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隔代照料意愿探讨论文

中国老年人隔代照料意愿探讨论文

中国老年人隔代照料意愿探讨

黄 梅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 我国老年人隔代照料孙子女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探讨了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服务的意愿类型,包括奉献型、代际交换型、老有所为型、混合型的主动意愿以及考虑生活实际困难、追求老年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受损、社会经济制度影响等的被动意愿。总之,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服务的意愿受到众多因素制约。

关键词: 隔代照料;中国老年人;意愿分类;公共政策

一、引言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老年人隔代照料现象盛行,并逐渐演变为两代人通力合作的一种“新时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特色。这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也有各种经济现实需要。目前,国家已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这必将大大影响老年人照料孙子女(含外孙子女,下同)的决策行为,并对社会发展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本文探讨老年人隔代照料的意愿,深入分析其背后原因,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使政策设计施行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个人、家庭及社会的整体效用。

式(3)是Noble对传统算法的改进[10]。它改进了Harris探测器的计算结果,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它直接被称为Harris探测器。

二、老年人隔代照料的意愿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医疗卫生水平、营养生活质量、保健养生能力等都大大增强,人均寿命大幅提升,在现行退休政策下全国出现了一大批低龄、健康的老人,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照料小孩。另一方面,年轻父母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尽管生育政策放开,但市场化低龄幼托机构却极为贫乏,保姆市场状况频出,年轻父母们不敢生、推迟生小孩或生了小孩无人照料,亟需老年父母协助照料,解放年轻劳动力和社会经济增长压力[1]

然而,照料孙子女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随着国民素质提升,新一代父母对养育小孩的要求越来越高,强调科学喂养、早教开发等等。同时,学校对家长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家长需要指导子女做手工、做作业等,知识技能挑战越来越高,沟通方式也由单纯的电话、面谈变成微信、QQ 等多平台互动,老一辈父母深感艰难,再加上“婆媳矛盾”等千古难题,隔代照料面临多项挑战,具有较大风险性。这使得老年人对隔代照料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愿带孙子女,甚至“抢着带孙”;另一种是在不愿意但最终被动同意带小孩。

三、老年人隔代照料的意愿分类

1.老年人主动提供隔代照料服务

主动提供孙子女照料服务的老年父母大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奉献型、代际交换型、老有所为型、混合型。

第二种是“代际交换型父母”,这类老年父母多来自农村。农村地区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养儿防老传统,尽管受青壮年外流、道德体系崩塌等冲击,家庭养老模式不可持续,但因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少,有养老偏好的老年人会主动承担照料孙子女的工作,以期将来获得子女更多的养老协助,事实证明对孙子女的投入确实会显著增加农村老人的家庭效用[2,3]

第一种是“奉献型父母”,这类老年父母深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有强烈的家庭观和生育观,视子女需求为个人责任,不求回报地支持子女,且支持子女的行为不受子女“反哺”行为(交换条件)影响,只受自身资源约束,具有明显的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特质,会尽可能地为子女解决后顾之忧。只要子女能过得好,自己辛苦些多付出些也甘之如饴,他们往往也成为其子女外出工作的动力和推力。这种父母一般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多出现在城市。

第四种可视为“混合型父母”,这类老年父母有自给自足的养老金支持,经济上无须子女养老,有自己的老年生活追求,但也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想享受天伦之乐,排遣孤独,在子女需要时愿意给子女提供一定帮助。本着家庭成员利益最大化原则,这类父母多半会主动给需要帮助的子女提供支持[4]

第三种是“老有所为型父母”,这类老年父母人数较少,一般出现在城镇。其个人经济、健康状况良好,低龄、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且有丰厚的养老金,与子女、孙子女之间的代际情感较好,希望在退休后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一般可分为经济生产、家庭照顾、志愿服务、终身学习四大范畴,身体健康而低龄的老年人乐于在家庭中发挥余热,被家庭成员“需要”,把培养孙子女视作“老有所为”的重要内容。

(3)提高施工标准与审核标准。山区公路桥梁勘察与设计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开展,施工材料的选用与施工的过程方法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需要使用新工艺、新材料等情况,则需要对相关部门提前进行报备,经其确认后才能投入工程建设中去。同时在工程完成之后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2.老年人被动提供隔代照料服务

②取一块16 cm×16 cm的玻璃板作为顶盖,并在其对角线中心穿一个小孔以便安装旋转旋钮,在其四条边0.5 cm处做记号。

因隔代照料存在多项挑战和风险,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照料孙子女,但受传统家本位伦理观念影响(传统家庭中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进入“生存繁衍”逻辑,长期宗法社会使民众“含饴弄孙”思维固化,即使是现代家庭也存在这种烙印[5]),在处于事业上升期育龄子女多次请求、沟通,甚至提供照料孙子女的“工资”费用情况下,大多数老年人最终会勉为其难承担起孙子女的照料工作。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5.1 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医学是非常不完善的科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为了尽快地、尽可能正确地、尽量全面地做出诊断,需要不断地产生新的理念新的学说、发明新的设备新的仪器、创造新的方法新的措施。我们处于发展着运动着的医学长河的某一段,我们既十分幸运地享受了人类文明史尤其是医学史给我们的馈赠,又必须面对当下科学技术不足对疾病诊治水平的限制。让我们回顾一下肺炎的诊断,最早是症状学的诊断,即咳嗽和咳痰。病理学使我们认识了肺炎的病理改变,影像学使我们能无创伤地在活体显示肺炎的部位、范围和特征,而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使我们能快速地确定肺炎的病原体。

一是老年父母随迁或与子女共同生活面临实际困难,最明显的是生活习惯、环境、圈子急剧改变引起老年人不适。老年人是最不愿改变的群体,背井离乡照顾孙子女,人际网络弱化,生活方式不同,语言沟通有障碍,生活相对与世隔绝,容易引发乡愁、孤寂、缺乏归属等心理困扰。同时,与子女存在教育观念冲突,家长权威消弭,家庭中重幼轻老等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冲突,直接拉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6]。另外,随迁老人还面临着户籍、医疗系统壁垒等现实困难。

二是部分老年父母追求更高质量的个人生活。这部分父母多在城镇,既有一定经济实力,又有足够的闲暇,还有较为健康的身体,认为自己刚将子女拉扯大,从父母角色中释放,正进入人生最自由的阶段,更乐意自己独处或者与好友共度休闲时光,不愿意因照料孙子女而重新进入父母角色。且按照我国传统家庭伦理,奶奶照顾孙子女是有情感、传统道德与工具性行为三重指向的,但外婆是“友情赞助”,可有可无,不受道德谴责[7]

三是部分老年父母存在身体或家庭状况隐忧。隔代照料对体力要求高,部分老年人自己或配偶身体状况不佳,在照顾孙子女时倍觉艰难,所获愉悦感和幸福感会降低,导致主动照料孙子女的意愿降低[8]

四是我国经济社会制度等客观因素影响。如我国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大量留守儿童产生,间接形成大量隔代家庭[9]。又如我国独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为了使下一代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可能会造成孙子女与祖父母同住现象,而普遍存在的中小学及学龄前教育上下课时间与父母上班时间冲突问题,也迫使老年人被动承担起照料孙子女上下学的接送问题。再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离婚率上升,而离异家庭子女多由祖父母抚养长大,这间接增加了隔代抚育的参与力度与几率。

四、结语

我国老年人力资源投入到隔代照料中的占比率较高,既有主动提供隔代照料服务的,也有因家庭实际情况、社会制度制约等而被动提供隔代照料服务的情况。通过分类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国老年人隔代照料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而政府在施行延迟退休等公共政策时,更应全面考虑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多方面因素,灵活施行以便实现政策的最优效应。

参考文献:

[1]岳经纶,范昕.中国儿童照顾政策体系:回顾、反思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8(9):92-111.

[2]胡仕勇,石人炳.代际投入与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代际合作与家庭效用[J].人口研究,2016,40(5):92-103.

[3]许琪.扶上马再送一程:父母的帮助及其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J].社会,2017,37(2):216-240.

[4]韦宏耀,钟涨宝.代际交换、孝道文化与结构制约:子女赡养行为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144-155.

[5]何圆,王伊攀.隔代抚育与子女养老会提前父母的退休年龄吗?——基于CHARLS 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5,39(2):78-90.

[6]陈盛淦.随迁老人城市适应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6):70-73.

[7]李芬,风笑天.照料“第二个”孙子女?——城市老人的照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6,22(4):87-96.

[8]孙鹃娟,冀云.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对老化态度的影响[J].人口与发展,2016,22(4):79-86.

[9]孙鹃娟,张航空.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4):70-77.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7-0065-02

作者简介: 黄 梅(1987-),女,湖北赤壁人,硕士,主要从事健康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

标签:;  ;  ;  ;  ;  

中国老年人隔代照料意愿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