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少数民族戏剧_戏剧论文

当代美国少数民族戏剧_戏剧论文

美国当代少数族裔戏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族裔论文,美国论文,戏剧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后美国文学沿多元化方向发展,戏剧也不例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民族共存,多种文化共存,直接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多种文化对美国戏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来自国内,即直接来自移民到美国的各个民族文化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少数族裔戏剧发展迅速,黑人戏剧、犹太裔戏剧、亚裔戏剧、西语裔戏剧和意大利裔戏剧等发展尤为迅速,剧作家队伍逐渐形成,创作成绩斐然,已经形成独特的思想艺术特色,这不仅冲破了美国戏剧孤立主义的桎梏,而且为美国戏剧增添了异彩,使美国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五彩缤纷、异彩纷呈的活跃局面。

一 写“求生”主题

各国移民来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没有依靠,只得在逆境中挣扎,在困境中奋斗,以谋得出路,得以生存下去,这种求生现象几乎在所有少数族裔戏剧中都得到了反映。欧洲移民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后来成了美国文化的主流,他们初来美国时的异常艰辛的开拓性经历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对此评论已是卷帙浩繁,这里就不赘述了,而只是谈一谈少数族裔戏剧。

黑人来美国较早,开始是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来的,他们求生的历程更是艰难曲折,命运多舛。这在早期剧作中有反映,在现代作品中依然有反映,只不过是各反映了他们在不同阶段“求生”的不同历程。早期作品多写他们力争摆脱奴隶制、寻求自由身分的人生轨迹,后来的作品多写他们挣扎“谋生”的经历。例如,西奥多·沃德(1908—)的力作《我们的土地》(1946)借古喻今,写黑人为争取土地这一生存的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殊死斗争。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成为自由人的黑人有权开拓新生活,但白人种植园主进行反扑,要夺回他们的土地。以乔舒亚·泰思为首的一帮黑人,拿起了武器,进行了惊心动魄的保卫土地的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斗争一再受挫,乔舒亚为了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只身留在岛上,宁死不投降,最后跟情人德尔菲一起被白人击毙,为保卫自己的土地英勇献身。

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在80—90年代是美国黑人剧坛上的一位佼佼者,在整个美国戏剧界也算得上是一位重要剧作家了,他十年期间两次赢得普利策戏剧奖,不仅在黑人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在当代白人剧作家中也实属罕见。他的《莱妮大妈的黑臀》(1984)以黑人歌星(有“布鲁斯之母”之称)莱妮大妈(1888—1939)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嗜血成性的资本家如何残酷剥削黑人艺术家。他们跟白人老板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和矛盾,对白人社会充满了仇恨和敌视,心中潜藏着无比的愤怒,时常对任何跟他们有接触的人动辄发火。他们想反抗,但又无能为力,只有向自己的同伴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可压抑的怒火和愤懑,即为了生存,为了不丢掉饭碗,只好忍气吞声。生活逼迫得他们只好如此,这跟拿起武器进行殊死斗争的黑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威尔逊有一个庞大的写“十部连续剧的计划,以展示20世纪美国黑人的痛苦生活经历”以及他们在美国社会生产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菲利普·科林:《1945年以来的美国剧作家》,1989年, 第523页。)

当代犹太文学的成就誉满美国文坛,戏剧也不例外。犹太裔剧作家人数不少,其中克利福德·奥德茨、丽莲·海尔曼、阿瑟·密勒、尼尔·西蒙等都是美国剧坛上遐迩闻名的剧作家。自古以来,犹太民族浪迹世界各地,“求存”或者说叫“求生”是他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的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早已成了犹太文学中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重要主题。

阿瑟·密勒是当代美国戏剧泰斗,以擅长写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名播遐迩,也依然常写犹太主题,特别是写犹太人在严重政治迫害和遭受大屠杀的情况下求生存的主题。他的剧本《堕落之后》(1964)和《维希事件》(1964)揭露和抨击了德国法西斯杀戮无辜犹太人的罪行。他的电视剧本《用演奏来延宕时间》(1980)更是犹太人在劫难中求生的真实记录。剧本以位于波兰的奥德维兹的德国纳粹杀人集中营为背景,以歌星法妮亚·劳伦(该集中营的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为基础,经过作者的艺术处理,把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分子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滔天罪行逼真地搬上了电视屏幕,女主人公法妮亚以音乐为手段,拼命地进行演奏和歌唱。“愉悦”麻痹敌人(即纳粹分子),拖延时间,争取让人们(犹太人)有机会活下去,这种“追求生存”的场面是非常悲壮、非常凄惨的。(注:尼尔·卡森:《阿瑟·密勒》,纽约市格洛夫出版社,1982年,第145页。)

尼尔·西蒙(1927—)被称为“百老汇喜剧之王”,力作《迷失在扬克斯》(1990)问鼎1991年普利策戏剧奖等十项戏剧奖,不啻是戏剧界对他的创作成就的认可,也是西蒙转向写严肃戏剧获得成功和他的喜剧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程度的重要标志。剧本写犹太人题材,剧中以1942年扬克斯小镇上的一座公寓为背景,创造了悲剧氛围,充分展示了一家犹太人劫后余生的悲惨凄凉的生活情景,经历了大屠杀之后来到美国定居的母亲跟女儿之间感情上的冲突,兄弟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这个家庭的阴郁气氛,无不跟过去的经历相联系,他们在这种悲凉气氛下挣扎着生存下去。

二 写“美国梦”主题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作品久写不衰的主题,从殖民地时期到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直到现在,众多作家都在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写美国梦,写主人公对美国梦的憧憬,写他们的美国梦的成功和破灭,当代更多的作品则是写美国梦的失败,包括由于寻觅自己的“美国梦”而导致的悲剧。

美国少数族裔剧作家几乎都毫不例外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大写美国梦主题。例如,近年来亚裔戏剧发展迅速,华裔戏剧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写亚裔移民的美国梦,写亚裔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黄哲伦(1957—)是在美国戏剧界占有一定地位的华裔剧作家。他出生在美国,父亲来自上海,自幼从家庭和华人社会中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他一再表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定要把美国华侨的苦难历程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一定要把华侨用自己的血汗劳动对开发美国经济、推动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通过文艺作品形式载入史册,一定要把中国古老文化对美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揭示出来。”(注:见1990年《中国戏剧》第11期,第56页。)他正是以写华侨的“美国梦”开始自己的戏剧创作生涯的。

黄哲伦的处女作《刚刚下船的人》(1979)通过写刚刚上岸的移民斯迪夫跟早已在美国定居的移民戴尔和格雷斯之间的交往和思想冲突,揭示了移民来美的华人的“美国梦”的破灭。主人公斯迪夫轻信了掮客的谎言,怀着美好的希望到美国来寻找“金山”,寻觅“人间天堂”,他们天真地认为:“……在美国,我们什么东西也不会缺了。有一个白鬼子说,大街都是钻石铺起来的,土地十分富饶,一块块的金子摆在路上,工人们对其视若无睹,让他们弯腰捡一下都不干。”他们描绘出了一个“没有暴雨、没有风雪的土地,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温煦宜人,在那里人们可以住在野外,而没有大自然造成的不舒适的感觉——那里是工人的天堂,是金子的土地,是富裕的群山,那里是人们可能发大财的地方,人老了脸上也不见皱纹。”但他一踏上美国领土便大失所望了。他立即发现白人的许诺全是一派胡言乱语,全是“屁话”。他不但没有找到“金山”和“天堂”,连工作也很难找到,过着饔飧不继的生活,连个立身之地也没有,因而希望变成失望和愤慨。他大声疾呼:“我恨大山,我恨美国,我恨你们!”这是他对美国白人的欺骗行径的强烈抗议,也是珍藏在他心中的“美国梦”彻底幻灭的标志。因为他感到,即使把中国妇孺皆知的关公和花木兰这两位中国古代英雄请到美国来,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力改变现状。

黄哲伦的成名作《舞蹈与铁路》(1981)也是写华人苦力的美国梦的剧作。它以1867年发生的修建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的华工要求同工同酬的大罢工事件为背景,通过塑造两个性格迥异的华人苦力人物形象,揭示了华工中间理想跟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的“黄金梦”的破灭,生动地展示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剧中主要人物之一龙约翰被卖为苦力,来美国之前学过十年京剧,自持清高,孤芳自赏,常常独自跑到山顶上练功,奢望着有一天能利用自己的“精湛艺术”特长,使自己摆脱受奴役的地位,故对山下的罢工漠不关心。另一主要人物马仔只有18岁,除了干活之外,就随其他工人酗酒,赌博,依然耽于“美国梦”的遐想之中,认为美国就是一座金山,会把他变成富翁,将来发财回国之后至少娶20个老婆。龙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马是一位天真烂漫的空想家,否定传统文化,当他们发现罢工的结局并不能使他们的发财梦(即美国梦)变成现实的时候,他们愤怒了,通过罢工发出了抗议的呼声。

黄哲伦的不少剧作都写了美国梦主题,这只不过举了两个例子。其他少数族裔剧作家写美国梦的作品也很多,不胜枚举。

三 写种族冲突主题

种族冲突,少数族裔文化跟主流文化的冲突,是少数族裔剧作家久写不衰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冲突”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族裔反对种族歧视、要求获得平等地位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地位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黑人剧作家的作品中,种族冲突主题最为引人注目,这类作品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这是因为在所有少数族裔移民中,黑人受压迫最厉害,受剥削最残酷,受迫害受歧视最为严重。西奥多·沃德的《白雾茫茫》(1938)和《我们的土地》(1946)都是写为争取自身自由和生存权利作英勇奋斗、宁死不屈的例子。《白雾茫茫》以黑人历史性发展的10年(1922—1932)为背景,通过写芝加哥一个黑人家庭命运多舛的悲惨经历,表达了黑人为自由而战的决心,剧本煞尾时号召黑人跟白人联合起来进行一场社会革命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社会中的种种弊端。这跟奥德茨的《醒来歌唱!》等早期剧本的结尾有雷同之处。该剧是当时黑人作家写种族冲突问题的剧本中最优秀的严肃剧本,但它却因为有“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之嫌而颇遭訾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剧作日益增多,剧作家队伍逐渐形成,还提出了“人民剧院”的战斗口号,他们有更多的作品写反对种族歧视主题,即种族冲突主题。

女剧作家洛雷因·汉斯贝里(1930—1965)是50年代美国黑人戏剧界的佼佼者,虽出身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但十分同情穷苦黑人,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她的代表作《太阳下的一粒葡萄干》(1959)是第一个获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的黑人写的剧作,主要写黑人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而进行的不妥协的斗争。主人公丽娜用丈夫的生命保险金在白人居住区购买了一座房子,但白人居住区的人不愿意跟黑人住在同一个居住区里,派代表来“劝”丽娜一家,别搬进白人居住区居住,白人要以高价收买,沃尔特一家不怕威胁,拒绝白人居住区的无理要求,毅然搬进了新居。此剧在美国戏剧界受到交口称赞,被评论家称之为“抗议剧”,在美国久演不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注:多丽丝·阿布勒姆森:《1925—1959 :美国剧坛上的黑人剧作家》, 1969年,第253页。)

勒鲁瓦·琼斯(1934—)是一位富有战斗精神的黑人领袖人物,改了名字,叫伊马姆(精神领袖)·阿米里(王子)·巴拉卡(祝福)。他是一个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黑人“革命戏剧”口号的倡导者,认为戏剧是“政治戏剧”, 是帮助“杀戮大腹便便的低能人的武器”。 (注:鲁比·科恩:《1960—1980年期间的美国剧作家新秀》,1982年,第101页。 )他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跟自己的白人妻子离了婚,认为她是黑人革命的敌人,他后来又跟一位黑人姑娘结成伉俪。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战斗气息。他的《荷兰人》(1964)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剧作,交替运用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展示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立,主人公是一位黑人青年,叫克雷,在纽约市的地铁里跟白人妇女露拉发生了冲突,向对方挑战,谁也不相让,观众都相信,在身体强壮的黑人面前,纤弱的白人妇女一定是受害者,但结局出人意料,白人妇女用刀子将黑人青年捅死,并命令他人将其拖出去。这种结局表明,黑人跟白人之间的种族冲突和对立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一个白人弱女子能奇迹般地杀死一个身强体壮的黑人青年,这是一种象征,即在黑人与白人的种族冲突中,白人一定是胜利者,黑人一定是受害者,因为美国政府、美国宪法是支持白人的。

在80年代里,黑人文学出现了另一个高潮,戏剧也不例外。黑人剧作家继续写种族歧视和冲突主题。查尔斯·富勒(1939—)是80年代美国黑人戏剧界的一位佼佼者,他的戏剧创作主题多是从他作为黑人的经历和在部队服役的经历中提取的。《布朗斯维大搜捕》(1976)写西奥多·罗斯福时代黑人士兵遭受种族歧视而被无理开除的事件。《动物管理员和标记》(1980)成功地塑造了费城一位坚强的持枪黑人青年人物形象,写他反对种族歧视而进行斗争的故事,曾赢得两项奥比奖。代表作《一出士兵的戏》(1981)获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等多项戏剧奖,使他顿时蜚声美国剧坛,也引起了世界剧坛对他的青睐。该剧写的依然是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主题,通过写一个黑人军官调查一个黑人中士士兵如何突然被暗杀的故事,真实地披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里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而黑人士兵心中充满了敌对和反抗情绪,因为他们感到自己跟白人士兵一样为政府卖命,但得到的是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是虐待,因而自己心中愤愤不平,有反抗情绪。

其它少数族裔移民跟白人之间的冲突也大量地反映到戏剧作品中来。刘易斯·瓦尔德兹(1940—)是当代最激进的美国剧作家之一,经常写罢工题材,演罢工戏,还将大量的笔墨用来写西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我在学校里没学到什么》(1969)一剧通过写黑人学生、白人学生和在美国的墨西哥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指出美国当代的教育只是为英语世界服务的。《越南农民》(1970)写剥削者对墨西哥人和越南农民的残酷剥削,他们都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受害者,作者号召农民团结起来,识破阴谋,攥紧拳头, 进行斗争, 颇象30年代的剧作,充满了战斗的气氛。《墨西哥士兵》(1971)一剧探讨墨西哥裔美国士兵在越南战争中死亡的价值问题,他们一开始并不明白自己是在为上流社会去打仗,为当权者去送死,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通过自己在越南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看到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暴行,逐渐醒悟了,但要想反抗已经太晚了,成了政府侵略战争的牺牲品。美国政府对少数族裔移民有多种限制和规定,但对他们去当兵打仗却很“宽松”,甚至没有“合法身份”也可以当兵,因为政府心里很明白,让这些少数族裔移民去替他们当炮灰、去送死,最合算。当权者的歹毒心肠就不言而喻了。

四 跟主流文化融合

各国移民进入美国之后,自然要在自己的戏剧创作中为保持和宣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努力,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包围和夹击中,竭力保留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因而往往形成了“亚文化群”,但他们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冲击和荡涤,久而久之,便逐渐程度不同地被“同化”,不知不觉地汇入主流文化。

不少少数族裔剧作家逐渐丧失了自己原来民族文化的传统特点,或者客观地说,至少是自己原来民族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戏剧创作影响不甚明显,让读者或观众不容易觉察出作者原来的生活背景。在20世纪的美国文坛上,犹太文学崛起,硕果累累,已有三人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他们是美国作家,其次才是犹太作家,这正是他们已经被“同化”的佐证,因为他们的作品大都写的是当代美国的社会问题。

丽莲·海尔曼(1905—1984)从30年代起就活跃在美国剧坛上,是一位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在美国戏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还是一位世界遐迩闻名的社会活动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反法西斯斗争事业到处奔波,几次冒险去苏联,去苏德战场前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然积极为世界和平事业奔波,她在国内曾受到以麦卡锡为代表的右翼势力的政治迫害,是被列入黑名单的“好莱坞十君子”(注:指在麦卡锡主义猖獗时代,美国右翼势力迫害文艺界进步人士事件。)之一,但她毫不畏惧,还公开支持自己的共产党人朋友达希尔·哈默特(1894—1961)跟政府进行的政治斗争。她俨然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活跃在美国社会和政治舞台上,不少人连想也没有想到她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里,她成了一个已经被“同化”了的美国人。她的戏剧作品均是写当今世界上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成名作《儿童时代》(1934)是“一出写善与恶的戏”(注:多丽丝·福尔克:《丽莲·海尔曼》,1978年,第37页。),一位有钱的老太太的“谎言”毁了一位普通教师的前程,此剧于1952年再次上演,就是针对恶势力的。代表作《小狐狸》(1939)已是美国剧坛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以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为背景,写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移的大主题,有钱人是一群狡猾的小狐狸。另一力作《守望莱茵河》(1941)写反法西斯斗争主题,此剧曾移到华盛顿去上演,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和宴请,使她身价倍增。读者和观众从她的作品中很难找到犹太文化影响的蛛丝马迹,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剧作家了。

有些剧作家的作品写自己民族文化方面的主题,但不占主导地位,而是把主要笔墨用在了写在美国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因而可以说,其作品的基调是跟美国主流文化一致的,他们被称为美国剧作家也是当之无愧的,即他们已进入美国主流文化。

30年代誉满剧坛的美国进步剧作家克利福德·奥德茨(1906— 196 3)出生于费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里,作品重点写社会问题。成名作《等待莱弗蒂》(1935)是美国左翼戏剧运动中的一朵奇葩,久演不衰,剧中虽然也涉及到了种族歧视问题(一位叫本杰明的犹太医生受到院方歧视而愤然离去),但该剧的主调是写纽约市司机大罢工事件,写劳资冲突主题,并号召人们起来斗争,成为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战斗的檄文”,在美国影响很大。现实主义力作《醒来歌唱!》(1935)虽然以一个犹太家庭为背景,但重点写的是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人生悲剧,剧本中洋溢着改革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宣传革命道理,提出了“马克思是当今的上帝”。他的《失去的天堂》(1935)等多部剧作都是写美国社会悲剧之类的主题。

阿瑟·密勒在《用演奏来延宕时间》等剧作中涉及到了,或者说写了犹太题材,但他突出强调的还是有普遍意义的善与恶主题。密勒之所以被称作是美国戏剧界巨擘,主要是因为他的剧作写美国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各类社会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有普遍意义。成名作《全是我的儿子》(1947)是一出以父子关系为主线写道德观念的社会问题剧,即道德价值观念与商业价值观念的冲突。工厂主乔·凯勒为了攫取利润,将不合格的飞机零件出厂,造成21名战斗在反法西斗争前线的飞行员机毁人亡,大儿子也故意驾机殉难,以示抗议,乔此时才忽然“良心发现”,自觉无地自容,便饮弹而死。代表作《推销员之死》(1949)连获普利策等6项戏剧奖,是举世公认的一部出类拔萃的现实主义剧作, 剧中有充实的思想内容,真实地反映了30年代经济萧条影响下普通家庭的凄惨状况,通过写推销员威利·罗曼34年如一日,栉风沐雨,为老板卖命,最后被解雇自杀的悲剧,展示了美国的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以及美国梦的破灭。另一部佳作《炼狱》(1953)是一部借古喻今的现实主义悲剧,以1692年新英格兰地区的萨勒姆镇发生的“驱巫案”作素材而写成,成功地塑造了农夫普洛柯特这个敢于跟恶势力抗争的正面人物形象,密勒正是用这部剧作向当时美国猖獗一时的麦卡锡主义发起挑战,震撼了美国政界,作者也因此受到迫害。密勒的剧作全面深刻地反映了美国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的现实状况,展示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充分证明他已完全超出了犹太家庭出身的局限,汇入到美国的主流文化当中去了。

尼尔·西蒙的喜剧作品一直受到观众的青睐,除了他的喜剧幽默写作手法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中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就是观众身边的人,即他以纽约大城市为背景,写那里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员之间的竞争、爱情、婚姻、夫妻之间的互相不忠贞、离婚、父母跟子女的冲突等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些日常生活题材,好象是作者在跟观众叙家常,娓娓动听,丝毫感觉不到他是出生在纽约市一个犹太人家庭里的“局外人”。

少数族裔戏剧向主流戏剧文化靠拢,跟主流戏剧文化汇合是大势所趋,只不过是速度快慢、时间早晚的问题,当然绝对不是少数族裔文化在汇合中消失,而是互相促进,沿多元化方向发展,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有特色的主流戏剧文化。

五 走向成熟

20世纪上半期,少数族裔剧作家中真正进入主流戏剧文化的是少数,多数人的作品艺术质量比较粗糙,引不起戏剧评论界的重视也是在情理之中。从50年代中期之后,这种情况逐渐地在改变,随着少数族裔文学的迅速发展,少数族裔戏剧发展速度也加快了,正在走向成熟,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首先表现在获各种戏剧奖的少数族裔剧作家增加了,特别是在80年代那个十年里,普利策戏剧奖三次被黑人剧作家所荣膺,查尔斯·富勒一次,奥古斯特·威尔逊两次。他们还获得了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奥比奖等多项戏剧奖。小说家与之遥相呼应,时常得大奖,如黑人女小说家艾丽丝·沃克、托尼·莫里森等人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等,莫里森还奇迹般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少数族裔戏剧界和小说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经常获得重要戏剧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有扎实的思想内容,而且表明他们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了相当的水准,即是对他们作品艺术成就的认可和赏识,是少数族裔戏剧文学走向成熟最好的佐证。

其次,在少数族裔剧作家的作品中,艺术手段的运用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即当代流行的多种艺术手法大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被娴熟地运用了。黑人剧作家查尔斯·戈登(1925—)因上演法国剧作家让·热内的荒诞剧《黑人》出了名,他自己也创作了“一出黑人的黑色幽默剧”《难于出人头地》(1969),是一出荒诞剧,沿袭欧洲荒诞剧的艺术风格,写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主题,获得了普利策戏剧奖。黑人女剧作家恩托扎克·香格(1948—)深受女权主义思想影响,从女性主义的观点, 写了《献给要自杀的黑人姑娘》(197 5),《母亲的勇气》(1980)等剧作,表达了黑人妇女愤怒的呼声,她的“戏剧成就对正在形成的黑人女权主义戏剧美学是一项重要贡献”,(注:菲利普·科林:《1945年以来的美国剧作家》,1989年,第3 79页。)从而在当代盛行的女权主义文艺美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70—80年代里,美国文学当中出现了新现实主义(或叫新写实主义)创作倾向,一些少数族裔剧作家非常敏感,也立即试用了这一新的写作方法。古巴裔剧作家玛丽娅·艾琳·福尼斯(1930—)是一位实验剧作家,是“60年代成名的作家中最后一批真正豪放不羁的艺术家之一,”(注:见1984年第一期《表演艺术杂志》第29—34页邦尼·玛兰卡的文章。)她的剧作深受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后来的剧作又受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她的代表作《费福和她的朋友们》(1978)也是一部女权主义剧作,故事发生在1935年,以新英格兰为背景,剧中主要人物朱丽娅额头上“鲜血淋漓”,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作者独出心裁地让观众参与戏剧活动,分成几路参观了主人公费福的“家”(舞台上的“家”),然后又回到大厅里自己的座位继续看戏。没有比这种安排更“真实”的了。

意大利裔剧作家艾伯特·英诺雷托(1948—)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吉米尼》是一部新现实主义剧作,以费城市南城区为背景,完全真实地将一个意大利裔美国人家庭以及他们“真吃”意大利面条的热闹非凡的正餐场面等都“搬上”了戏剧舞台,颇象贝拉斯科(注:戴维·贝拉斯科(1853—1931),美国著名导演兼剧作家。)的“照像现实主义风格”,但作者写的又是当代年轻人对恋爱、婚姻(甚至同性恋)等问题的看法,有吸引观众的魅力,连续上演了4年(1977—1981),共1778 场,创非音乐剧演出场次最高记录,荣膺奥比奖,使他声誉鹊起。

总之,美国少数族裔剧作家在创作中写他们的民族在逆境中求生的艰苦历程;写他们对“美国梦”的憧憬,探讨人生真谛;写少数族裔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少数族裔文化对美国主流文化产生了影响,做出了贡献,同时自己也在逐渐被同化,汇入主流文化。少数族裔戏剧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在美国剧坛上争奇斗艳,进一步丰富和推动了美国戏剧的发展。

标签:;  ;  ;  ;  ;  ;  

当代美国少数民族戏剧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