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了建筑业竞争的加剧,那么在经济激励的市场中,施工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需要对工程的造价加强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节省施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实行动态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根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形态的造价控制策略,将会更加有利于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应用应当符合建筑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要求,逐渐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在工程造价管理中采用动态管理模式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更加便捷与灵活,并能结合工程施工进程进行相应调整,革新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扬长避短,促使工程造价发展更加迅速与完善,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
所谓的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中所花费的经费,因此工程造价是可以变动的,工程造价的数额与总承包商、分承包商以及设计单位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避免建筑工程造价变动对建筑工程竣工造成严重影响,建筑工程应当增强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使得建筑工程如期完成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需要对工程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测,该项工作的技术性与专业性都相对较强,动态管理贯穿工程设计、决策、实施、竣工等过程。在建筑行业中实施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流程,从而减少成本支出,并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建筑市场稳定发展。
2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资金不足等因素导致施工单位不能正确理解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认为只需要将工程施工成本降到最低便可以收获最多的经济效益,因此致使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出现许多问题,现就造价动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问题
工程招标前期,一般情况下竞标公司都会制定相应的招标计划书,准备招标的相关资料与工程估价,并以最低价来提升中标几率,在表面上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较低,而实际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资金不足出现许多施工问题。例如,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房屋模型时需要单位支付设计费用,而设计费用过低可能会导致设计师设计出的房屋模型不够理想,甚至可能会产生盗图,更有甚者会出现缺漏项目等现象,工程建设单位对于设计图纸不够了解,难以及时发现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时出现各种阻碍问题,并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等。为了节省成本,所采用的施工原材料不符合施工材料标准,给予施工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所施工的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无法保障,更存在安全隐患。在招标的过程中,以最低价作为中标标准,这会导致投标单位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双方故意以低价进行竞争,而最后中标的范围又无法以中标价格顺利完成项目建设,这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期产生影响。并且不管工程造价的数额,直接以合同中的固定总价,那么当工程建设出现问题时,就会将责任推到施工单位上,这使得施工单位由于无法获得相应的薪资酬劳而提不起工作积极性,容易产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差等问题。
2.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要通过严峻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只要恰当的在工程建设实施的各阶段组织实施、严格监控,工程造价的实际发生额度在批准限额的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建筑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变动时,完全不顾市场价格变化,并以招标书与施工合同上的价格为主。如果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比施工合同书的价格要高时,就会出现施工原材料缺乏、施工原材料劣质、施工工人工资短缺现象,甚至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并根据设计图纸坚持施工,不及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不采纳相应的解决方法,因此最终会导致施工成本比预算造价多,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也浮出水面。
2.3自然灾害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水上与水下施工标准与工程量都会有所差异,施工方式与施工量会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前应当对施工地段进行地质勘探,但是当前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其中自然灾害可以分为突发灾害与即发灾害,其中突发灾害相对于即发灾害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影响较大,而即发灾害则可以由工程承包双方进行协调处理。
3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完善招标竞争机制
在实际的工程招标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确保中标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标准对施工材料与工艺以及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严格监理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设计方案符合标准,同时根据当前市场技术指标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保障建筑施工图的准确性与标准性,避免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反复修改,与此同时应当创建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环境,保证建筑项目形成良性竞争的招标市场。
3.2工程施工阶段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合同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对施工过程进行审查,并寻找施工管理制度完善、施工专业技术强、施工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与监督管理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减少对设计方案的修改,若是设计方案出现修改时应当进行沟通和协调,同时在建筑市场采购施工原材料时要充分结合市场价格进行相应调整,避免施工原材料短缺或者重样等现象发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除此之外还需要培养技术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工程造价控制与经济意识,使得施工各方做好协调工作,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3加强对竣工工程审查
选取责任心强、信誉度高的审查单位对建筑工程竣工进行相应验收,比如工程缴税单、单价、工程量等,检查招标计划书与施工合同书的标准,认真核对工程施工尚未完成的施工项目,以免出现施工资金浪费等现象。
3.4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
在施工前期应当进行地质勘探,针对于潜在的灾害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地质灾害可以采用风险机构转移方法减少损失,例如与保险公司签署合同等,即发性灾害则由工程承包双方互相进行沟通协调。
结语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当强化对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分析并总结以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现代化先进技术和理念,不断完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蒋培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162.
[2]孙晓东.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38-39.
[3]程晓黎.建设工程动态造价管理实践与研究[J].山西建筑.2010(01)
论文作者:蓝灿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动态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