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公路交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侯海强[1]2002年在《公路交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跨世纪的一项宏伟蓝图,如何更好地开发和 建设西部,是我们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我国地大物博, 疆土辽阔,人口和资源分布不均,地理和自然条件也相差很大,加上历史等诸 多因素的影响,西部的落后正在加剧,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取得最终的成 果,就必须面对弱势,寻找发展关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从区域经济学的 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发展西部的关键在交通,而发展公路建设则是从根本上改 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的主要手段,我国在西部先期开发的实践及发达国家经济 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在国民经济中交通基础设施占据了重 要位置,而公路在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尤为显着,是五种运输方式中最能推动生 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为我们更好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确立优先发展公路 建设的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西部大开发进 程的推进,西部公路建设也暴露出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西 部的发展,阻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 题,使西部大开发顺利地实施。本文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就西部大开发 中确立以公路建设为发展重点,及如何看待和有效避免公路建设中的问题,进 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申涛[2]2010年在《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交通既是旅游活动的主要保障,也是旅游质量的主要评价因子。世界上所有旅游热点地区,莫不是交通发达的地方。发达的旅游交通系统能够增强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旅游地的兴旺发达。虽然近年来海南岛不断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旅游交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交通拥堵、服务质量差、空间网络不够完善等仍影响着海南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研究与海南岛旅游交通有关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总结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梳理完善了旅游交通的理论体系,借助于系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以及数量地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相关模型,对海南岛主要旅游吸引物的空问分布及演化、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特别是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的若干子系统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客观分析。结果表明,作为旅游交通重要节点的旅游吸引物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内部区位条件和交通网络是其分布演化的主要驱动要素之一。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高,但旅游交通系统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各种交通方式所实现的旅游功能效应不平衡,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旅游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旅游交通系统配置,不仅要建新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多的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交通资源,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整合,全力提升海南旅游交通的管理服务水平。

黎鹏[3]2006年在《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背景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和日益深入,出现了FTA(自由贸易区)化和“增长叁角”蓬勃发展的势头。与全球趋势类似,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经济合作也在加快发展,并于2001年11月在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就在今后10年内建成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意见,进而在2002年11月由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以下简称CAFTA)。其中加快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结合部的“黄金四角”)的合作开发等,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基于为了充分利用良好的国际环境,用好已有的12对国家一类口岸、16对地方二类口岸,良好的交通运输对接基础与经贸联系基础,以及显着的资源与经济互补性等条件,加快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与共同发展,提高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科学性与实际效率,推动CAFTA建设的进程等目的,论文选定了以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理论与策略问题为研究对象。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引言、结论和四章正文。引言部分,系统分析了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促使地缘经济地位上升、中国—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与CAFTA的建设、我国西部大开发及“9+2”与“10+1”等发展战略等主要背景;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相应的研究内容;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思维方法与手段来实施论文的研究。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相互结合;采用广泛的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手段;针对论文研究的实际需要,在部分研究内容中适当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第一章,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述评,主要对地缘关系与地缘经济地域、边境区位、边境合作与跨国增长叁角、CAFTA建设问题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与简要评价。经过文献述评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在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我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问题也欠系统与综合的研究,这一章为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二章,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较深入地研究了边境地带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问题。首先对区位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系统理论、协同理论等经典理论依据及其在论文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其次,结合边境区位的特点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研究提出“边境区位价值”的理论概念,并阐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内涵与构成,论述边境区位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机理;最后,论述了跨国区域合作开发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

黄定嵩[4]2004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东盟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双方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积极回应,是中国在加入WTO后与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举措,是东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将对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它也给与东盟各国地缘经济关系密切的西南民族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西南民族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开辟了的无限美好的前景。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西南民族经济发展,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呢?这是我们当前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章阐述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代背景。共分为四个要点:(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使世界经济全局及各国各地区经济愈益受到这两大趋势的影响,并沿着这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二)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这叁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张演变,对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叁)东盟是目前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建立和存在增大了东盟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权重,也必将有力地促进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受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事件等影响,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新变化:美国经济及安全战略不断调整,日本“头雁”无力领飞,东盟经济出现急剧波动,暴露了东亚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日益突出。与中国加强合作,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探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建设问题。包括:(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创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东盟与中国联合共建自由贸易区是比较能弥补东盟内部的脆弱性、发挥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体现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的现实选择。(二)多层面探究自由贸易区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将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如贸易区运行机制、领导权、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等问题:东盟某些国家单方面与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东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干预等,这些都给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叁)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架构为基础,综合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和建设内容。(四)总结预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发展前景。 第叁章阐述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分析东盟各国基本国情、与中国经贸合作概况,研究东南亚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商机,为中国企业开拓东盟大市场提供参考。这也是达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双赢”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概括分析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第四章具体研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简要说明西南民族经济发展概况。(二)详细分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睡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叁)深入探析西南民族经济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国家有密切的地缘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加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西南国际大通道的初具雏形、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都有利于西南地区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占得先机;但是由于政治意识、民族宗教、经济层次、利益矛盾、软硬环境、企业能力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西南民族地区要率先与东盟经济融合,所面临的分岐、压力和障碍因素也比较多。(四)从总体上提出,西南民族经济应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即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施大通道战略、大通信战略、大经贸易战略、大口岸战略、走出去战略、政策倾斜战略、内外合作战略。 第五章进一步论述如何打造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凝聚核”。在新形势下,广西和云南两省区都有条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冰堡”:两省区都具有独特的地缘、交通、资源等条件,广西南宁又获得了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承办权,这些都将说明桂滇两省作为西南民族地区开放前沿,必将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桂滇两省区就“桥头堡”地位展开激烈的角逐与较量,广西及时确立了面对东盟的国际发展取向,云南也进行了建立云南陆上邻边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设计。但两者之间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共建“?

廖小波[5]2005年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战略规划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根据我国东、中部地区在公路交通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成功做法,从综合运输发展的角度,研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原则、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规划、以及建设重点等,并制定促进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的积极的政府政策与扶持措施,探讨西部公路交通发展的新路子,以使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有质的飞跃,推动西部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路交通在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但存在“两差、叁低、两不足”的问题。 (2) 建立了大区域战略性路网结构预测方法,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多种数学模型相互验证、多方案与多角度作综合评定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需求进行了预测。 (3) 结合西部实际,确立了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提出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应分国道主干线、区域路网、农村公路建设叁个层次实施,并从经济效益、项目建设的优先性、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叁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投资和资金来源进行了估算,提出了资金筹措建议。 (4) 在对西部地区现有公路建设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实际和预测的合理路网结构,提出了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新思路和建设策略,对政府在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中的职能进行了定位。提出加快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公路交通建设政策,以保障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健康发展。

李泽新[6]2006年在《叁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叁峡工程整体人居环境建设中,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叁峡库区乃至更广大范围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和文化进步、城镇体系与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论文选题力求紧扣叁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着眼于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相关实践积累基础上,结合导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流域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6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叁峡库区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030611022)工作,作为项目研究的骨干人员,论文选择对库区的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进行研究,从纵横两方面分析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律以及理论及其实践的技术方法:在纵向方面,总结叁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及库区现代交通的发展态势,在横向方面,研究叁峡库区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技术对策。在库区的区域交通研究方面,论文从叁峡周边地区、泛叁峡区域、叁峡库区叁个地域入手,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这四个具有常规交通规划与建设类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结合流域经济开发、人居环境建设而引发的区域协作与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思考与措施;在库区的城市交通研究方面,针对道路及交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叁峡库区及山地城市特点,对不同规模与形态的城市、城镇,从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两方面,结合移民迁建和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等技术内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划与设计的技术性思考。论文研究内容分为: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方法、支撑的学科体系等内容。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叁峡工程百万移民带来的库区城市迁建与交通工程系统建设是十分复杂的,论文介绍了国内其它流域水利工程移民迁建的基本情况,以及叁峡库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典型示范价值。第二章为叁峡库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交通建设的关系研究,提出适应库区与山地环境的交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地形、地貌、山脉、水系等方面,总结叁峡库区城市与交通建设的地域特点;分析叁峡库区的资源条件、人口与城镇分布、移民迁建特征,提出库区交通体系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第叁章为叁峡地区交通建设的历史变迁研究,将交通建设成就融入叁峡地区历史文化范畴。包括叁峡地区古代的水陆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桥梁建筑成就、街道空间格局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交通建设历史遗产保护对叁峡库区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李瑶亭[7]2013年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旅游产业从1978年起经历了形成、快速成长和稳步发展阶段,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在这35年的发展历程中,城市旅游产业作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依托,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繁荣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旅游产业在城市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也不断提升,成为城市第叁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成为城市大力发展第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核心内容。因此深入研究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整体旅游产业实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围绕旅游核心产业优化配置旅游产业体系以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现实需要。在城市旅游产业总体呈繁荣发展景象的同时,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差异也日益凸显,尤其是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研究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以东、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例,分析、识别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促进其旅游产业发展?又有哪些因素制约其旅游产业发展?这些影响因素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有何种程度影响?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旅游经济效应有何区别?以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构建城市旅游产业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所揭示出的旅游产业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关联程度与特征来判断、识别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对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测度,从发展模式差异角度探究经济效应不同的原因,以明确东、中、西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这将充分发挥东、中、西部旅游增长中心城市的示范作用,为东、中、西部地区内其他具有类似旅游产业发展条件的城市提供发展模式参考和提升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来研究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展开定性与定量研究。本文结合旅游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并系统回顾和评价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以确立本文研究切入点。目前,从发展角度对城市旅游产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且较多集中在旅游产业性质的改变、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产业地位的变迁和旅游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等方面,并多从宏观、定性角度来论述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部分学者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或驱动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没有全面考虑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没有基于城市旅游产业的系统结构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也没有考虑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性和内在关联性,因而难以概括性地分离出影响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和识别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较多研究成果停留在定性分析,很少通过定量研究来判断和识别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少有的定量研究也是聚焦于某一时点上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静态表现,样本数据多采用截面数据,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的定量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数据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略显不足。基于上述现状,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发展模式和经济效应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城市旅游产业研究范围与内容,也将对城市旅游产业学术研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可分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旅游产业经历了形成、快速成长和调整优化等叁个阶段,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格局、产业功能、运行方式、产品结构等都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和变化。从空间维度上看,我国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呈现出东部首级增长中心城市带动中、西部次级增长中心城市,次级增长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出于避免泛化城市旅游产业,以及对我国旅游业相关统计数据现状的考虑,本文界定了城市旅游产业的产业范围,明晰了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特性,以为构建城市旅游产业分析框架打好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城市旅游产业视为一个复杂的产业系统,其发展是在产业系统内生和外生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动态演进过程。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体现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特征,其实质正是对旅游产业在微观因素影响下宏观表现的高度概括。因此本文研究城市旅游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将关注点放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宏观表现下的微观影响因素。以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在借鉴现有城市旅游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性,系统地归纳、分析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构建城市旅游产业GIU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主要受叁个层面因素影响,分别为政府政策层面(level of governmental policy)、产业发展层面(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和城市环境层面(level of urban environment)。其中政府政策(G)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决定了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Ⅰ)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核心,决定了城市旅游产业的要素配置、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市场绩效;城市发展环境(U)是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支撑,决定了不同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叁个层面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在GIU分析框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旅游产业GIU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武汉、桂林叁个城市为样本城市,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城市旅游产业分别进行了定量分层评价。通过分层评价所揭示出的旅游产业关键影响因子及其相关程度与特征,对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判断、识别。由此得出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驱动,政策支持型”模式,以武汉为代表的中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政策驱动,产业推动型”模式,以桂林为代表的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资源环境先导,政策响应型”模式,并在识别过程中结合对叁个城市旅游产业现实发展的深度剖析对不同发展模式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归纳。通过对不同发展模式下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测度和评价,运用两部门经济模型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对样本城市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得出在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下,旅游经济增长对城市经济增长和非旅游部门产出增长都有正向带动效应,东部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效应大于中、西部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效应,且东部城市旅游部门边际生产力高于非旅游部门边际生产力,而中部、西部旅游部门边际生产力低于非旅游部门边际生产力。对于东、中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单向原因即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且有东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系数大于中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系数。而对于西部城市,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单向原因,即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横向比较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后,从发展模式差异角度探究了东、中、西部城市旅游经济效应不同的原因,明确了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优缺点,并在GIU框架下从发挥城市旅游产业政策导向作用、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完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叁个层面给出了促进东、中、西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于江霞[8]2006年在《中国西部公路网规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公路交通建设着眼,采用系统论的思想以及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公路网规划中的关键问题——公路建设规模及合理等级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应西部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合理规模评价及确定的理论方法和模型,制定了西部公路建设发展的阶段目标,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公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西部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作者对影响西部公路建设规模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社会因素、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交通特征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论述了西部公路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分析了与国外交通建设的差距,预测了未来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的趋势,剖析了公路在西部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基于此本论文改进并运用客观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整体评价,对西部地区今后加强公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改进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区公路发展与经济适应情况进行排序,为未来时期内有侧重点的实施公路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提出按照公路建设基础条件相似的原则将西部地区划分为叁个分区的设想,复合运用地域分异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西部地区公路发展区划理论,为更合理的确定西部地区公路网建设规模提供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部地区路网规模预测模型以确定西部地区公路网建设总量以及有政策影响的多目标规划规划模型对西部公路网等级结构进行合理配置,确定了未来50年西部地区公路网建设规模及2010年和2020年公路网的合理等级结构。同时在西部地区各子分区中进行规划,制定出西部公路建设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层次规划,并对西部地区今后公路建设的发展提出建议及发展策略,为我国西部公路建设决策及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罗崇敏[9]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叁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叁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叁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董大朋[10]2010年在《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文中提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保证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则一直是经济学、地理学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本文选择吉林省交通运输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理论上力图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考察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探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的互动机理,研究交通运输条件改变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以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对应的交通运输供给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总结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一般规律;在实践上力图探索交通运输发展与吉林省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交通运输对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分布等的长期影响与作用,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针对当前吉林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区域发展的需求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将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制定的指向回归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质上来。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和吉林省的实证检验,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评述,确立全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交通运输发展的经济分析。主要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交通运输的经济属性和空间属性以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以及二者发展内在统一的过程与机理,并提出交通运输发展的经济本质。第叁章: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体系构建。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综合作用机理、效应和规律,交通运输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区域产业空间有序化的作用,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叁个方面,构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交通运输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分析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交通运输与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并在第叁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定量分析交通运输发展对吉林省整体经济增长作用和对全省工业空间集聚结构的影响;第五章:吉林省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对策。分析吉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表现以及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当前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提出战略性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吉林省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点作一个整体的总结和概括,同时提出本篇博士论文在理论和实践上所做出的主要贡献以及在后续研究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公路交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D]. 侯海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02

[2]. 海南岛旅游交通系统优化配置研究[D]. 申涛. 海南大学. 2010

[3]. 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 黎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D]. 黄定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5]. 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战略规划及政策研究[D]. 廖小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6]. 叁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李泽新. 重庆大学. 2006

[7]. 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李瑶亭.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8]. 中国西部公路网规模研究[D]. 于江霞. 长安大学. 2006

[9].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10].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D]. 董大朋.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公路交通在西部开发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