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姚俊,牛振华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姚俊,牛振华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 036002

摘要:现如今,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入,电网公示援用的运作模式已经彻底被打破。电力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电网企业在电力交易中的单一买家的地位,让电力走进市场,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可以绕过电网企业进行交易。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发电和售电价格的市场化。在这种情势下,电网企业的投资管理必然会受到影响,我们在此进行详细分析并解决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企业投资管理;影响;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电网公司的生产经营、盈利模式、投资决策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投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运营活动之一,其效率与管理水平关系着电网资产的安全完整性与保值增值能力。本文立足于政策,剖析其对电力企业投资管理产生的影响,提出现有投资管理在新电改形式下暴露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电网企业投资管理效率,助力电网企业的持续发展,最终为整个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和启示。

1电力体制改革与电网企业的运营方式及盈利模式息息相关

1.1对相关电网企业运营方式的影响

随着售电政策的调整和配售业务开放政策的实施,电力市场的分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同时参与其中,导致相关电网企业市场份额急速下降,较大地增加了相关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而电网企业还面临着市场资源减少、优质员工流失等问题。售电侧放开、电力市场化交易逐步展开、政府监管日趋严格,电网企业必须转变其传统的运营模式,使企业迅速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以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1.2对相关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或重要会议中指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输配电价改革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改革政策,输配电价最终应与市场供需紧密相连,未来将脱离电网企业进行单独核定,收入不再纯粹是购售电价差,而是在准许成本在基础上与合理的准许收益进行核算,而准许成本更是与企业投资密切相关,如此颠覆了电网企业整体收入和输配电价制定等方面的传统做法。所以,电网企业的实际有效资产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收益与利润水平,有关部门也会对企业相关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2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的影响

2.1促进电网企业提高投资的科学性

2.1.1投资总额

电网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对投资规模加以判定,尤其是在电力改革之后,电网企业受到国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改变了从前电网钩子由企业自己决定的模式。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的匹配度并没有达到政府监管部门的综合考量,所以,在今后的投资决策时,要进行综合考量,将设备更新改造,电力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国家能源等诸多因素都结合进来,对结果尽心评估,科学合理地判断投资规模。

2.1.2结构和时序

在电力改革后,电网企业需要对投资结构和投资时序进行优化,将应对电力市场竞争、应对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应对社会经济的波动的影响因素考虑进来。在电价改革,售电侧改革后,电网企业不仅仅要面临这一些国企的市场投入,还要面对社会资金对企业的冲击,电网企业的投资预算,要把目标放在能够保持和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上。另一方面,政务加大了对电网企业透支的监管,不仅仅要考核电网企业投资的规模,而且还会对企业投资的规范性进行监管,这样,电网企业不得不加强自身投资结构和时序的优化。此外,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宏观经济与电量需求在不断变化,这种大范围的波动,往往让企业难以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也将会影响到电网企业投资的结构和时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投资决策方法

当前,电网企业的投资决策方法,一种是以投资能力为导向,经过对投资能力进行预测,来实现投资决策。这种方法往往不能反映出投资效果的好坏,对投资效益无法判定;另一种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方法,结合整体经济环境,电力负荷等综合因素,对投资能力进行评估和判定,这种决策办法基于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这两种方式对新形势下的电网企业都不具有太强的实用性,因此,电网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加和里的投资决策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

2.2促进电网企业加强投资管理规范性

2.2.1费用核算偏差较大

在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存在这对工程掌握情况不够规范,至少在估算、概算和决算的费用数额差距较大,这样的结构,归根结底是在管理上缺少规范,对预算和概算涉及到的费用没有进行准确的核定,或者在运算的过程中,没有对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考察,缺少参考的依据,在计算的过程中,缺少必要项目,从而导致结果的差异。这样的结果不仅仅对投资效益的把控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在监管部门的诚信度,影响到以后投资额度的核算。在进行电力改革自后,电网企业要从自身管理里上找原因,对这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完善核算的每个环节,将偏差逐渐缩小。

2.2.2效率有待提高

目前有些电网企业在计划下达和调整的效率上还有很大缺陷,经常会出现监管期结束后,还存在部分项目没有及时结算转资的情况,这样不仅仅要电网企业承担不该有的损失,也集中暴露了我国电网企业管理不到位的弱点。在电力改革之后,这种情况应该引起电网企业的高度重视,将责任层层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让每个人都能确保自己范围内的职责得到正确的发挥。电网企业要严格监督投资计划下达和调整的效率,尽力规避这样的问题发生。

2.2.3规范管理较差

我国电网企业投资项目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项目进行财务关闭之后,有发生了费用的收支,这样情况出现后,逼迫财务打开关闭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项目规范性降低,不仅仅增加后序的财务工作,也提高了审计风险。这种情况的产生,与项目管理上的不完善有关,支持性文件的管理不完善,造成漏项。因此,电网企业要重视资料的规范和完整,避免类似的情况在项目管理方面屡屡出错。

2.4促进电网企业加强后评价管理

电网企业在投资后评价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管理问题,一方面,项目后评审仅仅局限在几个典型的项目上,缺乏普遍性。范围小、频率低的评审特点决定这伺候的很多评价缺少参照,缺少参照分析的目标,不能够反映出投入的整体效果。此外,评价的结果对后序投资在规模、内容等方面缺少指导意义。这也反映出,电网企业对评价的意义掌握不足,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缺乏类似的数据积累和存档。同时,也反映出电网企业对评价有效性缺乏认知,评价居于形式,没有从需求出发去的评价的结果。这也反映出了电气对下属的监督和管理存在诸多的放任,没有将监督机制贯彻到底。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提出与应用,与电网企业的运营方式以及盈利模式息息相关,并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电网企业的投资管理。为了适应新政策下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相关电网企业必须加强自身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增强对相关投资和过程整体把控,持续提升企业合理规划投资规模、准确预测投资回收效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尚丽娟.基于电力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83-85.

[2]陈珍,崔峰,夏徐东,胡睿聪,臧振,马慧卿.电力改革对现电网及其营销模式的影响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6,19,(2):24-28.

[3]符美静,顾延勋,凡鹏飞,等.新电改背景下电网企业投资影响及投资管理探索[J].时代金融,2016,(36):272-273.

论文作者:姚俊,牛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姚俊,牛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