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可持续经营发展研究
张吉玲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日趋强烈。乡村自然景观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更加贴近自然,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青睐于此,乡村逐步成为游客往来、人气兴旺、条件便利的旅游目的地。乡村自然景观旅游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际调查法等,就我国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乡村旅游;自然景观;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以人们的旅游活动为前提,以野外自由场所为空间,以农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以野外活动参与和体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模式。目前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很强烈,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等种种迹象表明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不可持续的运行轨迹上,实现可持续经营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景观是理解与塑造人类社会和环境关系最具操作性的尺度,也是供给景观服务、实现人类福祉最重要的场所[1]。在自然景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商机的同时,自然景观和当地人居环境受到较大破坏,影响严重,甚至已出现不堪重负的现象。本文将对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自然景观可持续性经营发展提供依据。
式中,c0表示光速,rm表示目标与第m个阵元的距离,wm表示信号的幅度信息。从式(2)可以发现,FDA波束指向与目标相对于阵列所处的位置相关,即具有距离-角度耦合性。
1 乡村旅游自然景观概述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气候天象旅游资源[2]。
2 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发展现状
过去,人们对乡村旅游业不够重视,对自然景观的建设也缺乏创新,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盲目建设景区,缺少科学的规划管理。从旅游规划来看,大多数乡村旅游没有进行过专项的旅游规划,发展盲目性很大[3]。自然景观效益下降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产生的,目前我国许多自然景观旅游点更是具有显著的雷同性。这种旅游活动模式设计类型大同小异,不易形成具有特殊卖点的旅游吸引力,市场竞争激烈,增大了市场风险,致使部分地区开发效益降低。此外,乡村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及其自身的知识性、参与性十分欠缺,不能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需求。
2.2 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乡村旅游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基本上属于被动性开发,因而容易忽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导致包括自然环境和乡村文化环境等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杨之光说:“我与石鲁交情甚深,他是我敬佩的一位画家。石鲁不仅传统学识深厚而且精通西方艺术史,说他是艺术大师一点不为过。”
与他相反,刘雁衡教外国文学史,却常常跑到中国文学上来。在说到某部外国经典时,总是抗衡似的,举出中国相应的一部著作,与洋鬼子理论一番,切磋一番。这使得学生广为不满,女生甚至给他起了个雅号:大唐进士。幸好,刘雁衡在报纸副刊发表的新诗,都是呼唤光明与民主的,这才抵消了学生的不满心理。
一方面,自然环境。首先,空气质量方面。乡村清新、自然的空气质量正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的大量涌入以及为游客提供游玩的交通工具的大量引入下呈现下降的趋势。其次,环境卫生方面。任何一个旅游景区垃圾污染问题极其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当地旅游地的环境卫生。最后,自然景观植被保护方面。因对乡村自然景观旅游地缺乏合理的保护,导致植被覆盖面积显著减少。
2.2.3 乡村旅游对水体环境的破坏。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很多邻水区域排放的污水和垃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全面考虑中国地表水资源质量情况,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一、二类标准的水资源仅占32.2%(河段统计),符合三类标准的占28.9%,如果将三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67.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总长度的2/3。由此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相当严重。
2.2.2 乡村旅游对农耕环境的破坏。农业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地的农耕环境。旅游活动对乡村农耕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如下:①土壤退化,肥效降低;②降低农业生产效率;③减少耕地面积,消耗农业资源。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环境。一是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孕育产生了强势文化,这对经济发展落后的乡村文化旅游地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城乡文化的同化必然导致城乡差别日渐缩小,最终呈现消失的趋势,乡村特色将会消失殆尽,从而对城市旅游者的吸引力将日渐减小。二是乡村淳朴的民风和生活方式遭到破坏。在外来游客生活习性和经济财富的诱导下,会对一部分乡村居民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其转变原本的朴实意识,这也会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3 乡村旅游中自然景观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乡村自然景观旅游宏观调控力度
制订旅游计划,将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有效控制高峰期游客人数。为了应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自然景观模仿开发、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等不良开发现象,政府各部门只有从思想观念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开发现象的产生,要牢固树立“合理开发、保护为主”的观念[4]。还有一些破坏后一时难以修复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再复原的资源,在接下来长期的工作中要重点保护这些资源。
3.2 建立健全乡村自然景观旅游保护机制
旅游保护机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强制性手段,从理论与实践出发,推动整个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通过强制性的规范来约束景区的经营行为,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容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5]。建立健全旅游保护机制,有助于不断改善自然景观环境,争取尽最大努力减少旅游开发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3 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在推动现代乡村自然景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功不可没,其发展势在必然。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允许并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融资。此外,无论是在土地利用还是在免征免税方面,都可以出台更多细化、灵活的、更富有吸引力的政策,甚至可以引进外资,以完善乡村自然景观旅游设施、健全乡村自然景观旅游产业链[6]。
参考文献
[1]Yi X,Cheng C,Wu Y,et al.Evaluating value of natural landscapes i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6(2):244-255.
[2]刘增海.在生态和旅游视角下的乡村特色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保护与发展[J].科研,2015(4):00320.
[3]杨士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2016(1):00195.
[4]李巧玲.基于自然景观背景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9):176-181.
[5]Wang L E,Cheng S K,Zhong L S,et al.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Principles,models and the future[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3(1):116-129.
[6]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94-98.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9-26-2
作者简介: 张吉玲(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森林资源培育。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自然景观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