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制约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节能环保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每一个给排水工作者都肩负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本文将从节约用水、节省能源、防治水质污染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利用现有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实现建筑给排水的环保设计。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二次供水;管道敷设;环境保护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深入人心,建筑市场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建筑给排水设计也应紧紧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如何把握机遇,开拓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和服务水平,搞好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与环保工作是我们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当确保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在满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使用要求。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本文重点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1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设计
1.1节水设计的内涵
节水设计是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少,在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产生的。其重点主要是由节水设备的采用;合理的供水系统设计和建筑中水的利用等几大部分组成的。
1.2节水设计
1.2.1大力推广节水设备及管材
管材的卫生性、耐腐性直接影响建筑给水系统的节水效果。因镀锌钢管易产生腐蚀、生锈、结垢、泄漏及堵塞等问题,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造成巨大浪费,最常见的是自来水泛黄,有沉淀及老旧管道水压水量不足等现象。故建筑给水系统中优先考虑塑料管材、复合塑料管材、不锈钢管材等,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凸显管材的节水效果。
作为建筑给水系统的使用终端,洁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据调查,采用6L大便器,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采用两档冲洗阀,充气和泡沫口水龙头,能达到比普通水龙头节水20~30%左右的效果且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积极采用延时自闭阀、红外感应开关等,使水量最小化。可见,在设计施工中首选节水型洁具将大大减少水量的浪费。
1.2.2控制超压出流
超压出流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超出部分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且不易被人们掌握,又称为隐形水量浪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故许多设计者在分区供水时只注意满足了规范要求,忽略卫生器具的适宜水压为0.20~0.30MPa,忽视了超压出流,造成了不必要的水量浪费。根据有关数据,当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MPa时,水龙头出水量明显上升,因此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MPa时,宜采取减压措施。
2 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
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节能的就是环保的。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中, 除对系统进行合理布置、精心计算外,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和热水供应系统是节能的重点。
2.1 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由于传统的水泵一水箱供水方式中水质易受污染, 所以二次供水已越来越多的被气压罐供水和变频调速供水所取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变频调速设备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供水方式, 它采用变频器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 根据用水量的大小实现对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循环软起动。变频设备已从最初的恒压变量供水发展到变压变量、变频气压供水等方式,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和设备的节约特性,合理地选择设备, 其节能效果是十分突出的。一般地因为在用水低谷时偏离设计工况最严重,设备的组成必须满足低谷用水量变化的特点, 设备必须在系统用水低谷时效率要高。当低谷用水量不及单台水泵最大流量20% 的时候,宜设置小流量泵进行小流量时的自动切换; 当低谷用水量是断续的小流量时, 宜设置适合于断续供水的压力供水装置。
2.2 热水供应和太阳能利用
热水供应系统可采取的节能措施主要有:降低使用温度(热水在管道和设备中的热损失与配水点要求的水温成正比,降低使用温度可减少能耗);减少热水耗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流率;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采用节能型产品;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安全的新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利用太阳能的直接加热设备有真空管式和热管式,其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受环境影响小,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全年使用。
3 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
由于城市供水体制的原因, 二次供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然措施, 但因此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 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3.1 系统
在确定供水系统时,应作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如在市政管网允许的情况下, 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而不设贮水池;尽量采用变频调速设备,取消高位水池(箱)。
3.2 水池(箱)
有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设贮水池(箱),水池(箱)中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本体、附件、停留时间过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水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 使水质下降。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 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 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鼠网等措施。有资料表明,水在水箱中贮存24h 后余氯为零,超过24h 后,水质会严重恶化,而生活消防合用水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大都超过24h。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尽量单设生活水池外,应在水池中补充加氯或采取其他消毒方法。
3.3 管材
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造成水质污染。我国正在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
3.4热水供应及太阳能利用
建筑内热水供应系统采取的节能措施一般有使热水在管道及设备内的热损失与配水点的要求温度应成正比,降低热水使用温度来减少能耗;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来减少热损失;减少热水耗量;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采用节能型产品等。
太阳能是一种无穷尽的清洁环保新能源,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内,现阶段采用的太阳能直接加热设备有真空管式和热管式,其具有集热效率高、保温性能好、受环境影响小等系列优点,但在太阳能的使用中应考虑其防冻、抗热冲击性能,尤其是在寒冷地区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必要时应采用辅助加热防冻的方式。
总之:建筑给排水设计与环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贯穿于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了我们有一个清洁文明的生存空间,节能降耗、保护环境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苍小青.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7(06)
[2]田元福.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8(29)
[3]吴金应.高层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的实现[J].价值工程.2017(23)
论文作者:郭旭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水质论文; 设备论文; 热水论文; 水池论文; 水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