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系外科 334000
摘要:目的:对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关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手术;肩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骨折
中老龄患者在出现急性肩关节脱位时易出现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现象.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复位治疗后,如果患处骨折块仍有上移5mm或后移10mm的现象,则应采取手术治疗[1]。目前针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其中针对钢板固定和镜下锚钉固定存在较大的争议。钢板固定争议焦点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用来固定肱骨大结节的专门钢板,一般常采用肱骨近端钢板治疗,但是这种方式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中,我院针对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了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例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关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3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31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45.36±4.2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8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46.78±4.11)岁.两组受伤原因均包括车祸、运动摔伤、坠落伤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让患者呈现出45°沙滩椅体位,随后用沙袋将患者的患侧肩垫高,随后对患者采用臂丛麻醉的方式,并对患者患处进行常规的消毒工作,并将患者的前臂采用双层小单包裹的方式。随后在患者的胸大肌和三角肌的肌间沟进行切口处理,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逐层切开,将患者的肌间沟暴露出来,并注意手术时小心保护好患者的静脉。随后将患者的胸大肌向内侧牵开,并将三角肌和头静脉向外侧牵开,并将患者的深筋膜切开,并向内牵开患者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向内旋转患者的肩关节,随后将患者的骨膜进行剥离,患者的肱骨大结节便暴露在手术视野中,随后采用肱骨近端钢板帮助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
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体位、麻醉方式和常规消毒同治疗组。术中在患者的肩峰顶端做出一个切口,切口与肱骨干保持平行,长度以4-5cm为佳。随后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逐层切开,使患者的三角肌暴露出来,随后将三角肌沿纤维方向进行分离工作,避免对患者的胸肩峰动脉造成损伤。随后将三角肌向两侧牵开,并使患者的三角肌下囊暴露出来,并将患者的三角肌下囊沿纵向切开,从而使患者的肱骨大结节暴露出来。帮助患者进行骨折复位,随后选择合适的低切迹钢板,并用克氏针做好临时固定工作。随后用X线对患者的患处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固定良好,并使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从而确保骨折部位的固定良好。在手术结束后,将创处进行止血和冲洗工作,并做好缝合处理。
患者在手术后三天即开始被动俯胸位钟摆练习,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忍耐程度,调整患者的训练方式,以被动内收、前屈、外展三种姿势为主。手术后三周即可帮助患者拆开外展支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包括外展、外旋、内收、后伸几个方向的限制性功能锻炼,在患者休息时仍需带支架。手术后六周时,患者即可开始自主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对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疼痛基本消失,无肿胀现象,患者可以开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则代表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的基本功能不受限制,但关节仍有肿胀的情况,则代表患者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则代表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关节上举角、肩关节外展角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肱骨大结节是人体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出现肱骨大结节骨折后一般会伴有骨折块移位等现象,因此需要对患者先进行骨折复位,随后再采取内固定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肩关节能够恢复正常。
目前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两种治疗方式中:肩关节镜下固定虽然给患者造成的创口小,但是仍然有不小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固定粉碎性的骨折块,固定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并且该手术方式需要耗费较长的手术时间,易产生大出血的症状,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很高[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适用于所有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并且操作简单,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较低,临床治疗效果也较满意。
而采用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手术是专门针对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所采用的解剖钢板体积小,需要剥离的骨膜面积小,因此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本次研究中,患者采用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肩关节的恢复状态也更佳,治疗效果也更明显,因此受到患者的青睐。综上所述,对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采用低切迹锁定钢板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有利于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创伤,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东,薛锋,肖海军.低切迹锁定小钢板微创治疗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7,38(2):125-128.
[2]姜棚菲,马张稳,高飞,等.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5):395-399.
论文作者:辛瑞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患者论文; 肱骨论文; 肩关节论文; 钢板论文; 手术论文; 方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