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主要为多发复合伤,病情变化快且相对复杂,易使部分隐秘损伤漏诊,引起失血性休克以及心脏压塞等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严重创伤者及时抢救,优化抢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本次研究将对严重创伤者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6:44,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8岁,平均年龄则为(26.38±3.16)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45:45,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49岁,平均年龄则为(26.59±3.02)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实验组则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1)建立急救小组,各科室根据急诊科要求开展救治工作,职责分明,配备所需车辆、手术室、专业医务人员和抢救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经过急诊科以及重症病房专业培训。并且,救护车上需准备急救用药、车载呼吸机以及吸引器等设备,设置信息预报系统,通过120指挥系统追踪救护车实施动态,便于将有关信息反馈于急诊科,提前做好抢救准备。(2)院前抢救,抵达现场后要及时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并反馈于急救中心,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创伤性休克者可给予适量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血浆等,加强吸氧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控制伤口,防止血量大量流失,妥善固定患者,避免过多搬动。(3)院内急救,送入急诊科室后,严格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并立即包扎伤口、止血,明确分工,循环支持组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及胸外心脏按压;联络组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并联系各科室;气道支持组采取机械通气和吸痰气管插管治疗。(4)各专科和急诊科衔接,急诊科给予B超、X线和CT检查后将患者转移到对应科室深入检查;此时需开通绿色通道,降低等待、会诊时间,并将患者基本情况(创伤情况、病情和急救措施)告知相应科室,使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转运途中应备好急救仪器和药品等,观察患者病情情况,若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诊抢救、多科会诊和辅助检查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抢救指标对比
对照组90例患者中,急诊抢救时间为(29.68±9.53)min、辅助检查时间为(15.27±3.38)min、多科会诊时间为(12.28±3.18)min;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为(18.16±7.91)min、辅助检查时间为(9.08±3.01)min、多科会诊时间为(4.08±1.31)min。两组比较结果为(t=8.824,p=0.000)、(t=12.975,p=0.000)、(t=22.619,p=0.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抢救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90例患者中,成功抢救70例(77.78%);观察组90例患者中,成功抢救87例(96.67%)。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结果为(x2=16.012,p=0.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创伤是指引外部因素损伤皮肤黏膜或者组织器官,从而导致局部、全身性功能障碍。而严重创伤病情发展非常快,且伤势相对复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易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据数据显示,大约50%左右严重创伤者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引起大血管撕裂,导致死亡[1]。因此,需针对严重创伤者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干预措施,以减少疾病风险。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是新型的抢救、护理模式,将院前、院内急救相结合,相对于传统急救而言,更具有整体化、系统化特点,不同科室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协作,抢救环节紧密连接,从而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率[2]。通过院前抢救、院内急救,加强科室之间配合度,及时评估病情,可有效为患者抢救提供黄金时间,减少疾病死亡风险。同时,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各专科和急诊科相衔接,能有效避免抢救时间延迟引起的冲突。各科室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探讨,还能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急诊抢救、辅助检查和多科会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而抢救成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严重创伤患者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诊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疾病风险。
参考文献
[1]彭春光, 任招娣, 李丽珍, 等.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19(5):170-171.
[2]许严. 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2):227-228.
论文作者:万莹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