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管廊渗漏工艺措施简析论文_李卫波

降低管廊渗漏工艺措施简析论文_李卫波

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63

摘要: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日益增多。然而这些地下工程却长期处于水的包围之中。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管廊工程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作用,渗透压随埋深而增大,特别是当地下水含有侵蚀性介质时,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危害就更大,即使地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处于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也会通过毛细作用对其造成危害,而且还会受到大气降水,上下水管道破裂等非地下水因素的影响而渗漏。渗漏水问题不但严重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正常使用,而且影响到建筑结构的耐久性,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深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渗漏水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对减小地下综合管廊渗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廊;施工工艺;渗漏

通过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从施工成本控制、技术质量标准要求、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操作的便捷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制定出适合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工艺,解决地下综合管廊的渗漏问题。通过工程应用,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一、项目概况:

目工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道路中央绿化带下。综合管廊采用两舱断面形式,入廊管线包括电力、弱电、给水、燃气。工程场区地貌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长江漫滩及一级阶地,微地貌为凹凸间地,道路沿线地形较平缓,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0.2m~2.0m,地下水位高程约为5.20m~23.50m,管廊埋深3.2m~6.5m管廊部分或全部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渗漏风险机率大大增加。

二、分析管廊渗漏原因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施工,混凝土等级为C3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结构外防水采用涂刷防水涂料及粘贴防水卷材。变形缝处采用中置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

由于构造上和施工质量上的问题,使得变形缝、防水施工、施工墙体、施工缝处极易产生渗漏,而一旦产生渗漏,堵漏又非常困难。结合以上渗漏点位,本文通过管廊节数优化减少变形缝数量,止水带施工、墙体施工中预留拉杆及施工缝部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渗漏风险。

(一)管廊节数优化

两管廊之间连接处的沉降缝为渗水的频发位置,且该位置渗水不易控制。管廊节数多,导致沉降缝也相对增加,所以渗漏点也会随之而增加。如果减少沉降缝的数量,会减少渗水隐患点。因此施工中严格按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做好地质勘探与设计地质比对,校核地基承载力。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提出优化管廊的单节长度,对管廊结构的安全性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通过管廊节数的优化减少了变形缝数量,降低了管廊渗水的隐患点,而且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管廊防水施工

1、变形缝中埋止水带应根据管廊变形缝长度,积极与生产厂家沟通,力争变形缝处止水带为通长,减少搭接。

2、施工缝处止水钢板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禁止将定位筋直接与止水钢板侧面焊接,搭接处应双面满焊。安装时在其上方每60cm或不牢固位置焊接一道定位筋,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棒振捣频率过大发生扰动或混凝土压力过大导致止水钢板位置偏离保证止水钢板安装的牢固。

3、外墙采用外防外贴法,外防外贴法是待管廊结构边墙施工完成后,直接把防水层做在边墙上,在引出口、人员出入口、投料口、配电间等出现拐角位置需设置防水加强层,最后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因管廊施工及回填交叉作业较多,管廊回填时易破坏卷材;且防水卷材粘贴时,因室外温度较低,防水涂料冷却快,影响卷材粘贴效果。因此卷材铺贴前要清除基层表面杂物、油污、砂子,凸出表面的石子、砂浆疙瘩等清理干净,清扫工作必须在施工中随时进行,并修补平整表面,安排专人监督卷材搭接长度满足要求,铺贴时纵横向均应留出80mm的搭接缝,随放卷随用火焰喷枪加热基层和卷材的交界处,喷枪距加热面300mm左右,经往返均匀加热,趁卷材的材面刚刚熔化时,将卷材向前滚铺、粘贴,每铺完一张卷材,为使卷材粘结牢固密实,用压棍再滚压一遍,防止漏水。

(三)模板、支架及对拉螺栓处理措施

管廊模板及支架参照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施工,通过比对钢模板与木模板的优缺点,钢模板加固系统,部件强度高,组合刚度大,板块制作精度高,拼缝严密,不易变形,混凝土结构尺寸准确,密实光洁;钢模板的抗弯、抗剪强度较高,挠度变形小,与普通木模板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施工中注意细节,减少质量通病,可大大降低渗漏分析。

止水对拉杆的止水环钢板与螺栓必须满焊,为起到更好的止水效果,止水片可适当加大,杆件通体采用螺纹式,已增加水流路径来延缓渗漏。螺栓两端与模板接触面套上30*30*25橡胶垫,拆模后清除橡胶垫,切除螺栓,清理干净,涂双组分聚硫密封膏,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平,对拉螺栓布置必须均匀整齐,要满足模板刚度要求和混凝土外观要求,并错开管廊内壁管线支架预埋件位置。

三、总结

通过搜集和查阅资料以及借鉴以往的施工经验,总结管廊防水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通过对管廊节数的优化、防水施工细节控制、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处理措施及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保证了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防水的质量,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到施工工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克服施工生产过程中常遇见的通病等一系列问题,尽我们管理者最大的能力,优化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减小管廊渗漏风险,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进度。

结束语:

综合管廊直接建设费用约是传统直埋管线的5倍,但综合管廊一次建设长久收益,实施了减小地下管廊渗漏风险的工艺研究后,不仅加快了项目的工期进度,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并且利用该研究成果,在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中节省了人工费、材料费、措施费等费,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论文作者:李卫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降低管廊渗漏工艺措施简析论文_李卫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