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想象“吹”出文章——《吹画》现场作文课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场论文,课例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内容:《吹画》现场作文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目的:
1.通过同桌合作完成“吹画”,介绍创作过程,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作品的意境。
2.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美在生活中”“美在自己的创作中”。
课前准备:
1.两人一组,自由组成“吹画”小组。
2.无色玻璃一块,吸管两根,各种颜料少许,水几滴。
授课程序:
一、合作吹画,激情练习
导入:生活处处都有美:名胜古迹的历史美,山川河流的景色美,街道建筑的布局美,机关企业的环境美,人际交往的行为美,文学作品的文字美……美就在我们身边,美要靠我们发现。今天,我们也能用一根吸管,一滴水吹出美的图案,感受我们的创造美。
1.合作构思图案
教师启发:几滴水(包括颜料),一根吸管,不借助其他任何工具,你能设计出怎样的图案来呢?
(话音刚落,教室里乱了套,表现欲极强的学生纷纷自主分工,动起了手。)
2.合作吹画练习
教师提示:把水和颜料滴在玻璃上,用吸管吹出图案,注意既要吹出自己的个性,又要讲究同学间的配合。
(一声声欢快的笑声,偶尔夹杂着尖叫,场面虽乱,但秩序井然。)
3.合作准备内容
教师引导讨论:怎样用美的语言,美的联想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反思]
这是美术课吗?不是。这是实践课吗?也不是。这仅仅是一堂作文课的序曲,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寻找材料,在愉快中积累素材,在畅所欲言中大胆想象,在课堂上体验合作的乐趣,创作的乐趣,想象的乐趣。
二、引导想象,真情交流
1.畅谈练习感受
教师:同学们,愿意将你们在吹画中获得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有了实践,学生的感受喷涌而出。有的张扬个性,自吹自擂;有的充满激情,表扬同伴。)
生1:我和同桌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如果让我一个人吹画,可能早就前功尽弃了。
生2:几滴水就能吹出一幅图画,太令我们高兴了,我真想马上去申请专利。
生3:我们的画朦朦胧胧,有一种超凡的意境,我们都快成为朦胧派的“吹画大师”了!
2.倾诉练习难点
教师:要吹出一幅好画,非一日之功,请把你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生1:色彩难以调和,太阳怎么也吹不圆。
生2:该分的无法分,画中的景色都连在一
生3:滴水太难。水滴大了就要流,水滴小了又吹不开。
生4:我们不知道是先上色,还是后上色?
生5:吹的画太小,没有气势。
3.想象创作内容
教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很美!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用语言使自己的作品更精彩。
(给学生一点自由准备的时间,营造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生有的摇头晃脑,自言自语;有的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窃窃私语。而后点名叙述,水到渠成。)
生1:我们的作品叫《旭日东升图》。早晨,一轮旭日跳出海面,从东方冉冉升起,那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生2:我们的作品叫《雪》。早晨,大地笼罩着一层白色的幕布,山川、河流、树木、房屋、行人都朦朦胧胧。雾像一位慈祥的妈妈爱抚着自己的女儿,抚摸着我们的面颊,给人一种温柔之意,湿润之感。
生3:我们的作品是《石林》。一高一矮两块大石头像一对逼真的小鸟,嘴对着嘴。鸟妈妈温馨地给孩子喂着食。不远处,一些老鹰状的巨石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它们。老鹰被纯真的母爱感动了,它不想破坏小鸟的安宁,悄悄地离去。
生4:我们的作品是《黄山奇松》。
生5:我们的作品是《桂林山水》。
[反思]
“从说到写”一直是作文倡导的过程。学生在吹画中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材料的积累,有了情感的共鸣,有了想象的根基,也就有了交流的欲望。从“畅谈感受”到“倾诉难点”,最后再回归主题——“描述联想”。这样的说话安排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想象,一步步捕捉“话点”,培养兴趣,激发联想,迎合了学生在吹画练习后的心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真情实感溢于言表。
三、试写片段,引情入段
教师:同学们吹出的画美,描述的语言也美。下面请大家用文字记录下这美的瞬间,把自己情感融入到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中去。
[反思]
不要给学生的作文套上“枷锁”,放手让他们凸现灵感,张扬个性,放飞理想,自由表达。使他们的天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鼓励他们求异出新,用儿童的语言写儿童的生活,用他们自己对情感的感受去描述自己的情感。
四、协作修改,增情入文
教师:同学们合作吹画配合默契,再次合作修改作文一定会写得更棒!
[反思]
修改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协作修改更能给学生成就感。学生在高声朗读、相互争议、仔细修改中增进了友谊,既帮助了别人,又能提高自己,还可以培养良好的修改习惯。
五、课外延伸,寄情生活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美的缔造者,生活中的美正等着你们去发现、挖掘、创造。让我们都来做美的天使,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回荡着美的旋律。
[反思]
作文除了要写生活, 更要培养学生去享受生活,创造生活。习作训练不可仅仅局限课堂,更要走到课外,走进生活。我们老师不能以一篇作文的完稿为终结,而应以此为新的起点,去打开学生创作的源泉,为以后的作文训练开路。
教后遐想:
短短的几十分钟过去了,学生“吹出”的作品诞生了!虽然文笔稚嫩,但不乏新颖活泼、妙趣横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的实践,新的《课标》启示我们:习作要回归生活,作文教学要新鲜活泼。
1.习作形式要鲜活
作文是富有个性的活动,一篇文章的创作过程集中了个体的全部生活体验和能力,是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果在个体创作过程中融入集体的智慧,使个体的表达更趋合理,更趋完美,这无疑是锦上添花。
开展形式活泼的作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创作的欲望。那些新鲜深刻、极富挑战的直接体验是教师、学校、家庭给予的快乐所无法比拟的。鲜活的作文素材是课堂学不到的,书本读不出的。
2.习作内容要鲜活
优秀作文并非高深莫测,不可攀登。你能,我能,大家都能。一个学生对作文是爱写还是厌写,是爱问还是不问,对新异事物是敏感还是麻木,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我们教师对学生作文不要有太多的限制,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最想说什么?最乐意写什么?要让他们有最直接的体验、最自由的观察、最开放的联想,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独特的创造。这样,学生的作文素材才会丰富,才能用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写出生活化、儿童化、个性化的文章。
3.习作习惯要鲜活
一篇作文完成了草稿,只能算是完成了习作的一半。文章修改,习惯的培养以及作文的课外延伸还需不断完善。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具备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何愁写不出佳作呢?
一次平常的吹画练习,帮助学生吹出了精彩的文章,也吹出了我们不少感慨:要顺利实施新《课标》,要从每一个教师做起,要从每一次教学实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