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思想政治论文,管理体制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要求全国大学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既是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高校要实现培养具备这“四个统一”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就不能使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游离于人才培养过程之外,而应把这项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规范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做保障。
一、缺乏规范的管理工作体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高校党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有管理工作体制做保障,这本是勿庸置疑的。但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者,似乎对把这项工作纳入正常的人才培养渠道心存疑虑,甚至片面认为广泛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一些人对相关这项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制度建设以及人才、物力资源保障等,缺乏应有的规范管理意识,甚至人为地把这项工作从人才过程培养和管理环节中剥离出去,以至使这项工作出现逐渐弱化的趋向。现代管理理论创始人享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我国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并需要协调及控制的活动过程,因而也应是一项非常务实的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发达国家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其管理工作也逐渐规范。进入19世纪,除了把必要的思想教育内容融于日常专业课教学外,西方的一些高校逐渐注意通过十分规范的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其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在19世纪时就已设学生处长,其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包括:学生“健康和医疗服务”、“精神指导”、“学习指导”、“宿舍管理”、“就业咨询”等项目。此后,美国各高校的学生工作日臻完善。1987年全美学生管理协会在其报告中指出:美国高校学生工作,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必须满足学生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的,使学校和学生成功地适应和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为社会培养人才。1991年美国一本名为《学生服务》的书中又进一步指出:学生工作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近年来,美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开始从日常管理渗透于课堂教学环节内。为了保证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美国各高校都有着十分完备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这一体系通常由学生工作副校长、学生工作处长、学生纪律办公室、娱乐活动中心、经济资助办公室、学术指导中心、处长办公室、学生活动办公室、就业指导与安置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招生和注册办公室等机构和成员组成。与美国相同,欧洲许多国家的高校对学生工作的管理也十分重视。这里仅以完全按照英国办学方式建立的我国香港中文大学为例。在这所大学,学生宿舍专职管理人员几乎全部都有硕士以上学历,而其中高层学生工作专职管理人员更几乎都有博士学位。仅此,其对规范学生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照发达国家,分析近年我国高校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除了认识不足外,一些高校存在学生工作没有长期规划,也缺少阶段性计划,管理规章制度也不健全,管理人员职责和分工不清,硬件设施和人员配置不全,更没有实施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的措施,甚至找不到文字档案记录等。因此,要切实解决高校存在的这些问题,客观上就需要高校重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的工作。
二、实现规范化管理,是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必须有一支精干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指出:“在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各高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德育工作机构、人员、编制作出合理安排。既要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工作上的空档,又要坚持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的相结合的原则,从机制上保证将德育融入研究生的培养及日常管理的全过程。”教育部明确要求从管理机制上解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这说明从管理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分析一些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缺乏规范化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人为地把党的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分到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之外,或者认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课堂自身的问题,或者认为与课堂教学无关。深究人们这样认识的原因,不难看出这与高校这方面工作长期缺乏规范管理的问题分不开。
事实上,目前有些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高校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涣散状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救火队”,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很难显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很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实现这项工作的管理规范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决定人生发展的最具潜在意义的工作,其实效的获取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模式来实现的。然而,恰恰因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意义和实现形式,人们却忽视了它在人才过程和目标培养中的作用和深远意义,更不重视有关这项工作规范化管理。由于高校长期缺乏对有关参与这项工作的规范组织和计划实施,以至使这项重要的人才培养工作渐渐地被人忽视。日益严重的问题,不能不使高校的许多教学管理人员感到,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已经成为关系做好这项工作的一个前提和基础问题。
三、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管理,应在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体制两方面下功夫
长期以来,高校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均不规范,也就难免出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管理与专业教学的“两张皮”问题。但要从根本上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管理,还要在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体制两方面下功夫。
(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应注意建立有利于持久保持这项工作质量的管理机制。
建立持久保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管理机制,重要的是高校要构建相应的组织领导、教学互动、动态开放、总结激励和监督管理等管理运行机制。这其中,“组织领导机制”是指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首先应有有效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足够的人员配置,亦应该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只有这样,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上下一致、协调配合、井然有序地开展。
“教学互动机制”是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业务知识教学相比,更需要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虽然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但这绝不是说仅靠受教育者本人的灵感就可以解决问题,更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尤其要说明的是,教育部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的作用,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不是让高校削弱或放弃对这项工作的教学管理。这是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必须认清的问题。
“动态开放机制”是指: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其内容、对象都具有随机性,易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所以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特征常常带有创新性质。鉴于这一特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从方式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应努力克服“门户之见”,要博采众长,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是自我封闭式的,否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或者敬而远之,收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总结激励机制”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奖惩制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奖惩制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促使学生提高“自律、自警、自尊、自爱”等要求,把“不自觉”接受的学习内容,渐变为自觉接受,从而收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监督管理机制”是高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条件之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要求高,目的性强,投入的人力物力需要量大,组织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高校要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必须要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种监督机制不仅包括领导监督、纪律监督、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机制,还应包括师生的自我监督机制等,才能切实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上述需要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机制,目前还只是一种工作目标。高校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建立比较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切实有力的保证,才能真正使这些机制具有活力。
(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就应规范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管理工作体制。
高校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为党和国家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是包括在人才综合素质养成范围内的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因此,要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学管理工作体制,从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职业化、实施计划化、管理制度化,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各方面都得到保障。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职业化,首先要解决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专、兼职人员比例失调或位置颠倒的问题。这一点,党中央早有具体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以主要精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高校的每个班级均应配备兼职的班主任、导师或辅导员,可从教书育人好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但在一些高校,党中央的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少数专职的思政课程任课教师不能全身心地讲好课程;专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骨干和领导位置,也因多被“双肩挑”人员替代,这些高校的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常常难于正常开展。客观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因为现实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得那些专门人员缺乏一种名正言顺的身份,人们似乎觉得非专职教师就不能正常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果是高校内的“千军万马”全都朝职业“教师”这一条船上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也就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因此,尽快在高校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内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专门化,应是当前解决现存问题的可行方案。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这项工作的管理规范化、保证这项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从目前一些师生轻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一些高校杂乱无章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秩序,也是导致这项工作出现走下坡路趋势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包含在人才综合素质养成范围内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而外,还与历史、文化、人格、气质、心理、素养、自然科学和职业技能等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知识教学相似,也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层次性、递迸性和目的性。一般地讲,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按阶段可划分为入学教育、学习期间教育和就业教育等三个阶段;从方式上可主要划分为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和自我教育;从内容上可划分为思想理论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等。当然,如此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科学的计划是不行的。鉴于此,不仅是公共政治理论课程,高校的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应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研究生培养方案及其个人培养计划内,并应合理地计算学分和进行质量评估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当前一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管理无序问题的突出表现,是缺少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实施和参与管理工作的法定依据和保障。但在一些高校,有关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办法、意见、方案、制度或措施等均很少见。虽然,有些高校或者是高校所属的院(系)有一些管理方面的规定、办法或质量评估之类的措施等,也不具备规范执行的意义,而那些可操作性较强或具有相应权威性的管理规章制度几乎没有。提起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有些人就认为,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控制,高校也没有对这项工作实施制度化管理的必要。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误区。制定规章制度是为了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不是为了束缚正常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要在高校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就很难得到保障。
江泽民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对全国大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五点希望,不仅是对大学生,也是对高校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当前,高校要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达到这五点要求,就要努力使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知识教学一样成为人才过程培养管理的必要内容,就需要这项工作能够稳定地、长期有效地开展,也就需要有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