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极重度突发性聋的溶栓治疗疗效观察论文_王莹,兰艳丽,涂晓敏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溶栓治疗疗效,为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的溶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30例,根据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2组:FIB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15例)和FIB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15例),比较两组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后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在溶栓治疗结束后,FIB水平升高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13/15),其中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而FIB水平正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3%(8/15),其中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7例,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纤维蛋白原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在综合治疗中需常规降纤溶栓治疗。

【关键词】突发性聋; 纤维蛋白原; 溶栓

Curative Effective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on Extremely Severe Sudden Deafnes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plasama Fibrinogen

Abstract:

Objectibe: Observing the efficacy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treat extremely severe sudden deafnes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sama fibrinogen .Then treatment on extreme severe sudden hearing loss c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clinical work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visiting the Chengdu People’s 5th Hospital diagnosed with extreme severe sudden deafness were enrolled from march of 2014 to march of 2015. According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ama fibrinogen, 15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3.5 g/L) and control group (≤3.5g/L),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atroxobin. Results: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7% total (13/15) effective treatment results(5 with recovery and 8 with improved ),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3.3% total (8/15) effective results(3 with recovery and 5 with improved). Therapeutic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rombolytic treatment for extreme severe sudden deafness with high contraction plasama fibrinogen contraction have more effective results than that with normal plasama fibrinogen contraction.

Keywords: sudden deafness;plasama fibrinogen;thrombolytic therapy.

突发性聋(sudden sen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各研究者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观点不一。其中有关突发性聋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较多,相关性研究认为极重度突聋病因可能为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有关,治疗上可应用抗凝、溶栓药物。本研究应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极重度突聋患者,通过监测、对比不同FIB水平的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了解溶栓在极重度突发性聋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根据突聋诊断标准[1]和听力损失程度分级标准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治疗的极重度突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0.25~4 kHz平均听阈在90 dB HL以上,男13例,女17例;左耳14例,右耳15例,双耳1例;发病年龄18~67岁,平均38.94士15.17岁;发病时间12 h-10天。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检查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FIB升高组FIB> 3.5 g/L,有16例患者和FIB正常组≤3.5 g/L,有14例患者。两组间年龄、性别、患耳侧别、治疗前听力水平及伴随症状比率进行组间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两组均采用巴曲酶溶栓治疗,首次剂量10BU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后将巴曲酶减量为5BU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缓慢静脉滴注,隔日一次,连用4次为一疗程;两组同时予以前列地尔10ug静脉推注,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泼尼松按1mg/kg顿服,连续使用5天后停用;腺苷钴胺1.5mg肌肉注射,床旁鼻导管吸氧,伴发眩晕者可予以天麻素肌肉注射,伴发耳鸣者可予以声频治疗,伴夜间睡眠障碍者可予以安定口服;治疗疗程为10天,治疗期间每隔2天行听力检查,计算听力平均阈值(500HZ、1000HZ、2000HZ、4000HZ平均气导听阈);治疗期间需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治疗5天复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如有异常应立即停药。治疗过程中如有全身不良反应也是停药的指征;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均用纯音测听仪进行纯音测听,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2015年提出的疗效分级标准进行评定;

(1).治愈:受损频率听力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

达此次患病前水平。

(2).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

(3).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

(4).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2 结果

在溶栓治疗结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 (13/15),其中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而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3% (8/15),其中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7例,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纤维蛋白原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以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所有患者均未见皮肤黏膜出血现象。

3 讨论

突发性聋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突聋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2],其主要倾向于血管痉挛及栓塞导致的内耳血供障碍。其中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认为,内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迷路动脉,而迷路动脉迂回盘绕行走,其某一终末支血栓或栓塞形成、血管痉挛等可导致突发性聋。对于轻、中度突发性聋患者来说.我们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有关,但对于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来说,其病因可能与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有关,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溶栓药物治疗[3]。

纤维蛋白原(FIB)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有研究认为FIB水平升高可能是突发性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4-7],认为可能因为FIB水平升高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血黏稠度增加,形成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导致内耳血管微血栓形成,影响耳蜗微循环,从而损伤听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因此应用抗凝、溶栓药物以改善微循环是治疗此类突发性聋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使用的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溶血栓及改善微循环制剂,具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改变血液流变学方面诸因素以及减少血栓形成基质等作用[8]。

本研究中的30例极重度SSHL患者中,其中16例患者伴有FIB水平升高,而14例FIB水平正常。而FIB升高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7%,而FIB正常组有效率仅为53.3%(P<O.05),从而表明降纤溶栓治疗对于伴有FIB水平升高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有效。虽然有研究表明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其病因可能与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有关,但对于FIB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溶栓治疗后有效率仅为25.0%,其治疗效果不佳,说明其发病原因可能还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窗膜破裂、植物神经失调等有关,需要在其病因及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寻找到新的靶点和方向,以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对于本研究中治疗无效的部分患者多为伴有眩晕、耳鸣的重度聋患者。

本研究表明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降纤溶栓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高效;而对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的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需在其病因及治疗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寻找到新的靶点和方向,以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

2、张姝, 高晶,李玲香. 突发性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 20(1):60-63.

3、金志鑫, 蒋福山, 李春甲. 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 20(6):589-590.

4、祝康, 张璐瑶, 何莹,等. 影响突发性聋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4):410-413.

5、鲍凤香, 张燕平, 刘伟伟. 突发性聋与血脂代谢异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的相关性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2):156-159.

6、仇志强, 王有虎, 张小兵,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的影响[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 19(3):266-267.

7、岑锦添, 曾祥丽. 血浆置换降低纤维蛋白原和LDL浓度治疗突聋——一种很有前景的挽救性治疗方式[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3, 21(2):208-208.

8、董和霞, 王晓辉. 纤溶酶治疗全聋型或接近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1, 09(3):300-302.

论文作者:王莹,兰艳丽,涂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极重度突发性聋的溶栓治疗疗效观察论文_王莹,兰艳丽,涂晓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