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指导意义论文,深刻论文,地位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2)12-0001-05
成功经验是人们认识和解决新难题时的参照模式,善于总结经验才能成功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了科学总结,指出:十年的奋斗历程,最重要的是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重大政治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对于推动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十年的最重要经验是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时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民建到民享,从民生到民权,不断开辟了科学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说,这十年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得到历史性彰显的十年,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十年,是党和人民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历史性提升的十年。
十年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为迈上了“三个大台阶”,即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这三大台阶使我国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呈现人们公认的“两个时期”,这就是“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十年的奋斗,党团结和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党带领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得来的,值得我们为之鼓舞和自豪。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战胜了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了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国际金融危机,调整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使经济连续十年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国内生产总值从12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2005年超过英国和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连续6年世界第一。十年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神九”、“蛟龙”、“中国航母”、“中国高铁”让世界看到一个文明古国的现代风采。我国正在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速度”成为世界的中心话题,世界传媒巨头默多克说出一个新闻传播事实:“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
中国的发展“颠覆着一些人的预言、修正着教科书上的论断,革新着固有的观念”。①十年前,美国作家章家敦出版《中国即将崩溃》,断言“中国分崩离析”,“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五年”。②十年后,持续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欧洲不少老牌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强国的经济也严重衰退,中国成了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砝码和引擎。正是通过中国这些年的发展,西方的有识之士对社会主义做出了新的评价。1989年,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历史的终结》,对社会主义作出死亡判决,可是在十年后的2009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出版《中国大趋势》,认为中国创造了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国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中国的政治模式的成功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指导意义作了新的概括,正式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一历史性决策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对于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尊重规律、重视理论的方法自觉和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指南,是党理论成熟、政治成熟和实践发展的标志,是党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成功的思想保证。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同样,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高度自信。十八大报告用了“六个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和指导意义作出了新的概述,前两个“是”通过揭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之“脉”,指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接下来的三个“是”通过揭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新”,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最后一个“是”通过指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源一体关系,申明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必要性。毫无疑问,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理论指南。
第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了我们党尊重实践、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思想作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立刻就成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成为党和人民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机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年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巨大理论效力。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发展”和“发展不科学”的问题仍然突出,科学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③,科学发展观必须成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尊重群众、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和执政理念。十年来,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的各项权益,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十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城乡全面实现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初步建立了覆盖13亿人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农民结束了2600年种田交税的历史,全国范围内建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了科学发展的累累硕果,科学发展观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是党心民心之所向。
第四,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了党理想坚定、事业接续的政治清醒和实践自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成果一样,都是指导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科学理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地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确保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持续稳定、又好又快的政治保证。可以想见,党的十八大的这一重大政治决策,将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打下更为扎实的思想根基、理论根基、政治根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和实践活力。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全面提高自觉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用了“四个更加自觉”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个方面,既指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领域、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指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艰巨性。深入理解和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至少我们要努力感悟以下两个要点:
第一,“四个更加自觉”,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艰巨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从客观方面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④,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⑤,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艰巨的努力;从主观方面看,我们面临“四个考验”还存在“四大危险”,即面对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尖锐地摆在每一位党员面前,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想作风,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艰巨的努力;从长远看,邓小平早就预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⑥,经济社会发展,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产生,越是开拓进取,矛盾和困难就越大,因而,实现科学发展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再说,实现科学发展,“我们的目标不是10年、20年的发展,而是50年、100年,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发展”⑦。这就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永不停滞,永不懈怠,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
第二,“四个更加自觉”,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标准。报告以“四个更加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内容转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比如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转化为“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把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是“立场”,而且是“核心立场”,更加鲜明地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把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转化为“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样,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十八大报告的理论创新,这一变化的目的,在于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只有真心实意地认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性、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高尚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必然性、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必要性,才能自觉地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信仰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统筹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改革发展全局,统筹协调各领域、各方面科学发展的复杂关系,把党确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为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和实际行动,在奋力推进科学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其精神实质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一论断,把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高度统一起来,既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又鲜明强调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秉承了党的全部创新理论成果的精神品质。马克思结束了传统思辨哲学追求普适的、永恒的、绝对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的旨趣,确立了研究具体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一定的”、“既定的”历史情境出发,认识和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毛泽东针对当时党内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上的教条主义,号召全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面对“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针对党内和社会上在社会主义观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号召全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从极“左”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面对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针对党内在无产阶级政党观上存在的左和右两种思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出现的问题和实践中严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强调求真务实的作风,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产生,必须在实践中产生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一方面,同时,防止实践脱离科学理论、背离科学理论,是当今中国最为值得警惕的现象。
注释:
①任仲平:《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从十六大到十八大》(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7日。
②2001年章家敦《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2011年12月29日,章家敦在美国《外交与政策》上发表《中国的崩溃即将到来,2012年版》,再次重申他的失算的预言,声称中国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我们将见证一场崩溃,要么是长达十几年的衰落。这种观点影响了国内的一些人,有网民甚至想写一本《中国崩溃不了我就会崩溃》。
③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2年7月23日)
④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⑤《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⑥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⑦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演讲》(2012年2月25日)。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