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机制探讨_偶像崇拜论文

青少年偶像崇拜之心理机制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崇拜论文,偶像论文,机制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010(2006 )12—0011—06

一、前言

当代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着“追星族”“超女热”等偶像崇拜行为,偶像崇拜已经成为青少年亚文化的突出代表。多数年轻人将崇拜作为一种生活娱乐,他们通过给偶像写信,模仿偶像唱歌、着装,收集偶像的私人资料,参加明星俱乐部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崇拜和追求。

近年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研究发现,当今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主要集中在娱乐界和体育界的明星上,体现出一种“三星崇拜”(tri-star worship)(歌星、影星、体坛明星)的模式①。就“三星崇拜”的个人特征来说,他们通常具有年轻貌美、个性突出、充满青春活力、相当富有叛逆性甚至反叛性强等特点。就其本质而言,“三星崇拜”是一种以人物为核心(person-focused)的社会学习和依恋②。它以一种颇为直观的、非理性的、神秘化和神圣化的社会认知来看待偶像人物,对他们实施直接性模仿、全盘性接受和沉湎式依恋。它可使青少年产生某种超现实的自我情感体验,将偶像加以神化,产生“光环效应”,从而失去对偶像的批判思维能力。

除了“三星崇拜”之外,不少青少年还十分崇拜政经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的名人,这可谓“杰出人物崇拜”(luminary worship)③。就其本质而言,“杰出人物崇拜”是一种以特质为核心(attributes-focused)的社会学习和依恋④。它以一种较为理性的、有条件的、相对性的心理认同方式来看待偶像人物,其突出特点是特别欣赏偶像的人格性特征(dispositional features)(如:性格、为人等),气质性特征(temperamental features)(如:举止、风度等)和成就性特征(achievement features)(如:事业、谋略等),并从中获取最大的精神享受。它可促使青少年多以偶像的内在特征决定取舍,把他们当作成功者的典范和模仿学习的榜样,从而产生巨大的替代学习效果和朋辈学习效果。

由此,学者们一致认为,偶像崇拜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是青少年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行为,也是青少年走向成年的一种过渡性行为,本质上反映了青少年在自我确认中对理想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是其特定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附属品”⑤。在此意义上讲,生活需要偶像人物,偶像人物也为生活增添了色彩。而遍览国内有关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探究论文,人们大多讨论偶像崇拜的相关心理需要,如:归属需要、认同需要、补偿需要、宣泄需要、需求需要、逆反需要、爱恋需要以及从众需要,却少有研究从心理学的基本流派入手,系统分析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动机。

对于这些动机的探究,是偶像崇拜研究中必要的一环,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发生原理和应对之道。笔者将根据以往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实证研究,从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三大心理学流派入手,系统探究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因素。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分析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根据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青少年偶像崇拜可理解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性冲动转移。青少年在自我成长过程中,个体增强的欲望冲动不能只指向父母及同辈人,还需要指向父母之外类似于明星偶像一类的遥远人物,以弥补情感上因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真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源自本能(desires),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其中,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从12岁开始,儿童进入一个所谓的“生殖期”阶段,性冲动开始活跃起来。但在社会伦理面前,青少年必须压抑其本能,否则就会成为“罪犯”、“不受法律保护的人”[1]。但是,这种压抑并不会使本能的性冲动消失,而只能是“在不减弱其强度的前提下转移它的目标”[2]:一方面,由于社会不允许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有性活动,儿童只能将性本能的冲动能量转向其他方面,如:获取知识、锻炼身体等;另一方面,就性欲对象而言,他们首先仍把自己的异性父母作为爱恋对象,然而这种有悖社会伦理的爱恋使青少年们产生焦虑。为了减轻这层焦虑情绪,他们试图消除与父母的情感联系,而转向家庭以外去寻找情感依托和认同对象。

就偶像崇拜的潜意识动机而言,人们在进入青春期后,找寻父母“替代品”的逆反愿望会愈加强烈。青少年们开始要求摆脱对父母稳定而牢固的情感依附,走向自立,由此出现了与父母纽带之间的疏离甚至断裂。为了补偿脱离对父母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他们急需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来确认自己,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人物作为自我的代表。由此,那些具有很强社会效应的偶像人物便成为青少年们的参照榜样。对偶像的认同正是他们寻找到的一种新的情感依托与情感表现的完美形式:既通过认同某个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抵消了因性愿望不断增加而造成的身体、心理上的压力,同时也弥补了由于与父母和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所带来的失落和苦闷,是一种性欲发展的正常走向。

同时,由于个体欲望冲动的不断增强,青少年也需要将儿童时期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移到青少年时期对异性的浪漫式依恋中,突出表现为对崇拜对象的迷恋中充满了浪漫幻想,甚至是性爱的幻想。在这种超越现实的情感体验下,沉湎于此的青少年把异性偶像当作一般的梦中情人并希望成为该偶像的恋人。香港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偶像调查均表明[6],对异性名人的浪漫性依恋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女性的浪漫式依恋一般高过男性,年龄越小就越爱听情歌。

总之,依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青少年期的偶像崇拜源自个体的精神分割需求,青少年需要认同特定的偶像来强化自我的力量。

2.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诞生了以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 H.Erikson)为首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艾里克森在其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一书中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说”(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它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理解为青少年在青春期走出角色冲突,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过程。

“同一性”(identity),又称自我认同,是个体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占有什么样位置的认识,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我”的认识和体验的思考[3]。“同一性是他许诺在将来预计要成为的人,是处于他看到他自己的形象和他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期望他成为的形象之间的东西……”[4] “自我同一性”对个体有着个体适应和社会适应两方面的意义。就个体适应来讲,建立“自我同一性”意味着对自己获得恰当和充分的了解;就社会适应来讲,建立“自我同一性”则意味着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明确的定位。

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期后,原有的自我同一性遭到破坏,自我出现分裂,个体面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conflict between identity versus confusion)的危机。艾里克森认为,个体从出生就开始追寻自我同一性,在这一年龄阶段,个体对同一性的追寻比其他任何阶段都更为强烈和深刻。为了解决危机并获得新的同一性,青少年就需要“通过新的以同辈伙伴及家庭外的领袖人物自居的作用”[5] 来检验新的自我。而偶像,作为个人认同并信任的对象,反映了个体积极的自我确认,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现实自我不满足而找寻到的最佳理想自我,是自我同一性的最佳代表。

就偶像崇拜的成长需求而言,青少年期是人们“热烈寻求可以信仰的人和观念”⑥ 的时期。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现实自我和一个理想自我。可以说, 偶像崇拜是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了偶像崇拜的投射效应(projective function)。投射效应是指崇拜者将自我的某种梦想、 欲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的倾向。换句话说,在现实自我面前,青少年意识到生活理想和梦幻无法实现,于是通过痴迷于某个偶像的特质(如:容貌、身材、才能、家庭背景、生活阅历等)和成功(如:财富、社会地位、个人魅力)来获得合适的理想自我形象。

总之,按照艾里克森的说法,偶像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同一性,融入社会的重要媒介,它可以帮助青少年在青春期避免易出现的角色混乱,保持心理平衡。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

1.行为主义的强化观点。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又称“刺激—反应理论”,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该学说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而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为强化。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和改变。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青少年偶像崇拜一方面是受到大众传媒的渗透和强化,另一方面是在朋辈团体中,因为渴望团体接纳的需要,而受到的来自集体的影响和强化。大众传媒对个体的影响,一直以来都被研究界所关注。早在20世纪30年代P.Lazarsfeld和F.Stanton就提出了“万能效果论”[6],认为传媒的传播效果十分强大,人们借着大众传媒接受到大量相同的讯息,这些讯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对阅听人产生了模塑、灌输的作用,从而使个体们形成一致的想法。

当今偶像崇拜的一大特点,就是偶像崇拜深受传媒影响。偶像明星作为商业时代青少年生活的幻觉符号,他们必定是众多眼光的焦点,也因此成为商业公司赚取利润的焦点。青少年对探知偶像明星生活轶事的市场需求形成强大的“星闻”效应,这种“星闻”效应借助传播媒介促成了娱乐报道的繁荣。明星成为不折不扣的商品,他(她)的任何属性都被拿到市场上进行贩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化、娱乐化信息大行其道,各媒体以收视率和发行量为内容优劣的衡量标准,导致新闻以商业市场为取向。

由此,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曾指出,偶像之所以成为偶像,“正是借助于电视强有力的煽动性和情绪效果”[7]。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正是通过制作精美的图像和影音,塑造了大量热门的明星人物并赋予他们以名气,这些人物又透过传媒的精心运作和高频次的宣传,使人不假思索地接受并认同其打扮、衣着、生活方式等,使偶像崇拜高度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强化了青少年们偶像崇拜的意愿。

关于朋辈群体对青少年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占士·柯尔曼(James Coleman)在他的经典著作《青少年社会》(The Adolescent Society)一书中曾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因为种种原因,几乎被隔离在成人的“大社会”之外。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家长难以和青少年子女同步并进。社会的专门化趋向要求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更长时间的、更复杂的训练。在这个变迁过程中,青少年被迫转向自己的年龄组合寻求接纳。芭芭拉·M·纽曼(Newman)和菲利普·R·纽曼(Newman)认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面临的是群体认同和疏远的危机,因此需要归属于某个同伴群体,否则会体验到疏离感,将来可能难以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

朋辈群体对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强化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青少年的亲密朋友都有崇拜某一偶像的表现,则他(她)也会因为害怕被同伴孤立并被排挤出集体圈子,而倾向于崇拜该偶像人物。这种渴望得到集体接纳,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压力促使青少年们将偶像崇拜看作一种时尚,且通过崇拜同伴们公认的偶像明星,使得自己与周围同伴有着共同语言、融为一体而满足其归属感。从这层意义上说,朋辈群体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起到了一种刺激和强化的作用。而在内地,郝玉章和风笑天两位学者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7封“赵薇迷”的书信进行了社会学角度的分析,他们的这次调查证实了青少年偶像崇拜受朋辈群体强化影响的关系:在周围同学都喜欢赵薇的环境中,如果有人不喜欢赵薇,不崇拜赵薇,不仅仅会失去同学、朋友,甚至可能连日常交往中说话的机会也会因此减少。

总之,依照行为主义的理论,青少年偶像崇拜完全是各种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青少年对某类(个)偶像的崇拜也完全取决于他(她)接受该偶像信息的大小或多少。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为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该理论中,模仿(imitation)是其核心概念。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将青少年偶像崇拜理解为青少年对其认同人物之思想行为的直接性模仿(direct modeling),具体表现为对其崇拜对象在人生观、 言行举止乃至服饰发型上的仿效。

班杜拉认为,“大部分的人类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8]。通过观察一个或多个榜样,行为、思想和情感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模仿。通常来说,根据模仿者在模仿过程中是否具有主动、自觉意识的加入,模仿可以被分为两类:即自动模仿与有意模仿。自动模仿是指对他人的思想、行为等自然而然的模仿过程。而有意模仿就是对他人的有意仿效。有意模仿又分为非合理模仿与合理模仿两种情况,非合理模仿是指那些只对行为的表面进行刻意的模仿而不理解其所以模仿的意义,部分青少年对偶像明星的盲目崇拜即属于此类。合理模仿则是出于对模仿对象的深刻理解,以及模仿者的理性思考,这种模仿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是值得提倡的。

联系到青少年偶像崇拜,年轻人在崇敬某个偶像人物时,可能会过分仰视和着迷于该偶像的各类外在特征、性格爱好甚至隐私生活,过分美化或夸张其在舞台、歌坛、屏幕或书籍中的形象,从而人为地将这些偶像们脱离他们生活中的真实形象而成为个人心目中的一尊神。一个偶像人物一旦变成了神,就很容易导致其崇拜者的盲目和狂热的追逐,非合理地模仿他们的一切行为举止。其结果,人不但会情迷于偶像人物的外部形象而不得自拔,也很容易做出种种超越于社会规范的行为。据香港200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受访的500名青少年中, 约六成被访青少年表示,会模仿明星讲粗口和吸烟,同时有近四成表示若偶像滥用药物,他们会跟随。而在外表方面,超过七成被访青少年明确表示会模仿明星染发和瘦身。[9] 青少年“美的标准”来自他们的偶像,明星偶像不单令青少年接受染发、瘦身、纹身和衣着暴露,更令他们争相仿效。

另一方面,偶像人物也可被视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榜样。青少年对他们的崇拜,不仅是对于所认同人物的行为、外表等特征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人格特质的理解和对自我的探索。正是这种合理模仿,使得青少年从偶像身上学习到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交技巧,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发展。

总之,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强调了榜样的自主性模仿与学习对偶像崇拜的推动作用。而榜样偶像化,则是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真谛。

(三)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由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将青少年偶像崇拜理解为青少年思维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性表现,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必然结果。

儿童在12岁左右,开始进入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即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在此阶段,儿童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青少年开始把自己的思维当成一个课题,也就是说,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反省,思考自己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10]。

在理智方面,形式运算思维的出现使思维得到迅速扩展,青少年们开始认为“反省思考是全能的。似乎世界应该服从于一个观念的格式,而不应该服从于现实的系统”[11];而在情感方面,“青年的体系与生活计划既充满了丰富的情操与利他的打算,而同时又具有令人不安的妄自尊大和自觉的自我中心状态”[12]。理智和情感上的这些特点使此阶段的青少年们具备了抽象和概括社会价值取向的能力。但是,由于青春期“自我中心状态”的作用,对理想和现实的区分并没有如成年人一般完善,批判式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发展不稳定和不成熟。由于受到认知发展的限制,青少年会对自我缺乏清醒的批判认识,沉湎于对偶像热烈的梦幻和疯狂的追逐中,而忽略对其成功背后的努力及人格塑造方面的认同。

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来说,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状态过度膨胀,会夸大自己被关注的程度和情感体验,表现出情绪化和极端化的依恋性特征。从这层意义出发,一些青少年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归根结底,通常不是对偶像的盲目,而是对自身认知不了解的盲目跟从。离开对自己的客观理解与合理评估,偶像所产生的作用就很容易本末倒置,盲目崇拜最终会演化为对偶像的一种近乎宗教般的狂热。这也是为什么部分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中会表现出激烈的情感和狂热的行为之原因。

总之,认知发展理论把偶像崇拜当作青少年走出“自我中心状态”的阶段表现,青少年需要走过这一“理智狂热”阶段来达到认知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

三、总结和讨论

综上所述,青少年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个体欲望增强期因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空的一种补偿;是在自我同一性的角色冲突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受大众传媒强化和朋辈团体影响的结果;是填补情感空虚而对认同人物产生的模仿行为;是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不稳定、不成熟的表现。

由此,前文提及的偶像崇拜的八种心理需要也可以通过上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分别加以归因和溯源(见表1)。

当然,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机制,绝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派理论,也不是任何一种学说或理论可以尽述的。比如:一些学者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社会影响的认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体理想与价值观的折射;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敏锐和个性不成熟的集中反映[13]。从这层意义出发,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机制,必然要通过多种理论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进行研究(见表2)。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情感满足的正常需要,也是其心理成长的里程碑。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加以评价,也不能对崇拜对象进行道德划分,认为崇拜学校和家长树立起来的榜样人物就是好的,崇拜影视歌明星就是不适宜的。青少年偶像崇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对美好的信仰,这是最值得肯定,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青少年的“追星”行为就好像他们脸上长的青春痘,过了一定的年龄段就会自然消失。因此,我们不能用高压手段去消灭“它”,更不能用强制手段去“挤”“它”。要采取一种“大禹治水”的智慧,合理调节,疏导有方,让青少年们清楚地知道:为何崇拜,崇拜什么,这才是正确和值得提倡的教育思路。

注释:

①③ 岳晓东.偶像与榜样选择的代沟差异:香港和长沙成年人的见解[J].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9,(15):27—51.

②④ 岳晓东、张宙桥.青少年明星崇拜与杰出人物崇拜:香港与内地1998 —2001年的研究与思考[J].青年研究学报(香港),2002,(2):179—191.

⑤ 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1—9.

⑥ Cheung,C.K.& Yue,X.D..Idol Worshipping for Vain Glory,Illusory Romance or Intellectual Learning:A Study in Nanjing & Hong Ko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ce and Youth,2000,(8):299—317.

⑦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8.

标签:;  ;  ;  ;  ;  ;  ;  ;  

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机制探讨_偶像崇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