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胡萝卜系列食品前景诱人(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海[1](2020)在《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藻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自养的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既安全、经济,又绿色环保。课题以不饱和脂肪酸及生物量为指标筛选得到了优势藻株,并确定了优势藻株的最佳营养方式与脂肪酸甲酯化工艺参数,同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优势藻株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构建了优势藻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课题先以海南当地的10株微藻为筛选对象,比较其生物量、生长速率、总脂含量、总脂产量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藻株Chlorella vulgaris CJ15生物量、油脂产量较高,油脂含量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相对于其他藻株更具开发潜力。探讨了营养方式对优势藻株C.vulgaris CJ15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各生化组分(蛋白质、总糖、色素、粗纤维、氨基酸、总脂、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营养方式显着影响C.vulgaris CJ15的生长及生化组成;且C.vulgaris CJ15无异养能力。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混养时C.vulgaris CJ15蛋白质及粗纤维的含量最高,分别为6.7%及6.75%;而以蔗糖为碳源的混养更有利于C.vulgaris CJ15糖类物质的合成;在光合自养条件下,C.vulgaris CJ15藻细胞的生长能力最强,生物量及生物量生产力最高,分别为2.59g L-1和0.19g L-1d-1,,且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葡萄糖、粗纤维产率及色素含量、油脂产量、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综合考虑,C.vulgaris CJ15高密度、高生物活性物质培养的最适营养方式为光合自养。对C.vulgaris CJ15脂肪酸提取预处理及甲酯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研磨超声辅助对C.vulgaris CJ15细胞破碎率最高,达到92.35±0.67%。通过甲酯化参数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C.vulgaris CJ15脂肪酸甲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KOH浓度:0.79mol/L,H2SO4体积分数:3.32%,皂化温度:65℃,酯化温度:61.3℃,皂化时间:38.20min,酯化时间:25min。)对C.vulgaris CJ15培养条件(氮浓度、磷浓度、p H)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不同氮浓度下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产量顺序为:12.6mmol/L>7.6mmol/L>22.6mmol/L>17.6mmol/L>27.6mmol/L>0.0mmol/L;磷浓度为0.26mmol/L与0.35mmolg/L时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最高,均为70%,产量在浓度为0.26mmol/L时最高,为0.28±0.03g/L,因此,适合C.vulgaris CJ15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磷源浓度为0.26mmol/L。p H对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具有显着影响,适合C.vulgaris CJ15高密度培养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p H条件为6.5。基于C.vulgaris CJ15氮缺乏(0.0mmol/L)与正常培养(17.6mmol/L)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对两种培养条件下的C.vulgaris CJ15藻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氮缺乏组(处理组)与正常培养组(对照组)原始测序数据(Raw reads)经过滤后得到Clean Reads数分别为42713412和42337990,分别占Raw Reads数的98.64%和97.77%。处理组与对照组Clean Reads的Q20值与Q30值分别大于90%和80%,表明Reads的质量高,测序得到的碱基信息可靠。使用Trinity对所得到的Clean Reads进行从头拼接(de novo assembly)组装之后聚类去冗余,得到Unigene共44302条序列用于后续分析。采用软件将得到Unigene在7大功能数据库(KEGG、GO、NR、NT、Swiss Prot、Pfam和KOG)中做比对,共有35292条Unigene被注释到,占总Unigene的79.66%。以差异表达倍数|log2FC|≥2,FDR(False Discovery Rate)≦0.001为筛选条件,对处理组与对照组的Unigene进行比较筛选得到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预测构建了C.vulgaris CJ15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挖掘到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显着上调基因(或酶)FASN、Fab H、FATA、FAD2以及SCD(C16:0-Co A→C16:1(n-7),显着下调基因(或酶)Fab D和TER。这为将来采用基因工程等手段提高C.vulgaris CJ15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祝[2](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等离子体是具有高电能的离子化气体,常被认为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等离子体有分为热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低温等离子体(LTP)因其能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如·OH、O2-、H2O2、O3和带电粒子)和维持较低的整体温度,对温度敏感的生物体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所以在农业、畜牧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虾青素是一种具有着色、抗氧化、保健等多种功能的酮类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食品、化妆品、保健、制药等行业。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合成虾青素,如细菌、真菌、植物和微藻等。其中,雨生红球藻是虾青素积累量最高的微藻。虽然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技术方法用于改善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积累水平,但生长速度缓慢仍是雨生红球藻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速率和虾青素产量是这一领域的技术关键。在本学位论文中,先从光合作用能力、色素和脂质组成及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强光胁迫下雨生红球藻高产虾青素的机制,随后探索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条件,并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结合叶绿素荧光和免疫分析,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刺激效应的潜在机制。此外,还初步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引起雨生红球藻不同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又以真核模式生物产朊假丝酵母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形态、细胞死亡方式及体内氧化还原状态变化等方面,进一步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引起细胞产生不同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通过转录组测序和代谢分析,研究由低温等离子体诱变获得的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突变株M3,揭示了强光胁迫下高产虾青素的M3突变株与WT藻株之间虾青素积累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M3藻株通过增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脱氢酶(ME)、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化酶(RCA)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表达水平,而提高了CO2的利用效率,为类胡萝卜素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前体。色素分析、叶绿素荧光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3藻株通过调节叶绿素呼吸途径和提高非光合色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来缓解光氧化损伤,从而维持较高的光合活性。总之,从头转录和生理数据的结合分析不仅为更好地了解WT和M3藻株虾青素生物合成的差异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也为将来雨生红球藻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2、利用LTP处理雨生红球藻,优化了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条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比监测了不同时间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生物量和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雨生红球藻的生长随着低温等离子体作用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短时低温等离子体能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促进雨生红球藻后期虾青素积累。3、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机制,通过叶绿素荧光和生化指标测定发现,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活性氧(ROS)的积累,提高了体内抗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酶活性,强化了光合作用过程的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抑制了雨生红球藻体内ROS大量积累给其带来的不可逆损伤。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植物激素合成代谢、转运和信号转导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可能通过改变雨生红球藻体内激素含量,进而促进雨生红球藻生长和后期虾青素的积累。植物激素酶联免疫反应实验证实了这一判断: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了雨生红球藻体内独角金内脂含量增加和脱落酸含量减少,说明植物激素是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一个重要机制。该工作为提高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也为植物激素在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4、初步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会诱导雨生红球藻和产朊假丝酵母细胞遭受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如刺激效应、诱变效应等)。进一步以模式微生物产朊假丝酵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氧化胁迫作用和效应。结果表明: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会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状态变化,包括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线粒体等亚细胞变化等。
杨兴菊[3](2020)在《果蔬丁预处理对复合肉糜脯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现有果蔬复合肉糜脯的研究主要关注原料的种类及添加量、复合方式、干燥工艺等,通常将果蔬以汁、浆、泥、渣等形式添加入肉脯中,因此市售果蔬肉糜脯大多为果蔬味、果蔬汁肉脯,缺乏果蔬颜色鲜明、颗粒完整的产品。肉糜脯是半干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需经高温烘烤以脱水和熟化,新鲜果蔬水分含量高,直接与肉糜混合会因干燥速率、体积收缩率不同而产生裂纹、果蔬脱落等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以胡萝卜为代表,通过渗糖、干燥预处理,再与肉糜混合制作肉糜脯,以期改善复合肉糜脯的品质,研究不同预处理条件下胡萝卜丁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变化规律,并研究胡萝卜丁预处理条件及添加方式对肉糜脯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常见果蔬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形成的复合肉糜脯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果蔬为高水分食品(Aw>0.95),p H值范围为3.10~6.03,L*值、a*值和b*值范围依次为42.32~71.03、-13.41~29.52及4.99~50.87,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胡萝卜、芒果可改善复合肉糜脯的色泽,青萝卜显着改善风味(P<0.05),但新鲜果蔬会降低肉糜脯的总体可接受度,因此后续研究需进一步优化果蔬添加方式、添加量等,以改善复合肉糜脯的感官品质。(2)为探究预处理条件对果蔬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胡萝卜为代表,研究不同切分尺寸、渗糖量和干燥温度下胡萝卜丁水分、类胡萝卜素含量、体积、色差值和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胡萝卜丁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渗糖量和干燥温度越高,所需干燥时间越短,6 mm的丁干燥速率最快,干燥初期可达3.14 g·100 g-1 DW·min-1;尺寸越大、渗糖量越高,类胡萝卜素保留率越高,65℃下保留率最高,在水分含量降至10%时保留率可达51%;渗糖处理还可缓解样品的干缩现象,在10%水分含量下,150~450mg·g-1 DW渗糖量下胡萝卜丁的体积为未渗糖胡萝卜丁的1.25~1.45倍。研究结果说明胡萝卜丁的干燥时间和品质特性可通过预处理条件进行控制,有利于指导后续复合肉糜脯中胡萝卜丁的预处理。(3)为探究胡萝卜丁预处理及添加条件对复合肉糜脯品质的影响,研究胡萝卜丁的切分尺寸、渗糖量、干燥温度及添加量、水分含量对复合肉糜脯干燥时间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量和水分含量显着影响样品的干燥时间;尺寸、渗糖量、添加量和水分含量均影响外观,20%添加量的样品均匀性和饱满度较好;渗糖量和添加量越大、水分含量越低,样品的颜色越鲜艳;添加胡萝卜丁显着增加样品的硬度(P<0.05),6 mm和45℃下样品的硬度最小,分别为25.79 kg.sec和25.42 kg.sec。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尺寸、添加量、渗糖量和干燥温度可控制为:6 mm、20%、450 mg·g-1 DW和65℃。(4)为探究胡萝卜丁预干燥程度对复合肉糜脯干燥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水分含量胡萝卜丁形成的肉糜脯整体及局部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干燥速率的变化,通过核磁共振检测肉糜脯中水分的状态和分布信息,并进行干燥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肉糜脯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且胡萝卜丁干燥脱水较肉糜呈现滞后现象;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不断减小,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占比不断增加,成为样品中水分的主要存在状态。预干燥胡萝卜丁可以改善样品的持水性,使干燥总耗能降低至对照组的69.53%~89.73%。综合考虑复合肉糜脯的品质和干燥耗能,可将预干燥胡萝卜丁的水分含量控制在30%左右。
姚舒婷[4](2020)在《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液的回用研究》文中认为果脯行业的市场规模于2018年已达1258.83亿元,且整体增速超20%,其中樱桃番茄果脯是主要的产品之一,其作为我国传统食品,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还富含番茄红素和多酚类物质等保健成分,深受大众喜爱。但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的渗糖工序会产生大量粘稠浑浊的糖煮液,因高粘度、无法继续渗糖而被废弃,以年产500吨的果脯厂为例,每年至少产生50-150吨高粘度渗糖废液,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糖煮液废液的降粘再利用成为果脯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首先对樱桃番茄果脯加工中糖煮液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进而系统地探究了糖煮液粘度形成机理;以此为理论依据,建立了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液的降粘回用工艺并验证了其回用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糖煮液回用液对加工果脯营养成分、抗氧化性、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感官等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糖煮液及其粘度形成机理的分析探究了糖煮液中果胶、微颗粒及其水提物等对糖煮液粘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糖煮液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其中的微颗粒,且微颗粒中果胶、蛋白等水提物对糖煮液的粘度具有重要影响。糖煮液废液上清液中的可溶性果胶含量为0.005‰,对粘度贡献仅为2%,而糖煮液废液及其浓缩液中的微颗粒对所在糖煮液的粘度贡献分别达33%和58%,且去除微颗粒可使糖煮液变成牛顿流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去除微颗粒中的水提物后,微颗粒对糖煮液的粘度贡献降低了约50%。同时经测定发现,糖煮液废液富含果胶(0.005‰)、蛋白质(0.17 mg/m L)和游离氨基酸(29.44 mg/m L)等物质,其中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为主(6.42 mg/m L),是一种较好的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来源。(2)糖煮液废液降粘工艺的建立及其回用可行性验证研究了皂土和壳聚糖对糖煮液废液降粘的效果及其回用渗糖的可行性,发现用皂土或壳聚糖进行降粘处理,均可实现糖煮液废液的循环再利用。经降粘剂初筛及降粘条件确定后,建立的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降粘工艺如下:糖煮液废液经初筛后与0.008%质量浓度的壳聚糖或0.12%质量浓度的皂土混合,于20℃条件下静置沉降8 h后进行过滤处理,最后经70℃真空浓缩后得到糖煮液回用液。通过回用可行性研究发现,与糖煮液废浓缩液相比,用皂土或壳聚糖降粘处理后,糖煮液回用液的粘度(降低了50%)、浊度、a*值和挥发性气味成分(包括1,2-二甲基肼等不好的气味物质)均显着降低,其透光率、L*值、渗糖速率(达到与纯糖水相同的渗糖效果)均显着增加,而其可溶性固形物值和p H值无显着性变化(P>0.05)。同时皂土处理组与壳聚糖处理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糖煮液回用液对加工果脯品质的影响探究了糖煮液回用液对腌渍果脯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风味物质和感官的影响,发现经皂土处理的糖煮液回用液腌渍果脯的品质比新鲜糖水组、壳聚糖处理组和糖煮液废浓缩液组均高,而糖煮液废浓缩液组的品质最差。与新鲜糖水组的果脯相比,皂土处理组的果脯,其水溶性营养物质、综合抗氧化能力、总游离氨基酸含量(3.499%)、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1463.737μg/kg)、樱桃番茄特征挥发性物质总含量(265.349μg/kg)和整体感官评价值(77.00)更高,且脂溶性营养物质间无显着性差异。而壳聚糖处理组的果脯,其水溶性营养物质和总氨基酸含量(3.406%)与新鲜糖水组相比更高,但其脂溶性营养物质、综合抗氧化能力、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樱桃番茄特征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和整体感官评价值(73.75)略低。同时,皂土处理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的果脯在感官评价、番茄红素等类胡萝卜素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
王青峰[5](2018)在《甜玉米VA和VE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甜玉米由于营养成分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颇受人们欢迎。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广东作为我国甜玉米生产和消费大省,其育种技术和水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以满足人民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尤其是培育优质营养型甜玉米品种是未来育种的重要方向。维生素A和维生素E作为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微营养物质,其合成代谢途径受到一系列基因控制和调控,而当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甜玉米品种中含量均偏低。为了提高甜玉米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改善营养品质,本研究通过分析47份甜玉米自交系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变异,筛选优质营养型甜玉米自交系,分析维生素A原合成关键限速基因的单倍型,针对甜玉米维生素E含量的丰富变异,构建分离群体对维生素E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BK-3和SY999开展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甜玉米自交系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测定。47份甜玉米自交系维生素A原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7~22.76μg/g,平均3.28μg/g,变异系数达1.44,维生素A原含量较高的自交系为A5、A37、A36、A6和A8。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8.50~99.17μg/g,平均51.15μg/g,变异系数为0.35,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自交系为A4、A5、A24和A26。“农甜88”在授粉后第15~27天时,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呈直线增加,第27天时达到最大。2.维生素A原合成关键基因PSY1、LCYE和crt RB1的单倍型分析。以47份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单基因单倍型分析发现PSY1与胚乳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相关,LCYE与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和总类胡萝卜含量均呈显着相关,crt RB1与类胡萝卜含量不相关。联合单倍型分析发现最优单倍型组合为“101110”,其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3.17、15.16和68.30μg/g。3.甜玉米维生素E含量QTL定位。以来源于维生素E差异大的超甜玉米自交系的F2:3家系群体,构建了包含136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候选基因HPPD功能标记1个,覆盖10条连锁群,图谱总长为2031.2 c M,标记平均间距14.9 c M。共检测到与α-生育酚、γ-生育酚、α/γ-生育酚、总维生素E含量相关的QTL位点11个,分别位于第1、2、5、6和10号染色体,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4.74~41.16%。检测到2个主效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和5号染色体,第5号染色体的QTL与HPPD标记连锁,在第1染色体检测到1个新主效位点。4.甜玉米lcy E有利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4个甜玉米受体亲本与供体亲本间lcy E的功能标记3’indel表现共显性,可用作前景标记,检测到可用于背景选择的多态性SSR标记分别为61,61,60和61个。对4个甜玉米自交系BC3F3世代改良群体与相应的受体亲本农艺性状进行t检验,表明回交改良群体大部分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高度一致。回交导入lcy E有利等位基因后,显着提高了其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及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BC3F4世代籽粒中β-胡萝卜素含量平均提高1.54μg/g,维生素A原平均含量提高1.69μg/g,提高比率为81.91%,维生素A原含量增加达到极显着。筛选出10个优良株系,平均维生素A源含量为3.95μg/g,提高比率高达155.00%。5.甜玉米Zm VTE4有利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Zm VTE4的功能标记In Del118标记在5个甜玉米受体亲本与供体亲本间表现为共显性,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前景标记。筛选到可用于背景选择的多态性SSR标记分别为71,73,73,74和70个。5份甜玉米自交系对应的BC3F1群体在株高、叶片数、行粒数等大部分性状上已经与受体亲本高度一致。Zm VTE4的有利等位基因回交转育显着提高了α-生育酚、γ-生育酚和总维生素E含量。α-生育酚含量平均提高3.29μg/g,提高比率为62.71%;γ-生育酚含量平均提高17.25μg/g,提高比例为79.64%。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平均维生素E含量为61.88μg/g,提高比率高达70.11%。本研究通过甜玉米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的鉴定,分析维生素A原合成关键限速基因的单倍型,构建甜玉米分离群体对维生素E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含有lcy E有利等位基因的高维生素A原和含有Zm VTE4有利等位基因的高维生素E的普通玉米材料开展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实现了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合成关键基因lcy E和Zm VTE4的有利等位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提高了甜玉米骨干系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含量,为进一步开展高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甜玉米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鲁青[6](2018)在《添加辣椒红色素调理鸡排颜色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调理鸡排是鸡肉深加工产品中较受欢迎的一类新型肉制品,具有味道鲜美、口味独特、食用方便、营养丰富等优势而倍受消费者的推崇和青睐。辣椒红色素是调理鸡排制作工艺中的关键性成分之一,它可以赋予调理鸡排诱人的色泽。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使用辣椒红色素加工处理的调理鸡排在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褪色现象,大大影响了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商业价值,因此如何保持调理鸡排在贮藏过程中颜色品质的稳定性是现代食品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关于影响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有很多,但将其应用在冷冻调理肉中的褪色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以鸡胸肉为原料,参照工业化生产工艺制作调理鸡排,以辣椒红色素为着色剂,研究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调理鸡排贮藏期间颜色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是调理鸡排的主要呈色物质,其在贮藏期间的氧化降解是调理鸡排褪色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调理鸡排贮藏期间的颜色、辣椒红色素的颜色单位、氧化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究不同温度下调理鸡排的褪色规律以及贮藏期间肉质的氧化是否和辣椒红色素颜色单位的下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在制作调理鸡排的腌制液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天然抗氧化剂,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筛选出能够有效抑制调理鸡排褪色及氧化的最佳抗氧化剂组合,找出影响工业化生产调理鸡排的褪色因素以及抑制褪色方法的建立。1、不同贮藏溢度对辣椒红色素调理鸡排农色稳定性的影响为了探究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贮藏期间颜色品质的影响,将制作好的调理鸡排分别贮藏于-2℃、-10℃、-18℃、-10℃/-18℃(每12h交换一次贮藏温度)避光环境下,第0,1,2,3,4,5周测定一次调理鸡排相关的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色度值、颜色单位、TBARS值、羰基含量、活性巯基和总巯基含量),直到调理鸡排出现极其显着的褪色现象。试验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辣椒红调理鸡排的红度值变化影响显着。贮藏5周后,-2℃、-10℃、-10℃/-18℃温度下的调理鸡排的红度值分别下降了 15.57%、11.95%、10.89%,且具有显着低的颜色单位值(P<0.05),而贮藏在-18℃的处理组的红色度下降速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组,第5周时下降了 5.31%。在测定贮藏周期内,-2℃处理组下的调理鸡排的脂质、蛋白氧化速率最快,-10℃和-10℃/-18℃处理组的TBARS值和羰基含量没有显着性差异,-10℃处理组的巯基含量于第5周时显着低于-10℃/-18℃处理组。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红度值和色饱和度、色相角、辣椒红色素的颜色单位值、TBARS值、羰基含量、活性巯基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和亮度值、黄度值、总巯基含量、水分含量间无显着的相关性。辣椒红色素的颜色单位值、脂肪氧化值、羰基含量、活性巯基含量的变化也呈显着的相关性。本章节结果显示贮藏温度越低且无显着温度波动时,可以显着的保持辣椒红调理鸡排颜色的稳定性。2、响应曲面法优化天然抗氧化剂抑制调理鸡排褪色和脂肪氧化的研究为了保持调理鸡排贮藏期间颜色和脂肪氧化的稳定性,研究不同浓度的迷迭香提取物和抗坏血酸对其颜色、脂肪氧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腌制液中迷迭香提取物和抗坏血酸的添加量进行优化,以调理鸡排的红度值和脂肪氧化值作为响应值,优化出两种抗氧化剂最佳浓度配比。红度值和脂肪氧化值作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两个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依次为0.9320、0.8863,拟合度较高;失拟度的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两个模型均建立有效。迷迭香提取物的一次项(P<0.05)、抗坏血酸的一次项和二次项(P<0.01)对调理鸡排的红度值影响显着;迷迭香提取物的一次项(P<0.01)和抗坏血酸的二次项(P<0.05)对脂肪氧化值影响显着。利用Design Export软件设定当红色度取最大值、脂肪氧化值最小时,获得最佳复配参数为:迷迭香添加量为0.198 g/kg;抗坏血酸添加量为0.255 g/kg。经验证试验测定,测得的调理鸡排的红度值为21.88;脂肪氧化值为0.59 mg MDA/kg,与拟合结果一致。
邓亚敏,邵俊花,冯叙桥,王乐田,董丽,王南,谭阳,刘苏苏,王继业[7](2016)在《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肉制品生产的多样性并同时拓展果蔬的应用领域,使得肉制品营养、保健、色泽诱人且口味独特,在肉制品的加工中添加果蔬形成复合果蔬肉制品,已经成为肉制品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果蔬的添加形式与添加量、工艺路线等因产品形式不同而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复合果蔬肉制品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原料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与应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肉类深加工、果蔬的充分利用及高档复合肉制品的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俞国伟[8](2014)在《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本实验室预先筛选并保藏的野生型红色酵母为出发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26s rDNA测序以及生理生化检验,判定为胶红酵母,并且命名为Rhodotorula muc洳ginosa WZW003,然后探索了对其进行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方法,并且将该提取方法运用到后续的培养基优化的产物分析中。合成培养基的优化先后涉及到了种子培养基单因素优化、发酵培养基单因素优化与响应面法优化,并且将最终的优化结果在5 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最后考查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利用以番茄渣为主体的廉价培养基发酵生产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的可行性,综合运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进行了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菌体类胡萝卜素的最适提取方法为:二甲基亚砜60℃搅拌提取,料液比1:60(m/V),提取时间1 h,提取完成后,离心、取上清液,按照1:8(V/V)的比例加入乙醚萃取,而后取乙醚相遵照摩尔消光原理计算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最优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 g/L,蛋白胨15 g/L,初始pH 5.0,250 mL摇瓶装液量40 mL,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pm。3.最优合成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 g/L,蛋白胨9.75 g/L,NaH2PO4·2H2O 8.26 g/L,初始pH 4.11,250 mL摇瓶装液量30 mL,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pm,种子液种龄48 h,接种量10%,发酵周期72 h。该条件下摇瓶发酵得到总类胡萝卜素浓度为103.02 mg/L。5 L发酵罐放大实验得到的总类胡萝卜素浓度最大值为533.72 mg/L。合成培养基的放大实验表明,Rhodotorula muciaginosa WZW003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生物量的提高而导致的,而实际上其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呈降低趋势的,说明生物量对目标产物浓度的贡献是很大的,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酵液中的生物量、总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变化与残糖、pH的变化之间有极大的联系。4.最优番茄渣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54h,番茄渣添加量50 g/L,豆粕添加量10 g/L,MgSO4·7H2O添加量8 g/L,初始pH 4.5,培养温度30℃,种子液种龄48 h,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5 L发酵罐的放大实验所获得的总类胡萝卜素浓度的最大值为89.9 mg/L。番茄渣培养基的放大实验表明,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发酵液残糖在第48 h就接近于耗尽,然而此后总类胡萝卜素浓度仍能保持增长,这明显是由于此处的培养基含有番茄渣,其酶解产物能够被胶红酵母利用,从而维系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谢小龙[9](2014)在《红心甘薯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制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因其色泽诱人、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是最为常见的“绿色食品”之一。本文以福州永泰红心甘薯果实为试验原料,主要对其进行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两种干燥法的优势,对联合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得出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红心甘薯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探究了几种不同干燥方法对红心甘薯相关品质的影响,并制定出红心甘薯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制中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1、红心甘薯旋转式热风干燥机理研究表明,红心甘薯热风干燥全程都是降速阶段,其干燥速率受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及物料装载量的影响,其中装载量的影响相对不显着。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用来准确地描述红心甘薯热风干燥过程。2、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机理研究表明,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全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加速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进入恒速阶段时,膨化现象随之出现。干燥速率受到微波功率、腔体压力、微波间歇比和物料装载量影响。其中腔体压力的影响相对不显着。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用来准确地描述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过程。3、选定热风—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热风温度、转换含水率、微波功率、腔体压力四个因素,对红心甘薯联合干制过程进行四因素四水平正交优化设计。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热风温度60℃、转换含水率50%、微波功率2kw、腔体压力-75kpa。4、运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联合干燥及真空干燥5种方法对红心甘薯进行干制,并比较各干燥方法的干燥时间、单位能耗、色差、所得产品淀粉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5、对红心甘薯联合干制过程中各个程序进行危害分析,得出干制过程5个关键控制点为原料果验收、去皮、联合干制、计量包装和贮藏运输。在此基础上制定出HACCP计划表,提出预防对策及纠偏措施,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陈莺莺[10](2012)在《爱玉子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爱玉子(.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Makino) Corner)系桑科木质藤本。在台湾,其成熟瘦果在水中揉洗可制成清凉饮品“爱玉冻”,而制作后大量的去胶瘦果被丢弃。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本论文以闽侯栽培的爱玉子为材料,在优化去胶脱脂瘦果多酚提取、纯化工艺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爱玉子多酚的化学成分,并对其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GC-MS分析表明,爱玉子种籽油中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包括α-亚麻酸(52.67%)、亚油酸(20.81%)、油酸(15.10%)等。采用3种评价体系(FRAP法、DPPH法、TEAC法),比较了爱玉子叶片及其雌雄榕果各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体系中,爱玉子雄榕果中雄花和雌榕果中去胶脱脂瘦果的乙醇提取液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这与其总酚质量分数高有关。但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看,选取爱玉子的去胶脱脂瘦果作为材料,开展后续研究。2.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89%、液料比22:1、提取温度30-C;此条件下测得的爱玉子多酚提取率为3.21%,与理论预测值(3.25%)相比,相对误差为1.34%。3.从7种国产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对爱玉子多酚有良好吸附和解吸效果的D101树脂,考察了该树脂对爱玉子多酚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显示,最佳吸附解吸条件为:吸附时,提取液初始质量浓度约2.3mg·mL-1,时间约8h,提取液pH值可不调整;解吸时,以体积分数70%乙醇液为洗脱剂,流速1.0mL·min-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爱玉子树脂富集物,多酚纯度达58.49+1.14%,比粗提物提高了16.87%。可见,D101树脂适于富集爱玉子瘦果多酚,可作为规模化生产的有效吸附剂。4.以Sephadex LH-20层析介质,对爱玉子树脂富集物进行柱上色谱分级纯化,获得Frac Ⅰ、Frac Ⅱ和FracⅢ3个级分,其中Frac Ⅰ得率最高(占全部级分的62.41%),总酚含量亦最高,说明SephadexLH-20介质对爱玉子多酚中各物质的纯化有一定的效果。5.爱玉子树脂富集物甲醇液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酸水解前、后的树脂富集物HPLC色谱图进行分析,推测爱玉子多酚属原花青素类。树脂富集物中总酚、黄烷醇及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65.67mg.g1、95.52mg·g-1和429.41mg·g1,其中原花青素占总酚的73.41%,提示原花青素类是爱玉子多酚抗氧化作用的主要贡献者。6.分别采用7种体外抗氧化体系,对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粗提物、树脂富集物及3个纯化级分(FracⅠ、FracⅡ、Frac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爱玉子多酚提取物及其纯化级分均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活性强于BHT,其中树脂富集物的还原力最强,50%抑制率浓度(pIC50)为0.114mg·mL-1, FRAP值为4.13FeSO4mmol·g-1。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多酚提取物还原力的50%抑制率浓度(PIC50)和FRAP值与其总酚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2>0.76)。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还原力的大小依次为:树脂富集物>FracⅠ>FracⅡ>粗提物>FracⅢ。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对ABTS·+和DPPH·均有清除作用,清除率均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且清除率与浓度间均存在显着的量效依赖关系(R2>0.97)。依据TEAC值大小,对ABTS·+的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树脂富集物>FracⅡ>FracⅠ>粗提物> FracⅢ,统计分析显示TEAC值与其总酚质量分数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R2为0.9543)。依据50%抑制率浓度(pIC50)大小,清除DPPH·能力从强至强依次为FracⅠ、FracⅡ、粗提物、富集物、FracⅢ,这结果与还原力、FRAP值和TEAC值存在一些差异。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对·OH和O2-·2种活性氧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清除率与质量浓度间均存在显着的量效依赖关系(R2>0.99),对·OH的清除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富集物>FracⅡ>FracⅠ>FracⅢ>粗提物,其中树脂富集物对·OH的50%抑制率浓度(PIC50)为0.066mg·mL-1;依据PIC50值大小,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清除02-·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FracⅡ、FracⅠ、富集物、FracⅢ、粗提物。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爱玉子多酚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其中树脂富集物的抑制效果最好(p=1.00mg·mL-1时,抑制率62.09%)。不同多酚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高低顺序依次为:富集物>FracⅠ> FracⅡ>粗提物>FracⅢ。7.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对-OH致质粒DNA的氧化损伤均表现出一定的保护作用或修复性,活性优于对照品芦丁,其中FracIⅢ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最好。综上所述,爱玉子多酚属原花青素类,具有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及对DNA氧化损伤的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见,爱玉子去胶脱脂瘦果在天然自由基清除剂领域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抗氧化作用成分的具体化学结构及其机理有待下一步研究。
二、开发胡萝卜系列食品前景诱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胡萝卜系列食品前景诱人(论文提纲范文)
(1)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微藻及其应用 |
1.1.1 食品领域 |
1.1.2 能源领域 |
1.1.3 医药领域 |
1.1.4 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 |
1.1.5 化妆品领域 |
1.1.6 污水处理 |
1.2 培养条件对微藻生长代谢的影响 |
1.2.1 营养方式 |
1.2.2 温度 |
1.2.3 pH |
1.2.4 碳源 |
1.2.5 氮源 |
1.2.6 磷源 |
1.3 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研究现状 |
1.3.1 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 |
1.3.2 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
1.4 微藻转录组研究 |
1.5 论文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培养基配方 |
2.4 优势藻株的筛选 |
2.4.1 藻株分离纯化与藻种制备 |
2.4.2 微藻培养 |
2.4.3 富油藻株筛选 |
2.4.4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5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2.5.1 藻种制备 |
2.5.2 微藻培养 |
2.5.3 生长曲线及生物量测定 |
2.5.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5.5 色素含量测定 |
2.5.6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2.5.7 粗纤维含量测定 |
2.5.8 油脂含量测定 |
2.5.9 脂肪酸成分分析 |
2.5.10 氨基酸分析 |
2.6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2.6.1 C.vulgaris CJ15 藻细胞破碎方法选择 |
2.6.2 甲酯化方法选择 |
2.6.3 甲酯化单因素实验 |
2.6.4 甲酯化工艺参数响应面优化 |
2.6.5 优化参数验证 |
2.7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1 氮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2 磷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2.7.3 p H对 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影响 |
2.7.4 生长及生物量的测定 |
2.7.5 脂肪酸分析 |
2.8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2.8.1 微藻培养 |
2.8.2 RNA提取 |
2.8.3 cDNA建库 |
2.8.4 测序数据信息分析及注释 |
2.8.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分析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优势藻株的筛选 |
3.1.1 微藻生长及生物量分析 |
3.1.2 富油藻株筛选 |
3.1.3 脂肪酸成分分析 |
3.2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
3.2.1 微藻细胞生长及生物量分析 |
3.2.2 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粗纤维含量 |
3.2.3 油脂含量及产量 |
3.2.4 色素含量 |
3.2.5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2.6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3.3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3.3.1 C.vulgaris CJ15 藻细胞破碎方法选择 |
3.3.2 甲酯化方法选择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甲酯化工艺参数响应面优化 |
3.3.5 优化参数验证 |
3.4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1 氮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2 磷浓度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4.3 p H对 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3.5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3.5.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de novo组装 |
3.5.2 基因功能注释 |
3.5.3 C.vulgaris CJ15 氮缺乏与正常培养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 |
3.5.4 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构建及相关DEGs分析 |
4 讨论 |
4.1 优势藻株筛选 |
4.2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4.3 C.vulgaris CJ15 脂肪酸提取预处理与甲酯化工艺优化 |
4.4 培养条件对C.vulgaris CJ15 生长及不饱和脂肪酸积累的影响 |
4.4.1 氮 |
4.4.2 磷 |
4.4.3 pH |
4.5 C.vulgaris CJ15 转录组测序及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分析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2 虾青素(Astaxanthin) |
1.2.1 虾青素分子结构 |
1.2.2 虾青素着色与抗氧化功能 |
1.2.3 虾青素用途和对生物体的益处 |
1.2.3.1 虾青素对水生动物的有益效应 |
1.2.3.2 虾青素对人类疾病预防和改善效益 |
1.2.4 虾青素的安全性 |
1.2.5 虾青素来源 |
1.3 雨生红球藻 |
1.3.1 雨生红球藻介绍 |
1.3.2 雨生红球藻形态及生长周期 |
1.3.3 增加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产量的方式 |
1.3.2.1 雨生红球藻藻株 |
1.3.2.2 雨生红球藻培养及虾青素诱导条件 |
1.3.4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 |
1.3.5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合成调控机制 |
1.3.6 活性氧物质和植物激素调节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研究进展 |
1.4 等离子体概述 |
1.4.1 等离子体定义 |
1.4.2 等离子体分类 |
1.4.3 低温等离子体概述 |
1.4.3.1 低温等离子体概念 |
1.4.3.2 低温等离子体源 |
1.4.3.3 低温等离子体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效应 |
1.4.4 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研究 |
1.4.4.1 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食品方面的应用研究 |
1.4.4.2 低温等离子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
1.5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及生物学效应 |
1.5.1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不同生物学效应的因素 |
1.5.2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 |
1.6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的刺激效应 |
1.6.1 刺激效应 |
1.6.2 低温等离子体引起刺激效应的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雨生红球藻藻株 |
2.2 雨生红球藻培养及保存 |
2.3 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诱导条件 |
2.4 雨生红球藻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 |
2.5 雨生红球藻细胞形态观察 |
2.6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
2.6.1 基因组DNA提取 |
2.6.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实验引物及PCR反应 |
2.7 光合作用系统Ⅱ叶绿素荧光测定 |
2.8 雨生红球藻细胞数量、生物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2.9 活性氧(ROS)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9.1 活性氧测定 |
2.9.2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0 类胡萝卜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
2.11 脂质提取及分析 |
2.12 雨生红球藻体内植物激素独脚金内脂和脱落酸测定 |
2.13 转录组测序的样品准备、RNA提取和cDNA文库构建 |
2.13.1 样品准备 |
2.13.2 RNA提取 |
2.13.3 RNA定量和鉴定 |
2.13.4 文库构建及测序 |
2.14 RNA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2.14.1 RNA反转录实验 |
2.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5 酵母细胞培养及生长 |
2.16 实验装置与等离子体处理 |
2.17 克隆存活实验 |
2.18 拉曼显微光谱测量 |
2.19 抗氧化酶活性实验 |
2.20 流式细胞分析 |
2.20.1 流式细胞分析所用试剂 |
2.20.2 流式细胞分析的实验步骤 |
2.21 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及蛋白质印迹(WB)实验 |
2.21.1 所用抗体及其相应的稀释倍数 |
2.21.2 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
2.21.3 免疫沉淀(IP)和蛋白质印迹(WB)实验步骤 |
2.22 软X射线纳米CT实验 |
2.23 数据分析与作图 |
第三章 强光胁迫下雨生红球藻高产虾青素的机制分析 |
3.1 概述 |
3.2 结果 |
3.2.1 RNA测序和组装的质量评估 |
3.2.2 WT和M3藻株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2.3 光合作用、碳固定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3.2.4 色素组成比较 |
3.2.5 光合作用活性的比较 |
3.2.6 脂肪酸组成的比较 |
3.2.7 虾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差异的验证及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虾青素积累 |
4.1 概述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低温等离子体促进虾青素的生长、生物量和虾青素的积累 |
4.2.2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体内ROS积累和抑制光合作用过程 |
4.2.3 比较转录组分析及光合作用和呼吸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4 低温等离子体调控植物激素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5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雨生红球藻体内独脚金内酯(SLs)含量增加、脱落酸(ABA)含量减少 |
4.3 小结 |
第五章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胁迫作用初探 |
5.1 概述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低温等离子体对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氧化胁迫作用 |
5.2.2 雨生红球藻在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胁迫作用下发生不同效应 |
5.2.3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 |
5.2.4 低温等离子体对酵母不同氧化胁迫导致不同应激和死亡方式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果蔬丁预处理对复合肉糜脯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合肉糜脯及其研究现状 |
1.2 复合肉糜脯加工及保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
1.2.1 感官品质 |
1.2.2 营养成分 |
1.2.3 脂肪氧化程度和微生物安全性 |
1.2.4 复合肉糜的加工性能 |
1.3 影响复合肉糜脯品质变化的因素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果蔬丁复合肉糜脯用果蔬品种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2.3 主要化学试剂 |
2.2.4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常见果蔬的基本理化性质 |
2.3.2 常见果蔬的pH值 |
2.3.3 常见果蔬的色差值 |
2.3.4 常见果蔬与肉脯的适配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处理条件对胡萝卜丁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设备 |
3.2.3 主要化学试剂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胡萝卜丁干燥特性的影响 |
3.3.2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胡萝卜丁品质的影响 |
3.3.3 胡萝卜丁预处理条件和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处理胡萝卜丁对复合肉糜脯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肉糜脯的干燥耗时 |
4.3.2 复合肉糜脯的外观 |
4.3.3 复合肉糜脯的色差值 |
4.3.4 复合肉糜脯的剪切力 |
4.3.5 复合肉糜脯的感官评定结果 |
4.3.6 胡萝卜丁预处理条件和复合肉糜脯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胡萝卜丁预干燥影响复合肉糜脯水分迁移和分布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3.1 复合肉糜脯整体的干燥特性 |
5.3.2 复合肉糜脯肉糜和胡萝卜丁的干燥特性 |
5.3.3 复合肉糜脯水分状态的变化 |
5.3.4 复合肉糜脯水分分布的变化 |
5.3.5 复合肉糜脯干燥耗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液的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樱桃番茄概述 |
1.1.1 樱桃番茄简介 |
1.1.2 樱桃番茄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功能 |
1.1.3 樱桃番茄中的氨基酸及其功能 |
1.1.4 樱桃番茄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
1.2 樱桃番茄果脯概述 |
1.2.1 樱桃番茄果脯产业现状 |
1.2.2 樱桃番茄果脯产业面临的问题 |
1.3 果脯加工糖煮液概述 |
1.3.1 果脯渗透脱水的机理 |
1.3.2 果脯糖煮液难以循环利用的原因分析 |
1.3.3 果脯糖煮液废液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
1.4 研究背景、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糖煮液及其粘度形成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樱桃番茄果脯的加工流程 |
2.3.2 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上清液、微颗粒沉淀和糖煮液废浓缩液的制备 |
2.3.3 果胶酶溶液的制备及酶处理 |
2.3.4 基础指标测定 |
2.3.5 蛋白质的测定 |
2.3.6 果胶的测定 |
2.3.7 总酚的测定 |
2.3.8 透光率的测定 |
2.3.9 糖煮液的流变分析 |
2.3.10 总糖的测定 |
2.3.11 氨基酸的测定 |
2.3.12 微颗粒干重含量 |
2.3.13 粗纤维测定 |
2.3.14 粒径测定 |
2.3.15 光学显微分析 |
2.3.16 不同糖煮液废液沉淀的对换 |
2.3.17 感官评价 |
2.3.1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樱桃番茄果脯的感官评价 |
2.4.2 不同渗糖时间下糖煮液理化指标的变化 |
2.4.3 对樱桃番茄果脯加工糖煮液废液的理化和流变特性分析 |
2.4.4 糖煮液中果胶对糖煮液流变特性影响 |
2.4.5 糖煮液中的微颗粒对糖煮液流变特性影响 |
2.4.6 微颗粒的成分分析以及其水提物对糖煮液流变特性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糖煮液废液降粘工艺的建立及其回用可行性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透光率最适测定波长的确定 |
3.3.2 降粘试剂的制备 |
3.3.3 降粘试剂的筛选试验 |
3.3.4 壳聚糖和皂土的降粘条件确定 |
3.3.5 基础指标测定 |
3.3.6 运动粘度测定 |
3.3.7 糖煮液的流变分析 |
3.3.8 透光率的测定 |
3.3.9 渗糖速率试验 |
3.3.10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性成分 |
3.3.11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透光率最适测定波长的确定 |
3.4.2 降粘试剂的筛选 |
3.4.3 皂土和壳聚糖的降粘条件及降粘工艺的建立 |
3.4.4 不同降粘处理对糖煮液回用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
3.4.5 不同降粘处理对糖煮液回用液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影响 |
3.4.6 不同降粘处理对糖煮液回用液粘度的影响 |
3.4.7 不同降粘处理对糖煮液回用液渗糖速率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四章 糖煮液回用液对加工果脯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用糖煮液回用液加工樱桃番茄果脯的工艺流程 |
4.3.2 果脯水提物和脂提物的制备 |
4.3.3 多酚含量的测定 |
4.3.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4.3.5 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4.3.6 番茄红素测定 |
4.3.7 蛋白质的测定 |
4.3.8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9 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
4.3.10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
4.3.11 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APC index)分析 |
4.3.12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挥发性成分 |
4.3.13 氨基酸的测定 |
4.3.14 感官评价 |
4.3.1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处理的糖煮液对樱桃番茄果脯营养成分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的糖煮液对樱桃番茄果脯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的糖煮液对樱桃番茄果脯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4.4.4 不同处理的糖煮液对樱桃番茄果脯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4.4.5 不同处理的糖煮液对樱桃番茄果脯感官评价的影响 |
4.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 |
(5)甜玉米VA和VE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甜玉米的分类及生产概况 |
1.1.2 维生素A、E的功能 |
1.1.3 植物中维生素A、E的代谢途径 |
1.1.3.1 植物中维生素A的代谢途径 |
1.1.3.2 植物中维生素E的代谢途径 |
1.1.4 维生素A、E的测定方法 |
1.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和特点 |
1.1.4.2 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的提取和测定 |
1.1.5 玉米维生素A、E的遗传研究进展 |
1.1.5.1 玉米维生素A原的遗传研究进展 |
1.1.5.2 玉米维生素E的遗传研究进展 |
1.1.6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甜玉米维生素A原\维生素E变异及关键基因的单倍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材料种植与取样 |
2.2.2.2 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的提取 |
2.2.2.3 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的测定 |
2.2.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2.5 基因PSY1、LCYE和 crtRB1 单倍型分析 |
2.2.2.6 DNA的提取 |
2.2.2.8 电泳、银染与结果记录 |
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甜玉米维生素A原含量变异 |
2.3.2 甜玉米维生素E含量变异 |
2.3.3 类胡萝卜素组分相关分析 |
2.3.4 生育酚组分相关分析 |
2.3.5 维生素A原、维生素E与籽粒色泽分析 |
2.3.6 籽粒发育过程中ProA和 V_E累积 |
2.3.7 维生素A原合成关键基因单倍型 |
2.4 小结 |
第3章 甜玉米维生素E基因定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甜玉米维生素E的提取 |
3.2.2.2 维生素E的定量测定 |
3.2.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2.5 SSR分析 |
3.2.2.4 DNA提取及PCR反应 |
3.2.2.6 电泳、银染与结果记录 |
3.2.2.7 分子标记数据的收集及统计分析 |
3.2.2.8 遗传图谱的构建与QTL分析 |
3.3 结果 |
3.3.1 表型变异分析 |
3.3.2 维生素E基因的QTL定位 |
3.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 |
3.3.2.2 图谱构建 |
3.3.2.3 甜玉米维生素E基因的QTL定位 |
3.4 小结 |
第4章 甜玉米维生素A原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前景标记及背景标记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4.2.3.2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4.2.3.3 电泳、银染与结果记录 |
4.2.3.4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4.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 |
4.3.1 前景标记与背景标记多态性 |
4.3.2 亲本及回交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
4.3.2.1 受体与供体农艺性状差异 |
4.3.2.2 BC_3F_3群体的表型回复分析 |
4.3.3 前景标记筛选 |
4.3.4 不同回交世代背景回复分析 |
4.3.4.1 不同回交群体的背景回复分析 |
4.3.4.2 入选株系的基因组成分分析 |
4.3.5 标记数目与背景回复率的相关分析 |
4.3.6 改良前后维生素A原差异 |
4.3.6.1 供体与受体维生素A原含量 |
4.3.6.2 改良群体BC_3F_3籽粒维生素A原含量 |
4.3.6.3 入选株系的类胡萝卜素变异 |
4.4 小结 |
第5章 甜玉米维生素E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亲本材料和群体构建 |
5.2.2 前景标记与背景标记 |
5.2.3 试验方法 |
5.2.3.1 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
5.2.3.2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5.2.3.3 维生素E提取与测定 |
5.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 |
5.3.1 前景标记与背景标记的多态性 |
5.3.2 亲本及改良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
5.3.2.1 亲本间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
5.3.2.2 群体BC_2F_2、BC_3F_1 的表型回复分析 |
5.3.3 各世代前景标记筛选 |
5.3.4 不同回交世代背景回复分析 |
5.3.4.1 BC_1F_1群体的背景回复分析 |
5.3.4.2 BC_2F_1群体的背景回复分析 |
5.3.4.3 BC_2F_2群体的背景回复分析 |
5.3.4.4 BC_3F_1群体的背景回复分析 |
5.3.4.5 入选株系的基因组成分分析 |
5.3.5 背景回复率的偏相关性分析 |
5.3.6 标记数与背景回复率的相关分析 |
5.3.7 改良前后维生素E含量差异分析 |
5.3.7.1 供体与受体维生素E及各组分含量 |
5.3.7.2 BC_3F_2群体籽粒中维生素E含量 |
5.3.7.3 BC_3F_2群体中的单株选择 |
5.3.8 改良后自交系的应用 |
5.3.8.1 组配杂交种中维生素E含量 |
5.3.8.2 组配杂交种的相对生产力 |
5.4 小结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甜玉米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的变异 |
6.1.2 籽粒色泽对甜玉米高维生素A原育种的参考价值 |
6.1.3 甜玉米营养品质与最佳采收期的探讨 |
6.1.4 甜玉米维生素A原合成关键基因的单倍型分析 |
6.1.5 甜玉米维生素E基因定位 |
6.1.6 甜玉米维生素A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6.1.7 甜玉米维生素E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6)添加辣椒红色素调理鸡排颜色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鸡肉及其调理制品的发展进展 |
1.1 鸡肉产业发展现状 |
1.2 调理肉制品发展现状 |
1.3 调理肉在冻藏条件下品质的变化 |
2 辣椒红色素及其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 |
2.1 辣椒红色素简介 |
2.2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3 辣椒红色素在调理肉制品中的应用 |
3 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 |
3.1 迷迭香提取物 |
3.2 抗坏血酸 |
3.3 葡多酚 |
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辣椒红色素调理鸡排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椒红色素的吸收光谱测定 |
2.2 不同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色泽的影响 |
2.4 不同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中辣椒红色素CU值的影响 |
2.5 不同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脂质氧化的影响 |
2.6 不同贮藏温度对调理鸡排蛋白氧化品质的影响 |
2.7 不同贮藏条件下调理鸡排红度值和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8 不同贮藏条件下调理鸡排氧化指标和辣椒红色素CU值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响应曲面法优化天然抗氧化剂抑制调理鸡排褪色和脂肪氧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 响应面实验分析 |
2.3 响应值优化验证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迷迭香和抗坏血酸添加量对调理鸡排冻藏过程中颜色指标的影响 |
3.2 迷迭香和抗坏血酸添加对调理鸡排冻藏期间TBARS值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合复合果蔬肉制品加工的原料 |
2 主要复合果蔬肉制品开发现状 |
2.1 复合果蔬香肠 |
2.2 复合果蔬肉丸 |
2.3 复合果蔬肉脯 |
3 复合果蔬肉制品关键技术研究 |
4 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 复合果蔬肉制品前景展望 |
(8)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类胡萝卜素概述 |
1.1.1 概述 |
1.1.2 结构信息与应用信息 |
1.2 类胡萝卜素生产方法 |
1.2.1 类胡萝卜素的生产方法 |
1.2.2 国内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产现状 |
1.3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概述 |
1.3.1 概述 |
1.3.2 利用红酵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进展 |
1.3.3 生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选育 |
1.4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检测 |
1.4.1 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 |
1.4.2 类胡萝卜素分离、纯化和鉴定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类胡萝卜素的产生菌鉴定、提取方法优化以及种子培养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种的形态特征 |
2.3.2 生理生化检验结果 |
2.3.3 26s rDNA测序结果 |
2.3.4 色素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 |
2.3.5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培养基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Plackett-Burman设计的结果 |
3.3.3 最陡爬坡实验的结果 |
3.3.4 中心组合设计的结果 |
3.3.5 二阶多项式模型方程与响应面图形 |
3.3.6 优化结果 |
3.3.7 5L搅拌式发酵罐中的发酵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胶红酵母利用番茄渣培养基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的结果 |
4.3.2 均匀设计的实验结果 |
4.3.3 无机盐对发酵产物的产量的影响 |
4.3.4 5 L搅拌式发酵罐中的发酵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9)红心甘薯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制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甘薯基本介绍及营养价值 |
1.1 基本介绍 |
1.2 甘薯营养价值 |
2 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
3 果蔬干制工艺研究进展 |
3.1 果蔬热风干制工艺研究进展 |
3.2 果蔬微波真空干制工艺研究进展 |
3.3 果蔬联合干制工艺研究进展 |
3.4 不同干燥方式对果蔬干制品品质影响分析研究进展 |
3.5 H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4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4.1 研究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心甘薯旋转式热风干燥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工艺流程 |
1.3.2 试验方法 |
1.4 试验指标 |
1.4.1 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1.4.2 干基含水量和干燥速率的测定 |
1.4.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心甘薯旋转式热风干燥特性的研究 |
2.1.1 热风温度对红心甘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2 热风风速对红心甘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3 装载量对红心甘薯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 红心甘薯热风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2.2.1 薄层干燥动力学模型概述 |
2.2.2 红心甘薯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
2.2.3 红心甘薯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显着性分析 |
2.2.4 红心甘薯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 |
第三章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工艺流程 |
1.3.2 试验方法 |
1.4 试验指标 |
1.4.1 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1.4.2 干基含水量和干燥速率的测定 |
1.4.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 |
2.1.1 微波功率对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2 腔体压力对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3 装载量对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影响 |
2.1.4 微波间歇比对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影响 |
2.2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 |
2.2.1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的选择 |
2.2.2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的显着性分析 |
2.2.3 红心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3 小结 |
第四章 红心甘薯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品质控制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工艺流程 |
1.3.2 试验方法 |
1.4 试验指标 |
1.4.1 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1.4.2 干基含水量和干燥速率的测定 |
1.4.3 单位能耗的计算 |
1.4.4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1.4.5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1.4.6 感官评价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正交试验计划 |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可溶性总糖含量单指标分析 |
2.2.2 类胡萝卜素含量单指标分析 |
2.2.3 单位能耗单指标分析 |
2.2.4 感官评分单指标分析 |
2.2.5 四种指标综合优化分析 |
2.3 正交试验结果优化分析的验证 |
3 产品展示 |
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片品质影响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各种干燥方法工艺流程 |
1.3.2 各种干燥方法工艺参数 |
1.3.3 初始含水量的测定 |
1.3.4 干基含水量的测定 |
1.3.5 单位能耗的计算 |
1.3.6 色差值的测定 |
1.3.7淀粉含量的测定 |
1.3.8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 |
1.3.9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片干燥时间的影响 |
2.2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片单位能耗的影响 |
2.3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片色泽的影响 |
2.4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
2.6 不同干燥方式对红心甘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 |
第六章 HACCP加工技术规程在红心甘薯干制中的应用研究 |
1 产品描述 |
1.1 产品基本介绍 |
1.2 产品感官指标 |
1.3 产品理化指标 |
1.4 产品微生物指标 |
2 加工技术规程 |
2.1 干制工艺流程 |
2.2 规程细节要点 |
2.2.1 原料果验收 |
2.2.2 清洗与削皮 |
2.2.3 切片 |
2.2.4 干制 |
2.2.5 分拣与感官理化检测 |
2.2.6 计量包装 |
2.2.7 贮藏 |
2.2.8 运输 |
3 危害分析 |
3.1 危害来源 |
3.1.1 生物性危害 |
3.1.2 化学性危害 |
3.1.3 物理性危害 |
3.2 CCP分析 |
3.2.1 原料果验收 |
3.2.2 去皮处理 |
3.2.3 联合干制过程 |
3.2.4 计量包装 |
3.2.5 贮藏、运输、销售 |
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爱玉子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爱玉子叶片及其榕果各部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仪器 |
1.2.1 材料 |
1.2.2 试剂 |
1.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爱玉子种籽油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
1.3.2 爱玉子叶及其榕果各部分提取液的制备 |
1.3.3 提取液中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的测定 |
1.3.4 各部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1.4 结果与分析 |
1.4.1 爱玉子种籽油中脂肪酸组成 |
1.4.2 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质量分数的测定 |
1.4.3 爱玉子及其榕果各部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1.5 小结 |
第二章 爱玉子去胶脱脂瘦果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3 方法 |
2.3.1 爱玉子脱脂瘦果中多酚类物质的制备 |
2.3.2 单因素试验 |
2.3.3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2.3.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单因素试验 |
2.4.2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5 小结 |
第三章 爱玉子多酚的大孔树脂富集和Sephadex LH-20纯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提取液中总酚的测定 |
3.3.2 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样液的制备 |
3.3.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 |
3.3.4 Sephadex LH-20柱层析纯化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3.4.2 D101树脂对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的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 |
3.4.3 D101树脂动态解吸试验 |
3.4.4 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的得率及其纯度 |
3.4.5 爱玉子脱脂瘦果多酚提取物Sephadex LH-20纯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爱玉子多酚及其纯化级分中活性物质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方法 |
4.3.1 爱玉子脱脂瘦果提取物及纯化后各级分含量测定 |
4.3.2 爱玉子脱脂瘦果提取物紫外可见光谱 |
4.3.3 爱玉子脱脂瘦果树脂富集物HPLC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总酚、黄烷醇及原花青素的含量 |
4.4.2 爱玉子脱脂瘦果树脂富集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
4.4.3 爱玉子脱脂瘦果树脂富集物的HPLC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爱玉子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不同级分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5.3.2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还原力分析 |
5.4.2 铁还原/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 |
5.4.3 清除ABTS·~+能力(TEAC法) |
5.4.4 清除DPPH·能力 |
5.4.5 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的比较 |
5.4.6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
5.4.7 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脂质体系中抗过氧化作用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爱玉子不同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诱导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pUC18质粒DNA的转化 |
6.3.2 转入pUC18质粒DNA的大肠杆菌活化、培养及扩培 |
6.3.3 pUC18质粒DNA的提取 |
6.3.4 抗DNA氧化损伤能力的检测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对·OH损伤质粒DNA的保护作用 |
6.5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1.1 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开发胡萝卜系列食品前景诱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藻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调控研究[D]. 王秀海. 海南大学, 2020(02)
- [2]低温等离子体刺激雨生红球藻生长及虾青素积累机制的研究[D]. 陈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果蔬丁预处理对复合肉糜脯品质及干燥特性的影响[D]. 杨兴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樱桃番茄果脯糖煮液废液的回用研究[D]. 姚舒婷. 浙江大学, 2020(01)
- [5]甜玉米VA和VE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D]. 王青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6]添加辣椒红色素调理鸡排颜色稳定性研究[D]. 鲁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J]. 邓亚敏,邵俊花,冯叙桥,王乐田,董丽,王南,谭阳,刘苏苏,王继业.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2)
- [8]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D]. 俞国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9]红心甘薯热风—微波真空联合干制工艺的研究[D]. 谢小龙.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爱玉子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陈莺莺.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