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8)04-0070-05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日臻成熟阶段。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生态社会主义试图将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而构建的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科学社会主义为生态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本质区别。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全球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危机虽然不能直接等同于但却是深深根植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的,而且只要接受这种生产方式就不能消除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生态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生态危机实质是社会危机,生态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未来经济将是基于生态法则的,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人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解决生态危机的主要途径和策略是“非暴力”,其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具有生态意识和革命激情的知识分子;在未来社会中,要将生态原则与社会主义结合,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存的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
二、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似之处
1、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观一脉相承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和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分析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致。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无视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1976年,美国学者威廉·莱易斯在《满足的极限》一书中阐述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从而造成过度生产,造成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就导致人的异化和生态危机①。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的具有无限倾向的生产能力与生态环境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一矛盾将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期望的破灭”,并由此引发社会主义革命②。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学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企图找到一条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探讨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的思想趋势、政治要求和价值观念,摆脱了生态中心主义,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使生态社会主义完成理论创新。此外,生态社会主义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
2、生态社会主义运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观和辩证观
生态社会主义者将经济、社会、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认为只有从全球的角度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对自然和社会所产生的破坏和影响,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办法。此外,它还认为自然和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则是社会化的自然,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解决生态危机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生态社会主义者豪沃德·帕森斯认为:“人类离开了它在自然中的进化和借助工具实现的面对自然的集体劳动是不可想象的。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自己——是它自己自然的本质”③。
3、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史观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掠夺与被掠夺关系。改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美国的维克托·沃尔斯认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德国的雅各布·莫内塔则强调,“为超额利润而生产、为过度消费而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根支柱”。“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节制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节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而这是资本主义做不到也不愿意做到的”④。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分析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逻辑,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史观。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1、在社会变革的手段选择上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唯一途径,只有推翻资本主义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一切固有矛盾。而生态社会主义将“非暴力”作为解决生态危机的一条基本原则,主张将革命手段严格限定在“教育”和“示范”的范围内,反对暴力革命,反对采取任何积极、主动的革命行动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佩珀认为,“在资本家仍然控制国家的情况下,试图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应该接管国家,并将其改造成以某种方式为全体服务的机构。必须将此目标的手段限定在这种范围内,即用教育和示范生活的方法去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必须认识到用管理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无法根本解决环境危机”⑤。佩珀的观点代表了生态社会主义的主流观点,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思想。
2、在政治力量和阶级力量的选择上二者观点各异
在政治力量的选择上,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是始终保持先进性与战斗力的政党——共产党;而生态社会主义则把绿色组织、新政治运动、传统工人运动、各政党合作都作为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领导活动依赖于一种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国家之间的民主协商精神和多元文化价值原则下的对话。在阶级力量的选择上,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历史使命,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阶级力量。而生态社会主义者则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政治态度的观点,认为当代工人阶级已经被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一体化”,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否定性,因而丧失了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地位。而那些具有“生态意识”,热衷于生态运动,关心社会主义前途,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知识分子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3、在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上二者的观点存在根本区别
早在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构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建设等。这些构想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使人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质的规定性及其总体发展规律,认清社会方向,确定向这一方面发展所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而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法治结合起来,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在经济方面,生态社会主义主张用“社会生态经济”模式取代“市场经济”模式,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人着想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并且认为,除了市场经济和中央计划经济外,还存在第三条道路。例如,格仑德曼住宅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折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作用的生态计划经济⑥。但生态社会主义只关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而不重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其结果必然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政治方面,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在经济、政治、生态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分散化与整体化相结合、区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治体制⑦。这种观点反对权力的过分集中,认为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人性中的诸多劣性将为谦逊、和平、友善、理性等所取代,这是不切实际和不可实现的。
综上所述,尽管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某种联系,但它在革命道路的选择、所依靠的政治力量和阶级力量、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方面都存在本质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只肯定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的正确性,而否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并非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其斗争锋芒并非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而只是反对资本主义发展中诸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等某些弊端,也不支持要求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各国共产党。因而,它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
四、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评价
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
生态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也是绿色运动内部分化演变的一个结果。虽然它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但其提出的问题、观点和主张在许多方面是有价值的。生态社会主义试图超越当代资本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质,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作为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关心人类前途的一种派别,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重表现、后果、根源及其解决的途径进行了系统思考。他们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不同侧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现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强调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渊源关系,强调生态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为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提供了的新方法和新视角。生态社会主义用社会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国家中各方面的弊病,并把这一观点推至整个人类社会,从全球人类社会系统的角度反对发达国家的剥削和不平等交换,从全球生态平衡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国际关系问题,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判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制定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措施、新政策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⑧。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西方许多学者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抽象地归之于“人类科技进步”,有的甚至把目前的主要责任推到了第三世界的落后国家身上。生态社会主义者指出,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一个物质丰裕、精神痛苦的病态社会,并且指出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弊病,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致⑨。因此,需要进行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造,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会模式。同时谴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对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思想先导和认识基础。它们的环保运动和绿党的政治实践已对西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生态社会主义通过环保运动转化为政治实践,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支持、促进作用。生态社会主义的环保运动影响了西方各国政府的公共政策,促使各国政府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采取积极措施,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制定和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
总之,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实践活动反映了当今时代和群众的要求,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发展与强大有利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
2、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没有找到解救全球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生态社会主义没有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只企图以无政府主义的内容来改造科学社会主义,更接近于欧洲历史上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现代的“民主社会主义”;以产品质量和经济的“零度”增长为前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分散的小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抗衡,是一种“开倒车”的社会主义⑩。由于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所以并没有为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二,在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方面,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不够系统,不够成熟与完善,对未来社会构成方案仍然是不完备的、带有一定的空想成分,具有较浓的乌托邦色彩,缺少切实可行的方案。
总之,尽管生态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上还不是很成熟,但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从总体上来说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绿色运动的倡导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广大人民的要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⑩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http:∥baike.baidu.com/view/432806.htm/2007-12-25.
②郭俊哲:《生态社会主义评析》,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③④⑥⑦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3、257、269、270页。
⑤David Pepper.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 to So cial justi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93,232.
⑧杨秋生:《辩证分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南宁:《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⑨王小岩:《90年代以来生态社会主义评析》,太原:《晋阳学刊》,2002年第4期。
标签: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生态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政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