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经济体制的科学发展与完善_公有制论文

论以人为本的经济体制的科学发展与完善_公有制论文

论科学发展与完善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制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第一条原则,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这个原则要求,阐明了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含义,指明了实现长期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也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提出根本要求。本文拟结合改革的经验,探讨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成果的经济制度含义。

一、科学发展必须完善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

(一)重视舆论反映经济制度出现的问题。近年来,民生问题成为舆论的热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呼声也频频见诸媒体;但关于“发展依靠人民”的舆论却显得淡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其实是私有化“改制”造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严重削弱与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间的矛盾在舆论上的表现。私有制经济比重的扩大必然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私有制本质上是一种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的经济制度,私有者占有的生产资料和雇佣的人数越多,在私有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贫富分化必然越大。近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逐年下降,据统计,到2005年底,公有制资产比重已下降到48.8%,② 基尼系数也逐步扩大,已超过国际警戒线(4.5%)。这证实私有制比重加大与收入差距拉大呈正相关关系。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是所有制关系的急剧变动,由于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私有制的比重已超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它的规定。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共同富裕,因此,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要求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呼声自然就高了。私有制比重加大主要是由许多地区推行私有化“改制”造成的。这种“改制”依靠的显然不是广大职工群众,而是少数人,是通过“经理层购买”的方式,把本来属于工人阶级成员的企业领导转换成拥有私人资本的企业主,而把职工群众通过所谓“买断工龄”的方式转变成雇佣工人,这种彻底消除企业公有制性质的“改制”,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成是依靠人民的措施。本可以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反思并纠正这种改革措施,但某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却把反思改革的具体失误说成“否定改革”,而一般的人们谁都不愿戴反对改革这顶吓人的“帽子”,这样一来,既然难以否定这种私有化的“改制”,依靠人民也就难以形成舆论。

(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依靠人民。依靠人民,科学发展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产出更好更多的成果;而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依靠人民,促进各方面的统筹发展,形成适应市场供给的有购买力的需求,促使经济运动形成供求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发展依靠人民,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公有制控制的生产力,才是劳动人民控制的生产力,产出的成果,才直接属于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人民才在实质上处于主人翁的经济地位,才能获得经济民主的权益;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按劳分配的平等关系;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实现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程度。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才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经济制度。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人民还不可能在所有企业内部都摆脱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但是只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劳动人民。③ 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使多数企业的劳动者处于公有制经济关系中,获得主人翁经济地位,拥有经济民主权益,才能说劳动人民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人民,需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完善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保证。

二、“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不是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如果把“发展依靠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割裂开来,认为私有制造成的贫富差距可以通过公共财政再分配(又称二次分配)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建立在“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的经济制度上,这样的经济制度不是依靠人民发展经济的制度,从长远看行不通。

(一)这样的经济制度在一些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实践过,结果陷入两难境地。二战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不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的基础上,为缓和社会矛盾,先是推行民主社会主义,建立所谓福利国家,这固然取得某种程度的效果,但随时间的推移,财政支出逐步膨胀,不堪负重,影响经济增长,还造成国民对福利制度的依赖,结果难以为继。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登台,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结果又导致贫富差距明显拉大,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推行民主主义的政党又上台,试图总结以往经验教训,走介于传统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间的“第三条道路”,如保存社会福利,但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项目;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由个人承担费用比例,实施个人享受社会福利与承担义务相统一的经济政策等。“第三条道路”能否使这些国家走出两难困境?这当然要让历史的实际进程来回答。但理论分析表明,两难困境最终是走不出的。虽然“第三条道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对抗性矛盾,仍可起某种缓和作用,但这种道路建立在不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仍是一种以保存贫富差距为前提,通过公共财政的再分配,维护总资本家利益的改良主义经济制度。维持这种经济制度,一是需要雄厚的政府财力做支撑,一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外因素导致财力紧张,就难以为继;二是国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必须高于一般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是运用公共财政再分配缓和国内社会矛盾的前提,一旦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生活水平后来居上,这些再分配政策的作用就难以为继。所以,可以预见,第三条道路终究要陷于困境。

不能忽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财政,是总资本家财政与公共财政的统一,并不单纯是社会一般管理性质的公共财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财政上用累进税、转移支付和投入职业培训支出等办法,来促进社会公平,这是面对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这种对抗性矛盾,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不采取的改良政策,本质上不是依靠广大劳动人民发展经济,更不是走社会共同富裕之路。

还要看到,这种靠公共财政再分配来实施的公平,并不是一种广大人民在平等经济地位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而是总资本家的国家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有限度、施舍性的分配关系调节。这种调节是不能降低到资本家平均利润率应当达到的高度,一旦为增加财政收入而提高的税率使利润率的降低,超出资本家能允许的限度,国家就必定要重新降低税率,以便保证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正是这样一种机制,被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概括为抽象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④因此,虽然从公共财政再分配这个制度层面上,西方福利国家为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毕竟是一种建立在保持资本与劳动对抗性经济关系前提下的改良主义性质的制度,不是一种依靠人民和人民共享成果相统一的经济制度。

(二)从我国经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来看,“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之路也是行不通的。目前,各级人民政府正在依靠财政的再分配,来努力促进社会公平,但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问题,入不敷出。以江苏省为例,过去苏南农村乡镇政府的财政,可从乡镇集体企业中,提出一定收入(如苏州地区规定乡镇政府可从乡镇企业按销售总额提取1%的管理费,并同时按职工总人数提取每人建农基金、公益金等270元)用于以工补农,这解决了包括组织集体农民抗旱、排涝、道路建设等不少问题,被称之为“十全大补丸”。但近几年,乡镇集体企业私有化“改制”后,许多农村村级经济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乡镇政府财政只能从企业利润中提取0.07%(这种开支还不能从外资企业中提取);而农业税的取消在使农民得到一定实惠的同时,也使乡镇政府失去这方面的财政收入,使乡镇一级财政捉襟见肘。这样一来,乡镇一级财政就会指望上级政府拨款解决开支困难。但新农村建设的大量工作毕竟在村级基层,现在,凡是抵制私有化“改制”,保留集体经济的乡村,都展现出生机和新气象,而贯彻当时要求“改彻底、彻底改”的私有化“改制”措施的,目前都比较被动,有些地方还反映,农田基本建设急需改善,现在单靠财政拨款修建,看来十分困难。由此可见,“私有制加公共财政再分配”的经济制度,是一种不相信公有制的经济效率,不组织、不调动人民积极性的经济制度,是一种依靠私有制的所谓效率发展私人经济,然后对私有制分配关系造成的“弱势群体”搞些施舍的经济制度,因而不可能是适合中国国情、真正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长期科学发展的科学经济制度。

三、改革就是要构建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

改革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质就是构建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本质也是依靠人民,问题在于管理体制上存在主观性的弊病,用放大了的自然经济观来管理具有复杂社会分工的国民经济。那种单一的、垂直性的集中管理体制,抑制了历史条件决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市场经济关系,不能发挥基层经济组织的能动作用,因而使公有制依靠人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这种优越性,不能充分、正确地显示出来,所以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革命性改革;但这决不是要取消公有制这个基础,恰恰相反,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改革,寻求到能够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使其更有利于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来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归根到底是要构建依靠人民发展经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经济制度。

唯物史观把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权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理解为经济主体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获取经济利益的实现途径和形式。因此,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指全体或集体劳动者,在国家宏观计划调节或科学统筹下,凭借共同占有的生产条件,以企业或集体组织的经济形式,面向市场,自主地发展经济,贯彻按劳分配方式,使劳动者个人以一定的收入形式获取自身物质利益的过程。我们应当从这种过程而且是可持续的过程,来理解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那种把实现形式仅仅理解为某种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片面性。从这种理解来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包含从生产、流通、分配到个人消费的一系列具体制度环节,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存在体制弊端,就会阻碍劳动者对生产条件共同所有权的经济价值的实现,阻碍作为公有制主体成员的劳动者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不过,只要公有制的性质不变,其经济价值实现过程中具体环节的弊端,是可以通过依靠人民来纠正或完善的。如果上述理解符合科学发展观,从长期看,在经济制度建设上,就必须把握下面两个基本原则:

(一)从国内经济看,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如放弃这种地位,就意味着重蹈原苏联、东欧搞民主社会主义的覆辙,等于在发展经济中放弃依靠广大劳动人民。近些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轻视甚至否定公有制经济,一些干部甚至不再提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私有化“改制”形成风潮。这与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严重影响分不开。那种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同于传统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经济,把市场经济等于私有制经济,把产权改革的到位等同于私有化,把经理层购买这种私有化的“改制”理解为对公有制的改革,把本来属于工人阶级组成部分的管理者转化为拥有私人资本的企业主等同于构建经济激励机制,把私营经济等同于民营经济,把股份制经济等同于公有制经济,把扩大就业单纯地寄托于发展私营经济,把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寄托于私人老板的赞助,凡此等等,已在党政干部思想中形成严重认识误区。这些混乱的经济思想见诸行动,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大困惑,乃至怀疑起人民政府不依靠人民。因此,清除这些经济思想障碍已迫在眉睫。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私有化导致的后果已给长期科学发展设置了新障碍。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本来,发展现代农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村股份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实现工农联盟的好形式。可由于许多“龙头”企业已经在“改制”中变为私营企业或私人合伙企业,这就造成土地集体所有制中的农民依附于私营经济的不利局面,发生工农经济联盟让位于私营经济对集体农业经济的控制。如果从总体上“私企联农”不能转化为“公企联农”,我国宪法规定的工农联盟这个基础就会趋向动摇,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应把重心转移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上来,把注意力集中到积极实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来,尤其在工业经济上不能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从民族经济与外国经济的关系来看,必须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主导的民族经济内部的联合。目前,有种主张值得注意,叫做“以民引外,民外合璧”⑤,就是鼓励和扶持私营企业(称之为民营企业)与海内外著名企业的合资合作,让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大企业牵手外国跨国公司。这在地方政府方面,主要出自增加地方税收的价值取向。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削弱,也为私外结合拓展了空间,但问题在于,在国际垄断资本处于竞争强势地位的状况下,“民外合璧”极大的可能性是私营民族企业参股跨国公司,而不是取得控股地位,这就必然增强国际垄断资本对中国民族资本的竞争力,尤其对公有制经济造成不利。这样的私外经济联合倾向,将为构建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设置更大的障碍,值得高度警惕。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单纯追求增税这种误区,确立维护和增强民族经济的价值取向。

四、采取切实措施振兴公有制经济

面对公有制严重削弱的经济态势,当务之急是要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发展依靠人民”的指导方针,在实践上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振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一)深化现存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弊病的主要表现,是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科学的改革办法是对症下药,实现两个“分开”:一是公有资本的所有权代理机构与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分开;二是公有资本所有权代理机构的资本流通管理与政府的财政管理分开。这在实践上势必遇到诸如原来的公有资本行政性集中管理向经营性分散管理的转换、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机构与国有资本管理机构的分离、国有资本国家与地方间纵向层级管理关系的调整、公有资本所有权与支配权关系的处理、公有资本的控制权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关系处理、公有资本管理责任人和劳动者激励新机制的建立等一系列崭新的问题,解决它们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不可能给我们提供这类关于公有制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经验。合理的办法唯有在改革的实践中才能取得,这正是改革攻坚的真正含义。还要看到,即使解决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的根本问题,具体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还会遇到如何依靠科技创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但只要真正纠正了体制弊病,公有制内在的有利于促进领导、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团结一致,有利于发挥集体力量的潜在优越性,就必然显示出来。

(二)努力发展新的公有制企业。只有大力发展公有制企业,才有可能使处于一、二产业公有制生产关系中的职工群众从目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就有必要采取下述措施。

1.培育为公有制经济服务的企业家或自主联合劳动、共同致富的带头人。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需要大批具有社会主义信念、有管理能力和懂某种专门业务的经济组织带头人,这可以利用大专院校来组织培训。目前有的省市地区正在为农村基层组织选聘“村官”。这说明,有组织地培育公有制企业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是可能的。村级集体经济的带头人可直接从农村中优秀青年中选派,接受培训的目的,就是致富他所在的乡村。关键在于扫除新自由主义关于企业家必定是“利己”经济人的错误认识。难道只有拥有私人资本的人才能管理企业吗?难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企业家就没有“理性”吗?难道在一些地方政府推行的私有化“改制”中,那些通过经理层购买形成的企业主,不正是原先在国有、集体企业走向市场的摸爬滚打中锻炼出来的吗?难道成为企业家就一定要成为占有企业职工剩余价值的企业主吗?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尤其需要着眼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培育集体经济带头人,是一件促进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实事。

2.从全局出发筹集和运用振兴公有制经济的启动资金。发展新的公有制经济既要有带动群众的能人,还要有资金。资金哪里来?其一,银行要对新办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政策性的金融信贷支持;其二,财政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设立支持振兴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基金,尤其要对村级粮棉种植业的集体经济,以及带动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公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给予无偿的财政补贴。反哺农业的财政基金来源,可以对全国所有企业(包括入境的外资企业)都设立“支农税”来筹集,这样才能将反哺农业的资金落到实处;其三,要把私有化“改制”中流失的公有资本,再收回来。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依据已经公布的物权法,在适当的时候,用“回头看”的方式,依法清查。这种流失的本来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本,可在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条件下,投入新的国有和集体企业。

从上述振兴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可以认识到,体现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包括企业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等在内的具体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系统,还必须由国家法制、教育等上层建筑来维护。不断完善依靠人民的经济制度,就能使经济的科学发展获得保证。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分析范式:科学特征与理论创新”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5BJL002)。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② 赵华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之我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

③ 何干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践科学产权观[J].学习论坛,2004,(12).

④ 阿瑟·奥肯著.平等与效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⑤ 严红枫,陆健.温州:在质疑中转型[N],光明日报,2007—03—15.

标签:;  ;  ;  ;  ;  ;  ;  ;  ;  ;  ;  

论以人为本的经济体制的科学发展与完善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