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理论要点分析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理论要点分析_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亮点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亮点论文,理论论文,报告论文,十八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02-0004-04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幸福美好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一篇阐明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并运用其指导未来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正确把握十八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就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就能够认识和预测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道路和战略举措,对于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定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汲取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新概念,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P1349)。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P1719)十七大还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党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的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亿元,中国GDP年均增长10.7%,远远高过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倍多,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获得了举足轻重的政治分量,几乎任何一项世界问题都少不了中国的参与,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10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它作为党的重要战略思想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历史性影响,是我们经受考验、化危为机、夺取胜利的精神力量。总结历史经验,回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必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也是党第一次将人均收入纳入经济增长目标。10年前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但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没有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具体量化目标。双指标同步提出,重若千钧,内涵丰富,它表明我们不仅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且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使经济的增长与居民收入挂钩,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扣除价格因素,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其年均增速分别为9%和8%。据粗略测算,实现报告提出的这一目标,要求我国未来10年间的GDP年均增速达到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达到6.8%。面向未来,有效应对新的历史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也必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历史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依据近10年来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立足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郑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P8)报告还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的新的历史定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使其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完整概括

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党代会即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P260)党的十二大后的每次党代会都一以贯之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同志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概括,把它称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并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七大在归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5](P1717)

党的十八大报告81次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精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历史发展、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思想。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时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主要内容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6](P13)。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P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四种基本特色,即“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精辟概括,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当代中国决心走自身独特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正如报告强调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8](P12)所谓“封闭僵化的老路”,否定改革开放道路、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模式;所谓“改旗易帜的邪路”,一方面是完全放弃社会主义的旗帜,走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则是完全仿效西方国家所主张的民主体制,如多党执政、三权分离等制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概括是十八大报告的聚焦点和着力点。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关键要牢牢把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深刻理解和把握作为实现途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行动指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者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深刻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毫不动摇、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命题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了社会广为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基本内容、功能与作用、建设途径等方面形成了社会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得到彰显。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完善的着力点,聚焦着思想理论界诸多学者的研究视线。

核心价值观属于核心价值体系范畴,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最直接地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价值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大厦”的奠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扎住事物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其主旨就在于追究理论的彻底性,从价值理念的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它要求我们不仅要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和功能,而且要从价值理念层面对其进行哲学考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价值观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完善、更具理论逻辑魅力,也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为群众所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是党中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吸纳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理论智慧而提出来的,它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理念,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从追求目标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洁凝练,既具有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又适应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造;既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民族精神、良好道德风尚,又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也就是说,“24字”的基本价值理念,继承传统,符合实际,顺乎民意,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它标示着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身逻辑魅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价值演变的重要举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体认到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共同富裕”、“人民幸福”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凝聚13亿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安排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给予科学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安排上,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9](P273)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指出:“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0](P889)2006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五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地统一为一体,形成了“五位一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逐渐富裕,民众对可能影响生活的环境问题就会更为敏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按规律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一些地方,人们对于此事的关心堪比地方政府干部腐败等问题。有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年均缺水量达536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近90%的沿海城市周期性缺水,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红线,石油对外依赖度已上升到56.7%;2011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的第一大国,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许多城市雾霾现象明显;与半世纪前相比,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73%,珊瑚礁减少80%,沿海湿地面积减少57%。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战略层面,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对社会文明发展规律和民众生态诉求的正面回应,表明我们党深化了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同时也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十八大报告正式发布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很快成为中国“热词”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五、党的根本宗旨的时代彰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45次,“人本”理念、为民情怀渗透在报告的字里行间。报告从总结过去到规划未来,从宏伟目标到战略部署,都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

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等,这些基本要求都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等一系列设想,都是为了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福祉,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纲领政策主张,更加紧密地同中国最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报告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构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11](P19)要坚决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2](P31)。“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3](P49)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更是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报告回应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即腐败问题,16次提及“腐败”一词,强调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报告指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反对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报告还使用了诸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等话语,创新了话语体系,极大地拉近了党的报告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和亲和力。

把握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关键是深刻理解“以人为本”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时代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实践中,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理论要点分析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