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综合实践 小学数学 分析研究
一、“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构成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教育在改革中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现状
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晰,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课、兴趣课,教学不受重视 。
1.缺少实践活动的条件
说到小学数学的实践与综合活动,多数教师们都想到要动手操作,要有很多的教具和学具,要有现成的课程资源。而大部分小学都很难找到和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用具及可以借鉴学习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相关材料或者光盘。由于老师和学生对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体验少、感受少,因此解决问题时缺乏方法;加上师生的互动面窄,很多教师面对实践活动课一筹莫展,于是就上成某单元的小结课、练习课 或复习课。
2.“综合与实践”与教学无关紧要
教师在任教过程中往往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甚至还有的教师将综合实践教学内容作为学生自学内容,还有的教师为了得到更多的任教时间,甚至删除综合实践教学内容。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学校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考学,只要分数高就行,其余都是在浪费时间,教师们认为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如四年级下册《防火小常识》,这部分与考试无关,老师们可能把这课看成安全教育课,介绍防火常识,孩子们自己看看就完了。
3.“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方式无从选择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是言传身教,即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而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也是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以及书本知识进行讲解。所以,为了使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能够顺利实施,首先就需要转变师生共同的观念问题。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讲解,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综合与实践课程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三)“综合与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
“综合与实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淡化学科界限,以学生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为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可以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那么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就不仅仅是获取、应用一个知识点,而是知识综合运用的专题性学习。它更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间的联系。如《惊人的危害》,通过一系列环境污染图片展示,计算出的污水排放量,国家对污水处理花的经费,数据之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原因、危害,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知道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自觉参与环保行动。
二、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活动价值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发现与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经和方法;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 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 改变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一粒米》,这一活动的开展,先让孩子们观察生活中吃饭时漏饭,倒饭的大量图片,猜测全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节约多少大米?老师拿出100粒米现场称重,孩子们在通过小组合作计算出13人口节约的重量。感受到数目至庞大,就小小的一粒米,毫不起眼却能养活200人一年。通过活动培养节约的意识,知道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自觉参与节约行动。
(三)面向学生,密切关注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如三年级下册《发豆芽》,这一活动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发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讨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发豆芽活动过程小组分工合作,便于学生观比较、交流、互相鼓励。同时要进行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图制作、统计图分析。市场调查制作10千克豆芽所需时间、成本、利润,感受发豆芽的不易,体会到挣钱的辛苦。
三、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如《包装盒中的数学》,教学中不单是计算计算表面积与体积。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让学生分组收集包装盒,计算出体积与表面积。(2)拆开包装盒,看看是怎样裁剪和粘接出来的。(3)给一个长方形纸板,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发现,裁剪、折叠出一个无盖长方体的盒子,并计算出它的体积。(4)同组同学之间比较结果,分析谁的盒子体积比较大,怎样制作一个更大的盒子。(5)结合一种具体的待包装物体,设计一个包装盒,使这个盒子恰能包容它们。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一个比较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对数学课程学习充满兴趣,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为学生创造更为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叶佐富.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2] 范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的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4,06(12):37.
论文作者:戴飞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课程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