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锁穿改良穿刺部位的临床研究应用论文_张玉英

Picc导管在锁穿改良穿刺部位的临床研究应用论文_张玉英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对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穿刺部位改良,研究改良Picc导管在锁穿穿刺点为穿刺部位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的影响。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2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进行了穿刺,将PICC置管患者分为A、B两组研究并总结,A组患者10例,按常规PICC置管流程进行,B组患者10例,选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右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cm处为穿刺点,分别对两组穿刺方法对患者舒适度、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护士工作量及工作效率进行对比。结果:Picc导管在锁穿穿刺点为穿刺部位进行穿刺,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满意度增高、医疗费用低、留置时间长、护士工作量减少及工作效率增高等明显高于常规PICC穿刺部位置管。结论:对PICC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穿刺部位改良,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接受及肯定,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关键词:picc;锁穿;改良穿刺部位

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2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进行了穿刺并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20例肿瘤患者用PICC导管进行了穿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35-81岁,留置时间最长162天,无一例引起感染、导管阻塞等现象的发生,效果满意,得到了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肯定。

2、方法

2.1 A组患者10例,按常规PICC置管程序进行,患者取去枕平卧位,置管侧手臂外展90度,对侧手臂置于身体的一侧,在预计穿刺部位-传统的肘关节下两横指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后,插入预计测量的PICC导管的长度后进行导管固定,覆盖无菌敷料。PICC导管外口接可来福接头,脉冲式推注肝素钠稀释液5-7毫升封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于插管当天或插管后第一天输液或化疗,化疗者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每天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稀释液封管,疗程结束后按要求拔除导管,同时做好拔管后的护理。

2.2 B组患者10例,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选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右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cm处为穿刺点,头部偏向左侧。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PICC导管13-15厘米,修剪后于表皮处固定,覆盖无菌敷料。PICC导管外口接可来福接头,脉冲式推注肝素钠稀释液5-7毫升封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于插管当天或插管后第一天输液或化疗,化疗者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每天输液结束后用肝素稀释液封管,疗程结束后按要求拔除导管,同时做好拔管后的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护理

3.1置管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对锁穿及PICC置管恐惧紧张,担心术后出血及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2置管期间的护理

3.2.1做好导管内滴注药物的护理。滴注药物时应定期巡视患者,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滑脱、打折及堵塞现象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留置导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共同做好导管的维护工作。

3.2.2预防感染及静脉炎。加强无菌操作,定期换药,如有针眼处渗血、渗液、敷料卷起、脱落时及时换药,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及综合素质培训,更好地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

3.2.3 防止肿胀、疼痛。尽量降低化疗药物的浓度,以减少化疗药物的刺激,减少管道机械性刺激。必要时给予理疗热敷等。

3.2.4防止气胸、血胸、气栓、血栓等的发生。加强观察,若发现患者有心肺功能异常或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自导管回抽血液,若有不回血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3拔管后的护理

遵医嘱拔除导管,拔管后局部压迫10-15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以敷料覆盖穿刺点,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结果

PICC应用过程中,对穿刺点进行了改良,由传统的肘关节下两横指内进针移至锁穿穿刺点进针,将2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两组,穿刺点位于肘关节下两横指内为A组,穿刺点移至锁穿点(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上缘夹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cm处)为B组,观察PICC置管对患者舒适度及留置时间长短进行比较,结果B组患者对留置导管的舒适度、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其满意度明显优于A组。两组患者导管穿刺成功率及使用成功率均为100%,无中止现象发生,穿刺部位无渗血、出血、血肿现象发生,未发生导管堵塞及穿刺部位感染,效果满意。

通过对穿刺点的改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开肘窝,由传统的肘关节下两横指内进针移至锁穿穿刺点处进针,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留置时间长,避免了锁穿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短的缺点;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减少了反复穿刺经济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深受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接受及肯定,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论文作者:张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Picc导管在锁穿改良穿刺部位的临床研究应用论文_张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