构层次、语言等问题,对我们全面而科学地把握文学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探索视角。文学以审美方式对现实世界的建构性反映方式决定了以审美视角审视文学是我们文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维度和方面。
然而,近年来审美化的研究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被一定程度“异化”的趋势,偏离了其应有发展轨道,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值得我们思考的倾向:一是将审美提升到极致,衍变为高度抽空其具体的、特定社会历史内在规定性的能够超越一切社会、历史现实的人类生存的具有极大普适性的恒定原则,并以此作为文学研究的全部规定和最高原则加以规定;一是将审美范围无限拓展、泛化,将社会生活中的包括藏污纳垢在内的一切都不加区分地纳入审美的“箩筐”,消解“审美”与“非—审美”、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实质上取消了文学的存在价值。以上“审美化”研究模式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失误的实质在于假借“审美”之名而又抽空或置换了审美应有的内涵,仅仅保留了“审美”范畴的“躯壳”,消解了审美应有之义,如此的研究观念、研究方法非但难以为文学研究指明出路,反而可能将我们的文学研究引入另一误区。
文学,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之一,文学活动的精神结晶是特定具体时代的存在者,必然与人、与人的实践对象——社会现实——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学活动中的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以及文本自身的各个因素之间交互形成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错综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这个立体的网络结构又使文学置身于不同的具体结构之中以不同方式展示自己不同方面的面貌并赋予了文学以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对文学研究所形成的文学理论就与文学所处的这个复杂的结构整体赋予文学的特质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文学研究的方法的多元性和视角的多样性,科学而正确地认识文学、把握文学的特点的前提就是我们必然采用综合、辩证的方法,如果仅仅采用某一个方法、从某一个视角、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部分去审视文学,虽然可以揭示文学的某一特点,但很可能出现“瞎子摸象”式的片面性,难以真正科学、全面地把握文学的规律。文学研究的历史也不止一次地印证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正如有的学者尖锐指出的[1],以辩证思维的视野审视,我们的文学研究若仅仅对研究对象进行静止的、部分的、孤立的探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以运动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将其置于所处的整体中研究,因为,前者不过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一个方面,是对对象的整体结构中的个别把握。如此看来,以往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人文主义或科学主义流派的研究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理论研究的价值、意义,然而,其“真理性”仅仅是依据某一逻辑层面而言的,如果将之扩展到极端而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全部规定就可能失之偏颇。同样,不论是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化研究模式还是审美或者文化研究模式也具有上述的特点,如果将通过单一方法所得到的认识当作文学的全部规定性而加以提升、界定并作为排斥其他研究模式的论据,难免失之偏颇。文学的审美化研究模式虽然有其真理性的一面,在一定层面揭示了文学的某方面特点,为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学提供了新视角,然而,这不过是对文学研究整体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步骤,缺少分解后的综合以及静止后的运动,如果将此研究模式无限扩展,很容易陷入“以一种极端驳斥另一种极端”的怪圈,所得到的关于文学的规定也难免以偏概全。可见,审美的研究模式并不能替代其他的研究模式和方法而成为文学研究的“灵丹妙药”。
况且,当前的审美化研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差,背离了“审美”的应有之义,这是尤其值得关注的。“审美”活动总是存在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无论是“审美”活动的主体,还是“审美”活动的对象,以及具体审美活动过程本身,都是特定的历史性存在者,既然审美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方式,而人又是特定历史、具体社会境遇下生存的人,那么,根本不存在超越其存在现实的抽象的、永恒的审美精神。辩证思维方法的特点不是把事物仅仅看作事物,而是从过程中来把握事物,不是把事物看成一个实体,而是看成一个过程,不是以静止眼光看事物,而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加以审视,辩证法不承认任何超感觉的本体、绝对的东西,相反,认为一切所谓的本体都是可感知的,都是有始有终的,存在于历史之中的。同样,审美也不可能是超越具体的社会实践的精神本体的自我运行。
文学——一种带有审美特质的历史现象和富有历史蕴涵的审美现象,总是与人类的历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历史维度是文学研究无法回避的轴线。历史问题作为人类本体存在的时间维度必然引发我们的思考。在人类意识中,作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时空一体的历史,无始无终,充满神奇的色彩,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索和无边的遐想,成为文学活动揭示的对象。当人们反观人类自身时,“历史”便跳入思维视野中,我们试图通过把握历史来了解人类自己。同时,历史总是具体的,展现为某一特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对待人类历史的一切抽象的、先验的、非历史的体系哲学终将被解构和颠覆,这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表述的:“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绘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材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2](PP.73-74)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也说:“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可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扇面。”[3](P87)可见,人与历史都有具体规定性,审美是人的活动,必然是社会现实的,这正如美国人论学家本尼迪克所言:“从未有人以原始的眼光看过这个世界,他看到的这个世界,正是由一套明确的风俗、制度和思维方式改造过的世界……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由他的社会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4](P2)对文学的研究态度与方法应该是将文学与其所在的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以及其自身的产生条件、发展过程结合起来。
文学不可能造就一个超历史的、永恒的、抽象的、观念的人性,也并非是一个“超历史性”的审美存在,不能独立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而存在,也难以找到一个永恒的“审美标准”来规定它;相反,文学文本不过是人类的各式各样文本中的普通一员,与哲学、宗教、法律、科学等文本并无二致,皆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存在者;同时,历史自身也并非具有一个同质、稳定的模式,可以作为“背景”来阐释一个时代的文学,相反,历史是异质的、多元的、运动的,文学是“镶嵌”在历史语境之上的与政治、经济、信仰、文化、意识、权力等方面共同构成了“历史”。
那种试图为文学理论找到一个超脱于甚至独立于人类社会具体历史制约的、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所谓“超审美”的学科学术本位,并将这种预先设定的“超然性”、“独立性”视作衡量文学与学术真伪与优劣的标尺的做法,其实质是抽空审美的具体历史内涵,不顾人类社会历史,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抹平了不同时代、不同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下的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区别,将审美活动界定为纯粹的、孤立的精神界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认为审美自由是一种从必然中提升而出的、纯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以此为基础建构的文学理论消解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所提供的时代精神,颠倒了文学及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源与流的关系,由于脱离现实社会历史,疏离乃至摆脱社会中心话语对其的统摄性,从而回避了当代社会现实要求文学理论应该也必须回答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也背离了社会实践是最终判定学术研究的真伪与正误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则[1]。
与远离社会现实而空谈抽象的超历史、超现实的“审美精神”的研究倾向不同,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倾向虽说关注现实社会,但是置换了“审美”应有的内涵,否认了美与真、善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切就是审美,表面上看似乎将审美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为文学活动和文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实际在深层逻辑上消解了“审美”与“非—审美”的界限,也就消解了审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文学理论研究上,同样难以正确揭示文学的规律。
真、善、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依据人的本质力量同与其本质力量相适应的客体属性所形成的特殊的对象性关系的不同,将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象性关系具体划分为三种——认识关系、伦理实践关系和审美关系,由此形成的人对现实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种基本的对象性关系,在对象方面表现为真、善、美,在主体方面则是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
认识关系是客观世界的真与人所独有的本质力量——理智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认识的目的是反映事物固有的规律和属性,表现为人类对“真”——客观规律的追求;伦理实践关系是价值关系,它是人对外部世界——是否符合主体自身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利害功利关系,表现为人类对“善”的追求;真与善统一的美是客观的,表现在主体方面则是理智与意志统一的审美意识。理智反映客观真理,意志追求理想的善,审美情感则把握真与善统一的美。真与善统一的美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与之对应的理智与意志相统一的审美情感的对象;也正是理智和意志统一的审美情感这一特殊的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了它只能在真与善相统一的美这个对象上得到肯定和证实。美固然不是真,但却以真为基础;从美与价值的关系看,美具有一定价值,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就具有价值性。前苏联美学家图加林诺夫认为,没有对社会或阶级以及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价值是不可思议的,而美是离不开对象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因而他说:“漂亮、美绝不是自然现象的天然属性,也就是说,在脱离人的自然中没有美。”[5](P20)没有价值的尺度,要把握美是不可能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本质都具有某种价值评价的性质,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就是价值评价的主观标准[6](PP.173-176)。
因此,审美的内涵必然包含着“真”与“善”的因素,以此反思当前文学理论的审美泛化研究倾向的弊端也就显而易见了。
有的学者倡导将审美、文学研究的边界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关注现实生活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然而,日常生活并不是都在一个平面上,也有高雅、非高雅甚至低俗之别,难道那些低级趣味、腐朽堕落的观念与行为也是“美”?况且,同是人的需求也有高低之分,既有本能、生理的——如食色性也,也有高层次的——如个人价值的实现,难道审美之维应该放弃对人生美好精神的追求而沦落为对生理快感的迷恋?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过去所熟知的那种“纯审美”、“无功利”式的“纯文学”日渐沉寂和凋零,文学艺术已经走向日常平民化的凡俗生活,文艺成为现代工业经济下的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业化的消费品,于是大胆地宣称,审美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审美存在于购物中心、酒吧、咖啡厅、美容中心,美不在虚无漂渺间,美就在女士婀娜的线条中,诗意就在楼盘销售的广告间,美渗透到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难看出,这里张扬的是人的快感而不是美感,满足的是人的感官而不是精神需求,对快感的顶礼膜拜悄然取代了对理性、神圣的追求,于是,“个人生活转变为闲暇,闲暇转变成为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管理的常规的程序,转变为棒球和电影、畅销书和收音机所带来的快感,这一切导致了内心生活的消失。”[7](P424)当人们从过去专制主义对人性压抑的桎梏中挣扎出来时,又极易滑向另一个极端,这种过分凸显个性,仅仅停留在个体性的层次上的追求是肤浅的,充其量不过是自我解放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呼声,难以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审美化”研究的持论者推崇的是个体的审美情趣,强调的是个体的文化立场,把审美完全视做纯粹的个人行为,对已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进行颠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其结果要么否认社会规范、价值取向,要么陷入相对主义的旋涡而放弃价值判断,如果这种极端的个体主义得以无限膨胀,就如同装在麻袋中的一个又一个土豆,有朝一日突破了麻袋——社会价值规范的束缚,必将各奔东西,分崩离析。一个失去规范控制的社会宛如任意漂浮而失去航标的船只一样会陷入危险。
况且,这里张扬的不过是人的个性中的本能欲望,刺激的是人的生理本能和感官的享受,将审美的精神愉悦与感官愉悦的和谐统一的本质予以割裂,悬置对精神的追求而沉溺于“审美就是欲望的满足,就是感官的享乐,就是高潮的激动,就是眼球的美学”[8]。福柯的忠告——纯粹的完全的快乐是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对我们的警示是深刻的。
中国的现代社会生活果真像某些学者所幻想的鲜花烂漫般地被“审美化”了吗?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溢着审美吗?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就消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差异而使人们都诗意地栖居?当西方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开放的窗口在带来新鲜空气的同时也飞进了苍蝇,良莠不齐,沉渣泛起,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盲目地、不加甄别地一概归入“审美”范畴的做法似乎不妥。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就连崇尚读书为理性知识行为的网站——“新浪读书网”的“经典热词”的列居排行榜首的不过是“性、美女、性丑闻、同居”之类的词,足见“审美化”的浪潮强烈地冲击我们的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方面。持论者将上述包含低级趣味的、甚至藏污纳垢的内容也视为“审美”,可见“审美”的内涵被“异化”到何种程度,这与真正的审美所追求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初衷可谓南辕北辙。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并不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的差异,更不是衡量现实生活的标尺:“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低阶层区分开来,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9](P72),于是,社会又重新形成新的差异。从表面上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宣称似乎可以使天下大同而普天同庆,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奔向了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当有的人徜徉于如诗如画般的山水之间,流连于云雾缭绕之中审美时,祖祖辈辈耕耘于此地的人们却未必也能同样陶醉于再熟悉不过的生于此、长于此的山水,接踵而至的游客与其说由此带来的是审美愉悦倒不如说是看到挣钱谋生的窃喜更准确。
总之,面对多元化的文学理论的格局,任何单一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都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这是进一步进行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把握的基础和环节而不是全部,审美化研究模式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善于借鉴不同理论学说的合理之处,以整体的眼光运用宏观辩证思维,在综合互补中以求更为全面而系统地把握文学的特质。
[收稿日期]200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