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_陆绍鹏

浅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_陆绍鹏

陆绍鹏(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中心小学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年外出打工,被滞留在农村老家靠爷叔辈亲戚监护成长,处在学龄阶段正在接受教育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与父母天各一方,缺乏家长的监护与管教,使他们养成自由散漫,言行和思想不轨,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异常严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齐抓共管,方可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57-01

一、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成绩下滑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管,这种照管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而已。我校教师在对“留守儿童”的家访中得知临时监护人就这样认为:“孩子只要身体好,无病无灾,我们对他们的父母就有了交代”。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在学习上无人照管,疑难问题无人指导,学习信心逐步下降,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因此成绩一直在下游徘徊。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这不,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闯世界挣钱,甚至比 “知识分子”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道德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习问题,更让人担忧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培养问题。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好起来,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日后有出息。但相当一部分人的希望是事与愿违―― “挣了票子误了儿子”。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很容易钻空子,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是一些老人或其亲朋,他们对孩子大多放任自流,由着孩子的性子而为,或不敢管教,或不会管教。生活在这样一种缺乏管理与指导的环境中的孩子,到了学校受不了纪律的约束,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且语言粗鲁、口出脏言而习以为常。

3、心理素质较差,心理问题突出

在人们的想象中,农村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心理问题不会太严重。然而,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也是较为普遍的。从个性发展特性来看,“留守儿童”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我校就有教师反映“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他们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上进观念淡薄;他们任性、倔强、自私,缺乏同情心和爱心,逆反心理严重,个别性格古怪孤僻不信任人,自以为是,与同学关系不好,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等。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的亲子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导致父母的非自然缺损,这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损害。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子女,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出现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互动减少,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

二、当前迫切需要采取的教育措施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全社会都必须给予深切关注。作为教师更应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和情感走向,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前迫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摸清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为了让教育适应每个“留守学生”,学校应对每一位“留守生”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将“留守生”的家庭情况、监护情况、父母走向、联系方式及学生的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登记备案,以便分类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定期进行家访,经常与“留守学生”的代养人、父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化解问题;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2、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特殊的关爱

教师随时观察“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与他们多进行心灵的沟通、平等的交流,让他们敞开心扉。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世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针对“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问题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不是在说教中,而是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校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教育的断层与真空。也可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3、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

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从小学会自立、自尊、自律、自强,学会生活;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从小就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开设一些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对儿童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让他们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其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健全的思想,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最后,我坚信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一颗爱生如子的爱心、不怕麻烦的耐心、仔细观察的细心、做好学生工作的决心,“留守儿童”就一定会享受到教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我们也会让那些身处异乡打工的家长放心。

参考文献

[1]和建花,谭琳,蒋永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幼儿的的状况、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0-22.

[2]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55-57.

论文作者:陆绍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浅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_陆绍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