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邓剑涛

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邓剑涛

邓剑涛(四川南充市嘉陵区汉塘小学 四川 南充 637942)

摘要: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能够降低教学难度,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能更好的理解。本文将主要探讨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低段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003-01

前言

在新课标教改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本是源于生活的知识,也应当反过来能够运用于生活之中。小学低段指的是处于一到三年级的小学生,该年龄段的小学生认知主要是以直接经验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所以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将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们从生活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从而搭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就涉及到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于小学低段教学中。

一、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指的就是将生活中的素材以及生活片段为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或者是将生活化的模式构建成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化模式氛围下进行数学学习。

生活化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首先,生活化教学能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场景中产生切身感受,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进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1]。其次,教学形式多元化,生活化教学因为立足于生活场景,所以教学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类别,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数学不再是死板的理论和规则,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生活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由于生活化教学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案例选择上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非常相似,所以小学生不容易产生排斥心理,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注重对于理论化知识的教学,学生并没有太多机会进行实践,不仅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而且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结合,生活化教学注重理论在生活中的实践,并用生活实践验证数学理论,学生能够在实际案例中掌握数学知识[2]。最后,生活化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沟通更多自然教学效率更高,也会触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将生活化融入到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识

小学低段数学教材中涵盖的知识点,常常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课堂的引入上,教师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数学,然后再带入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从直观经验上了解数学,然后再进行系统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要求教师首先应当创建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入知识,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该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初步学会使用一定的计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刻度尺去测量生活中长度在十厘米左右的物体,然后在课堂中分享[3]。其次,教师需要创造生活实际问题来导入新课程,例如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让三位同学上台平分10根火柴棒,让学生了解到有余数是什么样的概念,从而为余数除法和计算奠定认知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际,对知识进行探究

在课堂的导入上除了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之外,教师也应当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到知识的本质,实现对知识的探究和构建[4]。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放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对知识进行理解。

首先,教师需要注重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之前对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师此时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横向的条形统计图,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每周的零花钱制作成横向条形统计图,加深对知识的运用。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时钟的特征,然后进行提问,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大格中又分为多少个小格,让学生在观察后完成答案,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并提出问题,互相问答。

(三)借助综合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注重课后的练习以及教辅资料,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塑造学生在实践以及逻辑思考方面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采用综合化教学手段,摆脱纯文本式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这方面生活化教学仍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例如,现在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看动画片的环节,将数学知识渗透其中,例如在认识图形这一小节中,教师可以在电视上播放动画片然后暂停画面,让学生在画面中找出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四、结语

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来说,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以及教学有效性。将生活素材案例和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相融合,创建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生活化教学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自发地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实现从直观到抽象再到实践的过程,形成学习的闭环,促进小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知识技能的培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雪.小学低年级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90-90.

[2]向明思.小学低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研,2016(8):00055-00055.

[3]罗金红.生活化理念应用于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6(45):234-234.

[4]朱本艳,刘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神州,2016(24):100.

论文作者:邓剑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思考论文_邓剑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