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两种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危机、繁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两种论文,繁荣论文,危机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1999)-04-0047-04
心理学的“两个主义”,或被称为心理学的“两种文化”(吉姆布尔),“两种背驰的趋向”(罗杰斯),均是指心理学研究二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学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是指将心理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采用自然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而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则突出了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一面,采用人文学科的描述、解释方法,依赖经验与现象,追求感性、丰富、生动的学科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将“两个主义”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分水岭,而当我们依随“两个主义”再一次梳理心理学的历史脉胳,剖析心理学的危机根源,前瞻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时,会豁然窥见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和心理学的发展、危机、繁荣之各个阶段息息相关。
(一)
纵观整个西方心理学走过的道路,无非是众多学派争论不休,轮番粉墨登场的历史,这实质上就是心理学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互对抗斗争的过程,而心理学也正是在这种对抗斗争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壮大的。
在1879年冯特创建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科学正式诞生之时,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就与心理学相生相伴了。冯特在构建整个心理学基架之时,就采用以科学主义取向研究个体心理过程(感知觉等)与以人文主义取向研究高级心理过程(思维、想象等)并重的方法。然而初生的心理学为了能彻底摆脱哲学母体,实现真正的“脱胎换骨”,便不遗余力地追随并模仿自然科学。故而,作为“心理学之父”的冯特自然更偏向于在研究中采用科学主义取向,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经验要素及其复合,并用精确实验控制内省的条件。与此同时,心理学的人文主义并没有因为“心理学之父”的偏袒而被废弃,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旗帜鲜明地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取向的内容心理学相抗衡,即以观察的方法研究意识活动来反对以实验的方法研究意识的内容,因此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可视为心理学两个主义对立的滥觞。由于两个主义的对立,关于意识的研究陷入对峙的僵局中,深受实证主义影响的行为主义依据客观性原则干脆将意识从心理学研究中剔除出去,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胆观点立即受到人们重视。行为主义之所以能搏得一致响应,获取巨大的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将意识研究转向行为研究,使得心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均获得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如此,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同,随之也带来了心理学飞跃性发展,所以这些傲人的成绩遂确立了科学主义取向的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学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统治地位。之后,作为反行为主义而兴起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它所提出的输入→内部信息加工→输出的认知模式完全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经典公式“刺激(S)→中间变量(O)→反应(R )”的基础之上,因而尽管在研究对象上认知心理学又复回到意识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则是对行为主义客观性原则的深化。随着认知心理学在主流心理学绝对主导地位的确立,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也最终获得了霸主的地位。
心理学中的人文主义并不甘于沉默,它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一方面,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对直接经验进行现象学的研究,以整体经验取代单个的刺激——反应,使心理的整体性从此得以关注;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派在临床应用领域发挥着影响,它不仅根本没有精确的实证,且不关注人的理性层面,而是深入到潜意识,将非理性发挥到极致,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开掘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心理领域;而作为人文主义研究典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更是大张旗鼓地宣扬心理学研究中人的尊严、价值,主张人的自我实现。它们纠正了心理学的科学主义只将人视为自然物(动物、机器),只关注其自然属性(客观性、精确性),而从人文主义角度提出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然具有的社会属性——整体的意义、价值,以其生动、亲切、鲜活的面目引得众人瞩目。
从心理学内部发展来看,正是通过科学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与人文主义(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之间的对立斗争,相互否定、扬弃,推动心理学不断发展;从科学史角度来看,真正的科学应具备一种科学精神——不断批判、否定、创新。心理学学派纷争、相互更迭并非坏事,相反,它恰恰体现了作为科学所应具备的精神特征。正如有心理学家认为“分裂与破碎完全是科学成熟的自然结果……科学的成果是通过覆盖更多的领域,考虑新的但是相关联的问题……获得新的发现,并围绕这些新的发现设想新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科学成长一个常用的比喻是,它像一棵不断扩展的树,伸出树技,然后在这些树枝上又长出更多分支……。”[1](P635 )这段话体现的正是上述思想——只有不断地否定、批判,科学才能获得发展前进。
(二)
所谓物极必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斗争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壮大,但也正是由于两个主义的各执一端,互不容纳最终导致了心理学面临的危机,这一危机具体表现为:
1.理论琐碎:理论琐碎直接导源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期分裂排斥,它使得历史本不久远、理论相对贫乏的心理学未形成合力,找不到统一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将早已被哲学界淘汰出局的实证主义奉为至宝,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原则要求经验实证、客观主义,于是心理学家沉缅于各种实验研究,一面是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研究数据的不断精确化,另一面却是研究中问题意义的丧失,以及研究对象(人)主体性的丧失,这种南辕北辙式的研究最终导致了一大堆零碎的数据、结论无从组建,根本形成不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学的人文主义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它否定理性,强调非理性,以致于人与动物无异,完全受本能摆布;否定分析、强调整体,以致于理论的不确定、模糊不清;否定客观性,强调主观性,以致于心理学的理论完全成为个人的体验、感悟,降低了心理学科学地位,使之陷入了神秘主义。尤其是目前方兴未艾的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提出消解一切中心,摧毁一切理性,否定以前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所有成果,似乎就走得更远了,况且他们缺乏严谨的体系,只是相似相近观点的汇集,故而其理论的支离破碎可想而知。
2.视野狭窄: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就必然要按照自然科学的原则要求自己,将视野限定在自然科学划定的界域之内,故而纳入视野内的事物必须是能够经得起实验验证的、可操作性的,而不必从价值立场对其进行描述、说明。这一点首先十分突出地表现在其研究对象的确定上,比如认知心理学,它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贮存、提取、加工的过程,它从不关心哲学中如何认识心理问题,也不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理解人之心性,这样,情感、人格等所有不可操作的心理现象被丢弃了,只剩下可控制的认知过程。另外,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均认为认知心理学是依照实证方式建立起来的所谓的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因而也就必然是普遍的、规律性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理所当然地视之为中心,而无视在各种文化背景中的心理现象的特异性。科学主义存在着“近视”问题,导致了它与人们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人文主义同样有顾此失彼的毛病。它虽将研究视野扩展到被忽视的人的主体性、价值、尊严等,但却对人的自然物质属性视而不见,由于它对公认逻辑及标准的否定,使之处于无法考证的被动境地,甚至难与科学为缘,故而科学主义虽是弊端种种,然人文主义却始终未能取而代之,只能在有限范围发挥一定作用。
3.方法单一:科学主义以实证方法为唯一方法,认为只有实证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翻开众多心理学杂志,充斥其中的尽是统计公式、实验数据,似乎不如此心理学就成不了科学。但过分强调高保真技术设备与实验数据,却将真正的目的抛在了脑后,甚至让实验者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研究问题所要求的实验结论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达到实验中的“自我实现”。这最终导致技术手段越先进,结果却越有悖于事实规律。人文主义中也存在此类方法上的问题,如罗洛·梅就认为只有现象学方法是科学的。
由于理论琐碎,各个理论之间不能沟通,难成体系;由于视野狭窄,也就无法将各种心理现象相互联系,揭示真象;由于方法单一,使得各类方法不能相互补充,只能各行其事。结果只能是“心理学有如此多的毫无关联的知识元素,彼此的不信任、不一致、累赘与争议,以致于抽取一般的意义也成为一个严肃的问题”。[1](P636 )这就是心理学的危机,而危机的根源在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相互指责、互不信任所引起的内讧、分解,耗散了心理学原本就不丰实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三)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分裂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危机,那么如何从两个主义入手,解心理学于危机之中呢?
可以说是科学主义促使了心理学的独立,使之朝着精确化、客观化方面发展,提高了心理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主义关注人生存的价值、意义,使心理学更贴近人们真实的心理。两者应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不可代替,那么是否只要将两者合而为一就可以解决分裂问题而实现统一呢?我们不妨对科学发展史稍作俯瞰:哲学最初脱胎于神话,这就决定了最初的哲学是个混沌、笼统的混合体,随着哲学的发展,科学与人文从中分流出来,而作为独立体的它们必然要与母体有本质区别,因而科学、人文又分别朝着各自的“个性化”道路发展,并最终演变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一方面“个性化”程度越高,则越趋于成熟,但如果超出一定范围也必然会阻碍它的进一步发展。故而,要达到真正的成熟必须重新趋合,但这时的趋合是在双方各自成熟的基础上实现的更高层次的统合。回过头来反观心理学,其实心理学史上也曾出现过两个主义的统合,但结果均告失败,这就是因为统合的基础不够,为时尚早。屈尔佩、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欲调和内容和意动心理学,但由于当时心理学尚处于发展前期,双方的研究亦未深入,因而这仅是一种简单的拼凑,并未达到真正统一,故波林对这种趋合的评价是“极端的折中主义的懒汉方法”。[2] 就是当前方兴未艾的认知心理学的也可视为两个主义的趋合的再度尝试。一方面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它又接受实证主义的对象客观性和方法实证性,表面看似全面,可由于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尤其是脑科学发展的局限,认知心理学对心理的认识仍处于灰箱阶段,并未能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那么两个主义在最高层次上的统合应该是怎样的呢?它应该是一种全新的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即在辩证唯物法基础上实现两者的统合。辩证唯物法告诉人们客观世界处于普遍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宇宙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事物本身既呈离散性、相对静止状态又呈连续性、流变状态,且两种状态是相互联系、依存的,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人的心理状态亦如此。因此尽管两个主义乍看起来迥然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深层底蕴是相通互补的。因此心理学的科学人文主义既继承了科学主义的求真,它在要求心理的客观化、定量化同时,更加注重吸收其他学科关于人的心理的知识,及日常概念,使研究对象血肉丰满,使疏远的科学世界重归人生活的世界。此外,由于它将科学主义的实证方法与人文主义的理解、描述相结合,拓展了实证方法的内涵与应用领域,因此也同时成为人文主义领域的研究方法。同时,心理学科学人文主义也将人的价值、意义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客观认识基础之上,将质与量、整体与分析结合并用。在这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真正溶为一体,正如马克思曾预言的自然科学通过工业进入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拓展离不开自然科学,二者将变为“同一门学科”。
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心理学研究正朝着多元、交叉、综合化趋势发展,然而仅有百余年历史的心理学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科学人文主义尚未充分深入之时,切不可盲目拼加已有成果,我们应切实做好各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二大主题是科学化与本土化,这“两化”亦可视为心理学中的两个主义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科学主义指导下的科学化与人文主义指导下的本土化。科学化秉承了科学主义将心理学不断客观化、定量化、规范化并最终达到普适性目标的思想;本土化则吸取了人文主义关注具体环境中特殊心理现象,采纳民间、日常生活素材、反中心、反霸权的思想。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一直以来偏重心理学的科学化,但结果并不如人意,于是转而求取于本土化道路以求摆脱困境;而发展中国家心理学在进行本土化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又遇到了科学化(即规范化)的问题。在科学与本土化两个取向上的摇摆不定,再一次提醒人们,正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一样,科学化与本土化只是一个问题的二个方面,如果将之对立起来只会越走越远。所以,我们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一味科学化走极端不行,应结合本土化的视角补充新的材料;而在本土化的同时离不开科学化的指导下规范,否则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会消亡。将科学人文主义落到实处就是处理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将“两化”结合好了,心理学必会繁盛发展,担当起21世纪学科带头人。
收稿日期:199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